瑪德琳·薇歐奈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6年8月31日) |
瑪德琳·薇歐奈(法語:Madeleine Vionnet,1876年6月22日—1975年3月2日),法國時裝設計師、企業家,被譽為「斜裁大師」,和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齊名,是風靡於二十世紀 20、30年代的三大時裝設計師之一。
早期生活
1876年6月22日,瑪德琳·薇歐奈出生在法國中北部盧瓦雷省Chilleurs-aux-Bois區一個貧寒的家庭,3歲時母親去世,11歲開始在巴黎東北部奧伯維雅(Aubervilliers)的裁縫鋪做學徒。
生平
1893年,18歲的瑪德琳·薇歐奈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婚姻(生下的孩子在不久後夭折),隨後她前往倫敦Kate Reilly的時裝屋任職。1900年她回到巴黎,在當時著名的Callot Soeurs (卡洛姊妹) 時裝屋工作。此時的瑪德琳·薇歐奈經過之前幾年工作經驗的積累,已開始對服裝設計進行新構思,她受Isadora Duncan現代舞的影響,從古希臘、古羅馬和中世紀美術作品中尋找靈感,在那些畫作里,衣服自由地浮動在身體周圍,而非扭曲和固定模型的。於是她捨棄當時女裝設計中利用硬骨襯的高領和緊身胸衣的造型,轉而追求自如的服裝外部輪廓,並經常用素色棉布進行練習。1907年她進入著名的Jacques Doucet公司工作。這段時期她開始使用人體模型設計長裙,曾推出了一個作品系列——模特光腳,不穿束衣,服裝外形突出了人體曲線,大受好評。
1912年,瑪德琳·薇歐奈的一個客戶Germaine Lilas (即巴黎著名的百貨商店市政廳巴扎(Bazar de l'Htel de Ville)老闆Henri's Lillas的女兒) 提供部分資金資助她在Rivoli街222號開設自己的時裝屋——「VIONNET」。
1914年,一戰爆發時,瑪德琳·薇歐關閉時裝屋,前往羅馬。
1919年,時裝屋在戰後重開業,阿根廷人Martinez de Hoz先生與Lillas合夥成為時裝屋的主要股東。同時,未來派藝術家Thayaht設計了VIONNET的標誌,隨後為時裝屋設計紡織品,衣服和珠寶等作品。
1920年,瑪德琳·薇歐奈首創「斜裁」法 (Bias Cut),引起時尚界轟動。斜裁法是採用45°對角裁剪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掘面料的伸縮性和柔韌性,更適合人體運動。並利用其自然垂墜使衣服仿佛身體的第二層肌膚般服帖輕盈,勾勒出女性曼妙的體態。而在此之前,所有時裝都是直向的裁法縫製。
1922年,VIONNET時裝屋改名為VIONNET & CIE公司,當時Galeries Lafayette公司的老闆泰奧菲勒·貝德爾 (Théophile Bader) 成為公司的最大股東。同年,瑪德琳·薇歐奈 舉行服裝發布會,令同行們驚訝的不僅僅是她的斜裁法和巧妙的縫製搭配,最叫人驚嘆不已的是,她的服裝不用任何鈕扣、別針或其他系縛物,僅僅利用斜紋之伸張力,即能輕易地穿上脫下。她的設計自然、漂亮、貼合人體,令人稱奇,在她之前還沒有過如此動人地表現人體曲線的服裝!
1923年4月15日,瑪德琳·薇歐奈的新店面在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50號開幕,店內擁有一個大而寬敞的服裝展銷沙龍,公司內成立了反抄襲協會。瑪德琳·薇歐奈引入指紋鑑定,生產的每一件衣服都有一個包含 Vionnet獨特署名標誌和她右手拇指印記的標籤。
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公司與紐約的進口商進行銷售合作,VIONNET時裝打入美國市場,成為第一個把高級時裝銷售到美國的法國品牌。1924年2月,VIONNET紐約沙龍在Hickson開幕,發布一系列獨家設計收藏禮服,同時VIONNET & CIE公司與第五大道的零售商店Hickson Inc希克森公司簽署一項獨家銷售協議。建築設計師拉克魯瓦葉利欽被任命為時裝屋的藝術總監,從1924年至1937年期間,他設計了家具、標識、印花紡織品、手袋、配飾等作品,並參與了VIONNET後來的香水計劃。
1925年VIONNET&CIE公司在美國開設子公司——Madeleine Vionnet公司,位於紐約第五大道661號,主要銷售「One-size-fits-all」未收邊的服裝,可調整尺寸以適合不同顧客,此時公司也生產成衣供美國市場批量銷售,他們是第一家在美國開設分公司的法國高級時裝公司。同年,瑪德琳·薇歐奈與Dmitri Netchvolodov結婚(二人後來在1955年離婚),並推出了她的第一款香水——「Temptation」(0),之後幾款命名為A、B、C、D。
1927年,瑪德琳·薇歐奈用縐紗製成低領套頭衫,頗受歡迎,被稱「維奧內上衣」。
1930年,瑪德琳·薇歐奈已經成為高級時尚的領導者,設計的迷人斜裁禮服被當時歐洲上流社會貴族和好萊塢明星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凱薩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和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等人所穿著。
1932年,VIONNET & CIE公司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僱傭的工人達到1200個,並配有保健和培訓等服務。
1939年,63歲的瑪德琳·薇歐奈關閉了自己的設計沙龍。從此,她深居簡出,偶爾出席時裝發布會和會見朋友。但她始終得到時裝界人士的崇敬,她的高超技藝無人匹敵,尤其是她對服裝結構與人體的理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正如她說的,「就我而言,服裝就是『肉體』,而不是其他。」
1975年3月2日,瑪德琳·薇歐奈溘然長逝,終年九十八歲。
時裝理念
瑪德琳·薇歐奈認為「當一個女人微笑時,她的裙子也會笑」,所以她設計的衣服最大限度地適合自然人體曲線,去掉多餘的裝飾,使人穿著舒適。Vionnet不畫草圖,每次設計新作時,她總是先在按比例縮小的人體模型上用布料反覆裁剪、纏繞、打褶,做出服裝雛形後,再用雪紡或者絲綢以真人尺寸重做一次。因為斜裁要用門幅更寬的面料,她總是訂購比需要的還要寬兩碼的布料,以便做出足夠豐滿的皺褶。她喜歡用那些透明而硬挺的面料,如雙縐,華達呢和緞子等,這在當時女裝設計中都是不常用的面料。尤其是雙縐,一直以來都只用作內衣料,瑪德琳·薇歐奈首次將其作為外衣料使用,在當時的確是大膽的嘗試。
瑪德琳·薇歐奈的革命性不僅體現在設計方面;她還與時尚界的抄襲之風鬥爭,成立反剽竊協會;並為僱傭的工人提供帶薪假期、餐廳、保健醫生等福利,這在那個年代實在不多見。
瑪德琳·薇歐奈是一個謎,身為時尚的創造者,賦予了服裝新的含義。而她本人卻對時尚很反感,認為時尚善變且難以捉摸,而如曇花一現般的膚淺流行常常冒犯她對美麗的判斷力。她選擇了一種極度私人的生活,避免世俗的輕佻和上流社會追求玩樂的生活方式,她並不享受作為時裝設計師的時刻,而是忠實於自己女性美的理想。
延伸閱讀
- Madeleine Vionnet, Pamela Golbin, Patrick Gries, Rizzoli, 2009
- Madeleine Vionnet, Créatrice de Mode, Sophie Dalloz-Ramaux, Editions Cabedita, 2006
- Madeleine Vionnet, 3d Edition, Betty Kirke, Chronicle Books Editions, 2005
- Vionnet – Keizerin van de Mod, Exhibition Catalogue, 1999
- Madeleine Vionnet, 2d Edition, Betty Kirke, Chronicle Books Editions, 1998
- Vionnet, Fashion memoir series, Lydia Kamitsis, Thames & Hudson Editions, 1996
- Vionnet, Collection Mémoire de la Mode, Lydia Kamitsis, Editions Assouline, 1996
- L』Esprit Vionnet, Jéromine Savignon, Publication de l'Association pour l'Université de la Mode, 1994
- Madeleine Vionnet, Les Années d』Innovation, 1919–1939, Exhibition Catalogue, Publication du Musée des Tissus et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Lyon, 1994
- Madeleine Vionnet, 1876-1975 : L』Art de la Couture, Catalogue d』Exposition, Publication du Musée de la Mode de Marseille, 1991
- Madeleine Vionnet, 1st Edition, Betty Kirke, Kyuryudo Art Publishing Editions, 1991
- Madeleine Vionnet, Jacqueline Demornex, Rizzoli Editions, 1991
- Madeleine Vionnet, Jacqueline Demornex, Editions du Regard, 1990
- La Chair de la Robe, Madeleine Chapsal, Editions Fayard, 1989
- Madeleine Vionnet in What Am I Doing Here?, Bruce Chatwin, 1988
- Madeleine Vionnet, ma mère et moi : L'éblouissement de la haute couture, Madeleine Chapsal, Editions Michel Lafo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