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宗教

白俄羅斯主要宗教是基督宗教正教會是最大的基督宗派,由於經歷過蘇聯時代國家無神論的洗禮,現在白俄羅斯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口無宗教信仰。蘇聯解體後,其他非傳統和新興宗教在白俄羅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根據白俄羅斯內政部2011年公佈的最新數據,48.3%的白俄羅斯人是正教會基督徒,41.1%無宗教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7.1%是天主教基督徒(包括羅馬天主教會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3.5%信仰其他宗教。[2]

白俄羅斯宗教(2020)[1]

  正教會(83.3%)
  其他基督宗教(1.0%)
  無宗教(7.8%)
  其他宗教(0.2%)
明斯克諸聖大教堂

歷史

12世紀末,歐洲被分為兩大文化區域:西部地區以天主教文化為主,東部地區則具有東正教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影響,兩個文化區域以西布格河為分界。 現在的白俄羅斯剛好處在這兩個文化區交界,擁有天主教文化和東正教文化。在14世紀之前,東正教會在白俄羅斯占主導地位,在公元1385年克雷沃聯合後,改變東正教的主導地位並取得天主教為國教,波蘭立陶宛所統治地區包含了現在的白俄羅斯地區。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君主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規定全帝國的人民都要信仰天主教,到了16世紀,天主教在立陶宛變得興盛,並影響到白俄羅斯西北部,但東正教會仍然在白俄羅斯占主導地位。

16世紀,白俄羅斯基督信仰開始出現改變:宗教改革始於天主教會,而東正教則出現異端。從16世紀中葉開始,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立陶宛地區開始傳播新教思想,其中包括現在白俄羅斯地區。白俄羅斯的第一個新教禮拜堂是在布雷斯特由波蘭-立陶宛聯邦貴族Mikołaj Radziwiłł創建的。由於波蘭的反宗教改革,新教無法在現在波蘭地區廣泛傳播。

統計

在1917年之前,白俄羅斯有2466個宗教組織,包括:1650個東正教組織,127個天主教組織,657個猶太教組織,32個新教組織和幾個穆斯林社群。蘇聯成立後, 這些宗教組織活動受到嚴格限制。許多宗教場所被摧毀,神職人員被驅逐或被處決;其餘的神職人員被政府選為有目的性的留下,如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灌輸愛國主義的一樣。[3][4]

1993年,一份白俄羅斯出版物報導了白俄羅斯宗教團體的數量如下:787個東正教組織,305個天主教組織,170個五旬節教會組織,141個浸信會組織,26個舊禮儀派組織,17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組織,9個使徒教會組織,8個希臘禮天主教組織,8個新使徒教會組織,8個穆斯林組織,7個猶太教組織和其他15個宗教團體。[3]

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根據1000人的樣本進行一項調查發現,其中94%的人表態為基督徒,3%的人認為是非宗教信徒 (包括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和那些將他們的宗教描述為「沒有特別信仰」的人),而3%屬於其他信仰。[5]

基督徒中有73%表示屬於正教會,12%屬於天主教,9%是其他教派。[6]

宗教種類

基督宗教

 
伊利亞(Iĺja)的天主教耶穌聖心大教堂

正教會

 
明斯克聖靈主教座堂

俄羅斯正教會蘇聯時期因為政府的政策而式微,隨著經濟改革的開始以及1988年慶祝基督信仰在俄國1000週年,正教會信仰在白俄羅斯經歷了一次小小的複興。1990年,白俄羅斯被指定為俄羅斯正教會的一員,並成立了白俄羅斯正教會。在1990年代,60%的人口認為自己是正教會信徒。教會有一座神學院,三座女修道院和一座男修道院[3]

天主教

 
洛戈伊斯克的聖Kaimir天主堂參加彌撒的信徒

1990年代初,白俄羅斯天主教信徒人口的數字從8%到20%不等。據估計,25%的天主教信徒是波蘭人。天主教會在白俄羅斯有一所神學院。[3]

希臘禮天主教

2005年初,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有20個教區,其中13個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截至2003年,明斯克、波洛茨克和維捷布斯克都有兩個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在布雷斯特、格羅德諾、莫給勒夫、莫洛傑奇諾和利達只有一個教區。禮拜語言使用白俄羅斯語。

新教

 
明斯克的一座新教禮拜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與其他宗派基督徒相比,白俄羅斯的新教信徒數量相當低,但從那時起他們就已經有所增長。1917年,有32個新教組織。1990年,白俄羅斯有超過350個新教組織。[3]

猶太教

白俄羅斯第一批猶太人社區在14世紀末出現,並繼續增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14年白俄羅斯全國有近130萬猶太人,占城鎮人口的50%至60%;1989年的蘇聯人口普查白俄羅斯地區大約有142,000名猶太人,佔總人口的1.1%,其中許多人已經移居國外。1992年底,白俄羅斯有近七十個猶太組織。[3]

伊斯蘭教

 
伊維耶 的一座清真寺

白俄羅斯的穆斯林以韃靼人為主,他們都信仰遜尼派;其中一些韃靼人是11世紀後伏爾加河地區定居白俄羅斯的移民和戰俘的後裔。[3] 1997年,白俄羅斯有23個穆斯林社群,在白俄羅斯西部地區就有19個。[7]

異教

白俄羅斯的異教主要是斯拉夫本土教[8]

參見

參考文獻

  1. ^ Generations and Gender Survey, 2020 Belarus Wave 1. ggpsurvey.ined.fr.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6). 
  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fa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Jan Zaprudnik and Helen Fedor. "Religion." Belarus (Country Study).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Helen Fedor, ed. June 1995.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4. ^ About this Collection - Country Studies | Digital Collections | Library of Congress. Lcweb2.loc.gov. [2017-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0). 
  5. ^ ANALYSIS. Religious Belief and National Belonging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PDF). Pew Forum. 10 May 2017 [12 May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3 May 2017). 
  6. ^ Religious Belief and National Belonging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National and religious identities converge in a region once dominated by atheist regimes.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7. ^ World religions as represented in Belarus: Mohammedanism. Vneshintourist. [17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March 2007). 
  8. ^ Aliaksiej Lastoŭski. Russo-centrism as an ideological project of Belarusian ident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Belarusian Political Scene Review #1, 2011. p. 27 - quote: «[...] Another peculiar place where the ideas of russo-centrism are created and propagated is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conferences hel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Uladzimir Sacevič. Sacevič himself leads social activities in several directions. He is the chairman of the "Human Ecology」 Committee under the Belarusian Social and Ecological Union, a member of the Coordinating Council of the Union of Struggle for People’s Sobr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acts as the organizer of the Rodnovery (Slavic Neo-Pagan) movement in Belarus. Following the conferences』 results, digests under a characteristic name 「The Slavic Veche」 are published (in total, four such digests had been published by 2009). Selection of materials in these digests is very eclectic. There, one can find manifestos of Rodnovers/Neopagans [...]».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 Political Sphere, 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