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王朝
百日王朝(法語:les Cent-Jours)[4],又稱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是指從1815年3月20日經歷9個半月流放的拿破崙一世從厄爾巴島逃返巴黎,拿破崙帝國重建至路易十八在7月8日正式二次復辟期間(共計110天)的時期[a]。這段時期的標誌性事件有滑鐵盧戰役[8]、那不勒斯戰爭和其他幾場規模較小的戰事。「les Cent-Jours」這個法語名詞(中文直譯為百日)由巴黎省長加斯帕爾·德·夏布洛爾在當年7月8日歡迎國王回到巴黎的致辭中首次使用。
第七次反法同盟之戰 | |||||||
---|---|---|---|---|---|---|---|
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 |||||||
點擊圖片連結至戰鬥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為: 四臂村、利尼、滑鐵盧戰役 | |||||||
| |||||||
參戰方 | |||||||
法國 那不勒斯王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托馬斯·皮克頓 † 哈德森·洛威 馮·布呂歇爾 卡爾大公 卡爾·馮·施瓦岑貝格 弗雷德里克·比安奇 米哈伊爾親王 奧蘭治的威廉 弗雷德里克王子 尼赫勞斯·馮·巴赫曼 黑森的腓特烈親王 |
拿破崙一世 米歇爾·內伊 埃曼努爾·格魯希 路易·達武 路易·絮歇 讓·德迪厄·蘇爾特 紀堯姆·布律納 愛德華·莫爾捷 弗朗索瓦·勒菲弗 讓·拉普 貝特朗·克洛澤爾 若阿尚·繆拉 | ||||||
兵力 | |||||||
800,000 – 1,000,000人[5] | 280,000人[5] | ||||||
傷亡與損失 | |||||||
滑鐵盧戰區: 61,000[6] |
滑鐵盧戰區: 63,000[6] |
1815年3月1日,正處於被流放狀態的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僅率600人登陸法國,儘管路易十八的兵力遠勝過他,但國王派去鎮壓「逆賊」的軍隊幾乎全數倒戈。米歇爾·內伊曾在出發前向路易保證「自己會將拿破崙裝在鐵籠子裡帶回來」,然而僅僅幾天後他便在歐塞爾率兵投敵,完全將自己的承諾拋諸腦後。最終皇帝不費一槍一彈就在3月20號「回到了他最忠誠的巴黎」,而路易十八則不得不在前一天逃往荷蘭避難。
這次事件也被稱為第七次反法聯盟之戰,反法聯盟成員國包括英國、俄羅斯、普魯士、瑞典、奧地利與部分德意志邦國。儘管拿破崙剛上台就向歐洲各國保證和平,不過鑑於他之前糟糕的信用,3月13日正在參加維也納和會的英奧普俄四國宣布拿破崙的帝位非法,並於12天後迅速各自組織起一支150000人的大軍前往推翻他的統治[9]。
流放厄爾巴島
隨著拿破崙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中的敗北,聯軍於1814年3月30日攻克巴黎,一個星期後,也就是4月6日,拿破崙決定退位。在列強的安排下,他保留皇帝稱號並自我流放至厄爾巴島。一個月後路易十八在巴黎加冕為王,波旁王朝成功復辟。
拿破崙剛一到厄爾巴島就開始展現他充沛的精力,他修繕道路、發行貨幣和接見各國政要,就這樣度過了9個月零21天的放逐生活。期間,他一直很關心法國的狀況與維也納和會上列強的對戰後歐洲局勢的安排[10]。當他得知波旁王朝頒布了多項反動政策後,便感到非常不滿,拿破崙想不到他傾注一生心血的大革命竟被暴君如此輕易的顛覆了。儘管路易十八其實在執政方面相當溫和,頒布了多項政策試圖彌合革命戰爭造成的裂痕,然而法國國力與國際地位的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當曾經稱雄歐陸法蘭西帝國再次縮回王國時期的版圖時,許多法國民眾又開始懷念起拿破崙執政的時光。同樣威脅著法國的還有不穩定的歐洲局勢,在過去幾十年幾乎連綿不斷的戰爭中,她已不堪重負[10]。
維也納和會上對於如何重構歐洲秩序,列強的觀點各不相同,矛盾也在不斷激化,以至於各國差點相互開戰[11]。除此之外,俄羅斯、普魯士、英國與西班牙釋放了所有法軍俘虜,這一舉動,直接為拿破崙提供了重要的軍事人力資源。傳到遙遠厄爾巴島上的每一條消息似乎都對拿破崙復辟有利,因此皇帝判斷只要自己成功登陸,那麼民眾將立刻響應他的號召,而他將擁有一支比1814年法國戰爭時規模更大的軍隊。正因為拿破崙的威脅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不少巴黎的保皇黨和在維也納的全權代表曾討論過要把他流放到亞速爾群島或聖赫倫那,甚至刺殺他,但均未付諸實踐[10][11]。
維也納和會
在維也納和會上(1814年11月-1815年6月)眾多參與國提出了不同的訴求,其中有些衝突的相當厲害。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希望能夠吞併大半個波蘭並保留華沙公國作為傀儡國,這樣在未來的歐陸衝突中俄羅斯帝國將擁有一個東歐緩衝區。普魯士在恢復原邊界之餘還要求聯統薩克森王國。奧地利對前兩者的要求全部予以否定,同時希望能夠再次控制義大利北部。時任英國首相的卡斯爾雷子爵支持塔列朗(波旁法國代表)與奧地利的訴求,同時他是大陸均勢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在維也納和會期間不斷打壓俄國,他的外交理念還和議會有所分歧。沙皇對於吞併波蘭很堅持,在和會期間他一度怒氣沖沖的挑釁英國人,表示自己在波蘭和薩克森邊境有45萬大軍,並且不介意讓別國來挑戰一下。亞歷山大一世還盡力拉攏普魯士,他說到「如果我成為波蘭的國王,那麼你就是薩克森的國王」[12]。卡斯爾雷也在和普魯士人談條件,首相對腓特烈·威廉三世表示,如果波蘭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那麼英國就將和奧地利共同支持普王在薩克森加冕。腓特烈·威廉害怕英國人給他開空頭支票,因此直接在和會上公布了這紙密約,氣的沙皇要找奧國首相梅特涅決鬥,幸得奧皇從中調停兩人才沒有打起來。正當四大國即將決裂的時候,英國議會給俄國大使送了封信,認為首相已經越權,他之前做的承諾全部不作數,波蘭也不會獨立[13],和會這才得以繼續,不過普魯士人因為英國方面反覆無常,已經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
重返法國
1815年2月26日,趁英法警衛艦隊不在時,拿破崙與大約600名士兵逃離義大利費拉約港,於3月1日登陸法國南岸城市昂蒂布。除了有較多保皇勢力的普羅旺斯之外,所有法國地區的人民都熱烈歡迎拿破崙。他們對波旁王室毫無好感,所以拿破崙重奪權力不費多少時間。他馬上開始重建勢力,諷刺的是拿破崙的大軍很大一部分就是路易派來鎮壓他的力量組成的:3月5日,第五與第七步兵師投靠拿破崙。曾經投靠波旁王朝的米歇爾·內伊也倒戈相向,在3月14日帶領六千名士兵向拿破崙投誠;五日後,在路易十八逃走後,拿破崙與他的軍隊進駐巴黎。當時巴黎一個親拿破崙的報紙《Le Nain Jaune》在4月25日一篇文章中,發現總結不同時間點的新聞報導後,拿破崙登陸後各個報章的標題頗能反映當時局勢的變化,儘管文章都是採取自當時的小報,而引用的內容也有些加油添醋,但拿破崙的進攻速度的確相當驚人:[註 1]
曾經有一則趣聞軼事提現拿破崙的魅力與聲望:路易十八派出士兵阻止拿破崙奪權,作為前鋒的第五步兵團在1815年3月7日於格勒諾布爾以南與拿破崙一方的軍隊對峙,拿破崙準確的報出了對方的番號,接著他隻身一人走到陣前,扯開自己的大衣,高呼:「如果你們想殺死你們的皇帝,那就快開槍吧!」,第五步兵團全體士兵立即高呼:「皇帝萬歲!」(Vive L'Empereur!)並立即投靠了拿破崙。[16]
拿破崙沒有被人民的熱情沖昏頭腦,深知權力得來不易。憑人民支持他、討厭患痛風的路易十八和朝臣對他的諂媚,他才可以和平奪取政權。他也知道法國人民定不會容忍獨裁,所以要想辦法管理好新法國。於是,他在返回巴黎途中,不斷宣傳自己會實現改革與以憲法治國。拿破崙政府提出不少承諾,既滿足人民的期望,也嘗試消除鄰國的憂慮與疑心。
再度掌權
考慮到拿破崙的心力與健康,王朝能否復興值得商榷。但一般認為,拿破崙仍然有捲土重來的能力。當時他面對正在變化的局勢不禁有些困惑:他左右為難,面對臣民們希望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要求,似乎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且,他還要與從前對其絕對服從的部下妥協,故此身心俱疲。不過,當他放下議會事務,重返戰場的時候,拿破崙又重新顯示出了他的軍事與領導才能,再度締造了他在1814年的輝煌戰績。
有人認為拿破崙政權之衰落,始於俄法戰爭之失敗。但另有一說指出這種論調不正確:令拿破崙頹廢的流放生活,比俄羅斯之冬的殺傷力更大。在厄爾巴島時,他變得毫無生氣,又變得愈來愈胖;在1815年初,他更開始有腸胃問題,雖然不很嚴重。但總的來說,法國的轉變比拿破崙的健康更重要,而且又大大限制了這位法國皇帝的權力。他曾經對班傑明·康斯坦說過:「我老了。也許,當安靜的立憲皇帝比較適合我,更適合我的兒子。」這一說法認為,拿破崙雖明白當下的情況,但心裡始終不接受立憲,故此一直心緒不安。
滑鐵盧戰役
由於戰前夜曾下過雨,拿破崙等待環境變乾,在延遲了數小時後才於6月18日在滑鐵盧開始交戰。但是到了近黃昏之時,法軍仍未能擊退陡坡上威靈頓的軍隊。當普魯士大軍壓境,攻擊法軍右翼時,拿破崙企圖阻止聯軍會合的策略失敗了。法軍敗走,而聯軍則步步緊迫。
格魯希元帥受拿破崙之命,率領法軍三分之一的軍隊去追擊普魯士軍。一個著名謠言出自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認為格魯希一味固執地、絲毫不懂應變地執行死命令,罔顧手下的勸告,錯過了增援拿破崙的機會。事實上,利尼戰役後普軍的撤退方向是先向東再向北,最後與英軍在滑鐵盧合圍法軍,這是布魯歇爾和威靈頓公爵在戰前就討論好的計策,而非普軍的隨機應變所致。拿破崙給格魯希的命令開始時是向東追擊,是格魯希正確地預判了滑鐵盧戰役的發生才向北追擊的,雖然最後沒能進入滑鐵盧戰場,但依然掩護了拿破崙撤退。布魯歇爾對格魯希的追擊早有預料,特地派了兩個軍殿後堵截格魯希,6月19日,法軍擊敗普魯士第三軍,隨後又擊敗了第二軍。隨後格魯希成功地掩護拿破崙並帶領北方軍隊撤退,又將他手中的軍隊從普魯士的包圍中帶了出來,可以說能做到這一點已經證明格魯希是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元帥,而絕非為茨威格筆下那個錯過戰機的庸才。儘管如此,滑鐵盧戰役後法軍大勢已去,不能抵抗聯軍猛攻,只能撤退到巴黎。
帝國覆滅
滑鐵盧戰役結束三日後,拿破崙返回巴黎,但仍然希望平息國內的不滿。然而,國會與民眾不容許拿破崙繼續執政。只有拿破崙與他的弟弟呂西安·波拿巴仍然相信他們可以解散國會和建立君主專制,以期挽狂瀾於既倒。不過就連軍部總長路易·尼古拉·達武將軍也認為,法國的命運之在乎議會的決定。
拿破崙的成功,曾經吸引法國人遠離從法國大革命堅持的原則,但現在法國又重返起點。拿破崙從1796年到1814年的戰役令法國大大擴張版圖;但現在的失敗卻可能令法國得不償失。與其負隅頑抗,不如由塔列朗以「正統原則」捍衛法國。拿破崙最後認清事實,終於在6月22日退位,並禪讓予其子拿破崙二世。由於拿破崙二世仍在奧地利,所以此次的禪位僅具有象徵意義。6月25日,新臨時政府總理約瑟夫·富歇暗地裡向拿破崙通知,告訴他一定要逃離巴黎。拿破崙到達前妻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的家馬爾梅松城堡,亦即約瑟芬在他第一次退位前逝世的地方。6月29日,普魯士軍繼續追擊,誓取拿破崙,活要拿人,死要拿屍。拿破崙於是向西逃到羅什福爾,希望能逃到美國。然而拿破崙似乎僥倖希望列強對他寬大處理,所以在港口滯留數日,最終沒能出發前往美國。
這位前法國皇帝在7月17日被俘虜,最後發配到更蠻荒之地。路易十八則返回巴黎,在反法同盟聯軍保護下在7月8日復辟。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結束。
年表
日期 | 關鍵事件 |
---|---|
2月26日 | 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 |
3月1日 | 拿破崙在昂蒂布附近登陸。 |
3月13日 | 維也納會議宣布拿破崙的王位非法。 |
3月14日 | 元帥內伊曾經說會將拿破崙用鐵籠子關住,押回巴黎,但他最終仍帶著6000名士兵投靠了拿破崙。 |
3月15日 | 拿破崙的妹夫和那不勒斯王國國王繆拉在得知拿破崙越獄後,為了他的王位向奧地利宣戰。 |
3月17日 | 第七次反法同盟成員英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協定各派兵150,000人以終結拿破崙的統治。 |
3月20日 | 拿破崙重返巴黎——百日王朝開始。 |
4月9日 | 繆拉試圖帥那不勒斯軍強渡波河。然而,他在奧基奧貝洛戰役中被擊敗,因此在餘下的戰爭中,那不勒斯軍不得不全面撤退。 |
5月3日 | 弗雷德里克·比安奇的奧地利第一軍在托倫蒂諾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繆拉。 |
5月20日 | 在繆拉逃往科西嘉島後,那不勒斯的將領向奧地利求和,而後簽署了卡薩蘭薩條約。 |
5月23日 | 費迪南四世恢復了在那不勒斯的王位。 |
6月15日 | 法軍跨過國界線進入荷蘭聯合王國。 |
6月16日 | 拿破崙在里尼會戰中擊敗布呂歇爾。同一時間,內伊元帥和威靈頓公爵在四臂村之戰的結果卻是難解難分。 |
6月18日 | 在滑鐵盧難分難解的激烈戰鬥後,威靈頓和布盧徹徹底擊敗了拿破崙的法軍。同時進行的瓦爾夫戰役持續到第二日,格魯希元帥獲得了對約翰·馮·蒂爾曼的毫無意義的勝利。 |
6月21日 | 拿破崙返回巴黎。 |
6月22日 | 拿破崙宣布讓位給他的兒子。 |
6月29日 | 拿破崙離開巴黎前往法國西部。 |
7月7日 | 格拉夫·馮·齊騰的普魯士第一軍進入巴黎。 |
7月8日 | 路易十八的王位恢復——百日王朝結束。 |
7月15日 | 拿破崙向貝列羅凡號的馬他倫船長投降。 |
10月13日 | 繆拉於五日前到達皮佐,希望恢復他的統治,而後在那裏被處死。 |
11月20日 | 巴黎和約簽訂。 |
注釋
- ^ 在諸多文獻裡誤認為這段文章來自另一份法國報紙《世界箴言報》[14][15]
- ^ 原文如下:
Le 26, le Corse est parti de l』Ile d』Elbe ;
Le 30, Buonaparte est débarqué à Cannes avec 600 hommes ;
Le 4 mars, le général Bonaparte s』est emparé de Grenoble ;
Le 11, Napoléon a fait son entrée à Lyon ;
Hier l』Empereur a été reçu à Fontainebleau au milieu des acclamations ; Et sa Majesté Impériale et Royale est attendue aux Tuileries demain 20 mars...
原文的意思和網絡上流傳的中文版本有微妙的不同。
參考資料
- ^ 1.0 1.1 Chandler 1981,第181頁.
- ^ Hofschroer 2006,第82, 83頁.
- ^ Hervé de Weck: Franche-Comté expedition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或義大利文版詞條。 版本日期:8 May 2007。
- ^ 4.0 4.1 Hundred Day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 Oct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7).
- ^ 5.0 5.1 Chandler 1966,第1015頁.
- ^ 6.0 6.1 Chandler 1966,第1120頁.
- ^ Honderd Dagen, De. Encarta Encyclopedie Winkler Prins. Microsoft Corporation/Het Spectrum. 1993–2002 (荷蘭語).
- ^ Beck, Archibald Frank. Chisholm, Hugh , 編. 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 "Waterloo Campaign, 1815". Vol. 28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pp. 371–381.
- ^ Hamilton-Williams, David. Waterloo New Perspectives: the Great Battle Reappraised. Wiley. 1996: 1996. ISBN 978-0-471-05225-8.
- ^ 10.0 10.1 10.2 Rose, John Holland. Chisholm, Hugh , 編. 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 "Napoleon I.". Vol. 19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p. 209.
- ^ 11.0 11.1 Hamilton-Williams, David. "Waterloo New Perspectives: the Great Battle Reappraised". Wiley. 1996: pp. 44, 45. ISBN 978-0-471-05225-8.
- ^ Hamilton-Williams, David. "Waterloo New Perspectives: the Great Battle Reappraised". Wiley. 1996: p. 45. ISBN 978-0-471-05225-8.
- ^ Hamilton-Williams, David. "Waterloo New Perspectives: the Great Battle Reappraised". Wiley. 1996: p. 48. ISBN 978-0-471-05225-8.
- ^ Wit, wisdom and foibles of the great: together with numerous anecdotes illustrative of the characters of people and their rulers, p.462.
- ^ Wit, wisdom and foibles of the great: together with numerous anecdotes illustrative of the characters of people and their rulers.
- ^ McLynn 1998,第6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