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尾魚
矛尾魚,又名拉蒂邁魚,是矛尾魚屬(學名:Latimeria)的魚類。原以為腔棘魚已經全面滅絕,但於1938年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收到漁民捕魚時發現其活體,詹姆斯·里奧納多·布萊爾利·史密斯鑒定後發現是西印度洋矛尾魚(L. chalumnae),後又多次在同一海域成功捕獲。因矛尾魚與幾百萬年前,甚至更古老的祖先有十分相似的外貌特徵,故被稱為「活化石」。
矛尾魚屬 | |
---|---|
西印度洋矛尾魚 Latimeria chalumnae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腔棘魚綱 Coelacanthimorpha |
目: | 腔棘魚目 Coelacanthiformes |
科: | 矛尾魚科 Latimeriidae |
屬: | 矛尾魚屬 Latimeria Smith,1939 |
模式種 | |
西印度洋矛尾魚 Latimeria chalumnae Smith,1939
| |
種 | |
兩種矛尾魚的分佈範圍分別以鮮紅和桃紅色顯示 |
種類
種 | 學名 | 發現年份 | 分佈 | 發現者 | IUCN |
---|---|---|---|---|---|
西印度洋矛尾魚 | Latimeria chalumnae | 1939 | 東非海域 | J. L. B. Smith | 極危 |
印尼矛尾魚 | Latimeria menadoensis | 1997 | 印尼蘇拉維西島附近海域 | Pouyaud, Wirjoatmodjo, Rachmatika, Tjakrawidjaja, Hadiaty, Hadie | 易危 |
特徵
矛尾魚尾鰭有三葉,中間葉突出,呈矛狀,偶鰭有肉葉,鱗片大而圓,鰭上也有鱗片覆蓋,下頜下部有兩個大骨板,體粗大,長約1.5公尺。南非發現的西印度洋矛尾魚外表呈深藍色,可能是海洋中的偽裝;印尼發現的印尼矛尾魚則是呈褐色的。根據其內耳石年輪估計,牠們可以活到80-100歲。
矛尾魚一般棲息在90-200公尺的深海,最深更可達至700公尺。在南非蘇達瓦那灣的矛尾魚在日間會棲息在水深90-150公尺的洞穴中,夜間則會上升到55公尺水深的地方覓食。水深及陰暗並不影響牠們的生存,最為重要的是水溫要在14-22℃間。牠們會上升或下沉至此水溫的環境,以確保氧的吸入量。[1]
矛尾魚的眼睛有反光膜及很多視桿細胞,就算在深水中視覺也很銳利。牠們未曾在日間被捕捉到,所有標本都是在夜間捕捉的。
矛尾魚是機會主義者,主要獵食烏賊、魷魚、線鰻、細小的鯊魚及其他深海底的魚類。牠們可以頭向下游泳,甚至向後或腹部向上游泳來尋找獵物,完全發揮喙腺的功能。科學家懷疑牠們可以隨意減低代謝率,以接近冬眠的狀態下沉到較難生存的深海處。
矛尾魚是卵胎生的,雌魚每次會生5-25條幼魚。幼魚出生後就已經能夠獨立。牠們的繁殖行為不詳,但相信牠們要到20歲才達至性成熟。妊娠期估計為13-15個月。
發現歷史
於1938年,在南非東倫敦的漁民捕獲了一條奇特的魚。船長指最初發現時此魚是藍色的,但後來漸變成深灰色,並交予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但此魚卻未能存活,拉蒂邁就將此魚繼而交予詹姆斯·里奧納多·布萊爾利·史密斯,史密斯發現此魚是腔棘魚,並將之命名為矛尾魚。當時對腔棘魚的認識只有從化石獲得,故矛尾魚被指是活化石。
14年後於1952年在葛摩發現了另一矛尾魚的標本,並被命名為另一物種。但後來發現該標本在捕獲時受傷,失去了第一背鰭,故其實也是矛尾魚。於1988年,在大葛摩島西岸對開的180公尺水深處發現了矛尾魚的天然棲息處。[2]
於1997年,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魚[3],外表像葛摩的矛尾魚,但卻不是藍色的。DNA測試發現這個標本在基因上與矛尾魚有所不同。[4][5]後來於1999年亦被正式描述,是為矛尾魚的另一個種。[6]分子分析估計兩個種的分支時間大約是在4000-3000萬年前。[7]
分佈範圍
參考文獻
- ^ Weinberg, Samantha. A Fish Caught in Time: the Search for the Coelacanth.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6: 200.
- ^ Fricke, Hans. Coelacanths:The fish that time forgot. National Geographic. June 1988, 173 (6): 824–828. doi:10.1023/A:1007584227315.
- ^ Jewett, Susan L. On the Trail of the Coelacanth, a Living Fossil. The Washington Post. 1998-11-11 [200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9).
- ^ Erdmann, Mark V. An Account of the First Living Coelacanth known to Scientists from Indonesian Water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Springer Netherlands). April 1999, 54 (4): 439–443 [2007-05-18]. doi:10.1023/A:1007584227315. 0378-1909 (Print) 1573-5133 (Onlin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 ^ Holder, Mark T., Mark V. Erdmann, Thomas P. Wilcox, Roy L. Caldwell, and David M. Hillis. Two living species of coelacanth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 96: 12616–12620.
- ^ Pouyaud, L., S. Wirjoatmodjo, I. Rachmatika, A. Tjakrawidjaja, R. Hadiaty, and W. Hadie. Une nouvelle espèce de coelacanthe: preuves génétiques et morphologiques.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Paris, Sciences de la vie / Life Sciences. 1999, 322: 261–267. doi:10.1016/S0764-4469(99)80061-4.
- ^ Inoue J. G., M. Miya, B. Venkatesh, and M. Nishida.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Indonesian coelacanth Latimeria menadoensis (Sarcopterygii: Coelacanthiformes) and divergence time estimation between the two coelacanths. Gene. 2005, 349: 2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