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Science studies),是一個科際整合研究領域,旨在使科學專門知識英語Expertise納入廣泛的社會、歷史和哲學範疇。有些人開始利用科技與社會,在公共領域促進專家和普通大眾的知識交互。[1]

範圍

科學論的實際例子包括生物倫理學狂牛症污染全球暖化[2][3]生物醫學物理科學自然災害預測、(所謂的)車諾比災難對英國的影響、科學政策的產生與審查和風險管理。[1]人們所關心的根本問題是關於公認專家的角色——他們是否能為政府和地方當局提供信息,以便其作出決定,[1]以及如何區分外行人群和專家,並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讓專家與政策制定過程互相交互。[1][1]

科學家研究特定現象,然後實踐者進行驗證,例如:

歷史

瑪麗亞·奧索夫斯卡英語Maria Ossowska斯坦尼斯拉夫·奧索夫斯基英語Stanislaw Ossowski在1930年代開始引入這個概念。[10]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年)引起了大家對科學史和科學的哲學基礎英語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更多興趣。庫恩的工作建立了一個理論——科學史並不像是線性連續的發現,而更像是科學哲學範式概念。範式是更廣泛的社會知識結構,它能確定哪些類型的真理假說是有道理的。科學論試圖確定決定性的二分法,就像科學與技術、自然與文化、理論與實踐一樣;科學與精細工藝導致各種科學領域和實踐的分離。科學知識社會學發展於愛丁堡大學,在那裡大衛·布魯爾和他的同事們發展了被稱為「強社會學英語Strong programme」的理論。強社會學提議,「真的」和「假的」科學理論應該被一視同仁來對待。[11]它們都是由社會因素或條件引起的,例如文化環境和私利。[12]所有人類知識,和其它存在於人類認知中的事物一樣,在其形成過程中必然包含一些社會成分。[13]

用社會學家的方法很難處理自然科學課題,這一點已經被證實,比如美國的科學戰爭。解構主義方法用於自然科學(如同用於藝術或宗教作品)會伴有風險,這不僅危及自然科學「鐵的事實」,同樣危及社會學自身的客觀性和實證主義傳統。[14]將科學成果作為(至少部分是)社會概念的觀點並不容易被接受。[1]拉圖及其他人指出,自然和社會的分歧關鍵在於——自然(事物)是先驗的,可以檢測得到;而社會(國民、國家)是內在的,是人為構造的。這種分歧考慮到大量實物產出(技術-自然混合)和大規模全球性問題,同時使這種區別受到威脅。例如,《我們從未現代過》建議重新連接社會和自然兩個世界,使「thing」(事物)回歸現代化之前的用法[15]——將物體定位為混合製造的,並且由人、事物和概念的公開交互來詳細檢查。[16]

科學論學者,如特雷弗·平奇史蒂夫·伍爾加,已經於1980年代開始涉及「技術」,並將他們的領域叫做「科技與社會」。[17]這種「轉向技術」的趨勢,將科學論引入與科技和社會項目專業學者的交流。

最近,一種稱為映射爭論英語Mapping controversies的新奇方法已經在科研實踐者中獲得認可,並被工程[18][19]和建築學校引入作為學生課程。[20]2002年,哈里·科林斯英語Harry Collins和羅伯特·埃文斯提出了科學論的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中的雙關語),即研究專門知識經驗,以響應最近的趨勢,化解專家和公眾間的界限。[21]

在自然和人為災難中的應用

在車諾比之後牧羊

 
在坎布里亞放牧的賀德威克綿羊

科學信息及其與外行人的交互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布萊恩·魏恩英語Brian Wynne關於車諾比核事故之後在坎布里亞牧羊的研究便是一例。[1][22]他詳細介紹了坎布里亞牧羊者的反應,他們因為1986年車諾比核事故導致的核污染而受到了行政限制。[22]牧羊者遭受了經濟損失,他們抵抗強加的條例規定,被認為既不合理又不合適。後來發現,放射源實際上是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回收設施;因此,對該限制的持續時間負責的專家們是完全錯誤的。[22]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多方嘗試將會更好,可以藉助當地非專業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因為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地理和歷史背景。[23]

火山學的科研

 
2007年蒙特塞拉特蘇弗里埃爾火山噴發的後果

Donovan et al. (2012)使用了科技研究,並分別描述了對「火山學社會研究」的科學論,以及對各種活火山的知識和專家意見的產生。[1]它包含了一個對火山學家的調查——2008年和2009年,在現場工作季節,採訪了英國英語List of volcanoes in the United Kingdom蒙特塞拉特義大利英語Volcanology of Italy冰島英語Volcanology of Iceland的科學家。Donovan et al. (2012)問這些專家研究火山的目的,以及他們認為歷史上最重要的噴發是什麼。該調查試圖確定對火山學這門科學有影響的噴發,並評估科學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1]

一個主要的焦點是對1997年蒙特塞拉特火山爆發的影響。那次噴發是一個黑天鵝效應的經典例子,[24]它直接導致(僅)19人死亡。然而這次噴發卻對當地社會造成了重大影響,並摧毀了重要的基礎設施,比如島上的機場[25]大約7,000人,約三分之二的人口離開了蒙特塞拉特,其中4,000人去了英國。[26]蒙特塞拉特的案例給了火山學家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的專業知識突然變成了各種公共政策方法的主要驅動。[1]在這種情況下,科研方法提供了寶貴的見解。[1]在科學家當中有各種錯誤傳達。匹配科學的不確定性(如火山騷亂),或者要求在政治建議方面有一個統一的聲音,都是一種挑戰。[1]蒙特塞拉特火山學家開始使用統計啟發模型來估計特定事件的概率,一個更主觀的方法,可以一步步地結合輿論和基於經驗的專門知識。[1]它還涉及當地的知識和經驗。[1]

火山學作為一門科學,目前面臨其認識論基礎的變化。這門科學開始涉及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更多研究。這就要求一個新的、綜合的方法論,它將超越科學學科的界限進行知識收集,而將定性和定量結果結合在一個結構化的整體中。[27]

專家與民主

在西方民主社會,科學已經成為主力,這取決於創新和技術(與風險社會英語Risk society相比)來定位其風險。[28]對科學的信仰可能會與那些科學家自己非常不同,其原因是,比如道德觀、認識論或政治動機。專家的意見,在與外行人的交互過程中是權威性的,並且是所有種類的決策者,但在現代風險社會中也會受到挑戰。這是由學者按照烏爾利希·貝克的理論提出的。專家意見的角色在現代民主中是科研學者間辯論的重要主題。一些人主張更寬泛地、多元地理解專家意見(如希拉·扎薩諾夫英語Sheila Jasanoff布萊恩·韋恩英語Brian Wynne),而其他人則主張更微妙地理解專家意見及其社會功能(如柯林斯和埃文斯)。[29][30]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Amy Donovan; Clive Oppenheimer; Michael Bravo. Social studies of volcanology: 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expert advice on active volcanoes [火山學社會研究:活火山知識產生和專家建議]. Bulletin of Volcanology (Springer Verlag (Germany)). 2012, (74 (3)): 677–689. doi:10.1007/s00445-011-0547-z (英語)insu-00691620 
  2. ^ Martello M (2004) Global change science and the Arctic citizen.
  3. ^ Jasanoff S (ed) (2004) States of knowledge: the co-p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social order.
  4. ^ James W. McAllister. Recent work on aesthetics of science [科學之美的近期工作].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10-07-21, 16 (1): 7–11 [2002]. doi:10.1080/02698590120118783 (英語). 
  5. ^ Zeichen für Kunst: Zur Organisierbarkeit von Kreativität Detlev Nothnagel, ZfS, Band 29, Heft 4/2007 ZfS, Band 29, Heft 4/2007 ISBN 978-3-86057-887-2
  6. ^ Organisierte Kreativität: Die vielen Gesichter der Innovation, Rene J.Jorna, in Zeichen für Kunst: Zur Organisierbarkeit von Kreativität Detlev Nothnagel, ZfS, Band 29, Heft 4/2007 ZfS, Band 29, Heft 4/2007 ISBN 978-3-86057-887-2
  7. ^ 沙龍·特拉威克英語Sharon Traweek. Beamtimes and lifetimes: the world of high energy physicists [光束時間與壽命:高能物理學家的世界].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674044449 (英語). 
  8. ^ Mario Biagioli.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 [科研讀物] (英語). 
  9. ^ 德瑞克·約翰·德索拉·普萊斯.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小科學,大科學] (英語). 
  10. ^ Matthias Kölbel. Wissensmanagement in der Wissenschaft. Berlin: Gesellschaft für Wissenschaftsforschung e. [2017-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德語). 
  11. ^ David Bloor. The strengths of the strong programme [強社會學的優勢] (英語). 
  12. ^ Wiebe E. Bijker, et al.
  13. ^ Harry M. Collins. Introduction: Stages in the empirical programme of relativism [介紹:相對主義的經驗主義規劃中的階段]. 1910 (英語). 
  14. ^ 布魯諾·拉圖. When things strike back: a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studies' to the social sciences [當反擊出現:「科學論可能對社會科學的貢獻]. 英國社會學期刊 (威利-布萊克威爾英語Wiley-Blackwell). 2000年3月, 51 (1): 107–123. doi:10.1111/j.1468-4446.2000.00107.x (英語). 
  15. ^ 在現代化之前,(在多種語言中)「thing」這個單詞既可以表示物體,又可以表示庭 (機關)
  16. ^ 斯科特·拉希英語Scott Lash. Objects that judge: Latour's parliament of things, in another modernity, a different rationality [提出那樣的判斷:拉圖的庭,另外的現代性,不同的合理性]. Oxford: Blackwell. 1999. ISBN 9780631164999 (英語). 
  17. ^ 科技研究介紹 Sergio Sismondo John Wiley & Sons, 17.08.2011.
  18. ^ MIT. web.mit.edu. [200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4) (英語). 
  19. ^ Ecoles Polytechniques Fédérales de Lausanne. mappingcontroversies.epfl.ch. [200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20.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麻薩諸塞大學]. mappingcontroversies.co.uk. [2009-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15日) (英語). 
  21. ^ H.M. Collins; Robert Evan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科學的社會研究] 32. 2002年4月: 235–296. doi:10.1177/0306312702032002003 (英語)The Third Wave of Science Studies Studies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number=被忽略 (幫助)
  22. ^ 22.0 22.1 22.2 Wynne B. Sheepfarming after Chernobyl: a case study in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在車諾比之後牧羊:科學信息傳播案例研究] 31. 1989: 33–39 (英語).  |issue=被忽略 (幫助)
  23. ^ 斯科特·拉希英語Scott Lash; Bronislaw Szerszynski; 布萊恩·魏恩英語Brian Wynne. Risk,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Towards a New Ecology [風險、環境和現代化:朝向新生態學]. SAGE. 1996-05-04 (英語). 
  24. ^ Donovan et al. (2012) cite Taleb NN (2007).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黑天鵝:小概率事件的影響] (英語). 
  25. ^ BBC country profile: Montserrat [BBC國家簡況:蒙特塞拉特]. BBC News. 2009-09-22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4) (英語). 
  26. ^ Montserrat evacuation remembered [蒙特塞拉特疏散紀念]. BBC. 2005-09-12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3) (英語). 
  27. ^ Horlick-Jones T; Sime J. Living on the border: knowledge, risk and transdisciplinarity [生存在知識、風險和跨學科的邊緣]. 2004 (英語). 
  28. ^ 烏爾利希·貝克.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風險社會:朝向新的現代化].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992. ISBN 978-0803983465 (英語). 
  29. ^ Collins, Harry; Evans, Robert. Rethinking Expertise [重新思考專家意見].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ISBN 978-0226113623 (英語). 
  30. ^ Collins, Harry. Interactional expertise as a third kind of knowledge [相互作用的專家意見作為第三種知識].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004, 3 (2): 125–143. ISSN 1568-7759. doi:10.1023/B:PHEN.0000040824.89221.1a (英語). 

參考書目

科學論,通用
客觀性和實質
醫學和生物學
媒體、文化、社會與技術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