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

唇形科裂叶荆芥属植物

裂葉荊芥[1][2]學名Schizonepeta tenuifolia),卽中藥所用荊芥[3],是裂葉荊芥屬的一種。

荊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唇形科 Lamiaceae
屬: 裂葉荊芥屬 Schizonepeta
種:
荊芥 S. tenuifolia
二名法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異名

Nepeta tenuifolia Benth.

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40cm,有強烈的香氣。莖直立具四棱;葉子對生,莖基部的葉子羽狀深五裂,中部的葉子三烈,裂片為披針形,上部為線性葉子;夏季開淡紅紫色唇形花,簇生葉腋或者頂生成穗狀花序;長圓狀三棱形小堅果,有小點。

分布

生於林下、山坡、路旁、乾草原或濕草甸子邊。分布於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蒙古及俄羅斯也有分布。

藥用

  • 辛溫。入肺,肝經。

荊芥還是皮膚科常用藥。 中醫認為荊芥可「祛皮里膜外之風」,既能疏風,又能勝濕,既入氣分宣郁,又入血分通絡,為血中之風藥。 其配伍防風可增強止癢功效,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蕁麻疹、濕疹、風疹、麻疹、銀屑病、皮膚瘙癢、瘡瘍初起等症。 作為一種中草藥,其藥用部分為荊芥乾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風、透疹功效[4],對過敏性炎症有較好的療效[5]

  • 治產後血暈。
  • 本品炒黑用於止血。
  • 與防風為藥對。

參考文獻

  1. ^ 裂叶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簡體中文)
  2. ^ 中科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 中国植物志(第65卷). 科學出版社. 1977: 267–268. 
  3. ^ 荆芥. 中國醫藥大學. [2019-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5). 
  4. ^ 侯敏; 馬秀敏,丁劍冰. 唇形科植物抗炎、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科技導報. 2009-03-04, 27 (0904): 98–101 [2010年7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2). 
  5. ^ 李軍暉; 曾南 沈映君. 荆芥的药理作用. 四川生理科學雜誌. 2004年9月, 26 (3) [2010年7月21日].  [永久失效連結]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