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蜉蝣[註 1](英語:Mayfly),又名螶𧎾 [註 2],屬於昆蟲綱蜉蝣目 (學名:Ephemeroptera),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具有古老而特殊的體型結構,翅無法摺疊,和蜻蛉目同屬古翅下綱下。全世界已知有超過3,000種蜉蝣目昆蟲,分屬於42個科的400多個屬。其中約600種見於北美大陸。除南極外,蜉蝣見於所有陸地地區。
蜉蝣目 化石時期:[1]
| |
---|---|
Rhithrogena germanica (屬於扁蜉科溪頦蜉屬)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未分級): | 雙髁類 Dicondylia |
亞綱: | 有翅亞綱 Pterygota |
類: | 古翅下綱 Palaeoptera |
目: |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Hyatt & Arms, 1891 |
亞目 | |
蜉蝣是相對原始的昆蟲,並且表現出可能存在於第一種飛行昆蟲中的許多祖先性狀,例如不能平折在腹部上的長尾巴和翅膀。雖然化石記錄不完全,但有證據表明:泥盆紀(2.8億年前至3.25億年前)已有蜉蝣存在。成蟲體長2.5~32毫米。生活史包括4個階段: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稚蟲生活於淡水中,偶見於鹹淡水中,具6足,足端具爪,身體由10個體節組成,其中一些體節具鰓;身體末端具2~3條纖細的尾。不同種的稚蟲具不同的適應性構造,有的具適於挖掘的顎及附肢,有的種身體扁平,能在狹窄的空間移動,或適於附在水生生物上。
特徵
蜉蝣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27mm,觸角短,複眼發達,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毛(或稱尾鬚,尾鬚是少數原始昆蟲,如本目和直翅目才具有的特徵),部份種類並有中央尾絲。
習性
蜉蝣的稚蟲生活在淡水湖、溪流中。通常在春、夏季下午的時候,有成群的雄成蟲「婚飛」,雌成蟲飛入群中與雄蟲交配;產卵於水中;橢圓形的卵很小,表面有絡紋,可以黏附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蟲期一般蛻皮20~24次,甚至多達40次;成熟稚蟲可以看見一、二對翅芽變黑;兩側或背面有成對的氣管鰓,是適於在水中的呼吸器;稚蟲成長後,浮出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為亞成蟲;過一天後經一次蛻皮為成蟲[2]。成蟲不取食,甚至沒有內臟[3],且壽命很短,只有約數小時至數日不等。
分類
裂盾蜉亞目 Schistonota
全盾蜉亞目 Pannota
文化
蜉蝣在中國古代為短命的象徵,相關名句有「朝生暮死」(出自《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出自宋代蘇軾《赤壁賦》)等。
東亞樂壇有大量以蜉蝣為名的歌曲。
註解
參考文獻
- ^ Hoell, H.V., Doyen, J.T. & Purcell, A.H. Introduction to Insect Biology and Diversit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20. ISBN 0-19-510033-6.
- ^ (自然觀察)朝生暮死的美麗昆蟲-蜉蝣 @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愛與希望的森林~ :: 痞客邦 PIXNET ::. [201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 ^ 理察·道金斯《伊甸園之河》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