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
裁縫,指手工裁剪縫紉製作、修補衣服和其他紡織品的職業。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裁縫逐漸分化,分爲修補衣服者或者高溢價的手工服裝製造者。
歷史
中國古代敬軒轅氏為祖師爺。1896年,江良通開設中國第一家西服店。1911年,紅幫裁縫「榮昌祥」曾經為孫中山縫製第一套中山裝。
中國南方民間習慣
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做衣服一般集中在春節前或家庭全年的空閒時間。各家做衣服時必須請裁縫師傅上門量體裁衣,裁縫師傅必須在自己家裡工作。請裁縫做衣服的家庭除支付裁縫師傅(有的還帶有徒弟)的工錢外,還必須負責他(們)工作期間的伙食。
臺灣的洋裁普及化
日治時期臺灣1904年〈公學校規則改正〉下公學校女學生學習科目中增加了裁縫科,[1]但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裁縫科的學習內容主要為衣服的洗滌與保存法;1910年大橋捨三郎《臺灣公學校六個年程度裁縫科目教授細目案》,與1913年《公學校教授要目第二篇 農業科,裁縫及家事科》皆明確提出公學校裁縫科教學的教導項目與時程,[2]教導內容多以實用為主,並會隨著公學校所教導地區的特性,來決定課程編撰要目。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發佈,公學校裁縫科教育宗旨崇尚素樸節省,學生裁縫多學習日常生活中可取到的材料,但裁縫教育仍就區分了臺式裁縫(後簡稱臺裁)、日式裁縫與洋裁,造成教學上的不便。[3]
洋裁物質節約,洋服穿著活動便利成為洋裁興盛的主因。[4] 戰後屬於社會教育的補習教育也注重洋裁,如1948年稻江洋裁補習學校(今臺北市私立稻江高級護理家事職業學校)出版《洋裁全書》共三輯。[5] 1949「臺灣省公私立短期補習班管理辦法」的頒布,使裁縫等技藝相關補習班蓬勃發展。[6] 裁縫相關補習學校帶動戰後臺灣婦女學習洋裁的風潮,其中包含戰後遷臺的眷村女性,丈夫薪水微薄,家庭經濟困頓,軍眷便報名洋裁補習班,在速成後在臺灣省婦女會的協助下,接手工裁縫的工作。[7] 1950年代臺灣積極發展國家建設,秉持發展家政教育以健全社會、建設國家的理念,謝東閔於1957年成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8] 1960年代臺灣產業轉型為輕工業社會,迎接「家庭即工廠」時代。[9]
裁縫工具
延伸閲讀
參考文獻
- ^ 臺灣教育會編著,《臺灣教育沿革誌》,頁265-266。
- ^ 大木言葉,〈日治時期臺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5),頁13-18。
- ^ 大木言葉,〈日治時期臺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頁19。
- ^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頁164。
- ^ 陳垗花、陳明蕊著,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編輯,《洋裁全書》(臺北:社會印刷局,1948)。
- ^ 〈【一針一線養大臺灣囝仔】全家最老的 SOHO 族:一窺台灣婦女家庭代工的故事〉,《公民橘報》(https://buzzorange.com/citiorange/2016/03/09/lihotaiwan/),擷取日期:2022年1月21日。
- ^ 洪惠冠主編,《新竹眷村文物專輯》(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7),頁16;〈電各縣市政府為省婦女會舉辦縫紉工場承製機關團體制服,希知照(1946年9月27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三十五年秋季第五十五期,頁1220。
- ^ 〈建設國家,從治家開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臺灣女人》(https://women.nmth.gov.tw/?p=1968),擷取日期:2022年1月21日。
- ^ 〈家庭代工〉,《臺灣女人》(https://women.nmth.gov.tw/?p=20137),擷取日期:2022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