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缽式塔
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佛舍利塔,是藏傳佛教常見的佛塔,藏地稱呼為「曲登」(藏語:མཆོད་རྟེན་,威利轉寫:mchod-rten);主要流傳於南亞的印度、尼泊爾,中國的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直接來源於印度的窣堵坡。
介紹
覆缽式塔的造型與印度的窣堵坡基本相同。覆缽式塔的造型在北魏時期的雲岡石窟中就又出現,早期流入西藏,再從西藏流傳至其他地區。隨著卒塔婆在中國逐步演化為中國的寶塔,印度的卒塔婆也在不斷演化,並在元代隨著藏傳佛教的興盛,再一次傳入中土,並開始大量在漢民族地區出現。
覆缽式塔是一重實心的建築,供崇拜之用。被用作舍利塔,還可做僧人的墓塔。其形體大小不一,中國現存最大的覆缽式塔是建於元代的北京妙應寺(白塔寺)白塔。除此以外還有北海公園的永安寺白塔。而香泥小塔也都是喇嘛塔的式樣。
結構
覆缽式塔的基本結構相同,有八種不同的風格。塔的每層結構都表達著一種宗教意義。覆缽式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組成,從下向上分別是:
- 基座:有圓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其中圓形很少見,山西代縣圓果寺里的覆缽式塔即是圓形幾座。最多見的為方形,採用須彌座式建造,即通常是方形或亞字形折線式束腰。在基座半腰部位雕有伏蓮或仰蓮,有的還有獅子。多角形的基座是方形的折角,每個轉交折五個尖角。基座上多有台階,稱為「金剛圈」,用以承托塔身。
藏式喇嘛塔的基座很寬大,有的開闢為房間,用於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
- 塔身:也成為塔肚子、覆缽、覆缽丘,形如倒扣的缽,因此得名。有的塔在塔身上開有佛龕,稱為眼光門。塔身多是圓肚,也有做出稜角,內蒙古無神奇烏審召塔就是八角形的,這種樣式多見於尼泊爾。
- 塔脖子:又稱為相輪,因疊成圓錐形的相輪最多有十三層,所以也叫「十三天」。塔脖子有的短粗,有的細長,一般都砌出奇數(七、九、十一、十三)條線條,也有的做成象徵性的光面。
- 塔剎:由傘蓋和寶剎組成。傘蓋位於十三天的上部,通常包括華蓋和流蘇,也有採用天地蓋的造型。寶剎的形制有三個系統:日月剎、金屬高剎、寶珠剎。
塔脖子和塔剎象徵著佛的頭部,巨大的塔身蘊含著深厚的佛教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