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吻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親吻是指用嘴唇觸碰其他事物,通常是另一個人。接吻[1]特別是指兩人的嘴唇互相接觸。親吻是一種經過學習的行為,從其他動物之間的行為學習而來。許多靈長類動物也有親吻的行為。據研究,親吻可能也具備了嗅取荷爾蒙的原始生物意義。[2]
表達愛意
在現代西方文化中,親吻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愛意的方式。只是在全球168種人類文化中,只有46%把接吻視為一種浪漫的親密行為。人類的祖先可能都沒有相互接吻的行為。[3]
在彼此熟悉的兩個人之間,相互親吻是一種見面打招呼或者說再見的方式。通常,這種親吻表現為短暫地用噘起的嘴唇觸碰臉頰,或是只是單單用臉頰互相接觸。在歐洲和拉丁美洲,這是男女之間和女人與女人之間常見的打招呼方式。長輩和孩子之間也可以通過親吻來表達感情。
作為一種愛情或者性慾的表達,親吻表現為兩人嘴唇與嘴唇的接觸,通常會更加強烈,並且持續更長的時間。熱情的情侶或配偶可能會吮吸彼此的嘴唇,或者將舌頭放到對方的嘴裡(法式舌吻)。帶有性意味的親吻可以是一個人親吻另一個人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浪漫和性感的親吻中,身體感覺是最重要的,不少時候也會有進一步的行為。
象徵意義
若不是為了表達愛意,親吻是一種常見的象徵性肢體語言,可以表達問候或者服從。這時,親吻並不是為了體驗其帶來的身體感覺。
其他用途
親吻這個詞也可以指不接觸嘴唇而表達情感的動作。
姿勢
為了避免鼻子的碰撞,接吻雙方往往會將他們的臉轉向一邊,這樣他們的頭就和對方成一定的角度。有時,為了使接吻有個舒適的姿勢,其中一個人會坐下並支撐另一個,也可能將他們的手臂或大腿纏在一起,這樣就變成了擁抱並接吻。在接吻中支撐另一方的人往往更主動。《自然》雜誌報道,通過觀察人們在公共場所,諸如飛機場、公園的接吻,可以發現人們將頭偏向右邊的比左邊的多,比例大約為2:1。[5]
接吻的益處和害處
益處
一次接吻可以使面部29塊肌肉處於緊張狀態,29塊肌肉包括12種唇部及17種舌頭部位的肌肉。這樣的效果是使得皮膚光滑、預防皺紋、增加血液循環。[6]
接吻可以交換唾液,包括以下物質:水分、酶、細菌、脂肪、天然鹽以及蛋白質,使人免疫系統產生抗體。[6]
害處
接吻使得雙方口腔中的微生物通過唾液傳播,經常性的接吻容易使人得「急性接吻病」,造成口瘡、喉嚨發炎,更甚者造成壞血病。[7]
文學意義
在西方故事中,吻作為愛的象徵,常被刻畫成帶有魔法的力量。在童話《睡美人》、《白雪公主》和一些其他的一些神話故事中,男主人公通過一個浪漫的吻喚醒了女主人公。在童話《青蛙王子》中,一個浪漫的吻將王子從青蛙變回了人。在《黑客帝國》電影中,女主角Trinity也通過吻將男主角Neo救活。
著名的吻
- 基督教聖經新約中寫到,加略人猶大親吻了耶穌並背叛了他。
- 英國海軍統帥霍雷肖·納爾遜的臨終遺言就是對他的下屬說「吻我,哈代」(「Kiss me Hardy!」,也有另一個版本說他說的是「Kismet, Hardy」)。
- 奧古斯特·羅丹創作了雕塑「吻」(Le Baiser)。
- 畫作《吻》(Der Kuss):由古斯塔夫·克林姆所繪。
- 《亂世佳人》中克拉克·蓋博一吻費雯麗,事後費雯麗卻說十分厭惡蓋博的假牙臭味。
- 《小姐與流浪漢》中,當小姐和流浪漢同時吃一根麵條時,他們的嘴唇最終碰到了一起。
- 《勝利之吻》:1945年8月14日(北京時間8月15日)發生在紐約時代廣場的一幕親吻。時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一位水兵在時代廣場的歡慶活動中強吻了身旁的一位女護士,這一瞬間被《生活》 雜誌的攝影師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下來,成為傳世的經典歷史畫面。從此以後,每年8月14日都有數百對男女在時代廣場重現「勝利日之吻」,以紀念二戰結束。[8][9]
- 世界上有記錄的最長的吻發生在1999年4月5日,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這一紀錄為30小時45分鐘,由 Karmit Tsubera 和 Dror Orpaz 創造。
- 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與東德領導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里希·昂納克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30周年慶典上的社會主義兄弟之吻,此場景於1990年被繪作塗鴉《Mein Gott, hilf mir, diese tödliche Liebe zu überleben》,是柏林圍牆的著名塗鴉之一。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由日語引入的借詞
- ^ 參看 一嗅鍾情——費洛蒙與性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文)
- ^ 为什么只有人类接吻. [2015-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9).
- ^ 英語中,親吻稱為kiss,可能是個擬聲詞,研究親吻的科學稱為Philematology
- ^ Nature 421, 711 (13 February 2003); doi:10.1038/421711a
- ^ 6.0 6.1 6.2 蜜吻可以防龋齿 关于接吻的10大健康趣事. 新華網. [2012年1月12日]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
- ^ 接吻也会得病 年轻人要警惕"接吻病". 新華網. [2004年8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3月26日) (中文(簡體)).
- ^ 二戰「勝利之吻」男女主角真實身份被揭開(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搜狐網(中文)
- ^ 美國經典「二戰勝利之吻」照片女主角去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搜狐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