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森布里亞王國
諾森布里亞王國(古英語:Norþanhymbra Rīċe ;拉丁語:Regnum Northanhymbrorum ) [1]是中世紀早期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一個王國,位於現在的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東南部。
諾森布里亞王國 | |||||||||||||||||||
---|---|---|---|---|---|---|---|---|---|---|---|---|---|---|---|---|---|---|---|
654年–954年 | |||||||||||||||||||
地位 | 統一的盎格魯人王國(876年前) 北部:盎格魯人王國(876年後) 南部:丹人王國(876年–914年) 南部:挪威人王國(914年後) | ||||||||||||||||||
常用語言 | 諾森布里亞方言 坎伯蘭語 不列顛拉丁語 古諾斯語 (~876-914) | ||||||||||||||||||
宗教 | 盎格魯薩克遜多神教
(七世紀前) 基督教(七世紀後) | ||||||||||||||||||
政府 | 君主制 | ||||||||||||||||||
國王 | |||||||||||||||||||
歷史 | |||||||||||||||||||
• 建立 | 653 | ||||||||||||||||||
• 南部被丹麥區吞併 | 876 | ||||||||||||||||||
• 南部被維京征服 | 914 | ||||||||||||||||||
• 英格蘭統一 | 954 | ||||||||||||||||||
貨幣 | 便士 | ||||||||||||||||||
| |||||||||||||||||||
今屬於 | 英國 |
諾森布里亞源自古英語Norþan-hymbre,意思是「亨伯河以北的人民或省份」[2], 與其相對的是亨伯河口以南的索森布里亞人。諾森布里亞在七世紀初由較早存在的德伊勒王國和伯尼西亞王國兩個王朝整合為一個王國。在其鼎盛時期,王國領土由南邊的亨伯河、峰區和梅西河延伸到北部的福斯灣(現位於蘇格蘭)。諾森布里亞在十世紀中期失去獨立,當時德伊勒被丹人征服並成立約克王國。班堡伯爵仍持續控制伯尼西亞一段時間,然而特威德河以北的地區最終被併入蘇格蘭王國,而特威德河以南的部分則被併入英格蘭王國,成為諾森伯蘭郡和達勒姆巴拉丁郡。
歷史
凱爾特布立吞起源說
盎格魯撒克遜人最初以蒂斯河為界,在諾森布里亞建立了兩個王國:伯尼西亞王國在北側,德伊勒王國在南側[3]。 這兩個王國原本可能是被日耳曼遷徙者佔領的凱爾特布立吞本土王國,不過很少有關於布立吞人的建設和文化紀錄留下[4]。關於布立吞人曾居住的主要證據是地名,例如德伊勒和伯尼西亞很可能都是布立吞語而不是盎格魯撒克遜名稱,這表明一些布立吞地名在盎格魯撒克遜人遷移到諾森布里亞後依然維持使用[a]。 還有一些考古證據支持伯尼西亞與德伊勒在政治上起源於布立吞人。在伯尼西亞南部,今天耶弗林的切維厄特山丘有一座名為耶弗林貝爾的山丘堡壘,它先後成為布立吞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重要中心。堡壘在羅馬時代前便建立,可以追溯到約一世紀的鐵器時代。除了羅馬人曾經占領的跡象外,該遺址還發現早於日耳曼人定居前留下的木造建築,這些建築可能是布立吞人定居的遺跡。此外,耶弗林這一地名看似盎格魯語,中世紀歷史學家比德曾提到在同一個地點存在一個叫戈弗林(Gefrin)的小鎮,可以追溯到布立吞語的戈弗爾(gafr)[8][3]。 盎格魯撒克遜人開始在北方定居後,埃德溫國王在耶弗林建立一座王宮而繼續做為重要的政治中心。 [9]
總體而言,盎格魯語地名在諾森布里亞地區佔了大部分,這表示比德在8世紀寫作時,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已經非常盛行[10][3]。 根據比德的說法,盎格魯人主導在亨伯河以北定居的日耳曼移民以及政治地位[11]。 雖然本土布立吞人可能已經部分融入了諾森布里亞的政治結構中,但比德的《英吉利教會史》等較近代的文本描述諾森布里亞人和布立吞人關係緊張的關係描述為令人擔憂。 [3]
統一伯尼西亞和德伊勒
伯尼西亞和德伊勒兩國在654年半永久統一之前經常發生衝突。德伊勒的政治權力集中在約克郡東部,包括約克、北約克沼澤和約克谷[3]。伯尼西亞的政治中心地區是班堡和林迪斯法恩 、蒙克威爾茅斯和雅羅周邊地區,以及本寧山脈西部卡萊爾周邊的坎布里亞 [3]。 這兩個國家統一後的名稱「諾森布里亞」可能是由比德創造的,透過《英吉利教會史》傳播而廣為人知[12]。
早期伯尼西亞和德伊勒王室系譜來自比德的《英吉利教會史》和威爾斯編年史家內尼厄斯的《不列顛人的歷史》。據內尼厄斯記載,伯尼西亞王朝由艾達開創[13]。 艾達在位十二年(自547年始)並將班堡併入伯尼西亞[14]。 在內尼厄斯的德伊勒家譜記載,一位名叫索米爾(Soemil)的國王將伯尼西亞和德伊勒分開,這可能意味著他從本土布立吞人手中奪取了德伊勒王國[15],但無法得知這一假設事件發生的時期。比德的《英吉利教會史》中記載第一位德伊勒國王是埃勒 ,他是諾森布里亞第一位基督教國王埃德溫的父親[16]。
伯尼西亞國王艾達的孫子埃塞爾弗里斯首次統一個兩個王國,他將德伊勒國王埃德溫流放到東盎格利亞國王雷德瓦爾德的宮廷中。但埃德溫在616年在雷德瓦爾德的幫助下重新征服諾森布里亞[17][18]。埃德溫大約在616 年至633年間在位,他是德伊勒王朝最後一位統治整個諾森布里亞的國王。伯尼西亞國王奧斯瓦爾德(約 634-642年在位)成功鞏固兩國的永久合併[19]。奧斯瓦爾德的弟弟奧斯威繼承諾森布里亞王位,雖然德伊勒王朝曾嘗試再次分離,但最後仍由伯尼西亞王室主導諾森布里亞王國[18]。不過在奧斯瓦爾德之後,德伊勒仍繼續存在數位小國王,包含奧斯溫(埃德溫的親戚,在 651年被奧斯威謀殺)、歐瑟爾瓦爾德(655年陣亡)與奧德弗里斯(奧斯威之子,於664年後失蹤)[18]。歐瑟爾瓦爾德和奧德弗里斯都是奧斯威的親戚,他們可能都透過關係得到德伊勒的統治權,但他們都利用德伊勒分裂主義的情緒試圖使德伊勒獨立,但最終都失敗[15]。奧斯威的兒子埃吉弗里斯延續諾森布里亞王國的統一路線[18]。
雖然伯尼西亞和德伊勒王室透過暴力衝突爭奪諾森布里亞的統治權,政治聯姻也對統合兩國產生重要影響。埃塞爾弗里斯迎娶埃德溫的妹妹愛卡,不過這沒有阻止兩國未來的衝突。第二次聯姻則更為成功,奧斯威迎娶埃德溫的女兒兼自己的堂妹恩弗來德,兩人生下埃吉弗里斯將兩個王室血統統合,成為諾森布里亞王朝。不過奧斯威和另一位名叫菲娜的愛爾蘭婦女生下奧德弗里斯對產生繼承權問題。比德在他的《聖卡斯伯特的生平與奇蹟》一書中說被愛爾蘭人稱為弗蘭德的奧德弗里斯是私生子,所以沒有合法繼承權[20]。
諾斯人定居
九世紀維京人入侵和丹人法區的建立再次分裂諾森布里亞王國。《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雖然著作於英格蘭南部地區,但也提供一些8世紀末到9世紀初諾森布里亞王國和維京人衝突的紀錄(主要是D和E抄本)。根據這些紀錄,自793年維京海盜襲擊林迪斯法恩修道院起,維京勢力便開始侵襲諾森布里亞[21]。然而在最初災難性的襲擊之後,9世紀初維京人襲擊諾森布里亞王國的記錄若非零散則已佚失[3]。不過在865年,維京人的異教徒大軍在東盎格利亞王國登陸,開始大規模的征服行動[22][23]。大軍在866-867年間短時間內兩度襲擊約克。第一次襲擊後維京大軍就繼續北上,留下國王奧斯伯特和埃勒重奪城市。編年史E抄本紀錄諾森布里亞王國此時陷入內鬥而更加脆弱,廢黜奧斯伯特轉而支持埃勒[24]。維京人第二次奪下約克的同時殺死了埃勒和奧斯伯特[22]。
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重新掌控英格蘭南部後,諾斯入侵者在英格蘭中部、東盎格利亞和諾森布里亞南部定居,建立丹人法區[22]。諾斯人在諾森布里亞建立約克王國,其邊界大致位於蒂斯河和亨伯河之間,其領土規模與德伊勒大致相同[3]。這個王國在920年代落入了愛爾蘭諾斯殖民者手中,並與南方的威塞克斯征服者不斷發生衝突,但約克王國一直延續到954年,直到最後一位斯堪地那維亞國王埃里克(通稱血斧埃里克)被驅逐並殺害。 [25] [3] [26]
相較來說,異教徒大軍在蒂斯河以北的征服行動並不成功。雖然對該地區有劫掠行動,但沒有資料顯示有諾斯人長期佔領,也沒有留下斯堪地那維亞地名來顯示諾森布里亞地區有重要的諾斯人定居地[3]。
在維京人征服諾森布里亞期間,蒂斯河以北的政治格局由聖卡斯伯特修會和諾森布里亞的盎格魯精英的殘黨組成[3]。自875年哈夫丹·朗納爾森襲擊聖卡斯伯特修會的根據地林迪斯法恩以來,聖卡斯伯特修會已經「流浪」了一百年。根據《聖卡斯伯特的歷史》記述,他們曾在875-883年間短暫定居於約克的維京國王古斯雷德賜予的切斯特勒街[3][25]。 根據12世紀的《諸王史》記載,古斯雷德授予他們這塊地以換取他們對國王的認同。從蒂斯河到泰恩河間的土地,任何逃亡到這裡的人都可以得到37天的庇護,顯示聖卡斯伯特修會有一定的司法自治權。這個地區可能成為諾森布里亞南部的諾斯人和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之間的緩衝地區[27][28]。
在泰恩河以北,諾森布里亞人在班堡保持著一部分政治實力,王權能在這個地區繼續實行。埃克伯特一世在876年擔任攝政,緊接著在位的是里西格和埃克伯特二世[3]。根據12世紀歷史學家達拉謨的西蒙的說法,埃克伯特一世是諾斯人的傀儡國王。872年,諾森布里亞人起兵廢黜埃克伯特一世,立里西格為王[29]。 雖然《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的A和E抄本稱哈夫丹控制德伊勒並能在874年率軍進入泰恩河以北,將統治力擴及伯尼西亞,但在哈夫丹死後(約 877年)諾斯人難以守住伯尼西亞的北部領土[30][28]。里西格和繼任者埃克伯特二世繼續維持盎格魯人在諾森布里亞的存在。埃克伯特二世的繼承人艾德伍爾夫繼承班堡的統治權,被稱為「北撒克遜人之王」(890-912年在位)。不過在艾德伍爾夫的統治結束後,這塊地區變成由數名伯爵統治,他們可能是諾森布里亞王朝的末裔。
當威塞克斯人征服了被丹人統治的諾森布里亞南部領土後,蘇格蘭人入侵使諾森布里亞的領土縮減到蒂斯河和特威德河之間。殘存的土地形成諾森布里亞伯國,在成形中的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之間掙扎,最後以特威德河為界被兩國瓜分。
重要國王
埃塞爾弗里斯(593–616年在位)
埃塞爾弗里斯是第一位同時擁有德伊勒和伯尼西亞王位的國王[31] ,統治著亨伯河以北的所有盎格魯撒克遜人民。他在統治期間以多次戰勝布立吞人和蓋爾人而著稱。 [32]
埃德溫(616–633年在位)
埃德溫和埃塞爾弗里斯一樣同時統治德伊勒和伯尼西亞王國。在他的統治下,曼島和北威爾斯的格溫內斯被併入諾森布里亞。埃德溫於625年迎娶來自肯特郡的基督教公主埃塞爾伯。兩年後,他皈依了基督教[33]。 埃德溫在633年與埃塞爾伯和麥西亞的異教徒國王彭達交戰陣亡[28]。 他在死後被尊為聖人和烈士[34]。
奧斯瓦爾德(634–642年在位)
奧斯瓦爾德是伯尼西亞國王,他在634年擊敗卡德瓦隆後收復了德伊勒王國。奧斯瓦爾德隨後統一了諾森布里亞,直到他於642年去世。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奧斯瓦爾德不辭辛勞地在他的異教國度內傳教。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正是在他統治期間建立的。奧斯瓦爾德於642年在卡德瓦隆中戰死於麥西亞的彭達手下,但與埃德溫一樣,奧斯瓦爾德在他死後被尊為聖人,他的影響力仍持續存在[35]。
奧斯威(642–670年在位)
奧斯威是奧斯瓦爾德的弟弟,在奧斯瓦爾德死於馬瑟菲爾德戰役後繼位。奧斯威成功為埃德溫和奧斯瓦爾德復仇,在655年的溫韋德戰役中殺死彭達,使他成為第一位同時控制麥西亞王國的諾森布里亞王國的國王[12]。 在他統治期間,他主持了惠特比教會會議,試圖調和羅馬和凱爾特基督教之間的分歧,最後他支持羅馬傳統[36]。奧斯威於670年因病去世,死前將德伊勒和伯尼西亞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37]。
哈夫丹·朗納爾森(876–877年在位)
哈夫丹·朗納爾森是865年入侵英格蘭的異教徒大軍的維京領袖[38]。據說他想為父親的死向諾桑布里亞復仇,傳說他的父親朗納爾·洛德布羅克是被諾森布里亞的埃勒所殺[39]。雖然他僅在876年直接統治諾森布里亞約一年,但他立埃克伯特一世為傀儡國王,從867年統治到872年[40]。哈夫丹於 877年在愛爾蘭被殺,當時他試圖重新控制都柏林,這是他自875年以來一直統治的土地。直到883 年古斯雷德接手之前未再有維京國王。 [41]
威塞克斯的埃塞爾斯坦 (927–939年在位)
924年至927 年,埃塞爾斯坦自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927年至939年則自稱為是英格蘭人的國王。他的稱號轉變反映了927年埃塞爾斯坦征服原屬諾森布里亞王國的維京約克王國[42]。 英格蘭在他的統治下相當繁榮,在法律和經濟等許多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經常與蘇格蘭人和維京人發生衝突[42]。埃塞爾斯坦於939年去世,維京人重奪約克。普遍認為埃塞爾斯坦是最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國王之一,他的努力鞏固了英格蘭王國的基礎。 [43]
約克的埃里克 (947–948、952–954年在位)
20 世紀初,歷史學家確認約克的埃里克與挪威國王血斧埃里克為同一人,但近期的研究又質疑這種說法。 他兩度短暫擔任諾森布里亞國王。很少有關於他統治時期的相關歷史文獻,但埃里克似乎在947年將諾森布里亞的盎格魯─維京人聯合統治者趕下台[44],但又在948或949年被奪回。埃里克於952年重奪王位,但在954年再次被廢黜[45]。
威塞克斯的埃德雷德 (946–954年在位)
威塞克斯的埃德雷德是埃塞爾斯坦與埃德蒙的同父異母兄弟,他們的父親都是長者愛德華。946年,他從埃德蒙手上繼承了名義上的諾森布里亞統治者,但不得不應對約克王沃爾夫與血斧埃里克的等維京國王的威脅。954年埃里克死後,他將諾桑布里亞永久併入英格蘭王國 。[46]
政治與戰爭
在公元737年到806年間,諾森布里亞有十位國王[47],他們都被謀殺、廢黜、流放或成為修士。從 654年諾森布里亞王國的第一任國王奧斯威到954 年最後一位國王血斧埃里克之間,一共有四十五位國王,這意味著諾森布里亞國王平均在位時間只有六年半。在丹人統治諾森布里亞之前的25位國王中,只有4位是自然死亡。那些沒有退位過隱修生活的過王,不是被廢黜、被流放,就是被謀殺。丹人統治時期的國王,通常是更大的北海或丹麥帝國的國王,不然就是被任命的統治者[48]。
諾森布里亞的繼承傳統是世襲制[47],這使得王子若在成年前喪父,就特別容易被暗殺或篡位。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奧斯雷德(Osred),他的父親奧德弗里斯於705年去世,留下這個小男孩統治。
奧斯雷德統治初期從一次陰謀暗殺中倖存下來,但在19歲時成為另一名刺客的受害者。他在統治期間被一位有權勢的主教威爾弗里德收養[28]。 在諾森布里亞,教會勢力影響宮廷並不罕見,通常在國王年紀尚幼或缺乏經驗的的時期最為明顯。同樣地,根據統治者的情形,長老或王室顧問在諾森布里亞的權勢有增有減。 [49]
在丹人入侵之前,諾森布里亞王國的戰爭對手主要是北方的皮克特人。諾森布里亞對皮克特人的戰爭很成功,直到685年的鄧尼赫坦戰役終止了諾森布里亞向北擴張,這場戰役也為兩個王國劃定了邊界[50]。丹人統治時期的戰爭主要是諾森布里亞王國對抗其他盎格魯撒克遜王國。
宗教
羅馬時代與後羅馬不列顛
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亨伯河以北的布立吞人接受基督教信仰。事實上,約克早在四世紀就有一位主教治理[51]。公元5世紀初羅馬人離開不列顛之後,基督教沒有消失[52],而是與凱爾特異教[53]以及其他許多異教並存[25]。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定居時帶來了他們自己的日耳曼異教信仰和習俗。在伯尼西亞的耶弗林,考古挖掘發現了異教神殿、動物祭祀和儀式墓葬的證據[25]。
盎格魯撒克遜人皈依基督教
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諾森布里亞國王是埃德溫。他於627年由約克的保利努斯受洗[10]。此後不久,許多人民追隨他皈依新宗教,直到埃德溫於633年被殺後才回歸異教。保利努斯是約克主教,但只擔任一年[54]。
諾森布里亞在愛爾蘭教士艾丹的指導下永久皈依基督教。他於635年使國王奧斯瓦爾德皈依,並致力於向諾森布里亞人民傳教[10]。奧斯瓦爾德因而將主教座從約克遷至林迪斯法恩。 [54]
修道院和重要人物
艾丹於635年在蘇格蘭愛奧那的科倫班修道院基礎上建立林迪斯法恩修道院[25]。 主教座也轉移到林迪斯法恩,成為諾森布里亞的宗教中心。直到 664 年,主教團才離開林迪斯法恩返回約克[54]。整個八世紀,林迪斯法恩聯繫了許多重要人物:創始人艾丹,他的學生威爾弗里德,修會成員暨一名隱士卡斯伯特,他們都成為了主教和聖人。艾丹協助一名愛爾蘭修女希厄在哈特爾浦建立兩座修道院[25],她後來也被尊為聖人。[55]
諾森布里亞的基督教文化受到歐陸和愛爾蘭影響。特別是在威爾弗里德前往羅馬後,放棄了凱爾特教會傳統,轉而支持羅馬傳統。660年,他回到不列顛後成為里彭新修道院的院長。威爾弗里德在惠特比教會會議上主張接納羅馬權威。蒙克韋爾矛斯─雅羅雙修道院由貴族班尼狄克·比斯科普在673 年和681年建立。比斯科普成為第一任修道院院長,他六次前往羅馬為圖書館購買書籍[56]。他的繼任者切奧爾弗里斯院長繼續增加館藏數量,有人估計圖書館藏有200多本書[56]。中世紀早期知名史學家比德便受益於這座圖書館[10]。
七世紀初,保利努斯在約克建立了一所學校和一座大教堂,但沒有建立修道院。約克大教堂的學校是英格蘭最古老的學校之一[57]。到8世紀後期,學校擁有一間重要的圖書館,估計藏有一百本書[58]。查理曼的宮廷教師阿爾昆在782年前往法蘭克之前曾是這所學校的學生和教師[58]。
惠特比教會會議
664年,奧斯威國王召開惠特比教會會議,決定應遵循羅馬傳統或愛爾蘭傳統。由於諾森布里亞人是在凱爾特教士的傳教下皈依,因此愛爾蘭凱爾特人定義下的復活節和剃髮禮日期得到如林迪斯法恩修道院等許多人的支持。羅馬教會在諾森布里亞也有代表人物,如里彭修道院院長威爾弗里德。到620年,雙方都指控對方的復活節紀念活動與伯拉糾異端有關[52]。奧斯威在惠特比會議中決定諾森布里亞全國採用羅馬傳統,從而使諾森布里亞與英格蘭南部各國及西歐保持一致[59]。拒絕服從的神職人員,包括林迪斯法恩的凱爾特主教科爾曼,返回了愛奧那[59]。 諾森布里亞的主教席位從林迪斯法恩轉移到約克,後者於 735年成為大主教[60]
斯堪地那維亞的劫掠、定居和文化影響
自793年維京人對林迪斯法恩修道院的劫掠開始,諾森布里亞的修道院就不斷受到劫掠。林迪斯法恩福音書成功倖存下來,但諾森布里亞的修道院文化自9世紀初進入衰退期。維京人對基督宗教中心的反覆劫掠是手稿寫作和修道院社群文化減少的原因之一。 [25]
867年後,諾森布里亞王國被維京軍隊控制,大量的斯堪地那維亞移民湧入[28],他們的宗教信仰有著豐富的神話。在約克王國內,雖然戰爭與劫掠逐漸平息,但沒有證據表明斯堪地那維亞移民的信仰取代基督教,他們反而逐漸接受基督教,並將他們的文化與新宗教融合在一起。這可以在石碑雕刻和圓環十字架中看到,例如戈斯福斯十字架[3]。 在九世紀和十世紀,教區教堂的數量有所增加,通常會有融合斯堪地那維亞設計的石雕。 [60]
文化
諾森布里亞的黃金時代
諾森布里亞的基督教文化受到歐陸和愛爾蘭影響,促進了大量的文學和藝術作品產生。
愛爾蘭海島藝術
在諾森布里亞傳播基督教並建立林迪斯法恩等修道院的愛爾蘭僧侶,也傳入了愛爾蘭風格的藝術和文學創作[61]。 林迪斯法恩的埃德弗里斯以海島藝術的風格製作了林迪斯法恩福音書。 [3]
愛爾蘭僧侶帶來了古老的凱爾特裝飾傳統,即螺旋、捲軸和雙曲線等曲線形式。這種風格與盎格魯撒克遜金屬器上傳統的抽象裝飾相結合,其特點是具有鮮艷的色彩和動物形象的繩結圖樣。 [62]
海島藝術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其特色是著重幾何設計而非自然主義的表現,喜歡平面色塊,以及使用複雜的繩結圖樣[63]。 這些元素都出現在8世紀的林迪斯法恩福音書中。海島風格後來傳入歐陸,對加洛林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64]。
海島風格不僅用在手稿和金屬器上,也可以在雕塑中看到,例如魯思韋爾十字架和比尤卡索十字架 。793年,維京人對林迪斯法恩的襲擊標誌著維京人入侵的開始,嚴重限縮了盎格魯撒克遜物質文化的生產和存續[65],也預示著諾森布里亞黃金時代的終結。儘管如此,在隨後的幾年裡像伊斯比十字架這樣視覺豐富的作品也仍在製作中。
文學
尊貴的比德(673-735年)是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最著名的作家,也是諾森布里亞本地人。他的著作《英吉利教會史》 (完成於731年)成為後來歷史學家的參考模板,本身也是重要的歷史記錄[66], 並且其中大部分內容也集中描寫諾森布里亞[67][68]。 比德也以神學著作、聖詩和散文而聞名[69]。 在惠特比教會會議後,歐陸對諾森布里亞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8世紀末,蒙克韋爾矛斯─雅羅雙修道院大量製作比德著作的抄本,以滿足歐陸的需求[58]。
諾森布里亞也是幾位盎格魯撒克遜基督教詩人的故鄉。詩人卡德蒙在聖希爾達(614-680年)於惠特比修道院擔任院長期間(657-680年)居住於院內。根據比德的說法,他「習慣於創作宗教詩句,因此無論從聖經中得到什麼解釋,他很快就會用英語(他的母語)將同樣的內容轉化為充滿甜蜜和謙遜的詩意表達。許多人的心常常因他的詩句而激起對凡間的反感,嚮往天堂。[70]」 他唯一倖存的作品是《卡德蒙的讚美詩》。留下如《使徒們的命運》、《朱莉安娜》、《埃琳娜》與《基督升天》等眾多作品的作家朱莉安娜,也被認為是諾森布里亞人或麥西亞人[71][72]。
斯堪地那維亞人與丹人區
從約800年開始,丹人對不列顛群島的的劫掠為居民帶來恐慌,但為丹人社會帶來了貿易與發財機會[23][73]。865年,丹人沒有發動劫掠,反而是率領大軍登陸東盎格利亞王國,並於867年征服了包括諾森布里亞王國在內大量土地,被稱為丹人區[23] [74]。起初,斯堪地那維亞人雖然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但在文化上相比英格蘭人民仍屬弱勢。例如說只有很少數斯堪地那維亞單字被融入古英語,主要都是軍事和技術相關的單字。然而到了900年代初,斯堪地那維亞傳統的人名與地名命名方式變得越來越流行,斯堪地那維亞的傳統藝術風格也大為流行,例如以北歐神話、動物和戰士為形象的裝飾。儘管如此,在土地權狀、編年史和法律中僅有零星地提到「丹人」,表示在諾森布里亞王國尚存的時代,英格蘭東北部的多數居民如其他盎格魯撒克遜人一般並未歸化為丹人[75]。
盎格魯撒克遜、斯堪地那維亞、基督教與異教等視覺圖形共存的狀況可以在石雕中發現。不過混合異教和基督教圖案的傳統並不是丹人獨有的。弗蘭克骨灰盒據信是8世紀初於諾森布里亞製作,表面同時描繪著日耳曼傳說、羅馬建國以及羅馬教會故事的[76]。 可追溯到10世紀初的戈斯福斯十字架高4.4米,雕刻著神話野獸、北歐諸神和基督教象徵[77]。 石雕並非斯堪地那維亞本土文化的表現,丹人區內的石碑激增表明英格蘭人對維京定居者的影響。戈斯福斯十字架的一側描繪基督受難;另一側則是諸神黃昏的場景。這些獨特的宗教文化融合可以在抹大拉的瑪麗亞被描繪成女武神得到進一步體現[78]。 儘管人們將這幅肖像畫解讀為基督教戰勝異教的結果,但在北歐人逐漸皈依的過程中,維京人最初有可能只是將基督教神接納為北歐眾神的一員[78]。 這種獨特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文化表明皈依基督教並不只是信仰的改變,還需要將其文化結構進行同化、整合和修改。 [79]
經濟
諾森布里亞的經濟主要仰賴農業,牲畜和土地交易在當地十分繁盛[80]。 約在9世紀中,敞田制很可能成為主要的農耕型態。與大多英格蘭東部地區一樣,諾森布里亞以出口穀物、白銀、皮革和奴隸為主[80]。 8世紀從法蘭克地區進口的商品包括油、奢侈品和文具用品[80][81][82]。 特別是在793 年之後,與斯堪地那維亞人衝突、贈禮和的貿易帶動北海兩岸建立緊密的經濟關係。
當貨幣交易在7世紀後期重新取代以物易物成為主流後,諾森布里亞以國王之名發行貨幣,顯示王家有對貨幣管制能力。諾森布里亞的王家硬幣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不列顛特有的存在。奧德弗里斯王(685–705年在位)在約克鑄造了諾森布里亞最早的銀幣。接者有以埃德伯特王與其兄弟約克主教埃格伯特之名鑄造的王家硬幣[83]。這些硬幣主要都是較小的厚銀幣 ,相對較大的法蘭克金幣與羅馬硬幣更適合用於日常交易[80]。 到了埃恩雷德國王統治期間,硬幣的含銀量持續下降,直到被銅合金取代,這種硬幣通常被稱為「斯提卡」(stycas),名稱源自古英文styċċe,意為「塊」[84]。斯提卡在王國中做為主要貨幣一直使用到約860年代或更晚[85]。2012年被發現的比戴爾窖藏中可以看到高價值的金屬錠、金銀制的劍飾和項鍊[86]。
語言
在比德的時代,不列顛島有五種主要語言:古英語、布立吞語、愛爾蘭語、皮克特語和拉丁語[87]。諾森布里亞方言是古英語的四大方言之一,其他分別是麥西亞方言、威塞克斯方言和肯特方言[88]。
從對書面文本、飾品、符文和其他有效來源的分析表明,諾森布里亞方言的母音發音方式和威塞克斯方言不同[89]。 即便從凱爾特語族(如布里吞人的通用布里吞語和愛爾蘭傳教士的古愛爾蘭語)借用的外來語很少,但一些地名如德伊勒和伯尼西亞都是源自凱爾特部落[88]。除了比德時代的五種語言之外,由於九世紀北歐人在英格蘭北、東部建立定居點,因此又多了古諾斯語[88],對諾森布里亞方言產生了強烈影響[88]。
北歐人的定居為該地區帶來了許多地名,並為古英語的字彙、句法和語法做出貢獻。古英語和古諾斯語有許多相似的基礎詞彙,結果使他們互相不同的單字結尾被捨棄掉[88]。保守估計,標準英語中的外來語單字大約有900個,若計入古英語方言的話則來到數千個單字[88]。
腳註
參考資料
- ^ Bede 1898 Book I, chapter 34
- ^ Bosworth 1898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Rollason 2003
- ^ 4.0 4.1 Rollason 2003
- ^ Bede 1969 Book IV Chapter 19
- ^ Nennius 2005 para 62
- ^ Higham 1993,第81頁
- ^ Hope-Taylor 1983
- ^ Bede 2008 Book II, Chapter 14
- ^ 10.0 10.1 10.2 10.3 Bede 2008
- ^ Bede 2008 Book I, Chapter 15
- ^ 12.0 12.1 Yorke 1990
- ^ Nennius 2005 para 57, 59
- ^ Nennius 2005 para 59
- ^ 15.0 15.1 Yorke 1990
- ^ Bede 2008 Book II, Chapter 1
- ^ Bede 2008 Book II, Chapter 12
- ^ 18.0 18.1 18.2 18.3 Rollason 2003
- ^ Bede 2008 Book III, Chapter 6
- ^ Bede 1983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St. Cuthbert, Bishop of Lindisfarne, cap. 24
- ^ Swanton 1996 793
- ^ 22.0 22.1 22.2 Rollason 2003
- ^ 23.0 23.1 23.2 Swanton 1996 865
- ^ Swanton 1996 866–867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Fleming 2010
- ^ Downham 2004認為諾森布里亞的維京國王埃里克和傳奇中的血斧頭埃里克可能是不同人。
- ^ Arnold 1885
- ^ 28.0 28.1 28.2 28.3 28.4 Higham 1993
- ^ Arnold 1885 867, 872
- ^ Swanton 1996 874
- ^ Kirby 1991
- ^ Bede 2008 Book I chapter 34
- ^ Bede 2008 II.9–14
- ^ Bede 2008 II.20, III.24
- ^ Bede 2008 III.1–13
- ^ Yorke 1990
- ^ Bede 2008 IV.5
- ^ Venning 2014
- ^ Munch & Olsen 1926
- ^ Stevenson 1885
- ^ Lapidge et al. 2013
- ^ 42.0 42.1 Foot 2011
- ^ Sturluson 1911 [查無此文]
- ^ Swanton 1996 MS D 940
- ^ Swanton 1996 MS D & E 954
- ^ Arnold 1885 952
- ^ 47.0 47.1 Petts 2011
- ^ Downham 2007
- ^ Fairless 1994
- ^ Parsons, Julie. The First Battle for Scottish Independence: The Battle of Dunnichen, A.D. 685..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2002-05-04 [202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 ^ Clutton-Brock 1899
- ^ 52.0 52.1 Corning 2006
- ^ MacLean 1997
- ^ 54.0 54.1 54.2 Rollason 2003
- ^ Butler 1866Volume IX 6 September
- ^ 56.0 56.1 Lapidge 2006
- ^ Leach 1915
- ^ 58.0 58.1 58.2 Lapidge 2006
- ^ 59.0 59.1 Bede 2008 Book III chapter 25–26
- ^ 60.0 60.1 Rollason 2003
- ^ Neuman de Vegvar 1990
- ^ Anglo-Saxon ar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16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 ^ Hiberno-Saxon sty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3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 ^ Pächt 1986
- ^ Owen-Crocker 1986
- ^ Wormald 1999
- ^ Goffart 2005
- ^ Bede 1969
- ^ Goffart 1988
- ^ Bede 1969 Book 4 Chapter 24
- ^ Gradon 1958
- ^ Woolf 1955
- ^ Fleming 2010
- ^ Roger of Wendover 1842
- ^ Hadley 2002
- ^ Karkov 2011
- ^ Berg 1958
- ^ 78.0 78.1 Richards 1991
- ^ Carver 2005
- ^ 80.0 80.1 80.2 80.3 Sawyer 2013
- ^ Allot 1974
- ^ Alcuinus 2006
- ^ Wood 2008
- ^ Pirie, E J E. THE RIPON HOARD, 1695: CONTEMPORARY AND CURRENT INTEREST (PDF). British Numismatic Journal. 1982, 52 [2021-11-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3-02).
- ^ Williams, Gareth. A riverine site near York : a possible Viking camp?. Gareth Williams. London. 2020: 79. ISBN 978-0-86159-224-1. OCLC 1047651834.
- ^ Ager 2012
- ^ Bede 1990
- ^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Baugh 2002
- ^ Cuesta, Ledesma & Silva 2008
延伸閱讀
第一手資料
- Ager, B.M. Record ID: YORYM-CEE620 – Early Medieval hoard. Portable Antiquities Scheme. 2012 [13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 Allot, Stephen. Alcuin of York: His Life and Letters. William Sessions Limited. 1974. ISBN 978-0900657214.
- Alcuinus, Flaccus Albinus. Excerpta ex Migne Patrologia Latina: Latinum - Latino - Latin. Documenta Catholica Omnia. Cooperatorum Veritatis Societas. 2006 [3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6).
- Bede. Colgrave, Bertram; Mynors, R. A. B. , 編. Bede'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9. ISBN 978-0-19-822202-6. (Parallel Latin text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with English notes.)
- Bede. Colgrave, Bertram; McClure , 編. Bede'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199537235.
- Bede. Miller, Thomas , 編. The Old English Version of Bede'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London: Published for the Early English Text Society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8.
- Bede. Latham, R. E. , 編. Bede'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Translated by Leo Sherley-Price.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0. ISBN 9780140445657.
- Bede; Eddius Stephanus; Farmer, David Hugh. The Age of Bede.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1983. ISBN 9780140444377.
- Arnold, Thomas (編). Historia Regum (Anglorum et Dacorum). Symeonis Monachi Opera Omnia 2. London. 1885: 1–283.
- Roger of Wendover. Coxe, Henricus , 編. Flores Historiarum. Sumptibus Societatis. 1842.
- Nennius. Historia Brittonum (The History of the Britons). Cribyn: Llanerch Press. 2005. ISBN 9781861431394.
- Stevenson, Joseph (編). The Historical Works of Simeon of Durham. The Church Historians of England 3. London: London] Seeleys. 1885: 425–617.
- Sturluson, Snorri. Hollander, Lee M , 編. Heimskringla; history of the kings of Norway.. Austin: Published for the American-Scandinavian Foundation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64. ISBN 9780292732629.
- Swanton, Michael (編).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 London: Dent. 1996. ISBN 9780460877374.
第二手資料
- Anglo-Saxon ar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16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 Adams, Max. The King in the North : the life and times of Oswald of Northumbria. London: Head of Zeus. 2014. ISBN 9781781854204.
- Carver, Martin. The Cross Goes North: Processes of Conversion in Northern Europe, AD 300-1300. Boydell Press. 2005 [2021-08-28]. ISBN 978-1-84383-12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8).
- Gradon, P.O.E. (編). Cynewulf's Elene. London: Methuen. 1958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Higham, N J. The kingdom of Northumbria : AD 350–1100. Dover, NH: A. Sutton. 1993. ISBN 9780862997304.
- Bosworth, Joseph. An Anglo-Saxon Dictionary: Based on the Manuscript Collections of the Late Joseph Bosworth. Clarendon Press. 1898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 Butler, Alban. St. Bega, or Bees, of Ireland, Virgin. Dublin: James Duffy. 1866.
- Baugh, Albert C.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5. London: Routledge. 2002. ISBN 9780415280990.
- Berg, Knut. The Gosforth Cross.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1958, 21 (21 (1/2)): 27–30. JSTOR 750485. doi:10.2307/750485.
- Clutton-Brock, Arthur. The Cathedral Church of York, Description of its Fabric and a Brief History of the Archi-Episcopal See. London: George Bell & Sons. 1899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 Corning, Caitlin. The Celtic and Roman Traditions : Conflict and Consensus in the Early Medieval Church.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ISBN 9781403972996.
- Cuesta, Julia Fernández; Ledesma, Nieves RodrÍguez; Silva, Inmaculada Senra. Towards a History of Northern English: Early and Late Northumbrian. Studia Neophilologica. 2008, 80 (2): 132–159. ISSN 0039-3274. doi:10.1080/00393270802493217.
- Downham, Clare. Eric Bloodaxe – Axed? The Mystery of the Last Scandinavian King of York. Medieval Scandinavia. 2004, 14: 51–77.
- Downham, Clare. Viking Kings of Britain and Ireland: The Dynasty of Ívarr to A.D. 1014. Dunedin Academic Press. 2007 [2021-08-28]. ISBN 978-1-903765-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5).
- Fleming, Robin. Britain after Rome: The Fall and Rise 400 to 1070. London: Penguin Books. 2010. ISBN 9780140148237.
- Fairless, Peter J. Northumbria's Golden Age : the Kingdom of Northumbria, Ad 547-735. York, England: W. Sessions. 1994. ISBN 9781850721383.
- Foot, Sarah. AEthelstan: The First King of Engla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12 July 2011 [2021-08-28]. ISBN 978-0-300-1253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Goffart, Walter A. The Narrators of Barbarian History (A. D. 550–800): Jordanes, Gregory of Tours, Bede, and Paul the Deac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691-05514-5.
- Hadley, Dawn, Viking and native: re–thinking identity in the Danelaw, Early Medieval Europe, 2002, 11 (1): 45–70, doi:10.1111/1468-0254.00100 (英語)
- Hiberno-Saxon sty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3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 Hope-Taylor, Brian. Yeavering: An Anglo-British Centre of Early Northumbria.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ical Reports.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3.
- Karkov, Catherine E. The Art of Anglo-Saxon England. Boydell Press. 2011 [2021-08-28]. ISBN 978-1-84383-62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Kirby, D. P.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Unwin Hyman. January 1991 [2021-08-28]. ISBN 978-0-04-4456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Lapidge, Michael. The Anglo-Saxon Library. OUP Oxford. 26 January 2006 [2021-08-28]. ISBN 978-0-19-1533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Lapidge, Michael; Blair, John; Keynes, Simon; Scragg, Donald.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2 October 2013. ISBN 978-1-118-31609-2.
- Leach, Arthur Francis. The Schools of Medieval England. Macmillan. 1915 [2021-08-28]. ISBN 97807222290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 MacLean, Douglas. Catherine E. Karkov; Michael Ryan , 編. King Oswald's wooden Cross at Heavenfield in Context. SUNY Press. 1997: 79–98. ISBN 978-0-7914-3455-0.
- Munch, Peter Andreas; Olsen, Magnus Bernhard. Norse mythology: legends of gods and heroes. The American-Scandinavian Foundation. 1926 [2021-08-28]. ISBN 9780404045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Neuman de Vegvar, Carol L. The Northumbrian Golden Age: The Parameters of a Renaisssance. University Microfilms. 1990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Nordenfalk, Carl. Celtic and Anglo-Saxon Painting: Book illumination in the British Isles 600–800.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76. ISBN 978-0-8076-0825-8.
- Owen-Crocker, Gale R. Dress in Anglo-Saxon England.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6.
- Pächt, Otto. Book Illumin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An Introduction. H. Miller Pub. 1986 [2021-08-28]. ISBN 978-0-19-92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Petts, David, Dr.; Turner, Sam, Dr. Early Medieval Northumbria: Kingdoms and Communities, AD 450-1100. Isd. 2011 [2021-08-28]. ISBN 978-2-503-528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Rollason, David. Northumbria, 500-1100: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a Kingdom.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 September 2003 [2021-08-28]. ISBN 978-0-521-8133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 Richards, J. D. Book of Viking Age England. B.T. Batsford. 1 January 1991 [2021-08-28]. ISBN 978-0-7134-651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Schapiro, Meyer. Selected Papers, volume 3, Late Antique, Early Catholic and Mediaeval Art.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80. ISBN 978-0-7011-2514-1.
- Sawyer, Peter. The Wealth of Anglo-Saxon England. Oxford: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2013. ISBN 9780199253937.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53937.001.0001.
- Stenton, Frank M. Anglo-Saxon England. OUP Oxford. 7 June 2001 [2021-08-28]. ISBN 978-0-19-28013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Goffart, Walter. The narrators of barbarian history (A.D. 550-800) : Jordanes, Gregory of Tours, Bede, and Paul the Deacon. Notre Dame, In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05. ISBN 9780268029678.
- Venning, Timothy. The Kings & Queens of Anglo-Saxon England. Amberley Publishing Limited. 30 January 2014 [2021-08-28]. ISBN 978-1-4456-245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Williams, Ann; Alfred P. Smyth; D. P. Kirby. Athelstan, king of Wessex 924-39. Psychology Press. 1991. ISBN 978-1-85264-047-7.
- Woodman, D. A. Charters, Northumbria and the Unification of England in the Tenth and Eleventh Centuries. Northern History. March 2015, LII (1). OCLC 60626360.
- Wood, Ian.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oinage.
- Woolf, Rosemary. Juliana. London: Methuen. 1955.
- Wormald, Patrick. The Making of English Law: King Alfred to the Twelfth Century. Oxford: Blackwell. 1999. ISBN 978-0-631-13496-1.
- Yorke, Barbara. Kings and Kingdoms of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Seaby. 1 January 1990 [2021-08-28]. ISBN 978-1-85264-02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