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 (修辭)

轉化人格化擬人化 (英語:personification),就是將無生命的事物描述成人物,轉變它原來的性質,將有生命的事物描述成無生命的物體,轉化可以將物擬人、將人擬物的作法,或以此物擬彼物以及化抽象為具體──此一類別又稱移情。通感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隱喻。指利用心理感受間的交叉聯繫使文學形象具有更為強烈、鮮明的情感色彩或情緒感染力的一種修辭方法。其所利用的感官聯繫,是一種可以被大多數人理解的高級感知能力。作為一種審美創造活動的手段,轉化法不只存在於文學,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藝術作品當中。

巴西巴西利亞聯邦最高法院正義女神正義的擬人化)雕塑。

擬人化

將無生命的物品賦予具體的行為,使其人性化[1]。把自然界的萬物當成人一樣,將它們人格化,使它們似乎是有了生命似的,可以有情感、能思考、能行動、會說話,這就是「擬人法」。主要藉由這種修辭法讓文章變得更有趣味,同時讓人覺得更有親切感。擬人、擬物等都是擬的一種修辭。一般來說這種修辭法比較適合運用在記敘文、抒情文以及童詩或是寓言方式的文章,但比較不適合用在論說文等需要議論、說明的文章中。

擬物化

將有生命的人物轉變為虛構的狀態,或是將此物擬彼物,使其物性化,稱為擬物。

  •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姿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性。

形象化

將抽象的概念或虛幻的景物具體化或加以描述。如宋玉的風賦「翱翔於激水之上」其中「翱翔」二字,擬物為物,是風的形象化。

又如:

這裡徐志摩將「晚景的溫存」擬虛為實,才可以「偷嚐」,正是形象化。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