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素園

中国翻译家

韋素園(1902年6月18日—1932年8月1日),乳名文魁,原名崇文,又名漱園安徽霍丘人,中國作家、翻譯家。韋叢蕪之兄[1]

韋素園
出生韋崇文
1902年6月18日
 大清安徽省霍丘縣葉家集北大街
逝世1932年8月1日(1932歲—08—01)(30歲)
 中華民國北平同仁醫院
職業作家、翻譯家

生平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十八日出生在霍邱縣葉家集北大街一個小商家庭。其父韋美堂,有兄弟五人,排行老三。大哥韋崇華(鳳章)、二哥韋崇義(少堂)、韋素園原名韋崇文、四弟韋崇武(叢蕪)、五弟韋崇斌,還有一個妹妹韋崇賢。

韋素園八歲入私塾,十一歲與四弟韋叢蕪進霍邱縣立小學讀書,民國3年(1914年)轉入葉家集明強小學高級班讀書,同班有臺靜農李霽野等。 民國4年秋,韋素園小學畢業後考入阜陽第三師範學校讀書。17歲時離開阜陽三師到北平參加了段祺瑞的參戰軍。後因不認同段的做法而去長沙政法學校讀書。韋素園積極參加五四運動,並參與了對軍閥張敬堯的鬥爭。民國9年夏,隨兄長到安慶轉入安徽省立法政專門學校讀書。進校不久,安徽教育界要求撥給教育經費的「六二」學運興起,軍閥馬聯甲開槍打死學生,使得群情激憤,學運波及全省。韋素園被其同學推舉到省學生聯合會擔任領導工作。此時韋閱讀了一些馬列主義書籍,並經常把《共產黨宣言》、《新青年》、《少年中國》等書刊寄給親友。民國10年,韋素園從安慶上海,入上海漁陽里六號外國語學院補習俄語,並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夏,與劉少奇蕭勁光任弼時曹靖華蔣光慈等人至莫斯科參加第三次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大會。會後,韋素園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在莫斯科期間,他節約下零錢購買字典、詞典和蘇俄文學書籍。次年因病回國時將這些書籍帶回。

回國後,他在北京俄文專修學校學習,幫助李霽野譯校《往星中》,自己選譯了梭羅古勃的《蛇睛集》。他和學友當時生活困難,常賣文和典當衣物以解斷炊之虞。 民國14年春,韋經李霽野介紹去拜訪魯迅,經魯迅推薦在北京擔任《民報》副刊。同年夏,在魯迅的倡導下與李霽野臺靜農韋叢蕪曹靖華組成未名社,次年創辦《莽原》半月刊,韋素園任責任編輯。期間譯完果戈里的《外套》。

韋素園置身革命運動,曾以未名社工作人員為掩護安置過王青士王冶秋李何林等一批霍邱革命者;為了表示對北京女師大校長林素園的憎恨,曾改名為漱園。後因肺結核惡化大量咯血,於民國16年春住進北京西山福壽嶺療養院。臥床就診堅持翻譯和寫作,民國21年8月1日晨去世於北平同仁醫院。死後葬於北平西山碧雲寺下的萬山公墓[2]

紀念

魯迅在給臺靜農的信中說:「素園逝去,實足哀傷,有志者入泉,無為者住世,豈佳事乎。」又手書:「嗚呼,宏才遠志,厄於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的碑文,而且撰有《憶韋素園君》以紀念韋素園。

參考資料

  1. ^ 一株悄然早谢的丁香——韦素园简论. 中國文學研究. 1994, (04) [2019-11-28]. ISSN 1003-7535. doi:10.13399/j.cnki.zgwxyj.1990.04.011.html.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8). 
  2. ^ 韦素园_叶集区当代人物专题. [202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