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馬來人
馬來西亞馬來人 (舊譯為馬來西亞巫來由人,馬來語:Orang Melayu Malaysia),是馬來西亞的本地民族之一。
馬來西亞馬來人 Melayu Malaysia ملايو مليسيا | |||||||||||||||||||||||||||||||||
---|---|---|---|---|---|---|---|---|---|---|---|---|---|---|---|---|---|---|---|---|---|---|---|---|---|---|---|---|---|---|---|---|---|
總人口 | |||||||||||||||||||||||||||||||||
15,695,541 佔馬來西亞全國總人口的54.66% (2018)[1] | |||||||||||||||||||||||||||||||||
語言 | |||||||||||||||||||||||||||||||||
馬來西亞馬來語 (馬來語系語言)、英語 | |||||||||||||||||||||||||||||||||
宗教信仰 | |||||||||||||||||||||||||||||||||
遜尼派伊斯蘭教 | |||||||||||||||||||||||||||||||||
相關族群 | |||||||||||||||||||||||||||||||||
新加坡馬來人、馬來人 印尼本地民族、菲律賓人、南島民族 |
馬來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民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不包括馬來西亞半島與沙巴、砂拉越的原住民族),約有1500萬人。根據馬來西亞聯邦憲法第160條的釋文,「馬來人」的定義如下:
定義
對於獨立日前的就居住在馬來亞及新加坡的居民來說,這個定義是寬鬆的,只要當時在語言、宗教及文化上是認同馬來風俗,在法律上就可以被視為馬來人,因此它不同於人類學的馬來民族。
然而,對於在獨立日以後才有意歸化為馬來人的第三代以上非馬來人來說,除了要在語言、宗教和文化認同之外,還必須擁有上述人們的血統,才可以成為馬來人。比如非土著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一般都會被自動歸類為馬來人;而單單信奉伊斯蘭教、說馬來語及奉行馬來文化的非馬來人則不會(例如印裔穆斯林)。一些爪哇裔馬來西亞人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認為是馬來人。
民間概念
一般上,只要是父親是馬來人,兒女都會被認為是馬來人,但有一部分與馬來人通婚的後代認為自己是「混血兒」,不完全是馬來人。馬來人的姓名「Bin」與「Binti」的後面會加上父親的名字。
語言
馬來語屬於南島語系,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和泰國被使用。標準馬來語的使用總數約為1800萬人。印尼語為一種馬來語方言的標準形式,約1.7億人作為母語或第二語言。
文化
1500年前,三佛齊王國便與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商人做貿易。帶來了黃金和絲綢的到來,佛教和印度教也傳播到了馬來西亞。伊斯蘭教在數千年後首次傳播到馬來西亞,主要是來自印度的古吉拉特族穆斯林和中國的回族穆斯林。在15世紀成為的主要宗教,特別是在西部沿海港口和貿易中心。當葡萄牙人抵達馬來西亞時,他們所見到的帝國比自己的國家更加國際化。[2]
海外分佈
人口統計
馬來人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民族。除了沙巴和砂拉越以外,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馬來族人數都在40%到90%以上,以下數字為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人口普查的數字,這個數字也包括非馬來西亞公民。
州屬 | 人口 | |||
---|---|---|---|---|
2010[4] | 2015*[5] | |||
柔佛 | 1,759,537 | 52.6% | 1,893,100 | 53.2% |
吉打 | 1,460,746 | 75.0% | 1,569,100 | 75.7% |
吉蘭丹 | 1,426,373 | 92.6% | 1,585,900 | 92.3% |
麻六甲 | 517,441 | 63.0% | 552,700 | 63.3% |
森美蘭 | 572,006 | 56.0% | 621,900 | 56.6% |
彭亨 | 1,052,774 | 70.1% | 1,146,000 | 70.6% |
霹靂 | 1,238,357 | 52.6% | 1,314,400 | 53.0% |
檳城 | 636,146 | 40.7% | 692,400 | 41.6% |
玻璃市 | 198,710 | 85.8% | 210,200 | 85.4% |
沙巴 | 184,197 | 5.7% | 268,500 | 7.6% |
砂拉越 | 568,113 | 23.0% | 616,900 | 23.4% |
雪蘭莪 | 2,814,597 | 51.5% | 3,069,100 | 52.2% |
丁加奴 | 985,011 | 95.1% | 1,092,200 | 94.7% |
吉隆坡 | 679,236 | 40.8% | 729,500 | 41.3% |
納閩 | 30,001 | 34.5% | 33,900 | 35.0% |
布城 | 68,475 | 94.6% | 83,800 | 94.9% |
總人口 | 14,191,720 | 50.1% | 15,479,600 | 50.8% |
|
宗教信仰
麻六甲王朝開國君主拜里米蘇拉皈依回教,並改名為蘇丹依斯甘達沙,隨後回教成了麻六甲的國教。人們漸漸地放棄了原先的印度教與佛教皈依回教,但卻融入了原先的習俗和制度。
馬來人一般上都信仰回教沙斐議派,婦女的地位也較高。但也有一小部分的馬來基督徒社區。叛教在馬來西亞是犯罪,必須經由回教法院處理。
注釋
參考文獻
- ^ Penduduk mengikut jantina, kumpulan etnik dan umur, Malaysia, 2010 (PDF).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Malaysia. [2016-08-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11).
- ^ Malaysia cultur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 Simone Dennis. Christmas Island: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Cambria Press. 2008: 91– [2017-08-19]. ISBN 9781604975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31).
- ^ 201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16–6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5 February 2013).
- ^ Population by States and Ethnic Group.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Malaysia. 2015 [1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February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