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鸊鷉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黑頸鸊鷉(學名:Podiceps nigricollis)是鸊鷉科水鳥中的一員。目前有三個公認的亞種,包括指名亞種。它的繁殖羽具有獨特的赭石色羽毛,延伸到眼睛後面和耳蓋上。其餘上半部分,包括頭、頸、胸,顏色為黑色至黑褐色。側面為黃褐色的紅褐色至褐栗色,腹部為白色。非繁殖期時,這種鳥的上半部是灰黑色的,包括頭頂和頸後的垂直條紋。側面也是灰黑色。身體其他部分為白色或淡白色。幼鳥的深色區域有更多的棕色。P. n. Californicus亞種的喙較長。另一個亞種,P. n. gurneyi,可以通過其灰色的頭部和上半部分以及其較小的尺寸來區分。P. n. gurneyi也可以通過其缺乏非繁殖期的羽毛來區分。本種存在於非洲、歐亞大陸和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頸鸊鷉 | |
---|---|
繁殖羽(指名亞種,攝於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州) | |
非繁殖羽(美洲亞種,攝於美國加州)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鷉形目 Podicipediformes |
科: | 鸊鷉科 Podicipedidae |
屬: | 鸊鷉屬 Podiceps |
種: | 黑頸鸊鷉 P. nigricollis
|
二名法 | |
Podiceps nigricollis Brehm, 1831
| |
Range of P. nigricollis 繁殖區 非遷徙區 遷徙區 非繁殖區
|
黑頸鸊鷉使用多種覓食技術。昆蟲是這種鳥類的主要食物,在水面或飛行時被捕獲。它偶爾也會進行葉子的採集。這種鸊鷉會潛水捕捉甲殼類、軟體動物、蝌蚪、小青蛙和魚。在鹽湖蛻皮時,這種鳥主要以鹽水蝦為食。黑頸鸊鷉在開闊的湖面上做漂浮的杯狀巢。巢杯上蓋有圓盤。這種巢的位置既有群居的,也有單獨的。在繁殖季節,根據地點不同,這種鳥會產一窩(有時是兩窩)3至4枚蛋。由於同卵寄生,卵的數量有時會更多。經過21天的孵化期,卵孵化後,就會棄巢而去。約10天後,父母將雛鳥分給自己。此後,雛鳥在10天左右就會獨立,約3周後就會羽化。
雖然黑頸鸊鷉一般避免飛行,但在遷徙過程中,它的飛行距離最遠可達6,000公里(3,700英里)。此外,它在完成遷徙後的兩個月內不會飛行,以到達一個可以安全蛻皮的區域。在這次蛻皮期間,鸊鷉的體重可以增加一倍。到達這些地區的遷徙是很危險的,有時會有成千上萬隻鸊鷉死亡。儘管如此,它還是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最不值得關注的物種。這很可能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鸊鷉。它面臨著潛在的威脅,如石油洩漏,但這些威脅不可能對整個種群構成重大風險。
分類
本種由卡爾-路德維希-哈布利茨在1783年首次描述為Colymbus caspicus,來自Bandar-e Anzali的一隻鳥。這原本被認為是角鸊鷉的同義詞,直到1948年Erwin Stresemann發現這種描述更適用於黑頸鸊鷉。在此之前,最早的描述被認為是由Christian Ludwig Brehm在1831年提出的,他根據德國的一種鳥類給這種鳥取了現在的學名Podiceps nigricollis。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壓制了C. caspicus這個名字。屬名Dytes有時用於本種,一個由羅伯特·里奇韋在1881年正式確定的放置。
這隻鳥與銀色鸊鷉和朱寧鸊鷉密切相關。已滅絕的哥倫比亞鸊鷉有時被認為是本種的一個亞種,此外還有其他三個現存的亞種:
- P. n. nigricollis - (Brehm, CL, 1831): 指名,被發現從西歐到西溫帶亞洲(在南部和西部過冬),在亞洲中部和東部,以及在非洲東部。
- P. n. gurneyi - (Roberts, 1919): 被發現在南部非洲
- P. n. californicus - (Heermann, 1854): 從加拿大西南部通過美國西部發現。
通用名稱,Podiceps,來自兩個拉丁詞:podicis,意思是 "發洩 "或 "肛門",pes意思是 "腳"。這是指鳥類腿部的附著點--在其身體的最後端。具體的表稱nigricollis是拉丁文 "黑頸 "的意思:niger意為 "黑",collis意為 "頸"。亞種表名californicus來自 "加州",而gurneyi則來自英國鳥類學家老約翰-亨利-古尼的名字。
"黑頸鸊鷉 "已被國際鳥類學委員會(IOC)指定為正式名稱。這個物種的兩個俗名都是指該鳥處於繁殖期時可見的特徵,在這種羽翼下,它的頸部是全黑色的,頭部兩側各有一束金色的羽翼噴射。"耳鸊鷉 "這個名字比 "黑頸鸊鷉 "這個名字要早近一個世紀。後者最早由恩斯特-哈特特在1912年使用,目的是使該物種的普通名稱與其學名一致。在北美,"耳鸊鷉 "這個名字仍然被用來指代這種鳥。
描述
黑頸鸊鷉通常長28至34厘米(11至13英寸),重265至450克(9.3至15.9盎司)。該鳥的翼展範圍為20.5-21.6英寸(52-55厘米)。繁殖期羽色中的名義亞種的頭、頸、胸和上半部分都被染成黑色至黑褐色,但眼睛後面延伸到眼罩和頸部兩側的赭色羽毛扇除外。此眼多為紅色,眼內側有一狹窄而較淺的黃色環,眼眶為橙黃色至粉紅色。而薄而上翹的喙則是黑色的,與眼睛之間由一條從檐部開始的黑線相連。有時,可以發現前頸部大多染有褐色。上翼呈黑褐色至灰褐色,並有二翼和部分內初翼形成的白色斑塊。側翼的顏色為褐紅色至褐栗色,偶有黑色斑點。翅下和腹部為白色,前者的例外是深色的三層和大部分淡灰褐色的外底層。腿為深綠灰色。雌雄相似。
在非繁殖期的羽色中,被子鳥的上半部、帽子、頸部和後頸部均為灰黑色,後頸部上半部的顏色包含在一條豎條紋中。帽子的深色到達眼睛以下,可以看到,擴散到耳蓋。頸部兩側的耳蓋後面,有白色的橢圓形。頸部其餘部分呈灰色至棕灰色,並有數量不等的白色。胸部為白色,腹部為白色。側面的顏色為黑灰色與白色斑點的混合色。不繁殖時喙的顏色與繁殖羽的顏色不同,前者的灰色明顯增多。
黑頸鸊鷉幼鳥與非繁殖期的成年鳥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包括幼鳥的暗部通常多為褐色,黑色較少。卵巢常染有淡灰色,眼後有白痕。在頭的兩側和上頸部,有黃褐色或黃褐色的色澤。雛鳥呈絨毛狀,頭部呈黑灰色,有白色或淡水灰色的條紋和斑點。喉部和前頸部大體呈蒼白色。上部多為深灰色,腹部為白色。
與提名鳥相比,Californicus亞種的喙通常較長,在繁殖季節時有棕灰色的內基。當不繁殖時,提名亞種比Podiceps nigricollis californicus少有瀰漫和蒼白的小孔。另一個亞種,P. n. gurneyi,是三個亞種中最小的一個,除了頭部和上半部比較灰暗外。這個亞種的成鳥在其較小的翅蓋上也有紅褐色的色彩。它除了頭側的絨毛較淺外,也沒有非繁殖期的羽毛。
叫聲
繁殖時,黑頸鸊鷉會發出一種安靜的 "ooeek",從本來就很高的音調上升。這種叫聲除了低沉而快速的顫音外,還被用作領地的叫聲,這種叫聲本身也在求偶時使用。另一種叫聲是短促的 "puuii "或 "機智"。這種鸊鷉在非繁殖季節和進食或休息時,是沉默的。
分布和生境
此種鳥繁殖於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北部及美國西南部和西部的淡水湖泊植被區。繁殖結束後,這種鳥會遷徙到鹽鹼湖泊中去蛻皮。然後,在完成蛻皮後,有時等待幾個月,就會遷徙到西南部的古北區和非洲、亞洲的東部等地過冬。它也在非洲南部過冬,這是它繁殖的另一個地方。在美洲,它最南端的瓜地馬拉過冬,不過那裡的越冬種群主要限於加利福尼亞灣、薩爾頓海和下加利福尼亞的島嶼。不繁殖時,它的棲息地主要是含鹽湖泊和沿海河口。
參考文獻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odiceps nigricoll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7 August 2018].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