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張禧嬪

由松照庵在話題以下這段話的來源為何 找不到史料出處上作出的最新留言:3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張禧嬪有無被廢位

張禧嬪純粹是被肅宗賜死還是也有廢位 因為有聽說另一版本是她被廢位不知到了哪任國王才得以復位重得禧的封號108.54.253.85留言2013年7月30日 (二) 02:44 (UTC)回覆

(:)回應張氏於肅宗廿七年十月十日(1701)因為詛咒仁顯王后而被肅宗賜死廢為庶人,其子登基後,是為景宗,追崇生母為大嬪,原來的封號「禧」字,若在沿用,恐怕與先朝(即肅宗)的處份抵觸,所以,不用她原來的封號「禧」字。只是後人還是習慣稱她為禧嬪張氏。--首醫女張德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二) 06:12 (UTC)回覆
(:)回應:謝謝您的回覆 另外我看到張禧嬪生平的簡介中有一個地方需要來源請求 我找到來源但無法自行更改 因此需要管理m員的協助 <<承政院日記>>肅宗27年9月23日 o備忘記, 大行王妃遘疾二載, 而嬉嬪張氏[禧嬪張氏], 非但一不起居, 不曰中宮殿, 而必稱閔氏, 又曰閔氏, 實妖人, 不特此也, 潛設神堂於就善之西, 每與二三婢僕, 屛人祈禱, 極其綢繆,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濟州栫棘罪人張希載, 爲先克正邦刑。 此段話說出張禧嬪在就善堂西方的宮殿內詛咒仁顯王后108.54.253.85留言2013年7月30日 (二) 23:32 (UTC)回覆

張玉貞?

一直很好奇,張玉貞這個名字從何而來?--Milugu (留言) 2010年10月13日 (三) 12:57 (UTC)回覆

品階無須再加「嬪」字

  1. 品階只須註明為正一品即可,後面無須再加「嬪」字,因為,「嬪」已為正一品,況且,個人簡介上也寫明了她的封爵為「禧嬪」,倘若再寫「嬪」顯得多餘。
  2. 封爵部份,張氏曾經為王妃,無須改為「繼妃」,因為,她們在位時,人家只會說她們是某人之妻,而不會特地加上繼妻,況且,王妃是正式的封爵,中國下賜誥命時,誥命上不會特地註明某氏為繼妃,所以,請勿再改為繼妃,謝謝合作。--首醫女張德奏本 2014年8月30日 (六) 15:27 (UTC)回覆

是誰修改說張氏曾為淑儀?

李朝實錄的張淑儀指的是仁祖時期的後宮. 張禧嬪只有顯示從淑媛升為昭儀再為禧嬪. 沒有跡象證明曾為淑儀. 若有也可能是史官誤載.Bonchichi留言2017年2月22日 (三) 02:4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張禧嬪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8月9日 (四) 10:14 (UTC)回覆

以下這段話的來源為何 找不到史料出處

"但張氏終究堅持不肯赴死,於是肅宗親自前來,在所有的尚宮、內官隨行下,強行逼張氏喝下死藥。禧嬪張氏享年42歲," 如果沒有來源是否需要移除 Bonchichi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03:13 (UTC)回覆

查查實錄就知道了,沒有還是刪了吧。--𢿃𠫱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03:15 (UTC)回覆
他下面不是引用了承政院日記嗎,而且年月日都標出了,核對一下就行。--𢿃𠫱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03:18 (UTC)回覆
我看了一下,康熙四十年(肅宗27年)10月8日條有:禧嬪張氏, 嫉怨內殿, 潛圖謀害, 設神堂於內外, 日夜祈祝, 埋凶穢於二闕, 不啻狼藉, 情節盡露, 神人共憤。此而置之, 得志他日, 則國家之憂, 實難形諭, 觀於前史, 可不畏歟? 今予爲宗社爲世子, 爲此不得已之擧, 豈樂爲哉? 張氏依前備忘, 使之自盡。
到了10月10日有一條: 傳曰, 張氏自盡之後, 由丹鳳門出送爲定矣, 更思之, 經過建陽峴, 事涉未安, 以何門出送當否, 令兵曹稟定事, 分付。
因此以上說法的確沒有根據,可刪。--𢿃𠫱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03:27 (UTC)回覆
返回 "張禧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