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8年7月9日
拉達那哥欣王國為泰國歷史範疇內的名詞,用以稱呼卻克里王朝統治時期內的君主專制政權及其統治時期,也稱為拉達那哥欣時代。這一時期的權力中心曼谷大王宮位於曼谷拉達那哥欣島,因而得名。其從1782年拉瑪一世建立卻克里王朝建立開始,至1932年暹羅立憲革命止,共150年。此時期的正式國號為暹羅,於蒙固(拉瑪四世)統治期間確立。拉達那哥欣時代可依西方列強勢力影響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暹羅國家較為穩定且傾向於擴張勢力,不時與緬甸和越南為爭奪局部霸權而爆發衝突。其於東南亞的實力有所增長,高棉、寮國、撣地和南方的馬來人國家都曾被暹羅納入屬國體系。英法等西方列強勢力滲入東南亞後,暹羅國家地位遭到威脅,領土主權遭到侵蝕,不得不為維持獨立而與外國周旋,同時主動引入西化改革、建立西式國家概念,逐步廢除奴隸制、擴大教育體系,中產階級隨而產生,此即第二歷史階段。到20世紀30年代,王室的政治改革停滯不前而地位式微,最終導致立憲派人士發動革命結束君主專制,這也標誌著拉達那哥欣時代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