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樂靜
建築師
姜樂靜(1962年—),是台灣台中市第二位開業的女性建築師,九二一地震後,致力推動學校重建之「新校園運動」。[1]
姜樂靜出生於台灣台中市,曉明女中傑出校友,求學期間受到修澤蘭、王秋華等女性建築師的影響,選擇就讀東海大學建築系[2]。1988年畢業,次年考取取建築師執照後,1991年開立姜樂靜建築事務所,第一個公共工程案為台中20號倉庫。2002年,東海建築研究所畢業[3]。
姜樂靜獲得多座建築設計獎項:2001年因重建設計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校舍,獲得遠東建築獎「921校園重建特別獎」傑出獎;2010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另也曾獲得內政部傑出建築師獎、遠東建築獎校園特別獎首獎、綠建築獎、傑出建築師獎等。代表作有台中火車站20號倉庫、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仁愛國中、親愛國小、二林高中、馬公高中、新民國小、大墩國小等校園設計案等[4]。
姜樂靜的設計理念承襲了東海大學關懷社會的取向,認為建築應該與人充分的溝通,並運用當地的文化、環境特質來形塑適切的空間[3];她也是台灣「山海城鄉校園」的重要推手,透過建築與文化的結合,消弭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距離[5]。在重建校園的同時,她也與跨領域的文化團隊合作編寫了「潭南四書」,傳承部落文化[4]。
參考文獻
-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師資.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 ^ Rani. 姜樂靜 - 台灣新校園運動推手.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 ^ 3.0 3.1 張豪心. 為校園提供說故事的場景,專訪台灣校園建築推手姜樂靜. 2014-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 ^ 4.0 4.1 黃國治. 面對山,建築是卑微的──姜樂靜. [20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 ^ 趙曉慧. 用建築消弭文化落差. 200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