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 (1955年)

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

李劼(1955年8月10日),本名陆伟民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余年,后旅居美国纽约。

李劼
李劼2015年于纽约
出生陆伟民
(1955-08-10) 1955年8月10日69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浦西
筆名李劼
現居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1955-1998)
 美国纽约(1998-今)
職業大学教师、思想文化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
語言中文
公民權 美国
教育程度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學士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碩士
母校华东师范大学
創作時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體裁学术论著、评论文、散文、小说等
主題中国和西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思想史、语言学等研究与评论
文學運動先锋文学
代表作《文学是人学新论》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给大师定位——20世纪西方文化风景》
《木心论》
《脚下的沙漠,天空的鹰》
《上海往事》《星河流转》《毛时代》
《中国文化冷风景》
《百年风雨》等

名字

原名陆伟民,笔名的“李”取自母姓,“李劼”谐音同“历劫”。

生平

早年经历

李劼老家位于今上海市浦东。1955年8月10日,李劼出生于上海浦西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成长于普陀区一处工人新村(今已拆除)。小学尚未毕业时,遭遇文化大革命,被剥夺受教育权利。因毛泽东发动上山下乡运动,1973年赴崇明岛的农场插队,成为知青。这段经历,后被写入知青小说《被遗忘的岁月》(台湾书名为《毛时代》)。

华师生涯

高考恢复后,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攻读文学硕士,导师为钱谷融。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80年代中,李劼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大量文艺评论和文学作品,推波助澜当时的先锋文学思潮。诸如《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4论略》等文章,均成为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经典。同时出版了专著《文学是人学新论》和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影响卓著。

80年代末开始在《百家》杂志上发表一系列文化批判文章,其中三万多字长文《论毛泽东现象》,轰动一时,并于1991年遭受官方报纸《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整版批判。

1989年投身上海“六四”学潮,同年9月6日被捕,关押于上海市第一看守所。身陷囹圄期间,曾阅读《红楼梦》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从而获得日后创作灵感。1990年出狱返校,又被下放至资料室劳动。至1992年秋,重新执教。

1990年代前中期,转入思想文化研究,率先提出并身体力行于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1998年出版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其中包括《论〈红楼梦〉》,《论从曾国藩到毛泽东的中国晚近历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化风景》,《论毛泽东现象》等内容。

1990年代末,转入小说戏剧创作,先后写作并出版了数部长篇小说,包括以大学校园和“六四”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丽娃河》、《爱似米兰》。

旅居美国

1998年,由于被学生和家长举报教学“思想反动”,李劼遭遇停课半年。后于该年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学期间,被华东师大开除,就此旅居美国。后因当局出于维稳考量,禁止其入境,李劼自此未能再归国。

1998年旅居到纽约,于1999年出版政治幻想小说《中南海最后的斗争》。曾担任纽约《明报》编辑,后在百老汇一家戏剧公司任剧本审读,期间写有英文剧本《天安谷》(“The Valley of Heavenly Peace”)。2001年翻译和重新解释老子道德经》(中译英)。

2001年起,在纽约城市大学贝鲁克学院作为临时雇员,教授中文。2003年至2004年,完成和出版了三部系列性的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其中《吴越春秋》已改拍成《英雄》。这三部历史小说承继《红楼梦》的文化精神,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的中国历史图景,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古希腊式的悲剧美学风格。同时,又写作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历史备忘》,其中某些章节,曾在网路广为流传,后于2009年在台湾出版。

2005年写作了从对自然的阅读进入东、西方人文历史阐释的《美国阅读》(英文版译名),中文版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在大陆出版时,命名为《脚下的沙漠,天空的鹰》;在台湾出版时,命名为《美国风景》。2006年再度回到长篇小说创作,完成了两部普世系列小说《美丽赌徒》和《悲情色主》。在个人博客上选章发表过 。

此后李劼成为自由撰稿人。2007年,回到一度中断了两年的历史文化著述,继续《中国文化冷风景》一著的写作。此著拟从根本上改写中国思想文化史,最终耗时7年完成,交由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 ,获2014年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

2008年上半年,完成《上海往事》。这部长篇小说集个人、家族、上海和中国的历史为一体,展示出一幅悲怆而生动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文化图景。续篇《星河流转》,依旧以1989年的六四和在美国的旅居生涯为背景,于2009年初完成,并于此年五月在台湾出版。《上海往事》于2010年4月,在台北出版,并荣获《亚洲周刊》评选为“2010年度中文十大好书”。另一部续篇《毛时代》于2012年付梓,从而构成“上海故事三部曲”。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16日,完成《枭雄与士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演变和文化沧桑》一著的写作。此著中的诸多章节,分别发表在个人博客和海内外网站上,其中,上篇已由网刊《中国人权双周刊》连载完毕;《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精神光谱》一章,由网刊《纵览中国》连载。此著由香港晨钟出版社于2010年4月在港出版,又以《百年风雨》为书名,于2011年1月在台出版。

自1998年至今的纽约旅居期间,李劼还在港台的《明报》、《开放杂志》、《动向》、《当代》和北美的《世界日报》、《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上,以及诸多中文网站上,写作了和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文化评论和文学评论、电影评论、歌剧戏曲评论文章。曾在《北美世界日报》周刊开设过电影评论专栏,也曾在香港《探索星》电子周刊开设过文化评论专栏。

李劼曾获文学评论奖、短篇小说一等奖,其成果被收入剑桥世界名人录[1]。曾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主动退出。

思想倾向

西方哲学及思想

李劼认为的西方哲学主脉,是从亚里士多德之于西方思想的奠基开始;其形而上思想被康德推及巅峰,其逻辑学维特根斯坦走到终点,其诗学由海德格尔转化为对存在的追问。除此以外,都是分支或者衍生。另一方面,李劼认为,黑格尔把一切哲学问题格式化,将理性变成至高无上的绝对精神,与柏拉图的理想国遥相呼应;而在这两者交汇处,产生马克思,他的野心是想成为绝对真理的化身。

在西方文化和思想界,李劼推崇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斯宾格勒等文化诸子,对西方左派抱有负面观感,对德里达萨伊德后现代主义等持批判态度。

西方绘画

李劼评价的最顶尖画家为梵高达利;梵高最具诗意,达利最具想象力。毕加索塞尚勃洛克伦勃朗等次之,皆为大家。

中国哲学及思想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李劼认同老子庄子杨朱墨子公孙龙等先秦诸子;在《中国文化冷风景》一书中,称之为“中国的人文光谱”,认为如有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可以从此处寻根溯源,激活先秦诸子当中非实用的思想:老子式的形而上思辨、庄子式的审美情趣、公孙龙式的纯粹语言逻辑、杨朱式的贵己乃至伯夷叔齐式的向大一统王朝说不。

李劼对周礼儒家法家有较多批判,尤其是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

2014年6月15日,微博网友转发了李劼的《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语情结》一文,该文批判了一些北京文人的趋炎附势和专制倾向[2]

《红楼梦》

李劼认为,《红楼梦》是在一个虚无飘渺的空间里展开的。这是一个灵、梦、情的三维空间。贾宝玉是虚构的第四维,时间。这第四维依次由泥、石、玉这三种时间形式构成。当年论说《红楼梦》时的基本思路,就是这样的。

主要作品

学术论著

  • 《文学是人学新论》,1987,花城出版社
  • 《个性·自我·创造》,1988,浙江文艺出版社
  • 《李劼思想文化文集》(全五本):1998,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为历史哲学和文化命运的二十世纪风景》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中国语言神话和话语英雄——论晚近历史》

《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我们的文化个性和个性文化——论世纪现象》

  • 《给大师定位——20世纪西方文化风景》,1998,云南人民出版社
  • 《脚下的沙漠,天空的鹰:一个中国学者的美国解读》,2006,四川人民出版社

(《美国风景》,2007,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2009,台湾秀威出版社
  • 《枭雄与士林: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演变和文化沧桑》,2010,香港晨钟出版社

(《百年风雨》,2011,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 《中国文化冷风景》,2013,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 《木心论》,201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冷月峰影:東西方文藝經典名作縱橫》,2016,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 《唐诗宋词解:诗为心声,词乃情物》,2018,上海三联书店

(《心声与情物》,2017,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 《历史轮回中的百年中国》,2019,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 《思想没有家,永远在路上》,2020,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文学作品

  • 散文集《风烛沧海》,1988,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长篇小说《丽娃河》,1988,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长篇政治幻想小说《中南海最后的斗争》,1999,纽约明镜出版社
  • 长篇小说《爱似米兰》,2001,海南人民出版社
  • 历史小说三部曲:

《商周春秋》,2003,作家出版社

《吴越春秋》,2003,北京知识出版社

《汉魏春秋——汉末党锢之谜》,2004,新世界出版社

  • 长篇小说《美丽赌徒》(待出版)
  • 长篇小说《悲情色主》(待出版)
  • 上海故事三部曲(长篇小说):

《上海往事》,2010,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星河流转》,2009,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毛时代》(《被遗忘的岁月》),2012,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

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及作品选目

李劼自1982年到2010年,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各种报刊杂志以及网站,发表文章及作品数百篇,累计数百万字。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

  • 1987年《上海文学》发表一万多字的《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
  • 1988年《黄河》杂志发表三万多字的《中国现代文学论略》
  • 1988年《钟山》杂志发表四万字的《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
  • 1989年《百家》杂志开设文化专栏,发表包括《论毛泽东现象》(三万多字)在内的文化历史系列论文。
  • 2004年美国普林斯顿学社《当代中国研究》发表一万多字《论毛泽东现象的文化心理和历史成因》
  • 2005年台北《当代》发表三万字《商周之交与百年激变》
  • 2007年台北《当代》发表三万字《历史的祭奠——“六四”十七周年反思》

评价

李劼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名声。他写作的大量文学评论,和同时代作家发表的作品几乎同步进行,在客观上推动了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热潮,提高了一些当时不甚出名的作家的名声,为日后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因此,李劼与当代众多中国作家、学者基本都彼此相识,如刘再复史铁生谢冕、李陀、格非马原王朔残雪韩东于坚廖亦武等。

李劼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底蕴。早年与程德培、吴亮等以文学批评蜚声遐迩,及后于东西方绘画、音乐、哲学、历史等领域独树一帜,均留有独到见解与点评,见诸于两岸三地出版的著作与博客文集。

曾和刘晓波并称为“南李、北刘”[3],又和林贤治、余杰并称为“中国思想界的三匹野马”。[4]

高尔泰

美学家高尔泰:我有两位非常杰出的朋友……另一位朋友比我年轻,去秋来访,才第一次见面。几句话一说,就有一种接近精神能源的感觉。他的小说森罗万象,把一个家族的历史做成了百年中国骇浪惊湍的全息摄影。写作中的《中国文化冷风景》一书,尚未完成,已足以使我确信,一个和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同一量级的学者,正在向我们走来。他也是,没有入教,但信有神。他的理由,更值得深思。[5]

胡河清

已故文化批评家胡河清:李劼的“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于任何一个聪明伶俐、善于见风使舵的能干人,李劼给他的印象肯定是“不识时务”“愚痴至极”之类。但中国的老子早就说过,“大智若愚”,“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李劼的“愚”正是他的聪明所在。二、李劼尽管有过种种烦恼、种种严重的不顺心,但他总是基本上睡得着、吃得下,有时还会一个劲地跳舞。东方佛学、道学一言以蔽之曰,是为了“灭烦恼”,因此在这一点上李劼是有了一点“功夫”的。三、李劼尽管没什么机诈权变的城府,有时还天真的要告诉别人自己最终要成“正果”,但他的精神却是完整的、坚强的,也可以说是“孤独的”。[6]

丁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东:他八十年代在华东师大读研究生时,就以青年文学评论家在沪上成名。他原来很可能被训练成学术界的一匹良驹,后来他被逼上梁山,通向教授之路被人为堵塞,他别无选择地成了野马。学院的学者可以是民间思想者,也可以不是,完全看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李劼虽然在大学有教职,但他的价值取向却是民间思想者。……他提出了问题,又由于某些原因退出了讨论。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我觉得,这同样适用于评价李劼的贡献。[4]

康正果

美籍华裔学者康正果:他为人处事,并不精明,更乏世故,在精明世故者的眼中,他肯定显得十足的痴呆。……李劼这个“上海本地人”的自我定位,实已超出城对乡、洋对土那种狭隘的地域性排他观念,而逆向为对它的反动。其反动表现为两个方面:就内向而言,是返回他脚下的土地,返回个体生命的本真状态,返回内心存养他自己的底气。就外向而言,是他那个未能免俗的导师所顺从所迎合的,他不顺从也不迎合,导师不敢做以至不再想做的,他偏要去做,而且定要做得不同凡俗。[7]

廖志峰

台湾出版商廖志峰:他的不群,没有刻意造作的张扬,没有因流亡而得名获利,更重要的,在于他的纯真和明净,独一无二的人格特质让我印象深刻,你几乎不能想像在现世还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以创作而言,李劼的上海故事是另一种叙事的声调,有他独特的韵味,一种说不出的,吴侬软语般的呢喃,和出于纯真的浪漫怀想。但他的文化评论,却异常的恢阔雄壮,视野极大,像是隐世的白衣高士站在山顶上的极目远望,像是炼气者的放声长啸,空谷萦回,久久不散。[8]

轶事

  • 李劼虽然名义上念过中学,但因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自小学五年级起,义务教育就已中断。后来凭借在农场里坚持自学,得以在恢复高考后考入象牙塔。
  • 1984年,李劼在考研笔试时,因构思时间较长,作文只写了一半。当时阅卷教师为钱谷融,于是李劼略加解释。钱谷融读完后,打了90分(满分100),李劼得以顺利录取。后来那篇考场文章被补充完整,收录于《文学是人学新论》一书第二章。
  •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中,本人曾回忆,由于当时的文学评论界,李劼名声极高,寄给他请求点评的书稿很多,可以拿麻袋装。
  • 李劼仍在华东师范大学教书时,从不备课,即兴发挥。等到学期末,借学生课堂笔记抄写,略加修改,就是一本书的内容。李劼去国前的大部分著作,基本是这样完成的。

参考资料

  1. ^ 更正百度、雅虎等网站的李劼条目. [201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2. ^ 北京文人集体遭批判 李陀北岛被指“皇权意识重”. [2017-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3. ^ 亚洲周刊:文化輕煙薰染上海往事[失效連結]
  4. ^ 4.0 4.1 丁东:中国思想界的三匹野马. [2019-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5. ^ 高尔泰:隔膜.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6. ^ 《胡河清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
  7. ^ 百年民国:从传统到现代的悲怆变奏(上)—— 漫议李劼的历史叙述和人文关怀. [2019-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3). 
  8. ^ 转:允晨总编廖志峰脸书如是说[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