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本圳

水圳

東勢本圳臺灣臺中市一條水圳,流經東勢區10個里,為當地農田灌溉重要的水利設施[1][2]。其水源取大甲溪大茅埔引入,依據洪麗完1985年6月完成這本《清代臺中開發之研究(1683-1874)》中記載,東勢本圳早於清嘉慶4年(1799年)便已經開鑿,由謝斯庚林時猷朱孝等人合力開鑿[1][2]。其圳道之最寬不過4米,流入市區內僅剩2米,沿線灌溉了東勢區慶東下城詒福新盛泰昌上新廣興粵寧下新興隆等10里[1][2]

東勢本圳
 中華民國臺灣)圳道
東勢本圳上金門橋,一旁可見平台是早年留下的洗衣場。
概要
隸屬單位臺中農田水利會
創立者謝斯庚林時猷朱孝
灌溉區域 中華民國臺灣臺中市東勢區
興建時間1799年(清嘉慶4年)
攔取水源大甲溪

在下城里有座金門橋(臺中市歷史建築)便是橫跨於東勢本圳之圳道上,竣工於昭和16年(1941年),2002年已被臺中市政府列為歷史建築[3][4]。在金門橋一旁的平台則是早年留存下來的洗衣場(洗衫坊),東勢本圳的沿線景點尚有大板橋、南片伯公祠、下城水塔、西片伯公祠、月恆門…等[1]

民國80年(1991年)間,東勢本圳泰昌上新廣興粵寧上游段加蓋建造成為三民路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東勢本圳. 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數位典藏. [2012-11-03]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大甲河客家工作室/林鑫咸&顧志莉. 東勢本圳. 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2010-06-14 [2012-11-03]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3. ^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金門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02-04-16 [201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4. ^ 金門橋.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