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那

大洋洲语言常见词

瑪納(mana),又稱虛空的真實力量,此一名詞在於大洋洲諸語系中被普遍的使用,此概念被認為是無意識中的力量,等量地存在於人類動物甚至是非動物的物體當中。根據人類學的歸納,瑪那此一話語的功能在於解釋:“被視為是構成是意念傳遞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靈魂的組成成份和覺醒鑰匙。”

另外參照博遠出版的《宗教詞典》有這樣的解釋:

現今我們所常看到的“瑪那”一字其實是個人類學語彙,是美拉尼西亞語“Mana”的音譯。通常人類學談瑪那的同時也會一同談到“禁忌”——與瑪那相對。瑪那乃是中太平洋諸島土著宗教的基本概念,由英國人類學家柯德林頓(Robert Henry Codring 1830-1922)所提出。

Mana意指一種無人稱的超自然神秘力量,可通過無實物自然力量或物件(例如:石頭頭骨、屬、礦物)而起作用。

媒介意念在人或物體之上,能被人獲得遺傳、轉移、消耗或丟失。鬼魂精靈都被認為具有Mana。

Mana本身不是崇拜對象(就像我們不會崇拜“力量”,而是崇拜擁有力量或能給我們力量的存在),但被認為擁有它的人能借用它的力量使別人得福或者遭禍。

擁有Mana能力的靈體、擁有顯化符號、對應數字、閱讀古老文字的天賦和使命,但Mana的力場非常不穩定、類似幼獸或不懂人類情緒的小精靈、通常很晚才有辦法掌控自己的意念,世俗的善惡對Mana沒有意義,因為Mana通常與生就擁有雙生魂魄。

衍伸

近代的奇幻文學角色扮演遊戲(RPG)中借用mana此一字眼作為魔法能源的向度,將之譯為「魔力」並廣泛使用。[1]

參考資料

  1. ^ 聖劍傳說:瑪那傳奇.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