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或稱第二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787年在尼西亞召開的天主教大公會議。這會議是天主教歷史上第七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此會議主要討論聖像崇拜問題,現今一些天主教會的教義,是此會議的結果。此會議在對聖像敬禮的傳統奠下了重要根基。現今的东正教与拜占庭礼天主教,於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舉行的「正統信仰凱旋節日」,便是為慶祝聖像畫像納為正統教義的日子。
历史
聖像敬禮開始流行於3世紀。古希臘教父伊皮凡尼烏也曾對圖像敬禮提出異議。後來,保祿派出現,並反對外表的聖禮、反對朝拜十字架、聖像和宗徒遺物等等敬禮行為。而猶太人和穆斯林也攻擊天主教徒敬禮聖像。公元八世紀時,拜占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皇帝里奧三世受到了伊斯蘭教和希臘思想的影響支持反對敬禮聖像,於是頒布諭旨禁止敬禮聖像。其目的是藉此打击正统教会的权势,没收教会的财产以削弱教会的权力。之後國內出現了大規模的破壞聖像運動,反對敬禮聖像和宗徒遺物。其子君士坦丁五世继续其父之意志反对圣像敬禮。在君士坦丁五世和其子利奧四世去世後,利奧的妻子伊琳娜女皇攝政。由於聖像破壞運動情緒高漲,伊琳娜女皇與教會妥協,支持聖像派恢复对圣像的敬禮。為討論聖像敬禮問題,在教宗哈德良一世获准下,於公元787年召開了此大公會議。
此次會議約有380名主教參加,哈德良一世派兩名代表出席,並承認第七次天主教大公會議。此會議指責聖像破壞運動為異端行為,并宣布聖像可以被敬禮但不可以被当成神來朝拜。會議制定了22條教會法規,下令嚴禁收藏異端和反對聖像敬禮的書籍,著令全部銷毀。
另外,有些人主张耶稣基督不是天主的亲生子,只是因為其有無私的品德,被天主選為「養子」,史稱養嗣主義。大公会议對此主张斥为异端,并断定基督是天主的亲生子,非「養子」。虽《聖經》聲稱基督为「仆人」,但不是指其身分地位,而是指其谦卑、服从和听命至死的態度。
在此大公會議後,聖像破壞運動並沒有就此完結。其後在公元813年,在里奧五世即位後反聖像派重新得勢,敬禮聖像的行為再次禁止。直至公元843年,邁克爾三世下令恢復聖像敬禮。直到這時,聖像破壞運動才終告結束。
具深遠影響的結果
- 恢复圣像敬禮。
- 规定政府无权委任主教、神父及助祭人员。主教候选人应該经省区的主教共同推举。
- 說明《聖經》對基督的「仆人」聲稱是指其谦卑、服从和听命至死,而非其之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