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定理
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定理(Johnson–Lindenstrauss theorem),又称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引理(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是由William Johnson和Joram Lindenstrauss于1984年提出的一个关于降维的著名定理[1],在现代机器学习,尤其是压缩感知、降维、形状分析和分布学习等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应用[2][3][4][5]。
这个定理告诉我们,一个高维空间中的点集,可以被线性地镶嵌到低维空间中,同时其空间结构只遭受比较小的形变[6]。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定理的证明,还说明了如何用随机投影法明确地求出这个变换,所用的算法只需要随机多项式时间[7]。当然,降维不是免费的:如果要求形变很少的话,代价是被嵌入的低维空间维数不能很低;反之亦然,如果要求将点集嵌入很低维的空间,那么就不能很好地控制结构形变的程度。
因为能将维数下降到样本量的对数阶,更兼所用的变换是线性的、显式的还可以被快速计算,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定理是一个力度非常强的结论。
定理陈述
对任何给定的 以及 维欧几里德空间中的 个点 ,对于任意满足条件 的正整数 ,存在一个线性映射 ,将这 个点,从 (维数可能很高的空间)中映射到 (低维空间)中,同时“基本上”保持了点集成员两两之间的距离,即:对于任意两个点 ,都有
更进一步地,这个线性映射 还可以在随机多项式时间内求出[7]。
直观理解
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定理揭示了一些关于降维映射深刻事实,其中一些还是违反简单直觉的[8]。因此,要想直观地理解这个定理,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比从数学式子上读懂证明还要难(反而此定理的证明只用到了比较简单的关于投影的随机误差不等式[9])。举例来说,定理的结论表明,度量形变程度的误差参数 以及低维空间的维数 这两个度量降维水准的关键量,均与原始数据所在的空间维数 或者原始的 个点具体为何种空间结构无关,这是很不平凡的[9]。
最优性
约翰逊-林登斯特劳斯定理是不能被本质性地改进的[10],即:给定任意正整数 和误差参数 ,存在某个 以及 中的 个点,这个点集“难以降维”——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满足“基本保持点距”要求(即: 要对任意 成立)的线性映射 ,它用来镶嵌高维数据的那个低维空间(即 ),至少必须具有
这么多的维数[11]。
证明提要
定理可以用高年级大學生容易理解的方法证明[7][12],其思路是证明如下事实:多次独立地重复进行随机投影的试验,每次试验中随机抽取的投影 都有至少 的概率符合定理中对映射 全部的要求(显然,验证任何一个 是否符合这些要求只需 时间),因此只要重复该独立实验 次就能以逼近100%的概率产生至少一个符合要求的映射 。
参考文献
- ^ Johnson, William B; Lindenstrauss, Joram. Extensions of Lipschitz mappings into a Hilbert space.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1984, 26 (1): 189-206.
- ^ Devdatt Dubhashi. Johnson-Lindenstrauss, Concentration and applications 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Kernels (PDF). simons.berkeley.edu.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7).
- ^ Suresh Venkat. When to use the 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 over SVD?. cstheory.stackexchange.com.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 ^ Krahmer, Felix; Ward, Rachel. New and improved Johnson--Lindenstrauss embeddings via the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 2011, 43 (3): 1269--1281.
- ^ Akselrod-Ballin, Ayelet; Bock, Davi and Reid, R Clay and Warfield, Simon K. Accelerating image registration with the 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 application to imaging 3-D neural ultrastructure 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2011, 30 (7): 1427--1438.
- ^ Paul Beame. CSE 522: Sublinear (and Streaming) Algorithms Spring 2014 Lecture 10: 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s (PDF). courses.cs.washington.edu.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4-01).
- ^ 7.0 7.1 7.2 Dasgupta, Sanjoy; Gupta, Anupam. An elementary proof of a theorem of Johnson and Lindenstrauss. Random Structures & Algorithms. 2003, 22 (1): 60--65.
- ^ Sariel Har-Peled. The 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 (PDF). sarielhp.org. [2018-11-13].
- ^ 9.0 9.1 Roman Vershynin. High-dimensional probability: An introduction with applications in data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08-01 [2018-11-13]. ISBN 9781108415194.
- ^ Alon, Noga. Problems and results in extremal combinatorics—I. Discrete Mathematics. 2003, 273 (1-3): 31--53.
- ^ Larsen, Kasper Green; Nelson, Jelani. Optimality of the 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 2017 IEEE 58th Annual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FOCS). IEEE: 633––638. 2017.
- ^ Michael Mahoney. CS369M: Algorithms for Modern Massive Data Set Analysis Lecture 1: The 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 (PDF). cs.stanford.edu.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