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流
三教合流,又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说法。大意宋明以降,儒教、釋教、道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新的階段。三教合流,盛行于中国民间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属于离散型宗教,所以一般人就算是日常祭天、祭祖,也常會自称無宗教信仰。
定義
“三教”的说法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三教合流”的说法据说由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道教学者陶弘景较先提出。
古代道教的上清派、靈寶派等吸納了佛教許多輪迴、覺悟等思想,正一道運用佛教的真言、咒語、手印行使符籙法術。淨明道除了吸納佛法,更主張忠敬、孝弟有成,即為神仙。
到了唐代的呂洞賓等道士,已經非常地佛教化、禪宗化,他們利用離相、觀空等佛教觀點來充實道教,呂洞賓對《金剛經》研究深入。金代的全真派,全真五祖中王重陽繼承呂洞賓思想,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勸人讀佛門的《般若心經》、儒教的《孝經》,道家的《道德經》、《清淨經》、《黃庭經》。人人可以求仙學道,七十歲學道也不遲,修道者的真師是自己的元神,類似如來藏學派人人本有佛性之說,如果慈悲清淨,就可立刻頓悟。他吸收佛教禪宗,以打坐為修行方法,視酒色財氣為修道的大敵,主張在玄理上不立文字,最好不由書面上的字義解釋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縛。重陽不重視過去道教的符籙、咒語、金丹。修道宗旨,應是清淨(無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氣,保持清淨不動心,使身心安定。「真行」就是善行助人,積德,拯難貧苦有難,導人行善。他勸人修道,認為人生易逝,舊業難消,輪回難避,不修道則下地獄,萬劫不復,出家修道則可脫離欲海,消盡業障,超脫輪迴而成仙。
在宋明以後,佛道混同的情況非常顯著,道教吸納了許多菩薩,觀音菩薩改尊稱為慈航天尊,摩利支菩薩被道教尊稱為斗姆元君等。應該屬於道教的紫微大帝、天皇大帝、關聖帝君等紛紛成為佛家崇祀的護法神。
值得注意的是,歷來許多儒者,如韓愈、司馬光排斥佛教,故反對三教合一。程朱理學於南宋興起後,反對聲浪漸消,但佛、道則融合更速。
景點
山西著名的悬空寺有“三教殿”主殿,内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
四大石窟中的大足石刻主要内容就为三教合流。少室山安陽宮主殿洞內祀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門上書:「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