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

(重定向自商品崇拜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商品拜物教(英語:Commodity fetishism)是資本主義市場社會中的社會關係的一種意識形態,其中社會關係體現為一種基於商品貨幣的客體關係,主要表现为劳动商品化异化。「商品拜物教」一詞由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1867年)中首創。

馬克思之所以用拜物教一詞,可以解釋為對工業社會理性」、「科學」心態的嘲諷。在馬克思的時代,這個詞主要是用來形容原始宗教。商品拜物教意謂著如此的原始信仰體系其實還留在現代社會的核心。依他的見解,商品拜物教是私有制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中造成的幻影,它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中佔據中心地位。

馬克思的論證

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中,馬克思如此闡述他的論點:

換言之,由於市場在資本主義下的作用,社會關係體現為其中介,即商品。人及社會的力量體現為商品的力量。由於這種現象,社會上的種種關係,特別是剝削的關係都被遮蓋了。一如哲學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指出的,商品拜物教是社會再生產英语Social reproduction過程中的一個具體單元,它不像其它信仰可以靠著批判的自覺來克服。馬克思在《資本論》採用的辦法是從商品的抽象面向──價值出發,一步步追蹤到現實的社會生產及生活形式,這種分析方法源自黑格爾

後續發展

商品拜物教是許多學者關切的課題。佛洛伊德性拜物教雖然與之無關,卻引發了對商品拜物教的其它詮釋,例如將之解釋為個人對商品的帶有性慾的關係。

喬治·盧卡奇基於他的《歷史與階級意識》與馬克思的概念,發展了他自己的物化理論,並視之為階級意識的關鍵阻礙。盧卡奇的著作對後來的哲學家如居伊·德博布希亞等頗具影響。德博提出「景觀」的概念:景觀在人與人之間造成的關係一如影像,反之亦然。一旦文化生產的工具徹底商品化並進入流通,社會便採取了景觀的形式,這可以被視為商品拜物教對主體之間的關係造成的扭曲。符號學尚·布希亞以商品拜物教解釋「流通王國」(即消費者間)面對消費品的主觀感覺。布希亞特別關注廣告賦予對象的文化迷思,這鼓勵了消費者為了建構個人認同而購買商品。在《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布希亞建立了與馬克思商品理論平行的符號理論

參考資料

  • 《資本論》第一卷

参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