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商品拜物教(英语:Commodity fetishism)是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社会关系体现为一种基于商品货币的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劳动商品化异化。“商品拜物教”一词由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中首创。

马克思之所以用拜物教一词,可以解释为对工业社会理性”、“科学”心态的嘲讽。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个词主要是用来形容原始宗教。商品拜物教意谓著如此的原始信仰体系其实还留在现代社会的核心。依他的见解,商品拜物教是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中造成的幻影,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占据中心地位。

马克思的论证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马克思如此阐述他的论点:

换言之,由于市场在资本主义下的作用,社会关系体现为其中介,即商品。人及社会的力量体现为商品的力量。由于这种现象,社会上的种种关系,特别是剥削的关系都被遮盖了。一如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指出的,商品拜物教是社会再生产英语Social reproduction过程中的一个具体单元,它不像其它信仰可以靠着批判的自觉来克服。马克思在《资本论》采用的办法是从商品的抽象面向──价值出发,一步步追踪到现实的社会生产及生活形式,这种分析方法源自黑格尔

后续发展

商品拜物教是许多学者关切的课题。佛洛伊德性拜物教虽然与之无关,却引发了对商品拜物教的其它诠释,例如将之解释为个人对商品的带有性欲的关系。

乔治·卢卡奇基于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与马克思的概念,发展了他自己的物化理论,并视之为阶级意识的关键阻碍。卢卡奇的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家如居伊·德博布希亚等颇具影响。德博提出“景观”的概念:景观在人与人之间造成的关系一如影像,反之亦然。一旦文化生产的工具彻底商品化并进入流通,社会便采取了景观的形式,这可以被视为商品拜物教对主体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扭曲。符号学尚·布希亚以商品拜物教解释“流通王国”(即消费者间)面对消费品的主观感觉。布希亚特别关注广告赋予对象的文化迷思,这鼓励了消费者为了建构个人认同而购买商品。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布希亚建立了与马克思商品理论平行的符号理论

参考资料

  • 《资本论》第一卷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