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重定向自开国盛典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华北人民政府北平市中南海怀仁堂召開[1],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了準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会议
Coat of arms or logo
种类
种类
历史
成立1949年9月21日
解散1949年9月30日
前身政治协商会议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继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领导
主席团(89人)
大会秘书长
结构
议员662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正式代表政党
党派代表(142):

  区域代表(102):

  • 解放区代表(95)
  • 待解放区代表(7)

  军队代表(60):

  团体代表(206)

  特别邀请人士代表(75)
正式代表委员会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
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
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
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
会议地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现场
华北人民政府
北平市(9月27日之前)
北京市(自9月27日起)
中南海怀仁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女代表合影

9月21日,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宣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9月29日,全会通过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月30日,全会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成人员,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代表

 
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

會議代表共662人,其中團體代表235人、區域代表116人、黨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軍代表71人、特别邀請人士75人。

议程

开幕开国

統稱為「开国盛典」[2][3][4]。9月21日,毛泽东致开幕词:“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5]

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6]

立法制宪

9月27日,全会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9月27日,全会通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決定以北平首都,改名北京;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註 1];以五星紅旗國旗

9月29日,全会通過了效力为臨時憲法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选举政府

9月30日下午,全会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成人员,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候選人 政黨 得票 當選
票數 得票率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 中國共產黨 575 99.83%[註 2]  

参见

注释

  1. ^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 ^ 戴晴推测,未投赞成票的只有张东蓀一人,[7]。但此说法只出现在戴晴自己写的书中,尚无其他来源证实。

参考文献

  1. ^ 郭大钧. 中国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 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新华社北平1949年9月21日电
  3. ^ 浦熙修:《人民代表欢聚一堂 开国盛典隆重举行》,1949年9月22日上海《文汇报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 西北新华书店, 1949
  5. ^ 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6. ^ 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社论
  7. ^ 戴晴,《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蓀和他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