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可供查證/存檔4

违反了三大核心内容方针之条目内容如何处理

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lyliylytl)移除。

--😇©💌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4日 (三) 21:00 (UTC)

如条目已经存在{{缺少来源的条目}}模板超过五年以上,即,该条目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遵循中立的观点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这样条目的内容应该如何处置? -😇©💌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5日 (四) 20:28 (UTC)

要是很容易查找到资料后加上来源,还用{{缺少来源的条目}}超过五年,而且这样的条目很多。--😇©💌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6日 (五) 15:28 (UTC)
我早就提醒了他要注意有否違反GAME,不過他依然沒有停止。—AT 2016年2月27日 (六) 08:13 (UTC)
敝人提醒阁下注意,“对维基规则吹毛求疵”的对象是谁?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中指出,“以多条方针作为理据,对某用户吹毛求疵,进行骚扰。”,在下针对有违三大核心内容方针之条目内容苛刻要求,也算是“以多条方针作为理据,对某用户吹毛求疵,进行骚扰”了吗?@Mewaqua。另外,“遊戲維基規則的編者是試圖惡意使用方針,為自己明顯的擾亂行為尋找理據,而方針原意並不支持這種行為”,在下再请问阁下@Mewaqua中立的观点亦有““中立的观点”是维基百科三大核心内容方针之一。其余两大方针分别是“可供查证”与“非原创研究”。这些方针共同订立了可被维基百科条目接受的内容类型与品质。这些方针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不能被彼此孤立地理解,编辑者应熟悉这三大方针。任何其他的方针、指引以及编辑者的共识,都不能逾越或取代这三大方针的规定。”且非原创研究有“列明来源同避免原创研究是紧密相连的。要证明你没有发表原创研究,你必须列明与条目主题直接相关、且直接支持条目信息的可靠来源。”以及可供查证指出“维基百科不发表原创研究,其中收录的内容需要有既已发表的材料作为依据和支持,而不能仅由编辑者认定“真实正确”。编辑者应为条目中的内容及其引用提供可靠来源,否则,这些内容可能被移除。”在下并不想引经据典,只是在明确,三大核心内容方针实质原则是什么?难道不是“编写任何条目内容是都要遵循中立的观点,以及不能是原创研究,且任何内容都要可供查证”。如果阁下们@Mewaqua和@AT,非要把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的帽子扣在在下的头上,那么,在下要说一句,对条目内容的严肃慎重的对待就一定是“对维基规则吹毛求疵”了吗?如此,在下可也表明,在下是在遵循中立的观点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等方针的内在要求,而您们却仅仅只注重于游戏维基规则,不知道哪一项维基百科方针和指引才是每一位维基百科编辑者最应该遵循的?如果很多人都说,最应该遵循游戏维基规则而非中立的观点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那么在下立即停止所有的工作,不再对那些存在严重问题的条目进行编辑行为。--😇©💌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7日 (六) 16:22 (UTC)
有時間寫6千幾bytes的長篇大論反駁,就沒有時間為你大刀闊斧刪掉或掛notability模板的一堆條目其中一兩個尋找一些資料來源?還要藉「提醒」之名到處張貼你那擾人的「白底淺粉紅字超小字體特長簽名」,還不是擾亂?--Mewaqua留言2016年2月27日 (六) 17:05 (UTC)
只要翻看編輯歷史,就會發現在十年前,即使是當時或者後來當上管理員、行政員、監管員或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成員的用戶所寫的條目也有很多是缺少資料來源的,一般用戶更不用說了,若干條目缺少資料來源的現象有其歷史因由,按照你的強硬刪除處理手法,我粗略估計整個中文維基百科大約一半現有內容要被刪掉,這樣好嗎?--Mewaqua留言2016年2月27日 (六) 17:48 (UTC)
尊敬的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由于精力所限,在下只作巡查工作。另外,您指责在下的签名,请问,有违反现在的签名指引吗?阁下,您无需如此动怒,只需补充条目的来源,就可帮助那些条目摆脱“问题”。如您所言,数年以前很多条目都无来源,然而,也因此,很多曾经是优良特色条目也因为缺乏来源支持而被取消。在下只是做另外一种挽救维基百科内容质量的工作。谢谢您。@Mewaqua--😇©💌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7日 (六) 17:58 (UTC)
  • 遇到来源有缺的条目,因为其内容不一定错误,所以不应在未有查找资料的情况下,立即挂一堆模板。事实上一个平常人的知识广博有限,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去查资料也不能即时确定内容是否有误,除非是明显破坏才须要立即提删。协助查找资料,代为改善是最为正面的做法,在下最近才代为恢复了珊瑚海船務坪洲街渡棉花路等,原本没有来源的条目,正准备进一步改善条目。期望同样关心条目没有来源的 阁下,能够一起参与这种对百科有正面意义的工作。--Thomas.Lu留言2016年2月26日 (五) 19:33 (UTC)
  • 在下提醒一下阁下,可供查证明确有“维基百科不发表原创研究,其中收录的内容需要有既已发表的材料作为依据和支持,而不能仅由编辑者认定“真实正确”。编辑者应为条目中的内容及其引用提供可靠来源,否则,这些内容可能被移除”。阁下所言“事实上一个平常人的知识广博有限,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去查资料也不能即时确定内容是否有误,”是不是为“不能仅由编辑者认定“真实正确””,编辑者如果仅仅依靠经验认为“某些内容”或许没有错误,就说明“那些内容”可以在“维基百科”存在,那么那位编辑者就应该去熟悉“要证明你没有发表原创研究,你必须列明与条目主题直接相关、且直接支持条目信息的可靠来源”,否则,那些或许没有错误的内容在敝人看来,就是“类似于原创研究”的内容,而,编辑者如久久不能列举“可靠来源”,在下难道就不能进一步认为“那些内容没有证据证实其不是原创研究”吗?敝人对于您所言“对百科有正面意义”很不理解,正如:“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质疑或可能被质疑的内容均应使用内嵌引用来提供可靠、公开的来源”和“如果某一主题得不到来自可靠第三方来源来的支持,则关于该主题的条目不应出现在维基百科上。缺乏来源的内容将可以被删除,但在删除前应给予加入此内容的编者充足的时间来补充来源,否则可能导致他们的不满”,难道在下遵循维基百科三大核心内容方针,对所有的可疑内容或可能为原创研究内容提出质疑,就是在进行一项“对维基百科负面意义的工作”吗?如果真是这样,对新条目的巡视工作也可以停止了,或许那些工作也是“负面意义的工作”,同理,在下再对很早之前就存在但有着严重问题的条目进行巡视也会同时停止。请阁下提议吧,在下全力支持。@Thomas.Lu——在下语气过重,请您见谅--😇©💌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7日 (六) 16:22 (UTC)
Lyliylytl君,改善维基百科的整体品质,并不是仅仅挂挂模板,删除内容,以及提删条目。对于没有来源的内容,君 如有所质疑,可以找寻资料,为条目加入来源,并根据来源进行必要的改写,协助改善条目。如果 君认为内容查无来源或来源不可靠,可以提出条目出现的问题,通过讨论达致改善有关条目。例如 君最近大量删除大陰唇的内容至只有一句的小小作品[1]。虽然 君会认为只是把内容移到条目讨论页,但对条目主页面而言则是大量删除内容,君作为该条目的编者,如能够协助寻找来源,或更简单地查看对应的英文版所载的可靠来源,并根据来源对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对于改善条目品质的效果将会比仅大量删除内容为佳。--Thomas.Lu留言2016年2月27日 (六) 18:34 (UTC)
Lyliylytl君,在下只是提出协助查找来源改善条目是具有正面意义的工作,没有提及与定义何为负面的工作。因此,君的回复出现自我定义「对维基百科负面意义的工作」,对于 君这种自行解读出现的曲解,实在不予认同。--Thomas.Lu留言2016年2月27日 (六) 18:34 (UTC)
由于精力所限,在下只作巡查工作。且,现在只是将超过5年以上的存在{{缺少来源的条目}}的条目内容严肃对待。(无法查证内容,在下采用移动至讨论页面的方式)@葉又嘉--😇©💌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为分享全球知识而努力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如需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2月27日 (六) 17:58 (UTC)
我把你今天投的几个条目都重写了,其实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检索、需要时间和精力。我担心一直删下去总归会有条目不能幸免于难。--Walter Grassroot () 2016年2月27日 (六) 18:02 (UTC)
谢谢 Walter Grassroot查找来源改善条目的协助。确实不搜寻来源,只是挂挂模板、删除内容、提删条目,远比查找来源去改善条目轻易、快捷得多。维基百科来源有缺的条目何其多,找来源改写条目须要较长时间,肯定赶不上个别用户只做删除内容、提删条目的速度,可是相比起编写新条目,维基百科更缺乏查找来源改善条目的人手。--Thomas.Lu留言2016年2月27日 (六) 18:54 (UTC)
我個人認為應該考慮提報至VIP。最初他是將目標定為8至9年以上沒有來源的條目,全部弄了一遍後又將目標降為5年,以此推算,不用很久所有沒有來源的條目也會有他的痕跡。掛掛模板也就算了,一股腦地提刪也是讓人費解,通過刪除去改善維基百科,可說是削足就履,自毀長城。在眾人勸告下依然故我,而且持續掛模板的行為,如我早期所言,很可能違犯了POINT和GAME,必須要有相應的處理去對應這種局面。—AT 2016年2月27日 (六) 19:00 (UTC)
其实是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如果不挂模板的话,恐怕我也没有关注过这些年限很久的问题条目。要不然@Lyliylytl:君把这类条目、或者分类,直接报给我吧,我集中处理一下。然后大概每隔一段时间,比如半个月一个月地,我们这样合作一下,或许比单纯对质要更有效率。我也可以教一下如何快速检索信息,毕竟还是有窍门的。--Walter Grassroot () 2016年2月28日 (日) 01:40 (UTC)
分類:缺少來源的條目。--Kolyma留言2016年2月29日 (一) 03:38 (UTC)
此事件凸顯一個老問題:掛模板的人多,解決問題的人少;畢竟兩者的難易程度及耗費時間差太多了!該君處理的方式也不是朝解決問題的方向走,並不比掛模板高明。--Kolyma留言) 2016年2月29日 (一) 04:20 (UTC)--Kolyma留言2016年2月29日 (一) 04:37 (UTC)
User:R96340君曾在去年10月製造了一個統計圖表: 
敬請參考。--Kolyma留言2016年2月29日 (一) 04:31 (UTC)
有无可能把这个分類:缺少來源的條目也放到公告栏里面?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毕竟维基化、条目清理的问题就是通过这个来凝集人力。--Walter Grassroot () 2016年2月29日 (一) 04:46 (UTC)
敝人为这个话题的发起人,现在关闭这个话题,如您认为需要继续就该话题展开讨论,请您另外新建话题,原宥谅解,谢谢合作。--萌动之心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维基百科主义万岁😝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世界更萌🙏 中文维基13年🚭维基百科15年💑联系请@用户:lyliylytl 2016年3月6日 (日) 20:54 (UTC)

GFW可供查证的问题

看这边

问题的实质:某位用户要求有ref证明 1.某个东西(不仅限于单词或者其他任何东西)被列入某类名单的原因、理由,2.且必须有报道证明这个东西的确是被加入到这个名单了。

举例来说,某词在bing显示为:根据当地法律部分结果不予显示了,我必须找到可靠来源证明这词被加入名单了、这词被加入的原因和理由(一般也就是你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X条第XX款)

这个事情真是  囧rz...了,因为我能立刻想到的,不用怎么多解释的,只有类似大纪元之类的极少数东西了。无论华尔街日报还是彭博社,哪次GFW给你解释原因和理由的(类似包括 被直接入境拒签的,大型演出拿不到文化部的批文等等...)?哪次不是大家猜测,基本就是这个原因了吧?

这种难度的证明题,有能者来解答吧。  囧rz...

另外,照此,我们是不是该彻底清理GFW相关的任何东西(及其他方面的很多很多内容)?因为官方从来没正式承认过天朝存在一个叫GFW的东西(只强调依法管理,网络主权等等,方校长等等的发言?他发言是官方身份还是私人身份?差别大了去了。)另,ref模板可是满天飞啊(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来源的东西全wiki多了去了,有来源挂毛线ref请求模板)全清空?(本身GFW主条目一直是ref模板常年重点关照的对象)

PS:我想到一件事,每季度B站买一大堆,然而不买的总有那么几个,我不记得哪次大家不是在猜某部为啥不买(然后你随便拿天朝刑法+各部门的各种管理规定、实施决定、司法解释,总有能对得上号的理由)

--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19日 (五) 09:11 (UTC)


  1. 如果一个东西没有被第二手可靠来源介绍,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在维基百科上。
  2. 虽然官方不把审查系统叫防火长城,但是境外媒体这么叫,且有专门的人员研究过这个审查系统,所以其实是有可靠来源查证的,不需要删除。--Antigng留言2016年8月19日 (五) 09:22 (UTC)
@Antigng: 不是没有,有ref也会遇上死link,然而网页时光机未必每次都能救,然后就死循环了,这怎么办?另外,我当然知道一直有人研究,问题是研究也没人会具体研究到某个词(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被加入,还原因及理由...  囧rz...,比如“包子”,它就 根据当地法律部分结果不予显示了 这个...(实在头疼)
你去VOA RFI看看,也是大量的“某相关人士透露,估计就是某个原因”这样的,问题的实质根本没变,专业媒体也没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某些人要求的这种证明解决根本不可能好吧,除非档案馆完全开放查阅),因为消息源往往都是匿名的(很多事后也被证明的确是错误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0日 (六) 09:45 (UTC)
如果没有来源研究具体屏蔽哪个词/哪个网站,那么就不应该收录维基百科。我承认这样的信息可能对读者很有用,但是我们是百科全书,不是知乎,我们只能在百科全书的限制之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Antigng留言2016年8月20日 (六) 09:59 (UTC)
你错了,现在是,某个词在微博等显示 根据当地法律部分结果不予显示了,这个是事实。但是,现在,如果要用到wiki条目中,有人要求证明这个词被封禁,要ref,要原因 要理由,这个事交给我们来做...  囧rz...。另外一种情况,有可能某个词只是短暂封禁,当时看到就看到了,抓到就抓到了,有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看到。等你再去测试,封禁已经解除(你同样不能说,它没被封禁过)。另外,这仍然没有解决,要是ref死link了,我们怎么办?还有,现在wiki时间还不是太长,要是30年后有人说,某条ref死link了=无来源,这怎么办?网页内容的有效性没有谁能保证是永久。太多方面的东西,能找到一条ref就不错了。有充足ref,任何时间不成问题的,1.历史 2.基础科学。--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0日 (六) 10:20 (UTC)
另外,你理解还是有偏差,不止是可能很有用,因为封禁-下架-直接影响作品传播(不然那个禁书/电影列表还保留干嘛)--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0日 (六) 10:20 (UTC)
“某个词在微博等显示 根据当地法律部分结果不予显示了,这个是事实。”错了,网站显示的结果本身是第一手来源,而维基百科需要依赖第二手来源,否则就是原创研究。--Antigng留言2016年8月20日 (六) 10:26 (UTC)
这个只是网站的系统提示,又不是显示的搜索结果,再说,这种一般都是长期的,复测很容易的,都知道。但是仍然有24小时有效的神经刀,防的是这种--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08:26 (UTC)
具体到本条目而言,是否有关必须要有可靠来源加以佐证,不是你觉得或者大家觉得有关就是有关。—Chiefwei - 2016年8月20日 (六) 10:07 (UTC)
解决ref死link能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没人能保证 某条ref 一年有效 三年有效 10年30年仍然有效。具体到条目,如果能解决ref死link,证明曾经被封禁过问题不大,现在被重点圈出来的是:天朝封禁的原因(理由)是什么?(这事找两个审片人员 给出的理由可能都不完全相同)--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0日 (六) 10:20 (UTC)
所以不写理由才是妥当的,而不是靠臆测。—Chiefwei - 2016年8月20日 (六) 10:47 (UTC)
  • 1.GFW 封鎖這個動畫片,不太準確。據我所知,GFW 負責封鎖境外網站,國內的視頻分享網站受到文化部的監視。2.封禁原因我不知道,這有點離題。—John Doe 120talk2016年8月20日 (六) 13:47 (UTC)
(+)支持,确实说是“GFW”不太准确,这是概念问题,应该重视。然后鲁路修的词条我刚刚去看了一下,发现居然全保护了,  囧rz...。至于这个被封的事,我也不太了解,不过我在网上听说是由于中華連邦的设定。但是这种东西确实也不是很可信,或许是某个人随口说说而已。 --Dqwyy談笑風生微小工作 回復請ping 九十大壽 曰..曰 万寿吾江 2016年8月22日 (一) 13:26 (UTC)
大意大家都明白就行了,备份先谢了。现在有人说,三个ref都废了。8年前哪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禁影视作品列表 和 2015年日本动画在中国大陆下架事件 嘛,这名单随时变的(流行度)--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08:26 (UTC)

基本上認同Antigng 的基本判斷,有可靠來源報導事件(含不含原因的證明或猜測都行)就可以納入,本人進一步建議WP:SUBSTANTIATE處理。來源連結失效未必要刪。--❦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21日 (日) 02:32 (UTC)

到底行还是不行?因为我就知道,很多人都反对,不然没这事。ref死link绕不过的问题。--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08:26 (UTC)

另外一点就是,曾经大量见到(现在还有),有人大量删除各种fact请求 ref请求,是连原内容作为首要首先清理掉,既然要fact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了,fact请求当然也就不存在了。眼不见为净?这算哪门子事情的解决处理方法?不知各位怎么看?--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08:26 (UTC)

很正常啊,经过来源请求但长期无法提供来源的语句应当被清理。—Chiefwei - 2016年8月22日 (一) 04:53 (UTC)

如何區分是違反Wikipedia:可供查證,還是依「假文獻」去認定是鬼祟破壞

我想請問維基百科,當我們不知道有人捏造來源,在閱讀條目時所見到來源之中,並不知道有哪些是虛設文獻,暫且不討論內容是不是杜撰的,光看這些來源文獻只是長得像與其它無異,就很平常樣子都有提供作者名、文獻名、出版年份等一一列出,然而從網路連線到圖書館系統查詢,怎樣也查不到,我就感到很懷疑,這種該如何區分是違反Wikipedia:可供查證,還是依「假文獻」去認定是鬼祟破壞?比如說:條目送肉粽為例,在這筆差異編輯可見以下來源:

這來源在沒經過查詢之前,其實是不知道的,我們只知道條目有陳列來源,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的;可是,經一查之後,發現再怎麼查都查不到,就會開始感到懷疑,縱使網路也有人引用,也不見得對方一樣有查證,可能只是出處照抄去陳列而已。

此外,就我知道的而言,藉冒充來源去寫出來的內容,來源可以是假的,卻不能等於可證明內容也是假的,因為有的人是從不明之處抄襲,就是為了不想讓人查出來,於是便造假出處,又或者他有個人考量(可能涉及利益),也會這麼做的,所以我不會指控或篤定地認為內容是杜撰,只能依對方給出的文獻是我查不到,因此去懷疑來源造假之可能性。--114.26.138.1留言2017年3月4日 (六) 16:12 (UTC)

试试图书馆?如果没有的话,就怀疑吧。所以引用写得清晰点(有完整isbn等编码、url等)会好很多。——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3月6日 (一) 00:34 (UTC)
應該是假的,見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16年3月#如果某個「來源書籍」幾乎查不到任何可靠資訊,是否可認為是「偽造來源」? --Mewaqua留言2017年3月6日 (一) 10:31 (UTC)

過去計畫被放棄興建、施工一半被放棄興建、放棄興建後又恢復施工並竣工落成,這三種情況哪一種可被允許撰寫此條目?

我有大概翻查一下相關的方針指引,就是沒找到可為我解惑的答案!現在情況是:

即使具備以上二項要件,撰寫這種條目仍有問題:

  • 過去有計畫興建(來源並沒記載「預定」二字),卻未曾動工興建,今已被證實永久放棄興建
  • 興建計畫只實現一半,停工至今才被證實永久放棄興建
  • 若是沒被拆除的情況下,萬一哪天對永久放棄興建給翻盤,恢復並繼續動工,直至竣工落成

以上這三種情況裡,我考量到Wikipedia:关注度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故詢問有哪一種是算「無爭議」可被允許撰寫此條目?—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Kai3952對話貢獻)於2017年4月2日 (日) 00:08‎ (UTC)加入。

    • @Kai3952:至少第一項是絕對可以的,在下所主編的GA桃園捷運藍線就屬計畫取消的案例。- 不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日 (六) 16:16 (UTC)
      • 你應該有發現吧!第一、二種情況都可能會變成第三種情況,也就是原本放棄興建被改成繼續施工到完成。問題是,維基百科不是預言家有寫道:
        這些將來事件成為過去後,都必須有值得記載的價值。個別事件必須頗為肯定會發生、而且具一定的重要性,才應該值得記載。
────────────────────────────────────────────────────────────────────────────────────────────────────這要如何知道我上述三種情況,有哪一種算符合「成為過去後是肯定會發生」?規定當中又涉及到「一定的重要性」,我就考量到Wikipedia:关注度,上述三種情況有哪一種算符合值得記載?同時想順便一問,「成為過去後是肯定會發生」此話又是何意,感覺語句不完整,是不是想表達「成為過去後是未來肯定會發生」?--Kai留言2017年4月1日 (六) 16:48 (UTC)
有第三方可靠来源的深入介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4月5日 (三) 03:45 (UTC)
我想向你確認你說的意思,我解讀認為你是想說:「只要我來源引用是來自第三方的深入介紹,並且具有可靠性,上述所舉出那三種情況,不管是哪一種,也都能可以寫?」請問是嗎?--Kai留言2017年4月7日 (五) 10:44 (UTC)

我後來發現我似乎誤用了維基百科不是預言家,它是對「將來事件」而言,所以不適用於我討論那三種情況已發生的結果,那麼剩下的就是討論Wikipedia:關注度。依據User:Shizhao所說,我創建條目得要在所謂「第三方可靠來源有深入介紹」為前提,但是當初我詢問:「三種情況有哪一種算無爭議可被允許撰寫此條目?」看來如此就似乎是無法避免無爭議?我所謂「無爭議」,其實是在顧慮:當條目進入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雖然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與投票,但在結果上還是有一定的機會將條目給刪除!由此看來,當條目所設定的主題無論是屬於「過去已發生而未實現」,又或者是「過去已發生而未完全實現」,一旦被證實是永久放棄興建,像這樣的主題在條目創建出來之後,能否不被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結果是給刪除,這說明條目要在Wikipedia:關注度基礎下建立,即所謂「第三方可靠來源有深入介紹」,是否如此?若真是如此,爭議就出現了。--Kai留言2017年4月9日 (日) 03:50 (UTC)

節目只在電視播放後,除了重播之外,就沒在網路與DVD給人收看,條目欲引用為來源,此能否符合Wikipedia:可供查證

對於Wikipedia:可供查證,我沒找到條目在引用題材上是與電視節目有關的,所以我想詢問:

通常在電視節目播放後,有的電視台或製作單位會上傳網路給人收看,又或是錄製DVD對外販售,所以任何人可在市面買到以及在圖書館可收看到,又或者在網路上影音平台可閱覽,這是符合Wikipedia:可供查證。問題是另一種情況:一旦遇到我所引用的電視節目某一片段做為來源時,剛好這個節目只在電視播放一次(重播則另外算),除此之外就沒對外公開與流通,就變成沒DVD可看、網路也看不到,給讀者看到就會發生「條目有這來源,卻查不到來源」怪現象。

根據以上論述,考量到討論範圍與不拖延版面,對於節目在片段中是否有Wikipedia:非原创研究Wikipedia:可靠来源問題,這就另當別論,我就先暫時不問,只對引用題材去討論Wikipedia:可供查證。如果說,只為了達到別人也能看到電視節目之目的,或許有人會設法在當時節目播放就錄製下來存檔,但也只有存檔者自己看到其節目內容,別人一樣也沒看到,總不能要給人看到就對外散布,豈不是容易有侵權之嫌疑。

  • 面對上述的這種情況,請問這種電視節目究竟可不可以引用?
  • 日後若是網路有這節目可收看,卻是「非官方之方式」散布流通,縱使日後有被移除而看不到該節目之可能發生,但不管會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欲要引用,也能符合Wikipedia:可供查證嗎?--Kai留言2017年4月2日 (日) 07:03 (UTC)
只要有人錄影了該節目,理論上就已經可供查證。--Mewaqua留言2017年4月2日 (日) 12:45 (UTC)
举证责任在于作者,在来源受到挑战时,可以以合理使用允许的方式提供来源信息截屏/书籍照片。--Skyfiler留言2017年4月2日 (日) 21:43 (UTC)

────────────────────────────────────────────────────────────────────────────────────────────────────二位意思我還是不懂,是說我錯誤理解Wikipedia:可供查證?對於Wikipedia:可供查證寫道:

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

我不知道你們的解讀是指下面哪一種:

  • 編輯者(包括作者)所添加內容要做到Wikipedia:列明来源,以達到舉證責任
    【我解讀】只要自己有列出來源就好,無論以後對於來源發生任何問題,一切都與我無關。
  • 編輯者(包括作者)所添加內容要做到Wikipedia:列明来源,以達到讀者對於受到質疑的來源可以去查證
    【我解讀】除了自己要做到列出來源,日後別人想去查證,一旦發生以下:

我必須得承擔他們查證所發生這些結果(上述四種情況),並積極進行處理與說明,甚至要找尋替代來源,否則只能被移除。--Kai留言2017年4月3日 (一) 23:17 (UTC)

我支持後面一种(編輯面对質疑应该積極進行處理)。另外我恐怕截屏不是100%充份的查證,如阁下提到或会有捏造質疑。可见電視节目作为来源是有额外的限制,用了做为来源的编者应该多加考虑。——愚蠢的人類
支持?我可不是在提案修改,我是在詢問Wikipedia:可供查證所寫的,你們理解是上述二種的哪一種?一種對自己,另一種是對別人(也包括自己),二者之間可是差很多。所以我現在問只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就是在顧及後者這種的情況,別人可是會查證不到,變成自己要有存檔才能給人查證,卻也不能超出合理使用(全部片長都給對方),否則容易有使他人散布而自己變成觸法。--Kai留言2017年4月4日 (二) 15:38 (UTC)
  • WP:举证WP:忽略。只要来源曾公开出版,就应该假定其他人有可能留有副本并可能查证(例如在图书馆、资料中心等查阅)。如果被质疑来源可靠性,应承担举证责任,并了解可能因证明力不足而被移除内容。任何来源都可能在某时因某种原因变得灭失或无法查证,所以应尽量添加大众容易获取的资料作为参考来源。
  • Kai您所担心的情况,目前并无绝对的规则来约束处理方法,但基本可按共识和忽略所有规则来判定,如果共识(参与众人)认为来源无法查证或不可信,则相应内容变为无法查证。另外,如果相应内容确实只存在于特定一次的出版物,那么它有可能属于“爱好者”或者过于琐碎的内容,而不适合添加到百科全书--YFdyh000留言2017年4月10日 (一) 15:49 (UTC)
  • @YFdyh000
    • WP:举证WP:忽略……作为参考来源。
    • (:)回應:你說了這麼多,意思就是指後者這一種:
      編輯者(包括作者)所添加內容要做到Wikipedia:列明來源,以達到讀者對於受到質疑的來源可以去查證。
這就表示維基百科鼓勵人們使用可供別人查證之二次文獻。當初我會這麼問,那是因為《遊客溫泉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東埔溫泉為例》這論文裡有列一來源:
巴魯/Takiyu(2011),廬山溫泉榮景不再 遷至埔里爭議多,原住民族電視台,2011年12月9日。
這我就查不到,但查到類似的來源:多次風災重創 廬山溫泉榮景不再 2014-01-07。雖然可用存檔方式將來源備份,以供日後他人提出質疑時,屆時我再拿出存檔去讓對方查證,但這方法有很大缺陷,第一:我不可能永遠守在維基百科,等候有人來找我查證;第二:來源若是電視新聞所製作專題報導,又或是電視節目所製播單元題材,即使我有存檔備份起來,也不可能每個人找我查證,然後我都將全部影片公開給對方查證,只能針對有受質疑之處去擷取某一片段去查證,雖然很費時間,但不這麼做就將全部影片讓人自己去查,恐會有侵權散布之嫌。
所以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因日久產生保存壽命的狀況發生,使得前人出版的DVD、紙本文獻、官方文件開始有查證困難(你要查證的來源所在的館藏地變少),即使現在不嚴重,那也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數十年後,甚至百年後,我們都只能從國家某一專門館藏單位可找到前人作品,其形式可能還是原狀成古董,也可能是變數位化的電子檔案,也有可能是原作品已消失而只剩複本保存;至於網路影片,有一天會失鏈而無法查證,除非是付費的保存平台,有專門企業在經營對影音媒體進行長時間的保存與備份的工作,否則即使是可以查到,網路上所見若不是備份,那麼就是官方公開的。
    • Kai您所担心的情况……添加到百科全书。
    • (:)回應:我無法理解你說:「相應內容確實只存在於特定一次的出版物,那麼它有可能屬於愛好者或者過於瑣碎的內容」這句話,請你看我在樓上舉例,論文引用「廬山溫泉榮景不再 遷至埔里爭議多」來源是我所懷疑一次性播放的電視節目(播過就不再於他處播出)。當初我會這麼問,那是因為我考量到日後寫條目可能所面臨到情況,難免不會遇到這種問題,差別只是我與他所引用的來源不一樣(因為條目主題的不同)。由於我自己查不到,姑且不論他引用的來源是否為愛好者或是瑣碎內容,為了避免離題,這問題可以另開話題討論:「特定一次的出版物是否為愛好者或是瑣碎內容?」--Kai留言2017年4月16日 (日) 09:03 (UTC)
      • @Kai3952:我认为这种引用是可以接受的。添加者有责任附上资料来源,但没有无限的义务提供查阅渠道或资源,就像论文作者/发布者不必提供所有参考来源的副本乃至试验资源来做到可供查证。没有人是预言家,有时很难预知哪种来源能持久保存,也不可能永久地提供相关资源,尽力即可。当资源失效,其他人可能视作没有来源/无从查证,从而更换来源或内容(即便有来源,也可能因内容的可信度、权威性等而达成共识来修订)。{{内联标签}}的“验证”部分就有多项标注方法。
      • 只是提一下,因为有些只播出过一次的内容属于琐碎内容,比如明星的喜好。关于资料性的发言,也可能不如纸质、正式材料权威。--YFdyh000留言2017年4月16日 (日) 10:47 (UTC)
  • @YFdyh000
    • 我认为这种引用……有多项标注方法。
    • (:)回應: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無論什麼來源,保存怎麼樣再好,最終都會被人給替換掉,又或者是被移除掉;即使舊來源仍存在著可被人查證,卻也不能保證日後被人所找到的新來源給替換掉,甚至因此也將內容給改寫。但我顧慮的是:
  • 第一:目前在方針與指引裡並沒有寫很清楚,當然其中也包括Wikipedia:可供查證,導致人與人之間在編輯上存有歧見,所以就像你說這些話,在我看來就變成是你個人觀點,而非方針指引,這會使得每個人去各自解讀方針指引,最後可能發生結果就是:「你現在對我說沒錯,但條目寫出來被提刪討論時,換成別人不是這樣說」這種現象,那麼問題就是在遵守方針指引之下,仍有可能無法獲得編輯上的保障(爭議產生、條目留否),會不會使得條目作者無所適從?
  • 第二:日後有天真的因為保存問題或網址失效,導致紙本文獻與影音媒體等性質來源就因此無法查證,方針指引卻沒告訴每一位編輯者(包括作者)要為這種情況之下,在心理上能隨時接受條目被改寫或來源被移除掉的準備,因為當初就有遵守方針,不但列出來源,還具備可供查證,怎麼會到最後變成無法查證的令人詫異之意外結果(編輯者有可能在百年後不在世也會見不到這結果)。
至於你說論文,那是因為它不受維基百科所規範,「舉證責任」這四字只存在於方針,既然方針是維基百科所制定的,那麼它又如何與維基百科相提並論而有「不必提供所有參考來源的副本乃至試驗資源來做到可供查證」可言?論文是論文,維基百科是維基百科,而我只是在討論來源,並非在討論論文。
    • 只是提一下……正式材料权威。
    • (:)回應:我知道你是提一下,只是提醒你離題了。你討論的是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播出過一次的內容是否屬於瑣碎內容或比明星的喜好,這可以另開話題去討論,所以我暫時將你這些話視為疑問(發表個人觀點),不對此延伸討論。資料性的發言,我不懂你是指什麼?是否指節目中主持人或來賓有藉由資料去延伸論述?我認為只要編輯者慎選判斷去小心使用,不被個人觀點所牽鼻子走,維基百科有何理由不能接受這種來源呢?--Kai留言2017年4月16日 (日) 12:01 (UTC)
      • @Kai3952:正因为没有明确的方针规定、限定,所以只能忽略所有规则,并按共识与常识行事。
      • 您或许在过度担心条目内容在未来的存留。没有人能确定维基百科的未来方向和共识变化,现有的方针、共识也并不能约束在未来进行的任何讨论和决定。曾经资料丰富但有维基人认为内容琐碎、资料不足或其他原因而提删、按共识删除(乃至多次被删、恢复或重建)的例子也有不少,而不满足可供查证要求但无人理会而存留的内容更是不计其数。您所说的“編輯上的保障”,只能依靠内容本身的品质和一些“运气”(无人前来订正/提出异议),详见Wikipedia:条目所有权。还有WP:CWP:DD,因此内容只是被难以、很难找到,但仍可供他人利用--YFdyh000留言2017年4月16日 (日) 15:23 (UTC)
        • @YFdyh000:回應你之前,我先說上次你討論到「相應內容確實只存在於特定一次的出版物,那麼它有可能屬於愛好者或者過於瑣碎的內容」這句話,我拆成以下二點討論:
          • 我後來仔細思考才發現,你說:「這種引用是可以接受的」,但我所說「來源」並不是指論文,而是一次播放的節目,也就是原住民族電視台所播映「廬山溫泉榮景不再 遷至埔里爭議多」,當時我是假設它是一次播放就過去,這種來源若是真的可被引用,那麼問題就出現:「當時播出只有一人看到,日後別人想去查證就看不到,請問這情況如何能被可供查證所接受?」所以說,這就要回來看上面,最初討論有提及舉證責任,如果說「舉證」二字就視為列出來源,那麼所謂舉證不就等於是Wikipedia:列明来源?根據你給我看WP:舉證,當中有寫道:
            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內容均應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引用的來源須明確支持條目中出現的資訊。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編者應完整引用來源,儘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資訊,在引用書籍時應註明至章節。
請留意「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明確支持條目中出現的資訊」、「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儘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資訊」等關鍵,問題在於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重播則不算),沒有DVD,而網路上也沒有,假設我引用華視新聞雜誌某個單元片段去寫在條目裡,我也只不過能做到Wikipedia:列明来源,一旦遭人質疑就要拿出來源的內容物而使人可查證,除非我自己有預先將該片段給存檔,否則「來源的內容物」也不可能會剛好被那位質疑這來源的人給碰巧看到,我不可能叫他去看電視重播吧,因為他又不能控制電視台在哪時候給他重播可看,更遑論要進一步討論到所謂「可靠」,只剩我自己看到,別人看不到,誰會知道我引用華視新聞雜誌某個單元片段是哪裡可靠?根據這種邏輯思考,可靠的前提應該建立在可供別人查證之上,否則就會像上面我提出四種情況當中,可能會被人質疑是捏造來源,矛盾的是,當前方針並沒提及有關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能否引用,我認為沒寫不能因此意味著不能引用,但也不能貿然地揣測可被引用,顯然方針沒給出答案。
          • 愛好者或者過於瑣碎的內容,這部分問題因為卡在Wikipedia:可供查證尚未討論出來,我根據邏輯思考,既然看不見來源的內容物為何,也就無法知道並判斷愛好者或瑣碎的內容,因此我選擇暫時先不開新話題討論愛好者或瑣碎的內容。不解的是,不知道你是從何可知並判斷出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屬於愛好者或瑣碎的內容?
        • 接著,我開始回應你現在說的話!回應如下:
          • 我發現我有離題了,我先姑且不說Wikipedia:忽略所有规则。我的當時所說,其實訴求的是方針指引裡要有義務告知,每一位編輯者可能面對自己引用的來源,雖然在當時有盡到舉證責任,仍有存在著「不可喪失之責而無法永久免責」,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在受質疑的來源去進行變更(有新來源可替換),因為就來源性質而言,紙本文獻則因年久發生保存問題(細節在上面有說過),網路則因網頁錯誤或影片下架,這些都會使人難以查證,甚至會被質疑是捏造。
          • 那是因為我離題了,其實你應該看得出來,這屬於個人能否適應並接受維基百科的環境與運作方式,不能算是編輯上問題或來源查證的質疑。我與其擔心條目內容在未來的存留,還不如對症下藥,去討論Wikipedia:可供查證。就討論現在為止,我發現到舉證責任並非存在於一時的,也就是說,不僅僅只是做到Wikipedia:列明来源,就好像條目是一條馬路,鋪完一條就要進入維護的生涯,哪裡有破洞就要去哪裡填補,意思是指哪裡被質疑來源就往哪裡提供別人查證,除非對方主動詢問(他找不到或沒看到),這時才有必要自己主動拿給他看,以符合查證,直到連條目作者或添加這來源的編輯者是手上來源已消失,比如說他沒備份存檔,或是說他弄丟了,否則應該是以新來源替代(雖然方針是寫:「沒有標明可靠參考來源的編輯內容均有可能被其他編輯者移除」)--Kai留言2017年4月19日 (三) 16:41 (UTC)

────────────────────────────────────────────────────────────────────────────────────────────────────

    • @Kai3952:以下多是个人观点与经验,无相关规定。可供查证是提供来源的责任,而不是提供证据乃至证明的责任。其他人可以假定信任/查证与质疑,还可能直接忽略该来源(例如此情况),这与证据的确实性无关。
    • 「儘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資訊」,如果你不能提供(包括因违反著作权法,或者时间或经济成本,或者你也已经丢失——但确定曾经查证过),则无需提供,其他人会根据现有情况与观点来判断,如考虑查证/暂时保留(假定信任。可以ref标注或讨论页提及),或者移除段落(不可信或无必要)/更换来源/移除失效来源。
    • “我認為沒寫不能因此意味著不能引用,但也不能貿然地揣測可被引用,顯然方針沒給出答案。”,是的,所以你可以忽略所有规则,也可以避免添加此类参考来源。
    • 如果一项内容只能找到一个来源,那么它可能不太重要、很少被公开报道,或者可能缺乏同行评审(从而可信度或准确性可能有瑕疵)等。但不少冷门信息、领域除外,均应按常识判定。
    • 如果你有好的腹案,可以在方针板块提出修订建议与讨论。但是,过于细致的方针可能并不一定被遵循和应用。您也可以为其编写为指引或论述表达想法。
    • 并不是这样,因为条目所有权,已添加的内容已按相应协议授权,其他人有修订的权利,而作者并不承担(无人确保执行)回答相关质疑和后续修订的义务。--YFdyh000留言2017年4月19日 (三) 17:40 (UTC)
    • 所以不太喜欢这种没有可以查找索引标记的“朴素”来源(例如书籍没有ISBN等编号,没有URI,URL的网址),这就留下无法可供考证的祸根。网址其实根据失效链接的处理,也不应该移除,而是寻找存档站点或者保留失效标记来供查找。——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4月20日 (四) 01:37 (UTC)
      • @YFdyh000
        • 以下多是个人观点……确实性无关
        • (:)回應:其實在我一開始討論時,就曾向Mewaqua、Skyfiler詢問:「你們對Wikipedia:可供查證所謂舉證責任的解讀是指哪一種?」當一個方針裡出現多人不同解讀時,或者存在不確定性時,我就不能貿然地採用你說的這些話,這很有可能是一人己見,並不是我質疑你,也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我顧慮到結果會是:「你現在對我說沒錯,但條目寫出來被提刪討論時,換成別人不是這樣說」這種現象,使得在編輯上會無所適從,後來你有回答我:「只能忽略所有規則,並按共識與常識行事」,我現在問不也是一樣。如果說,我想要援用Wikipedia:忽略所有规则,假設結果出共識是可被援用這種情況【註】,即表示維基百科是有條件接受不受Wikipedia:可供查證所限制,另一共識可能會回到Wikipedia:可供查證,變成要繼續討論現在一樣的問題。
        • 儘可能多地提供……移除失效来源
        • (:)回應:問題是質疑來源者,他是無法知道我有盡到查證之責,若是經由條目所陳列的來源去看見節目名、播放時間、片段、電視台、發行商(製作公司)……等出版物資訊,你可要知道的是出版物資訊有一半機會可被人捏造的,這就是他會質疑之動機。此外,你說「假定信任」、「確定曾經查證過」,使我想到一種情況,A來源查不到,卻廣泛被很多人所引用,實例如下:
          張其教(1984)東西橫貫公路谷關梨山段公路邊坡災害性質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 我認為沒寫……此类参考来源
        • (:)回應:你是說,我應該避免引用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使得人們在節目單位沒發行DVD,也沒公開在網路播放,造成這種情況只能援用Wikipedia:忽略所有规则,是這意思嗎?
        • 如果一项内容……均应按常识判定
        • (:)回應:我知道,這只能根據經驗,見機而變。面對不同條目,每個條目對其物所介紹也不同,加上編輯者對來源記載上篩選,選擇哪裡要引用去寫,還有內容的鋪陳手法,如此等等,即使條目是熱門,但遇到內容某一段介紹是屬於冷門,那它就不得不被引用,所以才會有來源難以查證之問題,但冷門不能直接認定它對條目是不重要的,可能這段介紹是攸關前後文之關係,也有可能是對某段內容裡所提及關鍵事物有直接影響,若一旦遭人連帶內文與來源一同給移除,後果是:「內容不完整,表達文意不清」,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無論是可信度或準確性有何問題,那可是動一髮牽全身。
        • 如果你有好的腹案……论述表达想法
        • (:)回應:這我再想想。
        • 并不是这样……后续修订的义务
        • (:)回應:即使是如此,人們最直接的反應,往往是看誰寫的,就是直接過去找他問,因為只有他才知道,問別人又不會知道為何他要這樣寫,又為何會給出使人查不到的來源,按照這種邏輯思維以及人們普遍所認為最快的方法,當然試圖從他身上看能否獲得答案或可被查證的來源內容物,請問能與Wikipedia:条目所有权是有何關係?
【註】無替代來源(沒網路與DVD給人收看)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被引用為條目來源,此舉能否適用於Wikipedia:忽略所有规则?--Kai留言2017年4月21日 (五) 17:56 (UTC)
  • @cwek:,虽然不方便,但感觉有书名就有一半的查证可能了(没试过)。如果编者自己检查并且找不到网络存档,感觉可以移除而不是标注供复查,因为其他人在网络上的搜索结果应该是差不多的,原地址一般也不会自己突然恢复。如果没空检查,就标注{{dead link}}了。--YFdyh000留言2017年4月21日 (五) 21:18 (UTC)
    • 因为你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性、有保证性的答案。即便它是一个方针,假如未来共识变化,那么移除它也是可能的,但它仍存在于历史记录和数据库转储中可供大众检索和使用(虽然不再轻易)。
    • 如果其他人以无法查证为由移除,那么只能靠发现后的处理/讨论决定。没人保证来源的可靠性认定与存留,悄悄破坏也时有发生,历史讨论也可能被推翻。
    • 这种来源应该也符合可供查证(有公信力的媒体曾公开播放,及电视中心或许有留档),但其他人查证肯定很费力。如果没有更好来源,加上也未尝不可,至于可信度,只能依赖引用者(读者)的查证与编者的良知。维基百科不为内容做担保,而且编者也难免出错,不必过分苛求。
    • 是的,但编者也有很大可能已经远离维基百科,或者不想或无从回应(比如资料已找不到)。所以询问编者是一个最快的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编者也并无义务提供“后续服务”。--YFdyh000留言2017年4月21日 (五) 21:18 (UTC)
      • @YFdyh000
        • 因为你不可能……使用(虽然不再轻易)
        • (:)回應:我知道方針是人制定的,共識也是人討論出來的,只要是人所做出來的一切,也都會存在著變動,所以維基百科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我詢問的問題並非指這裡,而是人們對於Wikipedia:可供查證的運用,還有對於「舉證責任」的解讀,若我搞不清楚大家是想要什麼時,只做到Wikipedia:列明来源就充當有盡到舉證責任,這會很容易使人抓到舉證問題(別人查不到,只有我查到),這正是為何我會詢問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能否引用,因此我就不能自以為可以引用。不過,我不明白的是你說:「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性、有保證性的答案」這話,這是否意指來到維基百科進行條目上編輯的每一位編者,很有可能會遇到難以避免「無所適從」這種狀況發生?
        • 如果其他人以无法……也可能被推翻
        • (:)回應:這與破坏是有何關係?我知道歷史討論也可能被推翻,但你不是之前就已經有對我說過了嗎?你說:「如果其他人以無法查證為由移除,那麼只能靠發現後的處理/討論決定」這話,是否意指選擇無替代來源(沒網路與DVD給人收看)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被引用為條目來源,我就要有心理準備去承擔這種可能被質疑而遭人移除的風險?也就是說,即使來源是很可靠,但沒網路與DVD給人收看,只在電視播過一次後就沒了,那麼遇到編輯者屬於謹慎之人,這種來源他就可能不會選擇去引用?
        • 这种来源应该……不必过分苛求
        • (:)回應:因為這問題最初是從紙本文獻發現到,後來我自己才發現到電視節目也存在這問題。請看上面,最初我有舉出四種情況,其中一種是屬於特定館藏或特定單位,並限內部人員或者是申請許可者才能有權限去查閱。從這就可以知道問題,它不是開放每一個人可被查證的,這正是為何我會詢問Wikipedia:可供查證;但如果說電視台或國家媒體中心都留有存檔,甚至於製作人在自己的工作室有留下備份檔,前者是內部人員或申請人員才有權限可看,後者是動用人際關係才能找到什麼人有私下存有備份檔,然而無論是哪一種,若非電視界、新聞界、學術界、政府單位這些人,那麼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這種查證根本是:「看得到,卻不能查」的空談。假設說,我以是一般平民身份,動機是我看到維基百科某條目所寫內容有質疑去追查該來源,我所查到該來源是在某家電視台曾經播出過(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我猜測……結果會是被電視台給擋下,因為按照人性思考,任何人見到我這樣子的人去查,只會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於會被當成藉故鬧事的無聊人士,畢竟人們使用維基百科查看條目也只是閱讀而已,一旦對內容介紹有疑問或對來源感到質疑,不可能會去選擇找電視台或找製作人,肯定會找添加該筆來源的人去問,所以我也能預先站在電視台的立場去設想,他應該會叫我(質疑來源者)回去問維基百科。至於你說:「這種來源應該也符合可供查證」,問題是有的人不這麼想,若是我使他查不到「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這種來源,他會去搬出Wikipedia:可供查證而自己站穩立場,而我卻拿不出什麼可以反駁(我有盡到舉證責任,但對方不認為,因為是我自己在說的),請問這種情況,你要叫我怎麼對他說:「這種來源符合可供查證」這句話呢?所以說,正是維基百科不為內容做擔保,任何人才會有權可質疑他查不到的來源去移除,即使編者也難免出錯,但這種出錯可以經由詢問就能獲得解決。至於過分苛求,並不是我希望如此,而是任何人都可以藉Wikipedia:可供查證去苛求我,請不要將角色給顛倒了,是我詢問要引用這種來源,引用之前也得要遵守方針能否符合,否則現在我不想這麼多,貿然不經討論而去引用,日後步上編輯爭議或提刪討論時,一旦被Wikipedia:可供查證給擋下,最終我還不是一樣要回來面對問題。
        • 是的,但编者也有……提供“后续服务”
        • (:)回應:我也沒說「詢問編者是唯一的方法」,為何你會將我的話去假定設想另一種意思?我知道他可以找互助客棧詢問,或是到條目討論頁發問,但我只不過就人性最直接的反應去解釋給你知道,就像老師在台上教課給學生,學生有問題就當然會問老師,而不會去找課本的作者去問,這意思就如同這條目是我寫的,但對方質疑「一次播放的電視節目」這種來源時,他不會直接找電視台詢問,更不會知道從何找上節目製作單位去詢問,而是會選擇找上我去詢問,因為除了是我添加這筆來源,以及內容介紹也是我寫的之外,另一原因就是找我會遠比找電視台、節目製作單位是容易許多,暫且不論我會不會馬上回應,任何人若是像對方這一位質疑來源時,理所當然會覺得找我比較快,除非他覺得不想麻煩我,或是查看編輯紀錄有一陣子沒活躍,那麼他才會直接跳過我而不問,改去找互助客棧詢問。--Kai留言2017年4月22日 (六) 15:27 (UTC)

建議將沒有明確標示來源的報導視為不可靠來源

先舉例子:[4][5],自由時報和ettoday本身雖然是可靠來源,但這兩篇報導文中寫的是「黨政高層」、「外界」。類似的用法還有什麼「據傳」、「據可靠消息表示」、「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都是根本不知道哪裡來的言論,不排除記者胡謅的可能。這些來源雖然可以追溯至出版者,但不能追溯出自何人之口,不符合Wikipedia:可供查證,應該將這類文章、報導都列為不可靠來源。 -KRF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1:32 (UTC)

  1. 作品本身(文献,报道等)
  2. 作品的作者(作者,记者等)
  3. 作品的发表者(某大学出版社,某新闻社等)

三者都可以影响内容的可靠性。可靠来源可能意味着有可靠出版过程的出版物,在主题上有权威的作者,或者两者兼具。来源的可靠性应可以被常人理解。

--Antigng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3:00 (UTC)

  • 然而並非所有的記者都受過專業訓練,記者訓練不足、素質低劣這種現象,在台灣早就不是新鮮事、而且為人詬病了(參臺灣媒體亂象),把所有能在這些報上發新聞的人都當做「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並不妥。甚至有些報導連記者的名字都沒寫,就寫個「生活中心」、「國際中心」[6],連記者的名字都沒有,如何判斷撰寫報導者是專業人士?而一篇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的「報導」,根本不可信。 -KRF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3:39 (UTC)
    • 一份正规的报纸有很多不同的版面,有专栏部分、有广告部分、有读者来函部分,也有正经的新闻部分。通过版面就可以很好地区分是何种人士所撰。--Antigng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5:41 (UTC)
  • (-)反对。根據提案,連路透社的文章都不能用了:"The mining has slightly slowed down the army," said the source, who asked to remain anonymous because he is not authorized to speak to the media. --Mewaqua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4:47 (UTC)
    • (:)回應:難道只要掛上路透社招牌,什麼文章都可以信嗎?哪一家新聞並非這裡討論的重點。我的想法是報導裡使用「據傳」、「網友指出」之類沒有明說來源的內容不可作為可靠來源。-KRF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4:56 (UTC)
      • 如何各种正规、不正规、公开、不公开的渠道获取、加工新闻信息,这是新闻工作者和编辑的事情;如何从各种正史、野史、日记甚至小说获取历史信息,这是历史学家和审稿人、出版社的事情。但是,我们都不关心。我们信任“一个来源中的某个特定的结论的作者和审核流程对某个特定的主题来说具有足够的专业性”,那么我们就把它当作可靠来源。这件事情就是WP:RS的基本逻辑。然而您讨论的问题无关乎可靠来源的逻辑,您所关心的是,可靠来源中的信息是否是记者最先(独家地)发掘出来的。这不是WP:RS的逻辑,这是WP:NOR中区分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逻辑。除了可靠性和一次/非一次文献的逻辑之外,还有独立性的逻辑。建议您阅读拙作WP:世界上的八种来源,理解这三种逻辑的区别在哪里。--Antigng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5:51 (UTC)
        • 這些報導是不是獨家,並不是我在意的,我在意的是報導用詞的不精確會影響內容的可信程度。記者怎麼樣包裝我不管,我也不管是不是真有「黨內高層」,可一旦記者用這個表示不特定對象的名詞去說明自己的新聞來源,就會使得讀者難以判斷這篇報導的真實性,就算報商和記者都是可信的,但文章內容卻曖昧不明,5W1H的Who不知道跑哪裡去,還能算是一篇報導?您認為維基百科應該引用這種報導做來源? -KRF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06:15 (UTC)

提案的第一句話就不嚴謹了。不應該斷言新聞報導能夠做為百科全書的可靠參考源,這會誤導很多人放心的引用那些材料。百科全書應該儘可能的優先引用扎實的專書、論文或學術期刊。新聞報導是比較不優先的參考源,能不用就別用,當有更好的參考材料就把新聞報導替換掉。另外Antigng說得很好,同樣是新聞媒體網站刊出的材料,新聞報導、主題回顧報導、評論、來函、廣告應當區別清楚。--Jasonzhuocn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13:16 (UTC)

    • 有嚴謹的專著、學術論文當然求之不得。但現況就是,很多條目裡有新聞做為參考來源,而新聞內文裡又丟三落四的,在找到更好的來源前,這是個要處理的問題。既然不是每則新聞報導都是可靠來源,那就得有個標準。-KRF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14:57 (UTC)
    • 那又如每日郵報之類的怎麼說  囧rz...本身即為非可靠來源,記者不影響吧...在要判斷人物是否為專業人士前,先決的來源是必要可靠的...--Z7504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15:05 (UTC)
反對。如此,維基上大部分的來源都不能用了。--Temp3600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16:51 (UTC)
一些報道引用匿名消息往往是保護資料提供者,如政府內部人士提供資料予媒體反對特定政策,我想既然媒體若為可信,則該新聞報道可信程度亦無可置疑。-Istcol留言2017年5月28日 (日) 18:37 (UTC)
就算有「黨政高層」這樣的字眼,也不是整篇新聞都不可靠,而是只有「黨政高層」的意見不可靠;釋字第748號的確認定現有民法禁止同性婚姻違憲啊!-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5月29日 (一) 09:42 (UTC)
  • 不建议列为不可靠来源,但建议这类第一的报道除了须要列明资料出处,也应进一步增补其他独立来源。绝对中立的媒体实际并不存在,否则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大纪元等都不是可靠来源,因此媒体可以有立场,但不可以与其报道的主体有利益联系,例如有偿报道。如果报道的主体与其背后赞助或操纵的组织相关,则应增加其他独立于主体的来源以便反映各方观点。至于专书、论文、学术期刊,也不一定比媒体来源可靠,学者一样有其政治立场及个人喜恶。此外,一些学术机构发表的民意调查和统计报告,常因为受托于执政党或政治组织,其民意调查的问题常被指有引导性而不能反映实况。--Thomas.Lu留言2017年5月29日 (一) 10:03 (UTC)
正如Kerolf666所言,这一类的据闻之类的所谓来源已经成为了当前媒体的一个糟糕的弊病,这不仅仅是台湾某些媒体的问题,而是全球所有媒体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受到网络的影响,消息的快速报道造成了记者和编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的调查和核实,甚至为了报道而报道,只好杜撰一些消息来源)。因此我赞成对这一类来源做更严格的把控,毕竟现实如此。另外,引用匿名消息一般正经的报道会说明这是出于保护原因而匿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5月31日 (三) 02:16 (UTC)
除销量因素,一些媒体因其他缘故也用匿名来源,见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其对中国经济判断之可信度毋庸置疑,因人民日报为其背书。案新规例,是否亦因其匿名不予采信?抑亦是根据媒体本身之公信力决定?如媒体过往记录不佳,报道启人疑窦,如香港苹果日报有刊行无对证的政治批评等,因其曾假作新闻,有此情况,是否待抑亦一视同仁,不予采信?这徒添编辑负担。我倒认为,既已出版,就可采用,除非失实。媒体自己不爱惜羽毛,终有一天会和每日邮报一样,在此之前,我们管不了如此多。-千村狐兔留言2017年5月31日 (三) 16:57 (UTC)
恰恰相反,不对此作一定程度的规制,我才认为是胡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6月5日 (一) 02:18 (UTC)
考慮到記者保護消息來源的可能性,我就先不論「黨政高層」、「知情人士」這種用詞,單論「網友批評」、「網友指出」這種類型的來源好了,我希望可以對這種「新聞:『網友說:...』」式的來源做出更嚴格的規範。現在維基百科把網友發在網路論壇、知識問答網站、BBS、貼吧、部落格之類的留言視為不可靠來源,那我認為「除非這則網友留言是新聞報導的主題,否則即使有第三方的可靠新聞機構引用了這些留言,也不能當作可靠來源」。舉例來說,這一則裡,主題是黃國昌,則「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照片上方明明有傘扣?助理有傘,立委幹嘛不用?」屬於網友意見,就不可靠,但這一則裡,雖然「謝姓網友」是位網友,但該篇新聞的主題就是「謝姓網友的留言」,所以謝姓網友的留言可靠,但底下「網友大呼:「太狂了」、「神藏頭」、「浪費才能」」就屬於一般網友意見。 -KRF留言2017年6月5日 (一) 04:22 (UTC)
不建议直接定义那些媒体是不可靠来源,避免不可靠来源的定义被不断扩大。至于「知情人士」、「网友批评」并非不能作为来源,但条目的内容也应述明有关消息来自「政党人物」、「知情人士」、「网友」,不应故意淡化来源的实际出处及潜在利益冲突,编者更不应单凭这类来源作为真理在条目大量发布偏颇的观点。另外,内容如有此情况也不建议反复删除,否则会引起编辑战,如对条目的来源有所质疑可提交客栈的条目探讨进行公开讨论。--Thomas.Lu留言2017年6月6日 (二) 12:15 (UTC)
贊同Thomas.Lu,重點是在使用資料的方式需要精確,而不是全面去否定這些來源。ffaarr (talk) 2017年6月6日 (二) 12:37 (UTC)
如果引用時有疑慮的話,在文中表明是該出版媒體的說法便可,無需全面否定。—AT 2017年6月6日 (二) 12:41 (UTC)
網友意見屬市民的意見,可歸納為普通市民對某事的看法。--千村狐兔留言2017年6月7日 (三) 18:47 (UTC)
單一網友的意見不具代表性。-KRF留言2017年6月8日 (四) 13:48 (UTC)
我认为没有人简单的否定这些来源,只是说使用这一类来源时应当谨慎,小心甄别。“如果引用時有疑慮的話,在文中表明是該出版媒體的說法便可”这过于简单,我们很难分别这一类来源是媒体假借匿名来源来表达自己的说法,还真的是采访匿名来源得到的说法。所以我认为应当在可供查證里对中这种情况做一下提醒--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6月9日 (五) 03:07 (UTC)

關於存檔網站與可供查證

上一次討論之後,我還有留下疑問:

  • archiveurl
    • archiveurl採用別的網站保存的複製文,我只知道有可靠度問題,但一樣都是存檔,維基百科沒規定不能這麼用,所以我不懂為何有人反對?
    • 若因為這個討論所言,它畢竟還是處於討論,沒有出現在方針指引或使用手冊裡有說明,等於是維基百科沒有規定我們怎麼用archiveurl,為何不被允許「採用別的網站保存的複製文去充當存檔網頁」呢?
    • 承接上一個疑問,既然是叫討論,放在討論裡也除了參與者與旁觀者之外,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你們怎麼規定archiveurl是這麼用的,我的想法是討論存有各自立場的偏見與不確定的,盲目遵循只會使自己陷入無所適從,所以我想問你們這該如何?
  • 來源
    • 可供查證是否僅限於在線(線上)網頁?如果是,那麼我留存的來源呢?
    • 因為某些文獻極具珍稀,當條目撰寫所引用的文獻剛好需要引用這一種珍稀文獻時,我面臨的情況有二種:
      • 過去是開放任何人閱覽,經年許久,如今是基於保存考量,變成只能經申請才能閱覽。我因為不符申請資格,所以想問一種假設,若是有人符合資格可閱覽,並願意寫入條目,那他引用這種文獻能算是可供查證嗎?
      • 在維基百科上,過去有人引用的這一個文獻,我也想引用,但我找遍很多館藏地都沒找到,至少查到有論文引用該文獻,證明是存在的,問題是我沒有管道可以去看到,他這樣不知從何來的文獻引用在條目,能算是可供查證嗎?--Kai留言2017年11月15日 (三) 07:29 (UTC)
关于archiveurl,社群一般比较认同使用使用存档站的来源。不过,有一个实际例子,钉宫理惠的一个介绍,曾经出现来源死链且没有存档的问题,当时的做法就是直接标记原链为死链,但是找了其他可以确认认为是其转载的来源url来作为新来源来补充。
至于线下来源,只是线上来源的确认比线下更高效,毕竟我们都是线上的,而线下来源所叙述的真实与准确性只能善意推断添加者认为其是可以考证的,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因为曾经出现过有问题的线下来源的冒充,所以说线下来源不是不好,只是线上不方便查证。——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15日 (三) 09:20 (UTC)
archiveurl,以可靠度而言是如此,但我不會採用「一般比较认同」這種不確定性,至今我對上一次被糾正的經驗仍存在疑問。
可供查證是不是有個「大前提」,凡是無法被人給查證則不能引用?我那二個問題,前者在問非線上(我自己留存),後者在問別人看過而我看不到。所以我想,你回答的應該是指前者。至少我知道來源曾被發表過(包括影音節目),無論用網路下載的、電視錄影的、付費購買的,甚至是絕版的,這些留存方式都僅自己能看見來源的內容,問題是別人看不到,但也沒限制或禁止我不能這麼用。--Kai留言2017年11月15日 (三) 14:20 (UTC)
請問什麼是線下來源?例如什麼?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15日 (三) 12:18 (UTC)
archiveurl多数用archive.org和archive.is,也比较认同其作为存档网站,其他的话少见。——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16日 (四) 01:13 (UTC)
很多,只要在網路上看不到,那些都算是,但一定能被查到有這種來源。例如:過去電視播放過的、線上影音平台過去可看而今被移除的、過去的原始網頁可看而今失鏈,且查無存檔的,這些情況發生之前,我預先留存給自己一份,如此別人看不到我有存檔,除非有人主動向我索取。我發現很有爭議的是,我無法將全部公開給對方看,若對方轉載給更多人,我就淪為散布之罪,但不公開給人看就無法給人查證。--Kai留言2017年11月15日 (三) 13:24 (UTC)
@Kai3952cwek:這麼說來,書籍、期刊、論文都是線下來源嗎?-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15日 (三) 15:01 (UTC)
也不一定,很多書籍、期刊、論文都已經電子化,能在網絡上查到。——C933103(留言) 2017年11月15日 (三) 23:02 (UTC)
按定义的话,书籍等都是线下,只是现在有线上版本。——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16日 (四) 01:13 (UTC)
@C933103:雖說很多書籍、期刊、論文都已經電子化,但想在網路上看到「全文」,恐怕不是要收費就是要加入會員,所以也不是人人在網路上都看得到。-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16日 (四) 03:12 (UTC)
@cwek:archive.org和archive.is並不是可靠來源,只是網頁刊載的內容是與原始網頁一樣的,如同公路邦張貼縣道140公告是一樣的問題:存檔網頁不是在原始出處的網站。請問,為何有所謂「比較認同」,只認同archive.org和archive.is,那麼為何公路邦不被認同呢?--Kai留言2017年11月18日 (六) 09:08 (UTC)
@克勞棣:書籍、期刊、論文沒有這種問題,反而是網路上、電視上那些才有問題,因為考量到網頁會失鏈、電視節目播過就沒了這二種情況,那麼問題是:保存下來備份只有自己知道,別人無法查證,又如何使人知道來源曾經有發表過?--Kai留言2017年11月18日 (六) 09:08 (UTC)
@Kai3952:我不是問書籍、期刊、論文有沒有這種問題,我是問書籍、期刊、論文是不是線下來源。-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18日 (六) 09:37 (UTC)
我看了原本的發問是寫「在線(線上)網頁」,用意是詢問我的存檔內容取自網路上來源,日後這些來源失鏈,而我的存檔又沒有放在網路上,面對別人查證無法線上查到,這情況能被容許嗎?至於你說書籍、期刊、論文,我不太能懂為何你用「線下」這種詞來問我是不是,所以我當時回答是假設你在問紙質文獻(指實體文獻)。--Kai留言2017年11月18日 (六) 11:29 (UTC)
閣下看了原始來源沒存檔,可是這世界上某個角落的某個看到了同樣來源的人可能有存檔啊!還是用原始網址到archive.org和archive.is搜尋看看有無存檔吧!archive.org和archive.is當然不是可靠來源,但是是存放可靠來源的地方。-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18日 (六) 13:43 (UTC)
@克勞棣
  • 我不知道是否我太多慮,維基百科沒有明文規定不能我拿自己存檔引用為來源,不就意味可供查證不一定要求我做到「百分百」有給人查證的機會,那麼別人無法查證不可以視為移除不可靠內容及來源的理由,是嗎?
  • 有一種人的認知是非出自原始出處都不是可靠來源,即使archive.org和archive.is也一樣。所以按照這種人認知,若是遇上交通部檔案科給我的說法:「政府在網路上任何公開給人民的資訊不會永遠存在」,我無論引用是archive.org或archive.is這類存檔網站,還是其它以外的網站(轉載的複製文),他一樣會質疑不是可靠來源,問題是原始網頁失鏈,他既無法接受存檔網頁,又無法認同失鏈的網頁就是原始出處,那麼以他認知斷定來源不是可靠,這合理嗎?--Kai留言2017年11月19日 (日) 19:15 (UTC)
  • 貼出了原始網址,而原始網址死鏈,但另外貼出存檔網址,這不可視為移除不可靠內容及來源的理由,因為來源是否可靠與它是不是死鏈無關。
  • 如前述,來源是否可靠與它是不是死鏈無關,所以這不合理。-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20日 (一) 02:58 (UTC)
@克勞棣:很感謝user:克勞棣細細解說。你言下之意,經過我的整理,問題就是在於人們的認知認不認同(接不接受),所以他們才會產生可靠疑慮,而你想告訴我的是:「看不見來源的內容不等於非可靠」,網路可以用archiveurl代替,那如果是紙質文獻呢?就像我當初問題有提到「珍稀文獻」,這類都會被館藏單位管制,通常政府機關不會開放閱覽,大學圖書館也只限制校內人士使用,在不符身份之下,一般人想看也只能申請,符合者才能看,於是問題就來了:
  • 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變成我要向對方解釋,好使他相信我是如何取得,手上也確實有這種文獻,而且有看過其內容才會引用。我既然符合可供查證所規定舉證責任,我有必要因為對方在心理上衍生出可靠疑慮,「他不相信我就不能引用」這種道理嗎?
  • 承上一問題,遇到這種偏執的人,那是他無法取得才會看不到,我又不可能為了取信於他,大費周章去查哪裡的二次文獻有引用我手上這種文獻,若按照他這樣搞(偏執的質疑),足以造成我很大的困擾,我能該怎麼辦?--Kai留言2017年11月21日 (二) 21:44 (UTC)
为抵消别人对来源的猜测二多虑地考虑如何保证随时可被查阅那才是偏执吧。可供查证和假定善意是相互作用的,来源的提供者被假设清楚引用与所描述相匹配(假设善意),当然为了更好的查阅,添加者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使查阅更为便捷,尤其对于线上资料,因为存在存档网站。对于线下资料,应该提供完备的文献信息,例如ISBN等,方便去图书馆等查阅(可供查证)。而阅读者理论上假设善意认为引用与所描述相匹配,如果需要查证的话,只要按照上述保存方式或线索查验则可,而且查验认为不符合的话也可以认为该内容不能被查证以质疑移除。——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24日 (五) 09:17 (UTC)
我知道多慮是種偏執,但不表示沒發生這種事,我自己就遇過。依你所言,還是有法子可以保證可被查閱,對方要求就不算過分,我就不算偏執了。只要完整的文獻訊息、館藏地點及如何向館方調閱(告知哪些人身份才能符合申請),有如此詳盡的查證通道,剩下問題就是他自己能否被允許進入館方查閱該文獻。若是我能做到,無論別人能否被查閱,我依然可以使用這樣的文獻,你應該是這意思吧?--Kai留言2017年11月25日 (六) 19:44 (UTC)
  • 不懂用cite模版的archiveurl參數的話,也可以手寫<ref>[http://原.網/址 標題],存檔於[http://存檔.網站/網址]</ref>,或者用其他表達方式,總之重點就是應該是添加而不是取代原網址。 ——C933103(留言) 2017年11月15日 (三) 18:43 (UTC)
  • 另外,有關於難以獲取來源的問題,如果是事先便知道來源會在一定時間後被刪除或變成收費的話,建議在加入來源時同時進行存檔並把存檔的網址按上述方法一併加入參考資料。另外,需要付費不算看不到。——C933103(留言) 2017年11月15日 (三) 23:02 (UTC)
    • @C933103:很抱歉,你回答的問題,以上都不存在。說明如下:
      1. 不是不會使用archiveurl參數,而是在問archiveurl所使用的網站哪一種方式才算是存檔的。現在問題是有二個:(1)維基百科沒有說明,這個討論也就僅止於是討論,為何我的用法被質疑?(2)「別的網站保存的複製文」算不算存檔,如公路邦張貼交通部公告一例,目前只有我認為算,至於你們呢?
      2. 不是難以獲取來源,而是問自己存檔的來源,日後有天要引用時會面臨到可供查證的問題。另外,我從來沒說付費,又怎麼會有你說「不算看不到」這種話?--Kai留言2017年11月18日 (六) 09:08 (UTC)
      • 有關存檔網址,原討論就有說了,不推薦,並且在WP:ROT也提到了可行用處。有關別的網站的複製文,我個人認為可以附上但字眼可能要調整。有關付費來源,我是在回應另一用戶。——C933103(留言) 2017年11月18日 (六) 12:49 (UTC)
        • 這也是我懷疑的,社群之前的討論沒看到哪裡是有討論存檔引用自「別的網站保存的複製文」,很多網誌、facebook、批踢踢都會張貼與原始出處相同的文章,像這種轉載的複製文能不能視為一種存檔,並將其網址運用在archiveurl參數,社群並沒有回答我問題。--Kai留言2017年11月18日 (六) 13:03 (UTC)
如果這些網誌、facebook、批踢踢所儲存的文章除了儲存了文章本身內容與圖片,也記錄了出處的原始網址、發行者、作者、原始日期等資訊,那是可以用的。以報紙新聞為例,像這個存檔網站記錄的新聞,有原始網址、發行者聯合新聞網、新聞日期2016年11月16日,記者馮靖惠,就很適合使用;相反地,像這個只有文字內容與圖片,至於原始網址、報社名稱、新聞日期,記者姓名都付之闕如者,非不得已不要用。-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18日 (六) 13:43 (UTC)
新聞報導是如此,那如果是轉載自某個官方網站的介紹資訊,或者轉載自政府機關張貼的電子公文、新聞稿,像這種的呢?--Kai留言2017年11月19日 (日) 17:18 (UTC)
類似,來源的基本資訊越詳細越好,原則是這樣。-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1月20日 (一) 02:58 (UTC)
既然如此,出自政府機關的電子公文與archiveurl是二回事,卻有人因為archiveurl而質疑電子公文不是出自政府機關,但我問題是電子公文裡面就明列政府機關的名稱,為何會被質疑是造假呢?我想法是archiveurl只涉及來源不可靠,只要改過來就好了,怎麼會出現來源內容會是造假的問題。--Kai留言2017年11月25日 (六) 19:17 (UTC)
User:Kai3952个人认为archiveurl只应填入专用的网页存档服务,以避免内容被随意篡改。复制转贴只是转载,没人能证实真伪和完整性,可以填XXX转XXX,或者website=XXX(仍应遵守可靠来源准则)、author=XXX。线下来源的部分没看懂,似乎与此无关,一般你只需阐明所在书目、页码(必要时可引文摘录小段),无需提供副本(但副本应该公开存在)--YFdyh000留言2017年11月25日 (六) 08:07 (UTC)
线下来源是與archiveurl無關,在討論自己留存能否被引用的問題。你不要用個人認為,這麼說就等於你將archiveurl网页存档服务也變成你所說:「没人能证实真伪和完整性」不確定性,那麼又與转载何異,可能内容會被随意篡改,而且archiveurl网页存档服务就不是原始出處,不符合可靠來源,同樣也會留下你所說:「没人能证实真伪和完整性」結果。--Kai留言2017年11月25日 (六) 19:24 (UTC)

質疑來源本身的真實性,除了靠質疑者親自取得來源才能眼見為憑,有沒有其它方法是別人可代勞證明?

我反察自己,當我舉證的來源,面對別人的質疑,我能做的也只有符合可供查證可靠来源。若是質疑的不是來源內容上記載,而是質疑來源本身的真實性,那麼我能做到的是「自己查證,自己知道」,別人無法親眼驗證,雖然說符合可供查證,但對別人而言,則是不符合可靠来源,因為只有我自己知道才這麼認為,這正是問題。我想的解決方法有二:

  • 請他自己查證,問題是:
    1. 如果他不去查證,只是在維基百科去質疑別人舉證的來源,那麼我能為他做什麼?
    2. 有的來源是特殊情況,限制特定人士才能閱覽,我能看到,他不一定能看到,那麼我該如何證明給他看?
  • 從哪裡取得就在那裡重新查證,將找到館藏地點與儲放位置給拍照或錄影【註】,問題是:
    1. 依我這種情況,因非公務在身而不被允許,我如何證明來源本身沒有造假,也確實取自某單位?
    2. 我不採用影印或掃描是因為複製品無法證明取得確實取自某單位,那麼我該如何證明給他看?

【註】通常人們去圖書館看書不會將自己所找到的書是放在那個位置,然後去特地拍下來給人家看,也沒有人會錄影,更何況是大學或政府。除非有監視器在錄影,但我想應該沒人因為這種事去調閱監視畫面。--Kai留言2017年11月18日 (六) 12:42 (UTC)

User:Kai3952如果来源本身公众可查,只需标注而无义务为其他人提供查询途径、副本。如果来源是内部发行、非公开资料,这不是一个可靠来源:“应该采纳可靠的已经出版的来源”。附:质疑可以使用{{来源请求}}、{{可疑}}、{{需要更好来源}}。--YFdyh000留言2017年11月26日 (日) 12:06 (UTC)
所以你言下之意,Wikipedia:可靠来源只約束我引用的來源是經過篩選,「必須保證」別人可查到,那麼誰質疑就請他自己去查,是嗎?我最近有個例子,來源出處是政府機關,人民可以經由申請去查閱來源。假如按照你說「來源本身公眾可查」,問題就出現:
  1. 對方只想質疑我造假,不願去查,我能怎麼辦?我知道沒義務,但他就是想質疑,好像用意是希望別人幫他查證。
  2. 即使他去查,他向政府機關申請,若是他沒通過,也不是我造成的問題呀,這能說是「來源不是可靠」嗎?
此外提醒,我在這裡只討論查證,關於來源的可靠問題,我在「關於存檔網站與可供查證」另有討論。--Kai留言2017年11月26日 (日) 14:34 (UTC)
个人观点是您无需理会,并可求助其他维基人(如到WP: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探讨该来源有效/无效以求共识,对方无理移除可视作破坏。普通人有途径查阅即可,任何来源均有可能查阅受阻(如网页的失效、书籍的稀缺)。附注是供您以及其他查阅者参考。盼望对方可接受{{Verify source}}标注。自己查证政府文件可能属于第一手来源,应小心采用。--YFdyh000留言2017年11月26日 (日) 21:50 (UTC)
你說個人觀點的「個人」是指誰?是指你,還是指他?--Kai留言2017年11月27日 (一) 05:31 (UTC)
我本人对目前方针的理解。不一定是社群共识,但供您参考和心安,有争议再由社群讨论更有效率。以前有过类似讨论,看到也是回答您的此提问,如果您遇到了此种争议,就争议细节开题可能更利于社群达成共识。--YFdyh000留言2017年11月27日 (一) 06:39 (UTC)
有試過討論了,我有理,他也自認有理,反而我被他譴責,甚至我幫他去查證。依我看對方的堅持,共識是抵不上個人觀點(他質疑來源造假),社群對於我與他之間編輯糾紛是避之唯恐不及。我能奈他何?現在回想,我是很後悔引用這種來源,即使符合Wikipedia:可靠来源,仍無法滿足他的質疑。歎~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他的問題?--Kai留言2017年11月27日 (一) 09:33 (UTC)
面对纠缠不清的议题和编者,恐怕没什么好办法。第一手来源确非最优,容易原创研究。如果对方坚持移除(而您又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共识),您可考虑在自己的用户空间撰写作为草稿与参考,一般没有他人影响。--YFdyh000留言2017年11月27日 (一) 13:29 (UTC)
他堅持的是來源造假,我已經先在這筆移除來源。來源出自政府機關,我引用了,這能如何原創研究,或者說如何造假?即便我向政府機關調閱來源,查證結果屬實,這也不是他自己去查證,當然他不會相信,所以我就不知道該怎麼滿足質疑。--Kai留言2017年11月27日 (一) 14:01 (UTC)

「香港流動媒體」成立的「一帶一路資訊帶聯盟」及其近百家加盟媒體

按照目前官網上的標示,以下媒體已經加入了這個聯盟:

[亞洲]香港流動新聞︱海外華媒頭條︱日本中日新報︱柬埔寨柬華日報︱泰國東盟商界︱泰國東盟經濟時報︱馬來西亞亞洲時報︱台灣人間福報︱日本留學生報︱印尼國際日報︱印尼印華社︱香港環球評報 [美洲] 美國亞省時報 ︱ 美國神州傳媒︱ 加拿大七天傳媒 ︱加拿大七天商業週刊︱La Connexion︱美國紅杉林︱美國華視 ︱ 美國華夏時報 ︱委內瑞拉委國僑報 ︱ 加拿大楓華之聲 ︱美國美中報道︱美國芝加哥時報 ︱美南新聞日報︱美南英文報︱達拉斯時報︱華盛頓新聞日報︱亞特蘭大新聞︱西雅圖新聞︱波特蘭新聞︱聖路易新聞︱華報︱波士頓新聞︱舊金山老中報︱加拿大多倫多在線網︱美國華興報︱美國中美郵報︱美國ICN電視聯播網︱加勒比海特多中文網︱美國新世界時報︱加拿大健康時報︱加拿大名人雜誌︱南美新聞網︱美國伊利華報︱美華商報︱加拿大環球華報︱僑聲報︱巴拿馬僑聲報 [大洋洲] 澳洲企鵝新聞網︱澳洲昆士蘭華商周報︱澳洲華廈商報︱新西蘭鄉音報︱紐西蘭華頁︱紐西蘭彼岸國際傳媒 [歐洲] 義大利歐洲華人報︱羅馬尼亞歐洲僑報︱北歐中華網︱北歐綠色郵報網 ︱英國英中時報︱荷蘭僑網︱匈牙利新導報︱法國僑報︱英國華商報︱愛爾蘭新導傳媒︱義大利歐華聯合時報︱義大利歐聯網︱希臘中希時報︱德國華商報 [非洲] 模里西斯華聲報 ︱埃及中國周報

看了一下其中一部分的媒體的網站的報導,感覺雖然有數個網站是有些一般正常的報導,但大部分媒體的宣傳成份都很濃厚。因此,建議把此等媒體的報導視為一次來源。有什麼看法嗎?——C933103(留言) 2017年12月8日 (五) 23:47 (UTC)

逻辑不对,一次文献是一次文献,可靠文献是可靠文献。没有必要在可靠来源指引中指出某些文献是一次文献,这是其一。其二,新闻报道属于一次文献还是二次文献不可一概而论,报章刊登的突发性的新闻报道乃至通告信息,都属于一次文献,但是回顾性的新闻报道则属于二次文献。--Antigng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2:45 (UTC)
或者可以參考這篇討論?--No1lovesu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06:50 (UTC)

有關用戶解讀可供查證方針和非原創研究方針

可供查證方針的引言寫明:
「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這意味着寫入維基百科的內容須要能被讀者在可靠來源中得到驗證。維基百科不發表原創研究,其中收錄的內容需要有既已發表的材料作為依據和支持,而不能僅由編輯者認定「真實正確」。編輯者應為條目中的內容及其引用提供可靠來源,否則,這些內容可能被移除。」
舉證的責任亦寫明:
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內容均應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引用的來源須明確支持條目中出現的資訊。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編者應完整引用來源,儘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資訊,在引用書籍時應註明至章節。如果某一主題得不到來自可靠第三方來源來的支持,則關於該主題的條目不應出現在維基百科上。缺乏來源的內容將可以被刪除(尤其受合理質疑而確無可靠來源查證的內容)......。
另外,非原創研究方針可靠來源部分都闡述了:
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材料,都應有着可靠來源的支持。無法找到可靠來源的內容會被視作原創研究。唯一可讓你的編輯不被歸類為原創研究的方法,是去創作一篇包含相同內容,並已在可靠來源上發表的文章。再言,即便是一段來源充足的內容,如果你在其中撰寫了與來源全文無關的文字,或者提出了來源中沒有直接和明確支持的立場,你同樣進行了原創研究......。
但是有用戶卻「只在編輯摘要內列明NASA相關資料」(由編輯者認定「真實正確」)而不在相關條目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7][8][9][10][11][12][13][14](依次為強烈熱帶風暴莫柏 (2011年)熱帶風暴摩羯 (2013年)強烈熱帶風暴塔巴 (2014年)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2014年)熱帶風暴莫拉菲 (2015年)強烈熱帶風暴彩雲 (2015年)熱帶風暴麗琵 (2013年)颱風薔琵 (2015年)),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不承擔舉證的責任,不為條目中的內容及其引用提供可靠來源,不列明與條目主題直接相關、且直接支持條目信息的可靠來源甚至未見改善意願[15][16][17][18][19][20][21][22](依次為強烈熱帶風暴莫柏 (2011年)熱帶風暴摩羯 (2013年)強烈熱帶風暴塔巴 (2014年)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2014年)熱帶風暴莫拉菲 (2015年)強烈熱帶風暴彩雲 (2015年)熱帶風暴麗琵 (2013年)颱風薔琵 (2015年))甚至有人當可供查證方針非原創研究方針為無物(本人提問[23][24]與用戶回應[25][26][27] ,本人因此想由社群定奪,究竟「只在編輯摘要內列明相關資料」(由編輯者認定「真實正確」)而不在相關條目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不承擔舉證的責任,不為條目中的內容及其引用提供可靠來源,不列明與條目主題直接相關、且直接支持條目信息的可靠來源甚至未見改善意願的做法是否恰當。--MCC214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08:45 (UTC)

WP:NPOVWP:V中有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许为翻译问题

WP:NPOVREASON第四段:“我们提出了这些理据,但由于维基百科是建基于社群的国际性资源库,我们不能期待参与者们都能同意我们的所有理据,甚而连许多理据都不能期待。”

WP:SOURCE第三段:“学院与同行评审出版物的价值很高,通常是它们所涉领域中最为可靠的来源,譬如在历史、医学与科学中。可靠但非学院的来源亦能用于这些领域,特别当它们是享有声誉的主流出版物时。”

以上两处疑似翻译错误,但未能在英文维基百科现行方针找到对应原文,希望大家能够来看看。--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CuSO4 2018年1月16日 (二) 09:00 (UTC)

关于简单罗列地名、地标是否逐一列明来源

  • 第一个例子:西木区设施章节;
  • 第二个例子:上海市中“旅游章节”。
  • 第三个例子:纽约市人文景观章节。

根据Wikipedia:可供查证方针规定,所有的描述都必须提供可靠来源。这包括,罗列任何东西,只要涉及到叙述、描述,都需要来源佐证。那么,以上海市条目为例,“旅游”一栏中以列表形式及其简单列举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外滩等地标。列表中,仅有地标名称,没有任何描述和评论。今天与其它编辑就西木区简单罗列各个建筑是否需要逐一来源支持交谈,有编辑主张不管用途如何,不管是什么地标,即使是最简单的点名,只要点到一下名字,即使没有任何描述,也必须挨个列出来源,证明这个地标的存在性。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概念,上海市的“旅游”章节下的景点列表中,必须挨个添加总计30个参考来源,以证明“浦西”、“外滩”、“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等地点或地标确实位于上海、且确实是地标。

同样的,纽约市人文景观一节,以图片列表的形式列出了诸多景点,但是没有任何景点或图片附有参考来源,以证明“这些景点的确是纽约的景点”。

如果金茂大厦名副其实地立在上海浦东,看得见摸得着,地图上看得到,尤其是在建筑物本身已经有单独条目、来源详细的情况下,那么还需要在“上海市”的旅游章节单独列出来源证明金茂大厦是位于上海的地标吗?尤其是仅仅是在点一下名字,不涉及到任何描述、不涉及任何叙述或评论的情况下。如果是需要列明来源,那么来源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证明这个地标的经纬度坐标以证明是在上海?还是需要进一步证明地标的知名度?

这个问题可能以前就讨论过,但是我没有能搜索得到。我记得以前线下聚会的时候也有争论过这个事情,希望各位能够澄清下方针。如果结论是“无论如何,即使是点一下名字,也需要来源”,那么大量的条目都需要补充参考来源。--♥GO BRUINS! 2018年1月20日 (六) 09:19 (UTC)

WP:孙文--云间守望 2018年1月20日 (六) 11:42 (UTC)
假如有一天上海市条目被巡查的人修改成了这个样子,这是有道理的吗?上海市条目在2016年底进行过优良条目重审,当时似乎没有任何一个编辑认为30个地标需要一个个标注来源以证明它们一个个都是上海的。我在写作其它城市条目的时候,也参考了上海条目的格式。--♥GO BRUINS! 2018年1月20日 (六) 11:57 (UTC)
    • WP:VER寫得太明白了。有的東西,本地人可能覺得是真的,但是對於其他地方的讀者或者維基人來說,怎麼去查證呢?這種提案本身就是很嚴重的WP:OR。沒必要對現行方針作修改-- 西門豹治鄴·入報河伯 2018年1月20日 (六) 14:36 (UTC)
    • 我的观点:
      1. 即使编者确信某物客观存在,也可能需要来源。因为编者以外的人可能不如此确信,需要来源以供查证。例如霍顿平原国家公园里边生活着水鹿,水鹿客观存在,但是编者口说无凭,还是需要来源支持。至于“地图上看得到”,那是“地图算不算可靠来源”的问题。
      2. 不太可能受质疑的内容,不一定使用内嵌引用提供来源可供查证方针要求:所有内容要有来源;可能受质疑的内容要使用内嵌引用提供来源。因此,不太可能受质疑的内容,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提供来源,例如文末的“延伸阅读”、“书目”,或者通过内链在相应条目中提供来源。
      3. “上海市存在金茂大厦”是不太可能受质疑的内容,不一定使用内嵌引用提供来源金茂大厦条目存在大量来源证明其位于上海,因此上海市条目中提及金茂大厦时,不一定使用内嵌引用提供来源。
      4. 如果有人质疑上海市存在金茂大厦,请使用内嵌引用提供来源。很多可靠来源可以证明金茂大厦、外滩、浦西、东方明珠都在上海,既然有人质疑了,随便引一个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做呢?
    • --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8年1月20日 (六) 15:38 (UTC)
      • 您的观点了解了。那么,“不太可能受质疑的内容,不一定使用内嵌引用提供来源”,这似乎是社群默认的操作共识,就像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上海市旅游章节列表需要补充30个来源一样。但是方针上,除了孙文那个文章外,并没有仔细讲过。现在假如一个外国人、或一个纯粹找茬的人,立刻给上海市条目挂了30个来源请求,就像这样。或者说,假如有个人,憎恶上海&纽约,一次性把所有跟上海市&纽约市有关的条目全部拉出来,把所有“不太可能受质疑的内容”全部挂上“来源请求”的模板,一下子挂了几百个。此人的操作是应该被视为合理巡查呢,还是扰乱?--♥GO BRUINS! 2018年1月21日 (日) 00:26 (UTC)
    • 我提到孙文,是误以为你在说上海市,而不是西木。基于类似上海市或者类似量级的城市中的极知名旅游点,举证轻而易举,没人质疑那是很正常的。如果不是显然的,例如西木这个条目,对非本地居民并非极为知名,举证没那么容易,显然是需要举证的,不然我觉得有理由认为原创研究。-云间守望 2018年1月21日 (日) 06:34 (UTC)
基本赞同上面的说法。WP:举证:“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质疑或可能被质疑的内容均应使用内嵌引用来提供可靠、公开的来源。”,如果不符就不必内嵌引用来注明来源,条目中的内部链接、外部链接应有佐证和彰显(如果没有,需要{{fact}}或{{or}})。大量标注应劝止,是为扰乱。一个知识是否为常识、不需证明的断言,要看共识。--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1日 (日) 00:38 (UTC)
接上面,似乎阁下认为,即使不需要内嵌,也可以使用诸如外部链接、内部链接、参见、延伸阅读等间接方式来作为来源。那么诸如坐标、地图、google街景等方式可否作为参考来源呢,比如UCLA学生宿舍中,“有人质疑XX楼海拔最低、距离学校最近”属于原创研究。当然这个例子已经找到了第三方来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没有其它来源,使用地图、google街景、坐标系、或者官方提供的3D互动式地图,通过视觉效果,能否作为来源的一种。还是必须要来源明确写明“XX楼离学校最近”?上面提到了这种来源不一定可靠。--♥GO BRUINS! 2018年1月21日 (日) 00:54 (UTC)
这种研究性、总结性而缺乏引文表述的断言,个人认为应慎重加入,可能不准确(不同查证和理解方式)和缺乏关注度。--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1日 (日) 13:16 (UTC)
嗯,海拔高度这种东西,较难查证,地图也不能直接明白的显现出来。如果不是第三方其它来源,就删了。--♥GO BRUINS! 2018年1月21日 (日) 13:24 (UTC)
我个人同意论述中的表述。谷歌地图最多算一次文献,可以使用,但应当少使用。而权威机构出版的其它地图(比如上海市出版的行政区划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则更简单,地图本身就是文献的一种表达形式,直接被视为一般的可靠文献、出版物、网站,按照通用的规则引用即可。--♥GO BRUINS! 2018年1月21日 (日) 13:21 (UTC)

來源是否必須要有有效鏈結才算數?

如題。@MCC214NivekinSanmosa3ATENUW1 2018年6月30日 (六) 03:58 (UTC)

可以沒有連結,例如各種紙本文獻,只要提供可以查證的資訊,在圖書館確認便可。—AT 2018年6月30日 (六) 04:49 (UTC)
@AT話說葵青交匯處的紙本文獻,我需不需要scan一下那頁,然後email給你看?那個是我加的,我家裏有一本(我自己也很驚訝為何會有)。SænI'll find a way, or I'll make one. 2018年6月30日 (六) 05:31 (UTC)
有當然比較好。—AT 2018年6月30日 (六) 13:09 (UTC)
那我明天enail給你,純粹一個地圖。SænI'll find a way, or I'll make one. 2018年6月30日 (六) 15:26 (UTC)
看過了,覺得不行。真的只是地圖,無法反映些什麼。—AT 2018年7月1日 (日) 15:44 (UTC)
@AT反映的不就是“葵青交匯處原為迴旋處”這麽一句嘛。SænI'll find a way, or I'll make one. 2018年7月2日 (一) 01:58 (UTC)
那不用知會我吧,我還以為是要用來驗證是否符合關注度。—AT 2018年7月2日 (一) 08:02 (UTC)
  囧rz……做多了功夫了。SænI'll find a way, or I'll make one. 2018年7月3日 (二) 02:35 (UTC)

非中文来源的使用

“非中文来源的使用”这段与英文版相比内容不全。英文版中的“English-language sources are preferred over non-English ones when available and of equal quality and relevance. ”这句在中文版中没有体现。该句英文的意思就是在英文维基中如果有与非英文资料同样可靠和适用的英文资料时,英文资料来源优先于非英文资料来源。对于中文维基,这句就应该是如果有与外文资料同样可靠和适用的中文资料时,中文资料来源优先于外文资料来源。由于此处没有这句话,有些维基人误解为只有在外文资料有中文翻译版时才使用中文翻译版。即使有可靠适用的中文资料来源,外文资料也可以优先于中文资料来源。这与英文原版的原则是相反的。钉钉留言2018年8月21日 (二) 14:25 (UTC)

外文与中文资料来源的使用

英文原版的资料来源可供查證en:Wikipedia:Verifiability明确指出:“English-language sources are preferred over non-English ones when available and of equal quality and relevance. ”该句英文的意思是在英文维基中如果有与非英文资料同样可靠和适用的英文资料时,英文资料来源优先于非英文资料来源。对于中文维基,这句就应该是如果有与外文资料同样可靠和适用的中文资料时,中文资料来源优先于外文资料来源。但这句在中文版维基百科:可供查證中没有体现。有些维基人因此认为只有在外文资料有中文翻译版时才使用中文翻译版。即使有可靠适用的中文资料来源,外文资料也可以优先于中文资料来源。甚至有人在评优特的时候,以没有使用外文资料来源为由投反对或是因此认为文章质量不佳。这与英文原版的资料来源可供查证原则是相反的。中文版需要加进英文原版的这一条。钉钉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05:43 (UTC)

Wikipedia:是英文维基说的!,不过原则上我认为任何语言的来源等价对待,如果以没引用等同描述的语句所引用的参考的话,只要能找到或有相应的中文参考代替或增补也可。——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8月22日 (三) 05:52 (UTC)

Wikipedia:是英文维基说的!上面是挂了牌子的,只是一篇論述,“並非中文維基百科方針或指引”。维基的基本原则所有语言版都应该遵守,最初的维基就是英文维基,其基本原则中文和其它维基都应该遵守。中文维基百科的读者是中文读者,中文资料优先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些维基人在评优特的时候,以文章没有使用外文资料来源为由投反对或是因此认为文章质量不佳,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维基百科:可供查證需要加进此条中文资料优先原则,否则会被某些人歪曲。钉钉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06:15 (UTC)

我引述这个,主要是声明en并不是都适合其他区的。实际上很多翻译型的条目都是直接使用翻译源的来源,我的观点是任何语言的来源都是等效果的,不区分优先,当然你说某些评选以此为理由,原则上这只是“合理”的反对意见,不好直接说人家这样做不好,虽然的确不太好。如果你要质疑的话,应该针对反对意见反驳如果是翻译型条目为什么不使用外语来源或者是这个中文来源为什么比外语好。——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8月22日 (三) 09:56 (UTC)
维基百科不是简单地翻译其它语言版的文章。你所说的翻译类文章,如果之前仅局限于简单翻译,之后有人对其进行更新,修改都是应该优先使用同等质量的中文资料来源的。钉钉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14:06 (UTC)
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翻译型就是这样,近似原样翻译,原来有没什么加什么,所以不能强求一定要用等效的中文参考替代。同时,对于以没使用外文来源,只能说是有点吹毛求疵罢了。 ——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8月23日 (四) 00:36 (UTC)
BTW,作为人类的本质,我的观点是任何语言的来源都是等效果的,不区分优先。——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8月23日 (四) 00:40 (UTC)
所謂中文優先只應該建基於與外文來源同樣或更可信和適用的情況下,使用中文來源時則會讓較多讀者能夠更易理解和查證。然而,當中文來源的質素次於外文來源,甚至錯誤的時候,那就不能單純以中文來源優先為由來拒絕外文來源。反過來說,如果該條目主題並非出於中文語境的話,那外文來源較為可靠的可能性要高更多。因此,除非您可以斷定中文來源的質量與外文來源完全一致或更高,而且經過反覆查證(可靠來源也有可能出錯),多項來源均有同一結論、說法、主張(不論中外),否則無法構成中文來源優先的論調。—AT 2018年8月22日 (三) 07:56 (UTC)

有前提呀,如果有与外文资料同样可靠和适用的中文资料时,中文资料来源优先于外文资料来源。中文维基百科:可供查證怎么会有这条。钉钉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08:00 (UTC)

您的主張並不單單是這樣吧?而且,您理解的使用中文來源與我理解的並不一致。—AT 2018年8月22日 (三) 08:06 (UTC)
我的主张是中文维基应该遵循英文版原有的原则,并不是我个人说的什么原则。维基百科:可供查證基本上就是翻译英文版维基的内容,没有理由把英文版里的这条删除。钉钉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14:06 (UTC)
英文維基會有此引述應該是考量到參與者來自各語文圈,唯一共通的語言是英文,所以為了讓更多人理解參考來源在說些什麼、便於母語是各種語文的用戶查證,所以如此訂定。但我認為,對於中文維基來說,哪個語文的參考來源是真正的源頭,才是應該優先做為參考對象的。會如此說當然是因為除了與中華文化圈有關的事務外,幾乎所有領域的學問都是翻譯來的,因此就算是中文的參考來源也有很大一部份翻譯自其他語言,既然可以找到真正的源頭當然以源頭最為準確。當然,為了便利只會中文的用戶參考,同時將兩種來源的資訊並列應該也是一種作法。--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2日 (三) 10:24 (UTC)

阁下的理解是错误的。英文维基里也有中华文化圈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遵循英文资料优先,条件是有与中文同等质量的英文资料。钉钉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14:06 (UTC)

哪裡有理解錯誤了?兩個立論在意的重點根本不同呀。畢竟會中文的英文維基用戶,跟會英文的中文維基用戶比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2日 (三) 15:26 (UTC)
不同維基有不同的情況,無法直接套用。釘君需要解釋為何要加入相關句子,而不是單純地認為英文維基的規定就必然要引入,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AT 2018年8月22日 (三) 17:03 (UTC)

我认为本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实情况不适合。中文维基还处在有没有饭吃的阶段,这种时候选定只吃牛肉,大多数写作人士会很难办,他们只会照着英维原文搬运,让他们找中文来源真是难于上天。不过说到这里,既然有ENWIKISAID,是不是也应该写一个“不要直接引用外语维基的参考来源”??毕竟外语维基贴的来源并不一定都是正确和可靠的,直接原文搬运而不查证可以被接受吗??--180.107.66.146留言2018年8月22日 (三) 22:20 (UTC)

說到en:Wikipedia:Verifiability我不得不吐槽兩句:英文維基百科許多人死死抓住「English-language sources are preferred over non-English ones」這部份不放,而完全忽略「of equal quality and relevance」這部份,結果在爭論外語人名地名的時候,他們會搬出英文資料來證明某個外語人名地名沒有附加符號,就算外文資料怎麼證明相關的外語人名地名有標點符號,就算我怎麼主張這些外文資料遠比對應的英文資料可靠,他們也會完全忽略外文資料。有見及此,我想說的是:閣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條規則執行起來難保不會被有心人濫用。【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侠歡迎加入反對病毒音譯名的行列! 2018年8月23日 (四) 00:16 (UTC)

  • 钉钉在过往的评审中的观点恰恰就有你说的那种倾向,他觉得仅仅使用中文材料编辑韩国相关条目是足够的。 --🐕🎈(实用主义大于天) 2018年8月26日 (日) 13:02 (UTC)

如果中外两个来源的质量无差异,应该优先用中文来源,因为便于查证和阅读。同理,如果外文来源有可靠的中文译本、转载,可以考虑替换掉。对于来源方的可靠性,有些编者可能认为外文来源和字句更具可靠性。“反过来说,如果该条目主题并非出于中文语境的话,那外文来源较为可靠的可能性要高更多。”,前提是编者和读者能准确、不曲解地理解外文来源的表述,此种情况下中文来源可能更利于查证(准确性争议是另一方面),避免对表述的原创研究。--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3日 (四) 01:50 (UTC)

维基百科的这一原则是不排斥使用外文资料来源的。在没有同等中文资料的情况下,使用外文资料与这一原则是不矛盾的。如果某些文章的中文资料少,或是质量不高,需要依靠翻译外文版的维基来创建或扩充文章。这与维基百科的这条原则丝毫不矛盾。因为维基的这条原则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简单说中文资料来源优先于外文资料来源。以上几位的讨论跑题了。钉钉留言2018年8月23日 (四) 05:25 (UTC)
Wikipedia:可供查證#非中文来源的使用。如果有同等品质的译文,坚持使用外文来源是没道理的,一是编者翻译理解不一定准确,二是“因为原则上,读者应有机会查核原始资料,以得到最准确的信息。 ”--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3日 (四) 08:37 (UTC)
我承認除了中文圈的事物之外,對於其他領域的中文文獻是抱持較為不信任的態度的(請原諒我的不信任,但事實就是中文的參考文獻考證品質平均起來的確較差)。所以如果有同等品質的參考來源我寧可看到原文或至少讓它們並列以供核對,這樣才能避免因為翻譯品質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曲解了原意,所以我反對用中文參考來源替代外文參考來源的可能性,縱使它們品質雷同。--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3日 (四) 17:45 (UTC)
您的感官和经验其他人或可理解,但不受到上述方针的认可。并列能接受,但可能冗余杂乱、不能作为要求。自行翻译理解可能带来很大的原创研究空间和争议,其他人难以查证和纠正。--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5日 (六) 17:15 (UTC)
确实很多维基人不是专业翻译,但钉钉过去曾经多次引用翻译质量很差的中文文本,质量差到根本不是专业翻译的人都能看出质量差来。--🐕🎈(实用主义大于天) 2018年8月26日 (日) 13:06 (UTC)

这不是平均起来看到,要就是论事。有同等的中文资料就没必要必须使用外文的。大多数翻译维基文章的人都应该是业余翻译,翻译质量是没保障的。专业翻译不会有兴趣在工作之余还翻译维基的文章。此外外文资料无法让中文读者查证,给维基的可查证原则带来人为的障碍。钉钉留言2018年8月24日 (五) 05:50 (UTC)

請留意提供外文參考資料並不等於就是條目內容的翻譯來源(是誰規定中文維基條目只能用翻譯的?難道不能考究查證完了之後從頭撰寫嗎?)還有,長期觀察中文維基就知道比例不低的編輯用戶擁有很不錯的外語閱讀能力,所以「外文资料无法让中文读者查证」的立論很奇怪,無論資料是中文外文一般的讀者是不會去查證資料的,通常會查證資料的是「編者」,而編者很多都看得懂外文。所以正確的外文資料來源並不是困擾,但來路不明不知原文是啥的中文資料來源,對看得懂外文又想要查證資料正確性的編者(例如我)來說,反而是個真正的障礙!--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4日 (五) 12:46 (UTC)

阁下在不停地跑题,如果中文资料来源来路不明,那就不是与外文资料同等的资料来源。况且外文版维基的资料来源也不是一定来路都明朗。至于其它的什么维基读者不查证,大多数维基人都外语好,这些都是阁下毫无根据的POV。作为中国人最起码对自己的国家也该有些尊重,怎么也不至于妄自菲薄到如此地步。钉钉留言2018年8月24日 (五) 14:28 (UTC)

對不起,雖然我一點都不想挑起國族認同問題但如果您要這樣人身攻擊的話,我只能說好險我不是中國人也與您不同國!在維基百科上,我只是個維基人,尊重國家還啥的一點都不重要,力求條目資料的準確才是我的信念。話說,真正跑題的是閣下您吧?明明是在討論中文維基參考來源的準確問題為什麼要反覆強調外文版維基也不怎樣之類、莫名其妙的類比?而且如果中文資料有辦法提供明確的外文來源的話,為什麼我不直接參考更準確的外文來源就好?還有,NPOV是條目內容編寫的政策,請不要濫用到互助客棧這種討論場合。所謂的討論,就是大家在發表自己個人的看法,是一點都不可能NPOV的事,要這樣濫用維基百科的政策我也會呀,我是不是可以說您認為中文維基人的外語能力不好是莫須有的POV,在沒有辦法提出可靠參考來源證實外文不好的人佔多數之前,任何對人物的負面評價都是維基百科禁止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4日 (五) 17:54 (UTC)

我只想澄清下我之前说的中国人不是指某个国家的。不过阁下的确跑题,我之前已经说过多次了,维基的这项原则并不排斥使外文资料来源。阁下的这种单纯认为外文资料就比中文资料好的说法是没有任何维基原则与方针所支持的。钉钉留言2018年8月25日 (六) 04:00 (UTC)

討論標題叫「外文与中文资料来源的使用」所以哪裡有跑題?您莫名對人人身攻擊的部分才是真跑題吧!好呀就不計較這點回歸正題:您主張(同品質)中文資料應該優先於外文資料的說法,一樣沒有任何維基原則與方針所支持,不是嗎?就是因為方針與原則沒有清楚提到,所以才需要在互助客棧討論,要不然直接看方針就好幹嘛設互助客棧?重申一次,我主張「無論參考來源的語文是啥,誰是文獻的源頭就是以誰為優先,因為它一定比較準確」。請仔細看清楚這句,別再用濫訴別人跑題模糊焦點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5日 (六) 08:28 (UTC)
对“文献源头优先”(=)中立,“因為它一定比較準確”的前提至少是理解准确无误,而这对于寻常编者、读者是有并造成一定困难的,会阻碍查证、违背列明来源的本质,即允许读者查证,维基百科不是精英主义。比如对西班牙文化,如果有编者用西班牙文文献取代中英文文献(及可能的更改叙述。当然,新增和变更内容带来讨论是更好的,但冷门条目易被忽略,“优先”之论更带来问题),表示这更准确,有多少编者能对此准确查证和纠正呢。其次,“文献的源头”有可能更接近第一手文献或者早期的第二手文献,而有关译文、报道或进一步研究可能有更加全面、准确或中立的内容和观点。补充:即便“文献的源头”仅指该主题的语言源头,内容也会潜在有地域中心的不全面性。--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5日 (六) 17:15 (UTC)

这个维基原则并非我个人主张。我开始这个讨论是因为中文维基将维基原有的这条原则删除或遗漏了。阁下不是说用外文资料找源头吗。怎么不到英文维基查证下。钉钉留言2018年8月25日 (六) 09:24 (UTC)

又在濫用維基政策,除了亂栽別人跑題之外是只會這招嗎?要有參考來源是指條目內容的查證,非關WP字頭的頁面。中文維基又不是英文維基的分版,當初制訂政策時就算參考了英文維基,也是適合中文維基的沿用、不適合的汰除,這並不是遺漏。中文維基也有很多英文維基沒有的政策,難不成您要以英文版沒有當理由將它們刪除掉嗎?--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5日 (六) 11:04 (UTC)
(-)反对:什么叫「中文维基将维基原有的这条原则删除或遗漏了」?中文维基百科和英文维基百科是同等地位的姊妹计划,不能因为英文维基起步早就将其方针视作所有姊妹计划都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就如同没人会把姐姐当成妈妈一样。——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2018年8月25日 (六) 11:24 (UTC)
提醒钉钉和大象不要继续诉诸人身。就“对看得懂外文又想要查证资料正确性的编者”,列出多种语言的来源是能够解决并兼顾的,具体需求和做法可另做讨论,但“源头优先”论我认为不存在共识,只是大象等一些编者的个人偏好。就“您主张(同品质)中文资料应该优先于外文资料的说法,一样没有任何维基原则与方针所支持,不是吗?”,我在上面提到过Wikipedia:可供查证#非中文来源的使用,我认为是支持中文优先的,具体争议可以仔细讨论,私认为大象您不应坚持“所以我反对用中文参考来源替代外文参考来源的可能性,纵使它们品质雷同。”为正确导向。就“我开始这个讨论是因为中文维基将维基原有的这条原则删除或遗漏了。”之论,我认为只是表达欠妥,意指中文维基没有对这条规则不适合中文维基做出过讨论和共识的遗漏,并不是方针应遵照英文的概念曲解。--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5日 (六) 17:15 (UTC)
請留意您的立論似乎是專指「文章的翻譯/引用」,但是,我所指應以原始出處為主的概念,是建立在「資訊」(info)的查證上,這並不牽涉到編者(維基用戶)翻譯得準不準確的問題(因為根本就不是翻譯的)。會有這種誤解可能是大部分維基人都是以翻譯作為條目撰寫的主要方式,不管翻譯對象是其他語版的維基條目,或是某篇外文報導,所以才用所有的條目都是翻譯來的這樣的想法在思考規則。但是,以我自己的作風為例我寫的條目幾乎都不是用翻譯的,所以能夠提供最正確資訊的資料才是最有用的資料,被人翻譯過一手就是多了一次被曲解或寫錯的風險。
話說,「當引用來源的語言不為中文時,原文與譯文同等或更加重要」不就是跟我的主張一模一樣嗎?若以數學式來譬喻,不就是「原文≧譯文」?--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5日 (六) 17:36 (UTC)
您的意思是指撰写方式为总结+补充佐证来源,而非根据已查证来源总结和编撰?我会担心(但不抗拒)这种撰写方式的原创研究和倾向性理解风险。“我写的条目几乎都不是用翻译的,所以能够提供最正确资讯的资料才是最有用的资料”前半的含义是什么,撰写的内容是否是依照所提供的来源撰写呢。“被人翻译过一手就是多了一次被曲解或写错的风险”,编者在参照外文来源查证或撰写时,同样要进行翻译和理解,而翻译的质量没有保证,基于中文来源进行叙述和用词是否可能更加准确,或者至少可查证。如果来源叙述失准,那是来源选择和质量的问题,可以补充来源、备注;可供查证不等同正确
嗯,此处我之前的理解有些偏差,“读者应有机会查核原始资料,以得到最准确的信息。”是指查阅到原文,“同等或更加重要”指原文可能更重要,“无论译者是维基百科编辑或资深的翻译家”也指译文的质量最多等同原文。“直接引用来源中的语句时,应尽量使用公开出版的译文,而非编者自译的内容。”中的引用可能专指{{quote}}而非提供参考来源。“在文章中使用自译版本的译文时,提供原文,以便读者核对。”的确也支持提供原文(不过这个不太相关,用于不得已自译情况,有可靠译文时理论上不建议自译)。
在可供查證方针中的确没找到明确的语言相关条款,是我对“读者应有机会”片面理解(并认可)为应为编者、读者提供查证的便利(语言和可访问等层面),但该条属于“非中文来源的使用”之原文。不过,“非中文来源的使用”、“当引用来源的语言不为中文时”为单独一段,是否隐约暗示中文来源为主(也许没有),以及毕竟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希望能就来源语言的权重有更深入的共识。--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5日 (六) 18:30 (UTC)
(?)疑問在找得到原文與譯文兩種來源時,為何一定要堅持只放一種來源,還是已有規定不能同來源放兩版本?如果兩種都放是不是可以顧慮到外文能力不同的兩類用戶?如果原文與譯文有所出入,一定是以原文為主吧。(如果因為TLDR導致抓錯重點請告知)--吉太小唯Don't Say Lazy.TALK2018年8月26日 (日) 03:16 (UTC)

Wikipedia:可供查證编辑历史可以看出,这个原则就是普通维基人从英文维基拷贝粘贴后翻译过来的。在此过程中,一些人的翻译不忠实,将维基原有的这条原则删除了。钉钉留言2018年8月26日 (日) 03:40 (UTC)

即使这样,如果有兴趣加入这句话,请达成共识确认先,而不是“这是en说的”。还是“人类的本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8月26日 (日) 05:41 (UTC)
如果只是怕部分用戶有閱讀外文的困難的話,我支持吉太小唯君所言、如同時有可中外文來源並列的方式之提議,但是,萬萬不可直接用中文參考來源取代更源頭的外文參考。至於Wikipedia:可供查證的頁面內容,钉钉君怎到現在還是不懂?中文維基本來就沒有規定要遵從英文維基的規則來制訂自己的基準,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翻譯不忠實的問題。如果您覺得中文維基需要加入這條規則您可以提議(這就是此處討論的目的吧),但很顯然沒什麼人認同中文參考來源優先的論調。--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6日 (日) 06:01 (UTC)
楼上两位不必上纲上线,钉钉既然开了讨论而非直接改方针(虽然隐约要求),就有讨论的空间。“但是,万万不可直接用中文参考来源取代更源头的外文参考”存疑,这是潜在的中文来源一定质量低的观念作祟,而有时中文来源会带来更全面、概况的观点,这也给读者和编者查证带来便利而不是困难。“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翻译不忠实的问题。”其实是有的,英文维基的方针存在异地共识和历史渊源(虽然本地有时不认),中文维基讨论时会作为参考,而如果被曲解,讨论理解也可能曲解。我目前“认同中文参考来源优先的论调”。本讨论由于争执和离题,可能不会有共识产生。钉钉或其他人如果力求共识,以{{新增条文}}新开方针提议会更有效率。--YFdyh000留言2018年8月26日 (日) 08:52 (UTC)
請留意上述的意見是侷限在主題事物原本就是來自中文圈外的領域,如果原本就是中文圈的主題,資料的源頭原本就是中文,當然要以中文參考來源為主。對於「潜在的中文来源一定质量低的观念作祟」這句我有意見,這並不是觀念也不是作祟,這只是正常的邏輯推理。我想問的是如果這件事物最原始的發源地就是在外國,相關的資訊一開始都是外文寫的,有什麼可能是基於這些不佳的外文參考來源、可以寫出比源頭還準確的中文參考?中文參考再怎樣頂多就是與它的源頭一樣、或比較差,還有其他的可能嗎?既然這樣不就呼應了「原文≧譯文」的說法,所以不管怎樣最準確的原文參考來源如果有就一定要保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我主張如果參考來源品質雷同可以中文與外文資料並列的作法,所以「给读者和编者查证带来便利」這點不會是問題。但钉钉君當初的主張是如果中文跟外文參考文獻都存在時,要用中文的取代外文來源(言下之意,就是不能保留外文參考來源,要被中文的取代),我有點不理解這樣的作法有什麼好處?
如果認為中文維基的政策有遺漏,隨時可以提出討論這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應該是認為英文維基有的政策,中文維基應該就得跟進的說法。
或許有些人可能會質疑我幹嘛這樣貶低中文,但請注意我只是就事論事,如果今天是在討論中文圈的事物條目,我也會堅持捍衛以使用中文參考來源為主,例如步 (單位)就是一個我前陣子撰寫的小條目,因為是源自中文圈的事物,所以參考文獻當然全都是以中文為主。只是提出作為一點印證。--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6日 (日) 09:20 (UTC)
如果质量相同,则应当优先使用外文来源。但问题是中文材料确实很多质量不行的。例如钉钉在过往就引用过不少有明显名字翻译错误的韩译中文献。 --🐕🎈(实用主义大于天) 2018年8月26日 (日) 13:09 (UTC)

这种认为中文圈之外的事物使外文资料就比中文资料好的观点是非常狭隘的。大多数中文圈之外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事物,中文资料都是相当丰富和高质量的。而且有些事物的中文名称翻译已经在中文里固化,比如青霉素、手机等。这种来自中文圈外的事物使用中文资料绝对是优于使用外文资料的。此外,中文圈的思维逻辑、视角与行文与大多数外文不同。许多外文资料,特别是最初原始的资料往往是凌乱无序的。有专业人士出版的中文资料往往倒是进行了相关的收集、梳理,便于写出好的文章。如果中文资料与外文资料质量等同或是更高,中文资料是优于外文资料的。当然也有些中文圈外的事物像外文电影、流行音乐之类,外文资料的确比中文资料强。这种情况使用外文资料是很自然的。这与被删除的这条维基的原则是不冲突的。因为中文资料优先于外文资料是在中文资料与外文资料有同等质量的前提下的,是不排斥外文资料的。因此中文维基加上这一原则对于使用外文资料的维基人是没有负面影响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中文维基缺少这一原则,一些维基人排斥中文资料。说什么中文圈外的事物就必使用外文资料,否则质量就不行,不能评优特。钉钉留言2018年8月26日 (日) 12:04 (UTC)

我看不出條目評鑑關此規則什麼事,如果問題的癥結是評鑑,那應該討論的是條目評鑑的規則,扯參考來源的原則幹嘛?這不就跑題了嗎?--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6日 (日) 12:29 (UTC)

哪里有跑题?这涉及到如何写出好文章的问题。维基的原则就是为了写出好的文章。此外,中文维基使用的大多数外文资料都是网上搜出的资料,就不是像书籍、期刊这样正经的出版物资料来源,因为中文圈的人就很难拿到这种外文书籍与期刊出版物。好多所谓翻译类的作品也是直接将外文版的资料来源拿来用,根本就没有进行查证。其实如果外文资料是书籍或期刊,也就没法查证。这种情况下还强调中文圈外的事物外文资料优于中文资料也是不恰当的。因此中文维基添加,同等质量前提下中文资料来源优先于外文资料来源,是保障文章质量的必要环节。钉钉留言2018年8月26日 (日) 12:45 (UTC)

钉钉先生,你自己过去在网上多次搜出低质量的中文文献,并盲目使用,您自己忘了吗? --🐕🎈(实用主义大于天) 2018年8月26日 (日) 13:21 (UTC)
钉钉君:外文期刊跟書籍你查不到並不表示人家也一定查不到,您把資訊保留在上面,總有一天有人有辦法去查證,但您把它刪掉就死無對證了。我沒有說您不能用中文參考文獻,我只是說您不能主張因為有了中文文獻、就把原文的給刪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6日 (日) 13:28 (UTC)

我从来没说过这种话。维基的这个原则也没这么说。钉钉留言2018年8月26日 (日) 13:32 (UTC)

「有同等的中文资料就没必要必须使用外文的」這句話是您說的吧?這句話解讀起來就像是要把外文資料抹煞的意思呀。資料的「等級」很難用客觀的方式去判斷是否相同,判斷誰有比較具體的文獻背景、源頭是哪兒還比較容易,所以如果規則中加了「同等的資料以中文的優先」這條,等於你只要咬定自己找到的參考資料「等級」很高,就可以排擠其他的外文資料。再加上其他人的發言後,這整件事怎越來越像因為自己找不到或無法運用外文的參考資料而吃虧,就想要改變規則以便解套的感覺?--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6日 (日) 14:28 (UTC)
總之,無論中文外文,有資料就應該盡量列出,如果資料來源的內容彼此有衝突,就應該看哪邊比較接近源頭,就以哪邊為主。如果能做到這點,根本不必特意根據資料的語言去訂定優先原則。--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6日 (日) 14:32 (UTC)
  • 在阅读大象意见之前,我也曾认为“如质量相同,应当优先使用中文来源”,但确实这和英文维基百科情况大有不同。举例而言,如果在一篇关于克里米亚鞑靼文化的条目里用到了克里米亚鞑靼语文献,显然只有很少维基人能够查证来源内容,如果是俄文来源,就好得多,而如果是英文来源,那么英文维基百科的所有维基人只要能看到来源正文就能查证。(我刚好写过一篇克里米亚鞑靼饮食条目。而且那个条目在网上能查到的中文文献质量都很低,包括俄罗斯政府机构(旅游局)的官方中文页面。)这对英文社群工作和共识很有好处。毕竟英文世界是信息最丰富的,提这个要求也不过分。而在中文维基百科强调中文材料优先于其他语言材料就没有这个效果。相当多的中文社区维基人有能力查证英文材料。 --🐕🎈(实用主义大于天) 2018年8月27日 (一) 03:26 (UTC)
在很上面的發言時我說「會中文的英文維基用戶,跟會英文的中文維基用戶比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就是在指這件事。愛中文愛國是一回事,但是在制訂規則時還是得正視中文跟英文在國際上的流通程度並不相似的現實。--泅水大象訐譙☎ 2018年8月27日 (一) 06:13 (UTC)

英文百科這句指引裡面的of equal quality and relevance是重點。由於翻譯是有損的過程個人認為翻譯資料不論語言基本上都達不到這點。為了避免對此句解釋可能引發的爭端,建議不要加入這句。(-)反对。——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7:12 (UTC)

Wikipedia:可供查證#可供查證不等同正確Wikipedia:非原创研究這二個方針應該怎麼用

之前我在條目探討有問這問題,不過當事人反對我這樣問,所以我這次我拿方針詢問,以「縣道140線」為例:

“但是县道140线的终点是在直辖市”为个人研究。“而若该内容能被其他可靠来源证明为错误,则也有可能被删除”,应该是其他可靠来源直接地证明有误,依据可靠来源进行原创总结有相当风险,应尽力避免。“依照法律去修正”为原创研究,没有来源直接支撑时明显不当。--YFdyh000留言2018年9月8日 (六) 12:30 (UTC)
@YFdyh000 為了能讓你更確定我在說什麼,所以我先解釋我所謂「依照法律去修正」意思:
根據公路法第2條有寫:「聯絡直轄市(縣)間交通及直轄市內重要行政區間之道路」,只要我知道這一條道路有通過直轄市(例如:縣道140線從苗栗縣通行至臺中市),那麼應該是叫「市道140線」而非「縣道140線」。
就以上所言,我的問題如下:
  • 我要如何判斷自己在哪些行為算是個人研究?
  • 我有提出根據,既然有了來源,為何仍算是原創研究呢?
  • 你說「沒有來源直接支撐」,能將「直接支撐」說成更明白嗎?--Kai留言2018年9月8日 (六) 13:25 (UTC)
  • 其他人应该能通过单一的可靠来源得到所述结论。“只要我知道這一條道路有通過直轄市”是不足够的,哪怕有可靠来源证明这一点也不足够,至少要有来源确实的使用「市道140線」,且最好是大多数来源或有效介绍。另见WP:原创总结的定义,是用两个可靠来源综合出一个结论,而“有通過直轄市”很难说有可靠来源,除非有来源对此做出过有效介绍。WP:第一手来源:“所有对第一手来源的解释、分析或总结都应引用自第二手来源,而不由维基百科编者来进行原创分析。 ”,分析法条是否适用和发生效力已是原创分析。--YFdyh000留言2018年9月8日 (六) 13:36 (UTC)
  • 簡單地說,來源必須是「單一的」,而且是「可靠的」,有效介紹也必須是「市道140線」,而且是「來源有這麼寫的」。如果你是這意思,那麼你所謂「原創分析」是不是指:
  • 如果公路法第2條沒有寫出「市道140線」,我憑著現實環境發生的事實(縣道140線有通行至直轄市),縣道140線有符合公路法第2條所寫「聯絡直轄市(縣)間交通及直轄市內重要行政區間之道路」,這只能算「我自己認為」是市道140線,不可以視為「來源有寫」市道140線?--Kai留言2018年9月8日 (六) 17:43 (UTC)
  • 不需要“公路法第2条”写出,而需要其他多数或多例报道或可靠文件记载,如果多数可靠来源记载的是“县道140线”,自然“县道140线”更权威、普遍,解读法条带来的可靠性和普遍性无从考证。是的,综合来源做分析就违反了非原创研究。--YFdyh000留言2018年9月9日 (日) 17:08 (UTC)
那麼請問如果在下找到的所有可靠來源頂多只有寫「連橫連勝文的曾祖父」,是不是在下就不能引用它們但是寫「連橫是連勝文的三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即使這是事實)?否則就算是「分析」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乃原創總結?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9月9日 (日) 18:14 (UTC)
个人认为那样写不算原创研究,但如无必要不应当用这么诘屈聱牙(而且较“曾祖父”缺乏信息)的表达,除非是为了在亲等之类的条目里举例:如果真的是为了举例,应当也能在二次来源中找到合适例子,而不是专门自己写一个。 --🐕🎈实用主义大于天) 2018年9月10日 (一) 03:14 (UTC)
我也不想诘屈聱牙,但我暫時只能想到這個例子,我只是認為「曾祖父是三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不是分析法條,而是應用法條,任何一個有足夠中文閱讀能力的人都能根據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得到相同的結論,而不會像個人研究、個人看法會因人而異。另外,我承認縣道140號的事件是我當初太過自信、輕忽、怠惰,沒有讀完公路法所有相關條文,便認為「根據公路法第二條,任何縣道只要有通過直轄市,便『自動』改制為市道」,為此我感到抱歉。-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9月10日 (一) 05:04 (UTC)
@YFdyh000 你說的重點就在於「當可靠來源愈多,也就愈能證明」,即使如此,我仍然有二個問題想請教您:
  • (1)請看看Wikipedia:可供查證#可供查證不等同正確,你所謂「多數的可靠來源」只是在減少被推翻的機會,所以問題在於——假設現在找到的可靠來源有二個是寫「縣道140線」,未來有找到三個的可靠來源是寫「市道140線」,這種情況只是相差一個,如果貿然移除「縣道140線」這二個來源會引來「Wikipedia:可供查證#可供查證不等同正確」問題,那麼應該相差多少才能算多數?
  • (2)既然必須是可靠來源,如果我找到的來源是出自交通部、公路總局、苗栗縣政府,實際上這三個來源也只能算是WP:第一手來源,因為他們是「公告」,所以問題在於——假設我引用來源是《逐路臺灣:你所不知道的公路傳奇》這本書,從這則新聞知道作者是公路迷,並曾經受邀節目訪問,如果這本書是可靠來源,我要如何確定作者是否權威,又如何知道他所寫「縣道140線」是否有考證?--Kai留言2018年9月10日 (一) 14:16 (UTC)
  • 舉隅:有來源指北魏元氏是女皇帝,可向下兼容為「北魏元氏是女性」,但當來源是指北魏元氏是女性時,不可向上兼容為「北魏元氏是女皇帝」;「曾祖父是三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例子即屬此類。Sæn我將達一出路,或 2018年9月10日 (一) 07:46 (UTC)
  • 至於「縣道140線」,由於相關法規所應用的文字不帶有向下兼容性,所以不能直接照搬「曾祖父是三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那一套。Sæn我將達一出路,或 2018年9月10日 (一) 07:46 (UTC)

修改Wikipedia:可供查证中不准确描述

通过:已公示满七天,无反对意见.--Jimmyshjj 2019年4月29日 (一) 14:34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Wp:V 里有这样一句话:

参考資料

  1. ^ 参见帮助:编辑页面#字体样式:“您可以给其他的编辑者留下注释,在<!--和-->之间的文字只会在编辑时才能看见。”

其存在以下一些小问题:

  1. 「或将{{缺乏来源}}{{改善来源}}挂於条目中。」的「与」字可能不恰当。根据相关模板文档,Unreferenced和Refimprove不应同时使用。
  2. {{or}}等模板也可适用于无来源的内容。

昨天在站外的一个QQ群进行讨论后,根据他人意见,本人在此提议进行如下修改:

現行條文

{{缺乏来源}}{{改善来源}}挂於条目中。

提議條文

选用{{缺乏来源}}{{改善来源}}等模板挂於条目中。

如有反对意见,或有其他修改方案,欢迎提出。

抄送站外参与讨论者:94rainKalicine730CohafRowingboheHyijunHamish。 --Jimmyshjj 2019年4月6日 (六) 06:04 (UTC)

缺乏来源用于没有来源的条目,而改善来源主要用于来源不足的条目。原文适用的情况是“有一句无来源的陈述”,其中整个条目完全没有来源或来源不足都是可能的。--Kali留言2019年4月6日 (六) 07:57 (UTC)

鉴于改动较小且目前无人反对,故进入7天公式期。如有意见则请务必尽快提出。--Jimmyshjj 2019年4月10日 (三) 02:41 (UTC)


現行條文

{{缺乏来源}}{{改善来源}}挂於条目中。

提議條文

选用{{缺乏来源}}{{改善来源}}等模板挂於条目中。


已获通过--Jimmyshjj 2019年4月29日 (一) 14:19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關於維基新聞的讀者投書以及WP:NOR

WP:NOR提到:「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的場所」,並且強調這是核心方針之一,然而維基新聞的讀者投書就性質而言大多是原創研究。

我想請教的部分是,將原創研究內容先投稿到維基新聞,再於條目中引用維基新聞的連結,這樣是否違反WP:NOR?如果沒有違反,其他條目若需要加入原創研究是否可以比照辦理?謝謝。--Salix56留言2019年5月7日 (二) 16:54 (UTC)

一般来说维基新闻不是可靠来源,参见:WP:V。--zy26 was here. 2019年5月7日 (二) 18:32 (UTC)

依照WP:V的內容,任何人均可自創網站或自費出書,並藉此聲稱自己是某領域的專家。因而,絕大多數個人出版之書籍、業務通訊、個人區域網路站、開放性wiki、部落格、論壇貼文及類似來源均不得被認可為可靠來源。註解7同時提到,如果報紙在發表專家的觀點時聲明不對此觀點負責,那麼引用部分的作者也應被明確提及(例如:「張三認為……」)。但是,由讀者留下的貼文無論何種情形均不可作為來源使用。依照這個定義,維基新聞並非可靠來源。

如果維基協作計畫並非可靠來源,是否仍然可以在條目內加入該計畫的連結?--Salix56留言2019年5月8日 (三) 14:19 (UTC)

如果该链接与条目主题相关,可考虑放在外部链接中,而不能作为参考资料。--おつかれ平成、よろしく令和。by Super Wang. 2019年5月9日 (四) 06:28 (UTC)

有關WP:V的修正

撤回:

避免爭議,讓有心人在適當時候再提案--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7日 (四) 10:46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由於近日有不少用戶在未嘗試尋找來源及驗證來源的情況下,就急於提刪條目,令afd造成積壓,而且這種急於提刪條目的態與WP:DP:「刪除為最後手段」的精神相違背,因此須要修正相關條文:

現行條文

添加或恢复内容的编辑者应承担举证的责任。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质疑或可能被质疑的内容均应使用内嵌引用来提供可靠、公开的来源。[1]引用的来源须明确支持条目中出现的信息。[2]来源须以清晰而准确的方式列出,以使读者能够找到支持被质疑内容之原始材料。编者应完整引用来源,尽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信息,在引用书籍时应注明至章节。[3]

提議條文

添加或恢复内容的编辑者应承担举证的责任,但用戶請勿謹因為看到條目上沒有來源,而在未嘗試尋找來源和驗證來源的情況下就提刪條目或刪去條目內容。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质疑或可能被质疑的内容均应使用内嵌引用来提供可靠、公开的来源。[4]引用的来源须明确支持条目中出现的信息。[5]来源须以清晰而准确的方式列出,以使读者能够找到支持被质疑内容之原始材料。编者应完整引用来源,尽可能多地提供出版物信息,在引用书籍时应注明至章节。[6]

参考資料

  1. ^ 在维基百科中,当内容要求被直接证实时,现有惯例是在内嵌引用中提供支持内容的参考文献。这样能最为直接地核实条目内容与参考文献是否一致。其他已有的惯例如果亦能清楚且准确地解释条目中的断言,则同样可以接受,但内嵌引用依然是此种目的下的最佳方式。详情请参考维基百科:列明来源
  2. ^ 不同人之间有时会对所给来源是否能完全支持条目内容产生争议。此时可直接引用来源原文以及被要求的其他细节信息,来说明来源真实可靠。
  3. ^ 注明章节时不要求注明至页码,因为一些畅销书会再版,刊物会出合订本,页码可能有变。页数亦可注,因为在章节页数大时可加注页码以方便查证。
  4. ^ 在维基百科中,当内容要求被直接证实时,现有惯例是在内嵌引用中提供支持内容的参考文献。这样能最为直接地核实条目内容与参考文献是否一致。其他已有的惯例如果亦能清楚且准确地解释条目中的断言,则同样可以接受,但内嵌引用依然是此种目的下的最佳方式。详情请参考维基百科:列明来源
  5. ^ 不同人之间有时会对所给来源是否能完全支持条目内容产生争议。此时可直接引用来源原文以及被要求的其他细节信息,来说明来源真实可靠。
  6. ^ 注明章节时不要求注明至页码,因为一些畅销书会再版,刊物会出合订本,页码可能有变。页数亦可注,因为在章节页数大时可加注页码以方便查证。
以上。--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04:33 (UTC)
(-)反对:相關條文就是把舉證責任留給主留方,主刪方本就毫無舉證責任,這提議無疑是把舉證責任卸給主刪方。核心內容方針不可輕言更動。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3日 (日) 05:58 (UTC)
我仍然認為提議條文有為主刪方卸舉證責任的效果(「請勿……在未嘗試尋找來源和驗證來源的情況下就……提刪條目」中的「尋找來源和驗證來源」就是舉證責任)。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3日 (日) 06:09 (UTC)
  • 現在就是有很多人只看條目的情況,然後不搜尋來源就直接提刪條目,結果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在處理afd。後加的那句只是提醒大家要審慎提刪,不要急於熱提刪。條文已經寫得很清楚,或者您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議如果把它改得更好。--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06:14 (UTC)
  • (~)補充:不只用戶,有些管理員也是以這種態度去處理刪除條目,在沒有google一下條目有沒有來源的情況下,只看條目有沒有來源,就把條目批量刪去了。--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06:17 (UTC)
然而提議條文確實為主刪方卸了舉證責任,這是無可爭辯的。基於提議條文的如此意思而調整出來的任何變體仍然會為主刪方卸了舉證責任。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3日 (日) 06:29 (UTC)
  • 您重複提出追問同樣的問題,我上面已經回應了,不再重複回應。我想就算即使如您這樣理解,如果有問題,也不等於不能改。現在的問題是有人不google 一下就提刪條目,作為巡查員來說是很差的巡查態度,浪費afd人力物力;作為管理員,如果不google一下看看有沒有來源,就直接刪去,管理員這樣處理afd也很草率,但這肯定不是方針的精神。--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06:52 (UTC)
然而,我並不認為你能夠有效回應我的疑慮,因為我提出的疑慮就是事實,而事實是不可能被否定的。我也不相信有任何人能夠有效回應我的疑慮,因此我也不打算尋求任何人的回應。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3日 (日) 07:10 (UTC)
我的意見是你的提案所表達出來的意思並不單單只是「審慎提刪」那麽簡單,你這個提案是有side effect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3日 (日) 13:19 (UTC)
WP:DP導言:“在把頁面提交刪除流程之前,請仔細考慮其他非刪除的手段是否能改善頁面”、WP:DP#REASON:“請在提刪、刪除頁面前注意:若能改善頁面的違規部分,使頁面仍有保留價值,務必先考慮改善頁面,而非提刪、刪除頁面”,這“考慮”其實並不是硬性規定;下面Tiger其實説中了,這句就是一個態度指引。另外一個side effect我剛才才留意到:“急於”這個詞語無疑是把所有主刪方都給定性為“不謹慎行事的”,然而這並非實情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3日 (日) 13:28 (UTC)
您應該請求修訂WP:FAILN,而不是WP:V吧。--SCP-2000 2020年2月23日 (日) 06:56 (UTC)
也是可以改WP:V吧,意義就變成,無論是沒來源的條目或條目中沒列明來源的內容,都要先嘗試查證過,查無來源才能移除(對於條目內文,適用來源請求模板,無期限;對於條目本身,適用關注度模板,大限30天)。--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2月23日 (日) 07:02 (UTC)
(!)意見:还是觉得这类话应该要放到删除方针里去。可供查证可以影响许多方面,不只是是否删除一个条目,还有是否要写一个段落,怎样写,编辑争议如何解决等等。如果对每一个方面都写在可供查证里面,会令条文变得臃肿,且偏离主题。就算是把这句话放到同一章节后面一点的部分也比放在第一段好。第一段就是阐明一个大意,而后面才涉及具体的处理方法(比如第二段有说到可以删除,或是用模板标记)。在开头添加这种处理方式、态度的文字会让人抓不到主旨。--Tiger留言2020年2月23日 (日) 08:19 (UTC)
关于 Sanmosa 对于举证责任的担忧,我的理解是这句话(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个态度指引。因为要删除一段内容的话(不论是因关注度删除整个条目,还是删除条目内的一部分内容),删除者没法主动证明“找不到”这件事,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人能够找遍所有可能的地方,并且还举出证据证明他找过了。所以本质上来说,这句话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真有人没搜过来源就删东西,要把内容加回来还是需要给出来源,而不是援引提议的条文去反删除(这一点我觉得也需要作为提议条文的补充写一下,不然可能会被人误用)。--Tiger留言2020年2月23日 (日) 08:42 (UTC)
  • 刪除方針已經有“審慎刪除”的意思,無須再修改,~因此在這裏把條文不清晰的地方配合其他方針改得準確一些有甚麼問題呢?沒錯這條文確實沒甚麼約束力,但對於一些未經嘗試找來源就提刪的用戶或管理員也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指示,因為我確實見過有管理員批量刪去條目,引述此條文指“刪除不用舉證”,結果就出現輕率提刪及刪除條目的情況。--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08:54 (UTC)
  • 放置位置的问题是这样的:本来这一段都在说明举证责任由添加内容者承担,并且对添加的来源提出要求,前后是有关联的。如果添加这段话在中间的话,读起来可能会影响行文的逻辑和流畅性。比较合适的就是在叙述“如何处理无来源内容”的地方,专门提醒怎样才是好的处理方式。删除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本身是没问题的,要反驳这种说法也很简单,给出来源就好了。而且就算加了这句话,还是能引述“刪除不用舉證”(就像上面说的,其实这句话不会有实质性的作用)。这样说来是和删除方针里的“审慎删除”有重复,不过我不反对再多论述一遍这个精神。--Tiger留言2020年2月23日 (日) 11:41 (UTC)
  • 您看看其他版的提案就明白這個提案的意義,很多人連google一下都不做,然後就提刪了條目,其他人隨便google一下就找到來源,然後提刪者就引了WP:V說:「主張保留的才有舉證責任」,這明顯是曲解了方針。您說的文句語意流暢性等問題,如果您覺得真的很有問題,可以提出具體建議修正,或者把新加的那幾句放在括號內。--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11:54 (UTC)
你這句話有問題:既然“其他人隨便google一下就找到來源”了,那樣我相信“其他人”會把那些來源給列出來,“其他人”其實就已經舉證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3日 (日) 13:30 (UTC)
  •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在沒先google一下,就提刪至afd;如果先google 一下再決定提刪,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存廢爭議。甚至有人可能連條目也不看一下,就批量提刪了條目,然後就說方針訂明「保留才有舉證責任,提刪者只看條目有沒有來源」,這是導致afd積壓的原因及爭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必須解決。--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13:40 (UTC)
我不認為AFD積壓是一個問題,遑論“很大的問題”。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3日 (日) 13:55 (UTC)
首先,即使AFD積壓是一個問題,也不代表這全然是“急於”提刪條目的結果,更多的是有極大討論爭議而長期無共識,又或是討論有共識刪除但完全沒人處理。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3日 (日) 14:33 (UTC)
我還未看到您有甚麼實際理據,請勿為反對而反對,也不要以岔開話題的形式去反對提案,如果您有合理理據,請提出﹗--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3日 (日) 14:36 (UTC)
一句話說:我打從一開始覺得這提案不可能解決這提案聲稱能解決的事情。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4日 (一) 02:23 (UTC)
  • 感谢虫虫飞邀请我参与讨论。但在这个话题下,我的意见跟Tigerzeng相似,即把这句话加到这个位置稍显突兀,更好的话是应该加在删除方针里;但是删除方针里已经有了“删除是最后手段”。因此我感觉意义不明,我选择(=)中立。~~Ἐπίκουρος 2020年2月23日 (日) 14:47 (UTC)
  • (~)補充:既然编辑冲突了,我就干脆详细解释一下吧。关于最近的AFD,我个人的观感是这样的,空气小猫那两串批量关注度之所以提出来,不在于方针指引上有多大需要弥补的漏洞(还是那句话:“删除是最后手段”),而是在于这名编者对删除方针和关注度指引的理解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看),以及对TW模板内容实质上的不了解(“致各位编者:xxxxxx”,也不看)。单单为此进行条文增补,我认为必要性不大。
  • 但现在确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批量刷关注度的问题。经查WP:关注度/提报,除了AAA唱片和叱咤乐坛两串以外,不乏维基人一次提报三四个、四五个条目,中间间隔极短的时间。当然我们可以完全假定聪明,认为提这些关注度的维基人都提前搜索了可用来源没有搜到,然后一起关注度,但如果说这里面完全没有空气小猫这种漏网之鱼,显然也不太可能。如何使得经常提报关注度的维基人,提报之前记得认真搜索来源,是一个问题。
  • 其次,三十天关注度期间条目完全无改善问题。目前的TW关注度提报,没有任何一个步骤是要提醒页面创建者补充来源,三十天后就在讨论页堆满提删模板,这是很离谱的。依在下拙见,像无来源和缺乏关注度这样的模板,应当在挂上的同时就通知页面创建者进行改善,这样无疑比把页面全给删了更加适当。然而我不会改TW代码,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
  • 最后,关于上古条目几年如一日无来源或缺来源问题。我不认为目前的人手能很好地解决,批量挂无来源模板是一种可行的拖延方法(这样的话至少有人认为自己为此做了什么,只是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但是至少做了),但你显然不能批量挂关注度吧。为纺锤形这样的条目挂关注度模板简直有点丧心病狂了。~~Ἐπίκουρος 2020年2月23日 (日) 15:24 (UTC)
  1. 說我沒查詢也好,說我故意不看方針也好,我無所謂,但是有些條目我也沒有掛上關注度模板,唯獨說我是漏網之魚就太假定惡意了。一堆條目都是英文標題,舉Wake up!為例,就算我用了引號去查詢,我還是只查到關於起床的事,當然我要如何證明我所說的話?現在有人對我就是假定惡意的態度,我說出這句話,我要憑什麼讓他們對我假定善意?
  2. 添加來源的責任在於內容貢獻者,參與巡查的編者只應對當前出現在頁面中的內容負責。我放的不是提刪模板,我放的是關注度模板,而說我沒看模板的那位,那模板上寫道「此條目可能不符合通用關注度指引」,確實條目真的不符合關注度指引,那麼我掛上模板錯了嗎?
  3. 此外,我從來不對被我提報至關注度的條目進行提刪,提刪的人又不是我,但是矛頭卻都指向我這?我不提刪的原因是我只想讓這些條目被更多編者關注,一番好意,被踐踏就算了,竟然還被人說中文不及格,難道我就必須承受這些壓力嗎?更可悲的是完全沒有人教我未來遇到相同的事應該怎麼做,只會用更嚴厲的語氣責備他人,甚至是假定惡意,而其他人看到也不會稍微勸阻,反而跟著同樣的節奏繼續霸凌。
  4. 條目所有的內容都有被質疑的可能性,我質疑這個條目的關注度,不代表我就是支持刪除。
  5. 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因此寫入維基百科的內容須要能被讀者在可靠來源中得到驗證:維基百科是獨立的網站,無法要求任何編者都能通過站外方式進行有效的查證,因此在條目得到改善前,對於不符合核心方針的條目理應提報關注度或刪除(非在下言論)。
  6. 到底是誰說我沒看方針?掛上關注度模板難道就代表最後只能刪除,我就是希望有人看到能改善,才掛上模板,並沒有要對這些條目做出提刪的意思。
  7. 對於此章節的重點,我不予置評,我只是希望我的善意之舉不要被假定惡意而已。 2020年2月23日 (日) 16:37 (UTC)
  • 我相信您是能夠認真審視過關注度問題才掛關注度模板,事實上關注度問題是很容易引起爭議的。現在這條方針就是給了用戶一個錯覺:「添加來源的責任在於內容貢獻者,參與巡查的編者只應對當前出現在頁面中的內容負責」,令有些提刪者只看頁面情況,就提刪;甚至也有管理員只看頁面情況而決定「刪除」,由於方針給人有這個錯覺,大家即使在提刪前不google一下都可以是「理所當然」,因為WP:V就有一句令人容易誤會的表述,因此有必要修正方針。--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00:33 (UTC)
  • 其實不論刪除方針,還是WP:FAILN,都強調用戶在提刪前不能只看頁面情況:「如果一個主題所需的來自獨立來源的有效介紹仍有找到的可能,那麼就不宜以缺乏關注度為由刪除條目,除非在作出了足夠的努力後仍然無法找到這樣的來源。對於關注度不明了的條目,刪除應是最後訴諸的手段。」--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00:43 (UTC)
現在依scp2000建議,增加一個新章節「舉證責任與條目的提刪」:
現行條文
提議條文

雖然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但兩者關係在於編輯者提刪之前應先搜尋來源,以確保沒有誤判關注度,但提刪後提供來源以求保留,則是保留方的責任(亦即「舉證責任」)。如果一個條目所需的來源仍有找到的可能,那麼就不宜以缺乏關注度為由提刪條目,除非在已經努力尋找,但仍然無法找到這來源證明關注度,然後才提刪,可以減少編輯者捲入不必要的存廢爭議。

提案人不用再誣告我“為反對而反對”和“岔開話題”了,提案人在這討論串的所有提案不可能解決AFD積壓的,AFD積壓更多的是有極大討論爭議而長期無共識,又或是討論有共識刪除但完全沒人處理,而不是全然因為提案人聲稱的“‘急於’提刪條目”。因此,我依舊(-)反对提案人在這討論串的所有提案。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4日 (一) 02:23 (UTC)
(:)回應:其實我沒有加任何新的東西,新加的內容都是來自WP:FAILN,不明白您反對甚麼?如果沒有實質反對理據,請勿為反對而反對﹗--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02:51 (UTC)
(~)補充:本提案不是為了解決afd積壓問題,而是釐清用戶對方針的誤解及錯覺。--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02:55 (UTC)
經過和提案人在即時通訊工具上的交流,我理解到這個提案的本源是有一些編者忽略了關注度指引要求的應在盡力尋找來源無果後才可提刪,以及刪除方針要求的刪除應是最後手段,並且以“舉證責任在於保留方”為理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事實上現有方針指引(上述兩個)已經指出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且“舉證責任”本身也沒有任何問題。提刪之前搜尋來源是提刪者的責任,提刪之後給出來源以求保留,是保留方的責任(亦即“舉證責任”),這兩個不矛盾。問題是,編者要真正做到在提刪前嘗試尋找來源,而且不能用舉證責任為自己開脫。但是要實現這一點,並非复讀方針就能解決(因為兩處強調都有人忽略,Ἐπίκουρος也說了),而是要在實踐中改正。(以上存廢討論及關注度處理的現狀,均來源於和提案者的溝通,未查證,僅假設存在)--Tiger留言2020年2月24日 (一) 05:04 (UTC)
(-)反对:提案人說的好:「如果一個條目所需的來源仍有找到的可能,那麼就不宜以缺乏關注度為由提刪條目。」,但是,掛上關注度模板不等於提刪,更不代表就是已經進入刪除程序,除非已經提報至存廢討論,否則應將此行為視為維護。因此,無論是基於應在盡力尋找來源無果後才可提刪也好,還是刪除應是最後手段也罷,都不可能解決我這種「漏網之魚」的行為,如此提議修訂條文無非是治標不治本。唯一能解決這類問題的只有明確告訴當事人什麼地方做錯了,不要只會對新手做出攻擊,然後也不願意指導新手未來遇到相同事情應該怎麼做。既然有人如此說我,要不乾脆改名成「漏網之貓」好了。 2020年2月24日 (一) 10:37 (UTC)
(:)回應:您可能誤解了提案的意思,提案其實沒有新增規限,現在的刪除方針和關注度指引已明確指出用戶應審慎處理提刪的事情。掛關注度模板前是否算提刪流程與本提案無關,閣下可以另外提案再討論。本提案是要釐清一些對方針的誤解,老虎君已經解釋得很清楚,您可以看看他的理據。--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10:49 (UTC)
Tigerzeng其實說了一個點:“要實現這一點,並非復讀方針就能解決”,所以這提案是不可能解決這提案聲稱能解決的事情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4日 (一) 11:42 (UTC)
  • 他所說的“復讀”是指原修訂條文抄錄自關注度指引,我已經根據他的意見再修正了條文。現在就是有不少用戶誤解了“舉證責任”一句,誤以為巡查時可以只看頁面的來源,而不先google一下就提刪,這種輕率巡查態度完全由於對方針的誤解,因此須要修正方針,避免用戶產生誤解。就算您一直在反對,導致方針不能修正,按現時的方針,也不代表您可以“只看條目,不google來源就提刪”,希望您能夠理解方針。--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12:15 (UTC)
我说的复读,不只是指直接照搬另一处的方针,而是指反复强调“要尽力查来源、能不要提删就不要提删”的理念。这无所谓是不是照抄。--Tiger留言2020年2月24日 (一) 12:54 (UTC)
  • 由於其他方針沒有很明確地指出“舉證責任與提刪的關係”,而且有不少用戶誤解了“舉證責任”這句,以為巡查條目不用先google下就可以提刪條目,詳見其他版的討論,因此我不認為釐清方針條文的歧義文句,是屬於“復讀”,這是對提案的誤解。現在確實有不少用戶,包括資深巡查員就因為對方針的誤解,以為提刪條目前不用先google一下,這種輕率的巡查態度完全是由於方針寫得不好所致,解決方法很簡單,把有問題的方針修正就可以。--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13:09 (UTC)
  • 我也是站務人員,我能理解如果抓着“保留方才有舉證責任,提刪者只看條目的當前情況,然後就不先google下,就提刪”,那是多麼方便和省事,作為管理員如果也以這種態度去處理afd,那是更省事的,幾分鐘就批量刪去了條目,既省時又方便,但對維基的發展一點好處都沒有。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13:24 (UTC)
(:)回應:您看一下裏面的留言吧,很多人都是這樣誤解了方針,而且也不只那個討論,維基一直有人是這樣誤解方針,其中包括巡查員和管理員,他們都抓着方針“舉證責任在保留方”這句,然後認為巡查只須看條目,不用先google下,就可以提刪;如果誤解方針是一個人,我哪裏須要煩着走來修正方針,就是不想有人抓着方針寫得不好的地方,以為巡查可以這樣輕率。我相信有一大部分這樣誤解方針是善意的誤讀,因此修正方針就可以解決問題。--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5日 (二) 10:47 (UTC)
已討論多天,已回應及處理反對意見,修訂條文公示七天,如無合理異議,則視為通過。--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6日 (三) 00:44 (UTC)
(-)反对:你現在論的主題是針對提刪這個行為,那麼引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20年3月#條目未符合關注度指引能否提刪?的意思是掛模板依然能認為舉證責任在保留方嗎?因為掛模板不是提刪。 2020年2月26日 (三) 11:56 (UTC)
  • 您在上面已經投了反對票,不用重複投票。掛關注度模板不算提刪,但掛關注度模板前應該先google下,以確認條目有關注度問題,這是巡查基本態度,難道您不認同?“舉證責任在保留方”但不等於可以輕率地巡查。我引用那個提案不等於在針對您,請勿誤會,而且您在我引用的提案中不是已經說明自己已經google了,才提刪呢?如果只是您一個人對方針的誤讀,我何必要煩着修正方針?您仔細看一下我引的提案,誤解方針的有不少資深用戶,而且這種對方針的誤解是一直存在的。此外,就算您一直在反對,令方針不能通過,也不等於用戶可以輕率地巡查,您可以看看刪除方針和關注度指引,換句話說本提案沒有新增限制,只是釐清方針不清晰的地方,請理解方針。--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6日 (三) 12:27 (UTC)
不,因為你公示了,所以要再反對一次。我當然知道你引用那個提案不是在針對我,但你就是在說我,不是嗎?我從來都沒有做出提刪這個行為,請問我什麼時候在你引用的提案中說明我已經Google,才提刪呢?我也不是要一直反對,只是你這個提案只說明提刪這個動作,我覺得把掛模板的行為加入會更好,如此「令方針不能通過」屬於假定惡意,修正提案後我就會收回反對。 2020年2月26日 (三) 12:49 (UTC)
  • 您說得對,您只掛了關注度模板,然後由一位巡查員提刪,很明顯提刪的巡查員沒有很認真地先google一下,然後就輕率地提刪了。您應該在提案中說自己已經google了再掛關度模板。從那個提案和過去我見過的存廢討論,都見過有不少用戶抓着“保留者才有舉證責任”一句,就只看頁面,然後就掛關注度模板,然後另一用戶也不google下,就提刪,最後處理afd的管理員也不google下,就刪了條目。我最近才處理了一個這樣的drv,而從當中的存廢討論,都可看見“保留者才有舉證責任”成為提刪者輕率提刪的藉口,因此我才有釐清方針的提案。如果只是您一個人的問題,我直接到您用戶頁留言提醒就行,沒必要在此提案。--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6日 (三) 13:19 (UTC)
我重申:這提案不可能解決這提案聲稱能解決的事情。我有理由相信提案人意圖透過提案扭曲方針,並無視、扭曲合理反對意見;我從不認為提案人有有效地回應過我的疑慮。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7日 (四) 08:40 (UTC)
我一早在上面説了,難道你看不到?另外,這個提案明顯被更多的用戶反對,你這樣的公示是不合規的。我會請行政員處理。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7日 (四) 10:16 (UTC)
  • 您所有留言,包括您岔開話題,離題的留言我都回應了,而您最近的留言是在三天前,我回應後,您沒有再回應,其他反對我也回應了,他們也沒有再回應,這就等於共識已形成,然後我才公示。我提醒您即使這個提案未能通過,也不等於您可以輕率地提刪,因為刪除方針及關注度指引已清楚說明用戶應審慎處理提刪,請瞭解方針。為了避免與您爭議,我撤回提案,讓有心人在時機成熟時再提案。--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7日 (四) 10:45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就Wikipedia:可供查證尋求社群共識

多數使用者認為翻譯外語維基百科條目時,翻譯者不需要逐一查閱參考資料原文。--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30日 (四) 04:35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提案說明

Wikipedia:典范条目评选/提名区#长岛三百周年半美元的討論中,我與U:JarodalienU:SanmosaWikipedia:可供查證的適用上沒有共識,因此在互助客棧提出討論,尋求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的意見。

目前的問題

U:Jarodalien翻譯英語維基百科的FA條目寫出长岛三百周年半美元,其中這句話

1609年,亨利·哈德逊成为首位踏上今纽约州长岛地区的欧洲移民,这时岛上已有13个美洲原住民部落,此后位于牙买加湾的第一个欧洲移民定居点也是由荷兰人建立

引用自這本書

「Slabaugh, Arlie R. United States Commemorative Coinage second. Racine, WI: Whitman Publishing. 1975. ISBN 978-0-307-09377-6.」。

然而U:Jarodalien手邊沒有這本書,未曾親自確認過來源的原文內容可以支撐這句話,並且U:Jarodalien認為可供查证从来不是说编者(译者)一定要站在根本不信任外语编者的立场上,一定要核对每一位资料才写。很遺憾地,我不認同U:Jarodalien的這個說法與做法。

我的觀點
  1. 從英語維基百科將FA翻譯至中文維基百科時,翻譯者有責任閱讀每一份參考資料,確保在參考資料中都有原文支持翻譯過來寫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字句
  2. 长岛三百周年半美元的案例中,把「1609年,亨利·哈德逊成为首位踏上今纽约州长岛地区的欧洲移民,这时岛上已有13个美洲原住民部落,此后位于牙买加湾的第一个欧洲移民定居点也是由荷兰人建立」這句話寫進中文維基百科的編者,必須加上可靠來源,並且必須親眼讀過可靠來源的內容,確認這句話沒有偏離來源原文的文意。
  3. 若是翻譯自英語維基百科,但是手邊沒有英語維基百科條目中引用的那份參考資料時,就應該尋找其他可靠來源,親自確認過另一個可靠來源的原文內容可以支撐這句話,並且在中文維基百科條目中改為引用編者可取得的這份來源,而不是編者無法取得的那份英語維基百科條目中的來源。

我這次發起的討論,只是想要調查社群的意見,沒有涉及修訂方針與指引。討論結束後,我會根據這次調查的社群共識決定是否需要提出修訂方案。

以上,請社群成員發表意見,並請問各位是否同意我的觀點,另同時邀請@JarodalienSanmosa:參與討論。--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08:37 (UTC)

“必須親眼讀過”實際上不可行:部分可靠來源具有嚴格的閲讀限制[1]。“尋找其他可靠來源”實際上也不可行:很可能沒有任何其他來源有如此表述(但是提供那個表述的那個來源本身是可靠的,我找不到不用的理由),如果因此而不翻譯該句,則對全文造成缺陷。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我個人完全不贊同任何脫離現實的想法和提議,我也認為這個討論的展開一開始就是個錯誤,不過我不管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1日 (二) 08:46 (UTC)
當然,如果那句話看上去真的很可疑,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像CaryCheng一樣把所有内容都當成可疑内容來看,就顯得庸人自擾。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1日 (二) 09:04 (UTC)
(個人評論)然後再參照上面的討論,我不清楚完全照搬CaryCheng的思維會不會讓劣質來源當道,畢竟社群辨認可靠來源的能力比較低下。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1日 (二) 09:12 (UTC)

参考資料

  1. ^ 我就引用7的另一句話吧:很多時候他就是願意花錢買書也做不到,因為有很多書籍還必須有特定的會員身份才能購買,更可怕的是我還知道有些必須要有對應安全級別才能購買,甚至知道有維基百科的編輯因為把部分內容掃描後做成PDF上傳到大學網站上供他人「查證」而被解職。可供查證是說,如果讀者或其他編者覺得某個地方不大對,有必要查證的時候,也有路子去查(列出的來源),而不是說這個一定要編者提供給他查。我沒有這本書,有,我也不可能做出什麼掃描出來傳給誰這樣的事。
為方便大家參考,我把相關留言搬過來: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1日 (二) 09:09 (UTC)
感謝閣下的意見。我的目的是調查社群的看法,在此就不再反駁閣下的意見了。感謝閣下參與討論。--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10:26 (UTC)
我不贊成CaryCheng的觀點--Wolfch (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9:59 (UTC)
感謝閣下的意見。不過閣下的留言插到Sanmosa的留言之中了,請容我移動閣下的留言到適當位置。--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10:26 (UTC)
(※)注意
  1. 來源的舉證責任是保留方,但來源的驗證責任是提刪者及管理員;用戶用了線下來源寫了條目,提刪者不應只以惡意推定,認為線下來源一定有問題,然後在未經驗證來源前就走去提刪條目;管理員處理線下來源時,也應該到圖書館驗證來源,然後才能刪去條目,不能惡意推定,認為線下來源一定有問題。
  2. 翻譯條目前,如果懷疑外文條目上的來源有問題,可以去驗證;或者選擇其他認為可信的條目來翻譯;不應在未到圖書館驗證線下來源前就惡意推定來源有問題。
  3. 醫學來源提案通過後,醫學條目只能用學術來源,而且不容許找到學術來源替換後才移除非學術來源,然而學術來源「線上要付費,線下要到大學圖書館」一般用戶在未驗證來源前,也應該善意推定,而非無法驗證學術來源時,就刪去條目。
感謝閣下的意見。請問中文維基百科編者在添加內容到中文維基百科時,是不是應該先看過可靠來源的原文,才能引用該份來源佐證添加的內容?--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10:26 (UTC)
感謝閣下的意見。--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2日 (三) 12:54 (UTC)
@蟲蟲飛:您的見解「醫學來源提案通過後,醫學條目只能用學術來源」似乎有誤,該提案是針對條目中的「醫學資訊」,不是所有條目,--Wolfch (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0:37 (UTC)
  • 當然“非醫學資訊”可用“非學術來源”,但有不含“醫學資訊”的醫學條目嗎?或者說用戶找不到「學術來源」,所寫的不含「醫學資訊」的醫學條目的內容還符合收錄標準嗎?但這個與本提案無關,沒必要在這裏詳談。蟲蟲飛♡♡→♡℃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0:50 (UTC)
(!)意見如果按照Wolfch解讀路徑,條文可針對資訊內容,牽涉(條目)面可能更為廣泛。應當研判本地原查證方法,是否在有關修訂後會受更不確定的影響。而對於來源驗證問題,以現有關推定實踐等,認為應當考慮提高推翻條目多個不同參考來源的門檻,應審查提刪案中對條目來源的質問是否恰當、有否在限制使用不同來源改善條目等問題。譬如若進一步限制使用跨語種來源採編,認為以目前編輯實際而言,將會嚴重阻礙改善本地多方面專案,有觸及中立性和地域觀點的問題。後續有必要考慮前述幾點。——約克客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10:58 (UTC)
閣下在這串突然提醫學來源簡直莫名其妙,完全離題。---Koala0090留言2020年7月23日 (四) 20:43 (UTC)

@CaryCheng:我先設想兩個情境

  1. 在商業翻譯上,如果書籍的譯者堅持拿不到參考文獻的原文文本,就不放上參考文獻,或要求用其他參考文獻代替,請問這是可行的嗎?
  2. 如果原文文本是作者不會的語言,或是罕見語言,而中文世界又找不到可以代換的資料,那麼我們應該捨棄這個參考文獻,或甚至刪除相關段落嗎?

---Koala0090留言2020年7月23日 (四) 20:51 (UTC)

感謝閣下的意見。--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4日 (五) 13:59 (UTC)
感謝閣下的意見。--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4日 (五) 13:59 (UTC)
  • (+)支持:对于FA来说,编者亲自去考证和阅读来源非常必要,GA的话有条件也应该考虑,至少目前我是这么做的。中文维基不是外文维基的中文译本,参考资料同样如此。对于用心撰写某条目的编者而言,想办法亲自阅览相关书籍考证一下或许并不难。--Patriotard 2020年7月24日 (五) 16:36 (UTC)
    • 您跟Cary對參考文獻的accessibility真的讓人感到驚訝,儘管我是會儘量翻閱原始文獻的人,但有時都還是得寄信給原作者請求文獻,或甚至根本要不到,尤其是書籍類的引用文獻。不知道是不是閣下寫作的領域特別好拿到。總之我覺得這個條文通過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後果,第一就是有些有心參與GA、FA的參與者會用比較次級的文獻來做為surrogate,會不會反而比轉譯原文帶來更大的落差我不清楚,更甚者可能就會直接將整段段落刪除;第二就是有些人就不再願意翻譯英文世界、中文世界以外的內容,整體來說可以說傷害極大。---Koala0090留言2020年7月24日 (五) 17:03 (UTC)
      • 我提到的“资料来源需要亲自查证”只是针对FA和大部分GA而言,而不会变成方针或强制性措施。如果某些领域确实“必須要有對應安全級別才能購買”,那么使用某些提示性模板或者在相应位置附上标志也是可以接受的。--Patriotard 2020年7月24日 (五) 18:48 (UTC)
  • @AirScott感謝閣下的意見,我也覺得中文維基百科不應該只是外語維基百科的翻譯本;雖然我在提案中沒有說明,不過我原本也只是要針對FA和GA評選,沒打算要求中文維基百科的所有翻譯條目。很高興知道中文維基百科仍然有編者堅持親自去考證和閱讀來源。--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8日 (二) 02:45 (UTC)
  • 前面有些人似乎認為線上來源比較好,我完全反對。網路資料大家都能取得,抄來抄去都是同樣的話,搞到後來還可以循環引用無中生有,而且多得是可疑的網頁、或是媒體為求快求點閱而不加查證。相較下傳統紙本媒介因為印製較花時間、製作成本較高,通常內容是較好的。甚至就算不考慮其正確性,光是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看,維基面科就應該多用傳統紙本媒介,才能創造出其他網路資源沒有的價值。維基百科如果只是把網路上已經有的內容抄過來重新複述一遍,那我乾脆去讀 AI 爬資料後自動寫成的 wikihow 或每日新聞就好了,何必用維基?回到正題,條目不屬於任何人,誰覺得哪句話的來源可疑或有誤的話,任何人都可以編修;如果有兩方的人不同意見,基於假定善意的原則,舉證責任在提出異議的人。--Yel D'ohan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03:54 (UTC)
    @Yel D'ohan:根據可供查證方針,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提出異議者沒有。這裏我比較擔憂的是提出異議者會濫用提出異議的機能(還是這句老話:像CaryCheng一樣),並導致維基百科條目整體上劣化。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5日 (六) 05:44 (UTC)
    「可供查證」不等我在上文提的「舉證」。提供引文已經是「可供查證」,質疑該引文有問題的人才需要舉證支持自己的質疑。--Yel D'ohan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06:20 (UTC)
    嚴格上來説,引文可以算成“添加或恢復內容”中所指的“內容”。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5日 (六) 13:58 (UTC)
    我反對這樣解讀,這樣的意思是所有的引註本身也都要添加引註證明該引註正確,然後就變成無限迴歸……,就算解釋成只要有網際網路的連結即算是可查證,如前述,我認為紙本資源的價值高於線上資源。--Yel D'ohan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19:57 (UTC)
@Yel D'ohan感謝閣下的意見。--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8日 (二) 02:45 (UTC)
  • 原文有这句->难以查证->原文有ref->难以查证->因为原文有ref->那就拿过来好了,结果是:原文有这句->照搬。这是普遍现状。现状是现状,这是正确的吗?
  • 为什么不想想难以查证的内容不应当放入条目中这个基本原则?
  • 对于责任也有点意思,提供来源的责任在内容添加者,对有来源内容的质疑应当直接引用该来源讨论,可是添加者本身都未必看得到的东西,要求质疑者去拿出来,难道不是一个谬误?往大了推论,随便拿线下材料作来源,真有问题时辟谣还不要跑断腿?
  • 讲到底,只是社群整体素质不够,这类提案啥都改变不了,徒增不信而已。->>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7月27日 (一) 00:52 (UTC)
問題在於:改了做法以後,可能比原本的做法更差。例如CaryCheng要求“親自確認過另一個可靠來源的原文內容可以支撐這句話,並且在中文維基百科條目中改為引用編者可取得的這份來源”,但是參照上面的另一個討論串,我認為CaryCheng支持在條目中使用劣質來源代替非劣質來源,而這會令條目品質有可能實際下降。這是一個短期内解決不了(可能永遠也解決不了)的問題。SANMOSA SPQR 2020年7月27日 (一) 08:23 (UTC)
不管什么做法,单纯的照搬条目质量必然会下降,这是永久都解决不了的。至于另外的讨论太长没有兴趣拜读,但如果非要拿劣质来源与未知来源相比,我倾向于0.1,而不是x。->>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7月28日 (二) 00:50 (UTC)
但實際操作上顯示,x在大部分時候都大於0.1。而且,劣質來源代替非劣質來源本來就是大忌,這種做法可謂錯得更離譜(如果你執意要談「正確性」的話)。SANMOSA SPQR 2020年7月28日 (二) 05:21 (UTC)
人類是不完美的。中文維基也是如此。--Temp3600留言2020年7月27日 (一) 19:35 (UTC)
我只是讨论正确,可没有讨论完美,您大可不必为社群洗地。->>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7月28日 (二) 00:50 (UTC)
然而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存在所謂「正確的做法」。他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可能和你談論「正確性」。SANMOSA SPQR 2020年7月28日 (二) 05:21 (UTC)
中文維基當然充滿不足之處,或者如你所言,「素质不够」。我認為這種情況在可見將來都不會有大幅改善。--Temp3600留言2020年7月28日 (二) 06:46 (UTC)
我同意这句话,所以我也无意寻求改变。->>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7月28日 (二) 22:47 (UTC)
@Ohtashinichiro感謝閣下的意見,
  • 我認為現狀不是正確的。
  • 我同意難以查證的內容不應當放入維基百科。
  • 我同意提供來源的責任在內容添加者,對有來源內容的質疑應當直接引用該來源討論。
  • 我同意社群整體素質不夠,這類提案啥都改變不了,徒增不信而已。
  • 我同意單純的照搬條目質量必然會下降,這是永久都解決不了的。
很高興在中文維基百科遇到觀點相近的使用者。--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8日 (二) 02:45 (UTC)
感謝閣下的意見。--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29日 (三) 01:41 (UTC)

除提案者以外,參與討論者10位,支持提案觀點者1位,反對提案觀點者7位,未明確回覆者2位。

調查結果為多數使用者認為翻譯外語維基百科條目時,翻譯者不需要逐一查閱參考資料原文。--CaryCheng留言2020年7月30日 (四) 04:35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返回到项目页面“可供查證/存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