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梵语Tathāgatagarbha),大乘佛教术语,是指大乘佛教的教理中,一切众生本自具有、与同等、本自清净的心性,又称作佛性真如、本识、本际、实际、法身无垢识。众生虽有本自清净的心性,为烦恼遮蔽时,是感召因缘果报的阿赖耶识异熟识第八识,修行净除烦恼后,才是真如、佛性、如来藏。

历史

龙树之前所流传的上座佛教经典,未使用如来藏这个名词。高崎直道印顺等佛教研究者,皆认为《如来藏经》是现存最早的如来藏学派所弘扬的经典,因此《如来藏经》可能是最早提出如来藏名词的经典。

名称

梵语TathāgatagarbhaTathāgatagarbha组成。

  • 如来Tathāgata),字根源自如(tathatā)或真如,是佛性的同义字。
  • garbha,其字根来自动词garh,或grabh,意为怀孕,生产。由此动词衍生出的名词garbha,意为子宫。它可以进一步被衍伸为子宫中的婴儿胞胎,因此,它也有包涵、隐覆、胎藏之意。最早出自《梨俱吠陀》〈生主歌〉,以人类从子宫出生的例子,想像世界也是由一个胚胎所开始,在胞胎中蕴藏了世界的一切。

日本学者小川一乘比较《宝性论》的梵文本与汉译本,发现梵语Tathāgatagarbha除了被译为如来藏外,也被译为佛性[1]

类似名称

在讲说如来藏的经典中,如来藏乃实相第一义谛。等同于多个其他名词。如佛性、法身、自性涅槃、真如法性、实际、圆觉等皆与圣谛如来藏同义异名。 而“阿赖耶识、第八识、含藏识”等等,也都是如来藏的别名。 [2][3][4][5][6][7][8][9]禅宗称为真如心,真心。《大乘密严经》说有恶慧的人不能知道“(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佛将如来藏从如来的角度比喻为黄金,而将阿赖耶识从世间人的角度比喻为指环,说这两个名称都是指向同一个本体没有差别,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称呼祂。[10]故:圣法如来藏是实相,是总称。若就因地到果地修行过程的染净差别,各有不同立名:无垢识实相)、异熟识共相)、阿赖耶识个相)。以上皆是含摄于如来藏。

释义

如来藏的意义如下:

  1. 为“如如不动”的意思,是说祂的体性如如不动,祂本身也如如不动。此义即言,如来藏遍一切处。摄持一切法。一切皆是如来藏,如来藏遍含整个宇宙内外法界。故曰:“法身在缠。”故曰:“不可动摇。”
    • 圣谛如来藏乃为总名,与法身,与佛性与实相理体,名异实同。[11]
  2. 为“本来”的意思,就是从无始劫以来,祂原本就是这个样,现在如是,未来也不会改变。也就是经典中所说的“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12]、“如来藏识不生不灭”等。[13]
  3. 为“含藏”、“能藏”、“宝藏”的意思,就是含藏着能出生一切法的宝藏之库,也就是经典中所说的“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14]

如来藏体性为不老不死、不生不灭,几百亿年的物理宇宙犹有成住坏灭之轮回,一切法起法灭生生不已,而万法之根本“如来藏”如如常在,无有变异。 [15]

论藏定义

佛性如来藏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世亲佛性论·如来藏品》,对如来藏三性作如下阐释:

  1. 众生所摄佛性,世间一切众生皆为如来之性,即“真如”所摄,故可谓“一切众生是如来藏”。
  2. 如来隐覆之性,一切众生如来之性被烦恼隐覆不显,“众生不见,故名为藏”。
  3. 真如能摄之性,“真如”虽在众生烦恼之中,但含有如来一切功德

由是可知,如来藏为一切众生各个独有的本体,从而提出了众生可以成佛的依据。[16]

相关典籍

经藏依据

依据《大方等如来藏经》中佛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彼淳蜜在于岩树,为诸烦恼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护,我以佛眼如实观之。”以及《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中佛陀之开示,一切有情众生之身中都有如来藏,佛说:“我说道者,说何等道?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也就是每一个有情众生,无论大到如人类、大象、鲸鱼或小到如蚂蚁等,它们的身体中都有如来藏[17]

宝性论称如来藏在一般众生为有垢真如,佛的法身为无垢真如

唯识学中的如来藏

“众生皆有如来藏”的主张由大乘唯识学派弘扬之后,在大乘经论中如来藏[18]有种种名,亦被称为是佛地的无垢识即善净第八识[19],如玄奘成唯识论》卷三:

摄论宗认为如来藏是阿赖耶识的清净本质,名为阿摩罗识[来源请求]

如来藏的体性

根据宋译《央掘魔罗经》卷第二[23][24]以及其他许多经典中佛陀的开示,如来藏有如下的体性:

不生不灭性

如来藏最基本的体性之一,如来藏常住于世间,祂本自不生,从来没有出生,祂本自不灭也永远不会坏灭。任何一位有情众生的如来藏都有这样的体性,众生的名色有生、住、异、灭,无形无相的如来藏却永远一直存在,即使有情众生在闷绝、眠熟、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妄想意识心灭的状态下,如来藏还是永远一直存在。《入楞伽经》所说的“如来藏不生不灭”等,就是在说祂这个常住于世间的体性。

独立性

世间一切方便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坏散而灭,依赖其他条件才能出生的法都有生灭,故蕴处界世间一切法都有生灭性,是生灭法。而如来藏有其独立不依靠他人的法,就能独立存在的自性,一切诸佛以极其方便法,想要求如来藏何时生却不可得,因为不生不灭是佛性[25]。 这些自性是从本以来就在,无增无减是佛性 [26],其存在不受任何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才说其独立性。

非(能所)见闻觉知性

如来藏不是意识生灭心,没有意识心对于外境六尘的见闻觉知性,因此没有如意识般分别或好恶的体性。《说无垢称经》所说的“法无了别离心识故。”等,在说明这个体性。因此之故,归结出:“如来藏没有意识心所具有的了别、分析、推理、研判、记忆等功能。”

不变易性

也就是常性、恒性、不坏性或金刚性。如来藏不只常住在这个世间,而且其诸多体性永远保持无恶本性,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流转而改变。例如其不坏性,不会在某个时间之后改变成为坏性,或无垢性突然改变成有垢性等。因此佛陀说:“常性是佛性”、“恒性是佛性”、“不变易性是佛性”[27]、“如来藏不老不死”[28]

储藏性

这也是如来藏之"藏"的意思,祂储藏一切法的种子,即一切善业、恶业及无记业的种子。地球上的每一位有情众生在过去无量世及这一世所造的善恶业种,都完整储存在各自的如来藏中,未来因缘成熟时,就会由此身或另外一个色身来承受这个果报;虽然前一世和这一世的身体不一样,但都源自于同一个如来藏,也正因如来藏具有储藏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业种的功能,故能连接三世之酬偿,使各自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无谁可代。

不垢不净性

大乘《密严经》上说:“心性本净不可思议,是诸如来微妙之藏如金在矿。意从心生余六亦然,如是多种于世法中而为差别。仁主!阿赖耶识虽与能熏及诸心法,乃至一切染净种子而同止住,性恒明洁,如来种姓应知亦然。”这在说明如来藏自身的体性永远是明洁、清净的,具有永恒的不垢性与无恶本性;但在一般有情众生身上,祂又含藏了无量世以来所熏染的无量无边染污种子,根据这些染污种子来说祂不净。衪“自身清净,但却含藏染污种子。”这就是祂阿赖耶识如来藏不垢不净性。

熏种性

所谓熏种性就是说,阿梨耶识如来藏里面所含藏 包含的无量无边 诸有为法种子,会随着有情众生不断攀缘五欲六尘的身、口、意之行为影响,受到熏习而变化。这种熏习变化一直不连续不间断,要到有情众生修行究竟圆满成佛后,如来藏中有为法的种子的变异才会停止。在此成佛之前,一般有情众生种子的熏习有漏善或有漏恶,佛门中每一位不断精进修行的菩萨,则是经由历缘对境,各自不断精进熏习无漏清净法,使染污的种子转变成清净,直到成佛才究竟清净。这种如来藏种子熏习的现象,在《入楞伽经》中的说明为:“大慧!熏集种子心不灭,取外境界诸识灭。大慧!如是微细阿梨耶识行,除佛如来及入地诸菩萨摩诃萨,诸余声闻辟支佛外道修行者不能知故。”此处所说“熏集种子心不灭”的心不灭,指的就是阿梨耶识如来藏

不增不减性

这是在说明如来藏因前述不生不灭不变易的体性,就不会在三界中突然出生、变易或灭绝。也因此,虽然十方世界中,所有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总数因为太多无法计算,但是如来藏的总数却是固定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又有情众生的如来藏不能分割也不能合并,佛陀出生时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中的就是法王,统领地球上,每一位有情众生自己的如来藏,祂唯一、不可复制,因无有一法可与其匹配,每一位有情众生,无始劫以来,本来独有不可复制的如来藏,总数不能计数也不能增减。又有情众生如来藏中的无漏法种增(一进),有漏法种就减(一出),一进一出相等,无漏清净没有增减。

如来藏所显示的现象

如来藏根据前述的众多体性,在物质世界中可以显示出一些现象:

真实性

在《央掘魔罗经》卷第二:“今说实及谛,目连宜善听:‘若实若谛者,所谓如来藏;第一义常身,佛不思议身;第一不变易,恒身亦复然;第一义静身,妙法身真实;如是不思议,彼身云何现?’”在这一段经文中,佛对目连尊者说如来藏真实存在是法界的真谛,祂具有常恒不变易的清净体性,这妙法身是真实的,有其不可思议的体性和功能,能出生一切法。十方三世法界中没有一法可以坏灭祂,所以祂是真实;祂确实可证,不是虚妄的名相施设,所以祂是真实;宇宙万有中的山河世界、一切有情五阴或四阴,全由祂所生,故祂确实存在而有功德,所以祂是真实。说法的人应称扬如来常住真实,若不这么说则为弃舍如来之藏,不应处师子座为人讲经说法[29]

如如性

如来藏因为有其固有的体性,而且离见闻觉知,因此没有如同意识心有善恶喜厌的分别,对于世间的一切法,如来藏显示出来的现象,就是如如性,任何重大的事衪毫不动摇,就算天蹋下来祂也无动于衷。祂在三界六道中与众生同时同处,不断流注众生所需要的种子时,祂自己却始终如如不动,所以是;当造恶业有情下了地狱领受地狱业无量痛苦,祂流注出地狱有情所需的痛觉种子时,自己却没有痛苦,所以是;修十善业的有情上升到了欲界六天,五阴身心领受欲界天的胜妙快乐时,祂却不领受快乐,没有快乐而不动其心,所以也是;当修定众生进入色界定、无色界定时,祂也不入定,所以祂也不领受定境中任一法尘境界,因此全无喜乐或厌恶之心,所以仍是。祂对一切法永远都是如如不动,从来不动转其心,所以当众生高兴或痛苦时,祂却不与众生高兴或痛苦,祂还是一样安住于,永远不动于心。《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生死涅槃等无二,其性不坏无造作,垢净如如性不异,唯佛世尊独能了;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就是说明如来藏所显示的现象,祂没有造作。垢净与如如的体性没有不同,唯有 佛世尊独能全部了知。
如如性和前述的真实性,合称为“真如性”[30],也因此在经典中,有时会用“真如”来称呼如来藏,就是在强调其真实而如如不动的现象。故“真如性”为如来藏的所显性,没有系缚在实际领受的功能作用(无作无受)。

流传与争论

依据大乘经论所显示的如来藏体性及如来藏所显示的现象,如来藏学派主张:如来藏是三乘佛法的基石,因一切法皆由此出[31][32][33]。并认为:如来藏是大乘佛教唯识学中最重要概念,是唯识增上慧学之主体,亦是一切佛法之主体,也是古时禅宗祖师证悟时所证之标的[34][35],三乘菩提的基本观念就是依如来藏而施设建立。

判教

印度与西藏的中观派学者多认为如来藏为不了义说。

中国天台宗智𫖮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将如来藏判为最高的圆教。华严宗法藏判教主张五教说,把佛陀教法依解说的义理深浅分为“小”、“始”、“终”、“顿”、“圆”,也将如来藏判为最高的圆教。如来藏佛性的概念由于禅宗的弘扬推动,有理证、教证,依之修学可以实证,也有实证本心如来藏的禅宗祖师可以依止修学,因而受到大众的接受,其后宋明理学更以其为基础发展出心性论新儒家。在台湾,如来藏仍受到大众的喜爱。

印顺法师认为,性空唯识可以在《阿含经》找到根源,如来藏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是有别于二乘法的“别教”[36]。印顺法师依于“一切法空”的立场来解释《楞伽经》、《胜鬘经》的部分内容,认为如来藏是不了义说,是佛陀为了执著有我的众生,所作的方便说法[37]。印顺法师认为,根据《楞伽经》,如来藏即是一切法空性的异名[38]

藏传佛教中,如来藏的相关典籍收录于藏文大藏经宁玛派的“大圆满见”,以如来藏为基础[39]噶举派的“大手印”,将“如来藏”称为“心性本质或心性实相”[40]格鲁派宗喀巴接受了印度月称中观应成学说,认为三转法轮他空唯识学与如来藏都是不了义说[41]

相关条目

注释

  1. ^ 小川一乘. <佛性とbuddhatva>. 《印度学佛教学研究》. 1963, 第11卷 (第一期): 544–545页. 
  2.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
  3. ^ 《大宝积经》卷119:“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CBETA, T11, no. 310, p. 677, a18-19)
  4. ^ 《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CBETA, T16, no. 668, p. 467, a16-19)
  5. ^ 《宗镜录》卷80:“隐则名为如来藏。显则名为法身。”(CBETA, T48, no. 2016, p. 857, b16-17)
  6. ^ 《景德传灯录》卷28:“此法身者乃是万化之本。随处立名。智用无尽名无尽藏。能生万法名本法藏。具一切智是智慧藏。万法归如名如来藏。”(CBETA, T51, no. 2076, p. 441, a21-24)
  7. ^ 《真心直说》卷1:“法身本有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觉。烦恼缠裹得如来藏名。”(CBETA, T48, no. 2019A, p. 1000, c23-24)
  8. ^ 《宗镜录》卷29:“佛从中出。名如来藏。明体不染贞实法性。名自性清净心。功德自体。亦名法身。能出四乘。能入二乘。亦名一乘。与法华一乘别。无垢称经。遮理有差别。名不二法门。大慧经中。表无起尽。亦名不生不灭。涅槃经中。彰法身因。多名佛性。离缚解脱。亦名涅槃。”(CBETA, T48, no. 2016, p. 585, a7-13)
  9. ^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CBETA, T48, no. 2007, p. 343, b14-15)
  10. ^ 《大乘密严经》卷3〈8 阿赖耶微密品〉:“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11. ^ 印顺. 十、如來藏之研究. 以佛法研究佛法. [201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2). 
  12. ^ 央掘魔罗经》卷四:“尔时,莫令诸善男子闻彼诸难生退转心,当知善驭庄严法乘如如来藏,如来常恒寂静不变广宣世间,彼善男子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
  13. ^ 入楞伽经》卷七:“大慧!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
  14.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造业由因二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
  15. ^ 大正藏《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时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信成就?’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不谄行,得柔软行。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信诸如来于一念中说三世事,信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16. ^ 央掘魔罗经》卷四:“众生知有如来藏故。精勤持戒净修梵行。言我必当得成佛道。复次文殊师利。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
  17. ^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诸佛如来所不得者。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现在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我性不可得。未来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亦不可得。
  18. ^ 无著摄大乘论》:“云何应知圆成实自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何等名为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世亲摄大乘论释》:“自性清净者。谓此自性本来清净。即是真如自性。实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说一切法有如来藏。”
  19. ^ 大乘入楞伽经》:“大慧!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识藏名,与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
    入楞伽经》:“大慧!我依此义依胜鬘夫人,依余菩萨摩诃萨深智慧者,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种识生名转灭相,为诸声闻辟支佛等示法无我。”
    北魏佛陀扇多无著摄大乘论》:“大乘阿毘昙修多罗有偈。一切诸法依。如是彼诸识。迭互作果事。一切及因事。”
    陈朝真谛无著摄大乘论》:“如大乘阿毘达磨偈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此二互为因。亦恒互为果。”
    隋朝达磨笈多世亲摄大乘论释论》:“论曰。……如阿毘达磨修多罗偈说。诸法依识住。识依法亦尔。各各互为因。亦恒互为果。”
    唐朝玄奘无著摄大乘论本》:“如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说。伽他曰。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20. ^ 玄奘成唯识论》:“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七地已前犹有俱生我见爱等。执藏此识为自内我。如何已舍阿赖耶名。若彼分别我见爱等不复执藏说名为舍。则预流等诸有学位。亦应已舍阿赖耶名。许便违害诸论所说。”
  21.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此即《如来功德庄严经》颂也。”
    圆测解深密经疏》:“又真谛云:‘阿摩罗识反照自体’。无教可凭。复违《如来功德庄严经》。彼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经可知。无垢识者。即是净分第八识也。又《决定藏论》即是《瑜伽》。彼论本无九识品也。”
  22. ^ 玄奘译《佛说佛地经》:“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妙生当知。清净法界者。譬如虚空。虽遍诸色种种相中。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复遍至种种相类。所知境界。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复次妙生。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又如圆镜极善磨莹。鉴净无垢光明遍照。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佛智上。一切烦恼所知障垢永出离故。极善磨莹为依止定。所摄持故鉴净无垢。作诸众生利乐事故。光明遍照。……”
  23. ^ “诸说法者,应如是说,称扬如来常住真实。若说法者不如是说,是则弃舍如来之藏,是人不应处师子座,如旃陀罗不应服乘大王御象。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生不可得,不生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自性不实不可得,真实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自性无常不可得,常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无恒不可得,恒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变易不可得,不变易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不寂静不可得,寂静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坏不可得,不坏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破不可得,不破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病不可得,无病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老死不可得,不老死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垢不可得,无垢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
  24. ^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尔时,央掘魔罗复说偈言:‘若说如来藏,显示诸世间,无知恶邪见,舍我须无我,言是佛正法,闻彼说不怖。离慢舍身命,广说如来藏,是名为世间,堪忍上调伏。’”
  25. ^ 《央掘魔罗经》卷二: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生不可得。不生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
  26. ^ 大正藏《父子合集经》:“乾闼婆王兴供养,为闻真净大法故。此法唯依实际中,本来自性无增减,若人取相而分别,彼则如幻不可得,此法无实亦非虚,由法性空佛无说。”
  27. ^ 央掘魔罗经》一切诸佛极方便求自性无常不可得。常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无恒不可得。恒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变易不可得。不变易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
  28. ^ 大宝积经
  29. ^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诸说法者,应如是说称扬如来常住真实。若说法者不如是说,是则弃舍如来之藏,是人不应处师子座,如旃陀罗不应服乘大王御象。
  30. ^ 《楞严经》卷第二:“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
  31. ^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CBETA, T17, no. 839, p. 907, c10-11)
  32. ^ 《大乘密严经》卷2:“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CBETA, T16, no. 681, p. 738, a4-7)
  33. ^ 《宗镜录》卷80:“如来藏者。是真识心。是真心中。具有一切恒沙佛法。”(CBETA, T48, no. 2016, p. 857, b9-11)
  34. ^ 《证道歌注》卷1:“如来藏性。即第八识。含藏识。能生一切善恶种子。悟之则圣。迷之则凡。而一切众生。具此一珠。”
  35.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初会法付嘱品第一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于摩诃迦叶。” 梵王悟密意第三 佛说:“所言密意者,如上所言,不可测度,强而宣其法体者,非因非果,非修非证,非自得非他得,非自然得非因缘得,我昔日于觉树证悟此旨,是故言唯佛与佛究竟法。” 梵王:“唯然世尊!唯然世尊!如是密意者,一切修多罗 心体也,一切菩萨证是而成正觉世尊!日兮可寒、月兮可暑,正法眼藏,终无二语。”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梵王,如是能护持。”
  36. ^ 印顺. 如來藏之研究自序. 如來藏之研究. 正闻出版社. 1988 [201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37. ^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如来藏之研究〉:“依照一般人的想法,人生的升天界,堕地狱, 此死彼生,必须有一主体的‘自我’。……因为一般众生的根性如此,对无常无我 的甚深义理不能信受,佛陀为了随顺众生的心境,使其接受佛法,次第引导,令得佛法的功德,因此方便说如来藏。……一般人的看法,涅槃解脱,是从生死轮回而得解脱的,这比如人从牢狱里放出获得自由一样 。因为有这么一个人,才说有牢狱与自由,如无此人,则根本无牢狱与自由可说 。所以,如把生死与涅槃的二问题联系起来,而贯摄这二个问题的,似乎非是常、是我不可。佛说如来藏的目的,也即适应这一类众生,解决这一问题。……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主要使不信无常无我的人来信受佛法,达到佛法化度众生的目的, 使之踏上正路,进入佛法的甚深处。”
  38. ^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如来藏之研究〉:“因为,如来藏即是一切法空性──法无我性的异名。释尊为了化度一般执常执我的众生,使其信受佛法,进而趣向一切法空的真义,因此方便说如来藏。如来对如来藏的抉择,‘楞伽经’说得非常明确。……现依‘楞伽经’为准,以一切法空性为如来藏说,则如来藏始能与性空无我的一切教说相契合。……现在根据‘楞伽经’,对佛说如来藏的先后 不同,作一结论:一、释尊未说‘楞伽经’之前,如来藏易被人误解为印度宗教的我,这是不能了解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二、经‘楞伽经’对如来藏加以抉择之后,如来藏与佛法的无我空性一致,即与一切空无我的大乘契经相融和。”
  39. ^ 谈锡永. 第一篇導讀 十二、結語. 四法宝鬘导读. 中国书店. 2007. ISBN 978-7-80663-396-0. 
  40. ^ 创古仁波切. 直指法身禪修(三). 堪布罗卓丹杰翻译. 2008年5月3日 [2013年9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26日). 
  41. ^ 印顺. 八 無上瑜伽是佛德本有論. 華雨集第三冊. [2013-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0).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 Zimmermann, Michael (2002),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āgatagarbhasūtra, Biblotheca Philologica et Philosophica Buddhica VI,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PDF can also be downloaded from the Institute's website]
  • Masahiro Mori (1974), The Buddha in the Robot: a Robot Engineer's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Religion.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