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村展览馆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13年2月9日) |
历史
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1950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东山岛前夕,驻守该岛的国军残部败退台湾时,抓丁充军,从该岛抓走了4793位青壮年男性。当年有200多户人家的铜钵村,一夜间被抓走147个壮丁,使91名已婚妇女守活寡近半个世纪,该村从而得名“寡妇村”。改革开放后,“寡妇村”逐渐可与台湾通电话、通信,黄镇国先生(后来任寡妇村展览馆馆长)就是长期义务替寡妇们写“情书”者之一。1996年4月26日,国家计委副主任郝建秀视察“寡妇村”后表示,这些台属吃了太多苦,应当建敬老院让她们安享晚年。[1]
经过中央、福建省、漳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东山县投资450万元,1999年3月在铜钵村建“寡妇村展览馆”。[1]
如今,寡妇村展览馆已成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德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1]
展览
寡妇村展览馆主要通过实物、书信、音像、图文展示第二次国共内战造成的海峡两岸亲人分离之苦,许多展品背后都有令人心酸的故事。[1]
比如展品中有一只无光泽的铝碗。这是老奶奶林刘口保存的,她早年丧夫,独自将四个儿子养大。家境逐渐好转之际,突逢国军抓丁,林刘口的三个儿子都被抓走赴台湾,只有12岁的第四子幸免。母子临别之时,大儿子求母亲为他们三个儿子买一只铝碗,以便在船上口渴时盛水喝。林刘口没有钱,只好回家向村里小店赊购了一只。当母亲捧着铝碗赶回海边时,三个儿子早已被押上登陆舰远赴台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