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村展覽館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3年2月9日) |
歷史
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1950年5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東山島前夕,駐守該島的國軍殘部敗退台灣時,抓丁充軍,從該島抓走了4793位青壯年男性。當年有200多戶人家的銅缽村,一夜間被抓走147個壯丁,使91名已婚婦女守活寡近半個世紀,該村從而得名「寡婦村」。改革開放後,「寡婦村」逐漸可與台灣通電話、通信,黃鎮國先生(後來任寡婦村展覽館館長)就是長期義務替寡婦們寫「情書」者之一。1996年4月26日,國家計委副主任郝建秀視察「寡婦村」後表示,這些台屬吃了太多苦,應當建敬老院讓她們安享晚年。[1]
經過中央、福建省、漳州市有關部門的支持,東山縣投資450萬元,1999年3月在銅缽村建「寡婦村展覽館」。[1]
如今,寡婦村展覽館已成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德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1]
展覽
寡婦村展覽館主要通過實物、書信、音像、圖文展示第二次國共內戰造成的海峽兩岸親人分離之苦,許多展品背後都有令人心酸的故事。[1]
比如展品中有一隻無光澤的鋁碗。這是老奶奶林劉口保存的,她早年喪夫,獨自將四個兒子養大。家境逐漸好轉之際,突逢國軍抓丁,林劉口的三個兒子都被抓走赴台灣,只有12歲的第四子倖免。母子臨別之時,大兒子求母親為他們三個兒子買一隻鋁碗,以便在船上口渴時盛水喝。林劉口沒有錢,只好回家向村里小店賒購了一隻。當母親捧着鋁碗趕回海邊時,三個兒子早已被押上登陸艦遠赴台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