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一口井井址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09年11月29日) |
铁人一口井井址或称大庆铁人第一口油井、铁人第一口油井,原名萨55井,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是王进喜带领的1262钻井队(现为1205钻井队),从玉门油矿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时打的第一口详探油井。
铁人一口井井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坐标 | 46°33′54″N 124°56′08″E / 46.56500°N 124.93556°E |
分类 | 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60年 |
编号 | 7-1693-5-086 |
认定时间 | 2013年3月5日 |
目前油井的管理单位为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五作业区45队,位置在大庆市红岗区解放南村杨树林地区。2013年3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简介
1960年4月14日,萨55井开钻。经过5天零4小时的昼夜施工,萨55井于4月19日12时完钻,井深1200.76米。1960年5月25日开井自喷生产,每日产油113吨。萨55井已产油49年,累计产油15万多吨。
历史
1959年,王进喜进京参加建国10周年观礼和全国“工交群英会”,获知松辽盆地发现了大油田,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松辽石油大会战,当年正是中国三年大饥荒最严重的时期,物资严重匮乏。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队长带领1262(玉门油矿贝乌五队)钻井队从玉门油矿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全队1个队长,1书记,1个技术员,1个司机长,另外还有司机、司助、钻工包括2个炊事员在内共37人。刚来的时候,钻井设备和行李还在路上,到了驻地马家窑没有住的地方,就住在牛棚里。3月份大庆天气还很冷,他们晚上睡觉铺的盖的都是牲口草。
分配给王进喜他们队的井是萨55井。在等待钻机设备的这段时间里。王进喜问清楚井位后,带着几个人连走带问,经过3个多小时找到了插着一面小红旗的萨55井井位。全队为争取开钻时间,在一铁镐下去就一个白点的冻土地上先将泥浆池、水池和卸车台挖好。
4月2日王进喜他们队的钻机设备到达萨尔图火车站。由于是从全中国石油战线抽调的人员、设备及物资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大庆铁路沿线每个站台都有人员、设备和物资卸车。会战初期由于缺少吊车、拖拉机及运输车辆,设备、物资运输困难,王进喜他们不等不靠,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靠人拉肩扛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奋战3天3夜运到萨55井井场。还是靠人拉肩扛用4天时间,把40多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钻井开钻,需要大量的水调制泥浆,当时井场没有铺设供水管线,水罐车又缺乏,王进喜就组织全队人员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靠人力运水50多吨,保证了钻井用水。
1960年4月14日,王进喜带领全队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萨55井顺利开钻。首次在地质条件不熟悉的地方打井,作为队长的王进喜为了随时掌握打井情况,积累钻井经验,始终没有离开过井场,晚上睡在值班房,白天困了就在井旁找个地方打个盹,5天5夜没有回过驻地。萨55井于4月19日胜利完钻,进尺1200.76米,首创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
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这就是后来“铁人”称号的由来。
现状
1999年1月10日,以“铁人一口井”井址的名称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4年3月,授予“大庆油田铁人第一口井”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该井场仍然保留着当年的卸车坑、泥浆池、土油池、值班房和工人当年住过的地窨子等遗址与实物。这口井是铁人精神的发祥地,已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井场西侧立有与王进喜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相同型号贝乌-40型钻机实物。井场的东侧为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旧址和碑林。
交通路线
大庆公交总站乘12路车杨树林站下车。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