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3月4日) |
铊中毒(Thallium poisoning)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铊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毛发脱落、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等。铊中毒者的指甲上通常都留有米氏线。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可以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等。人体摄入铊化合物可以通过误食含铊化合物、饮用含铊水源、食用含铊果蔬、职业接触等途径。铊中毒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普鲁士蓝、2,3-二巯基丙磺酸、硫代硫酸钠等药物促进铊离子排泄;口服氯化钾溶液促进铊离子经肾代谢;使用利尿药加速铊离子排泄;使用血液灌流疗法在体外吸附清除铊离子等[1]。职业性铊中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职业病。
铊中毒 | |
---|---|
铊 | |
症状 | 脱发、眼刺激[*]、恶心、呕吐、疼痛、visual disturbance[*]、心跳过速、心律不整、高血压、呼吸衰竭、肌肉疼痛、乏力、头痛、惊厥、谵妄、昏迷、胃口不佳、流涎[*]、炎症、urine discoloration[*]、肾病变、溶血反应、粉刺、干皮症[*]、神经损伤[*]、heart damage[*]、脱发 |
类型 | 金属中毒[*] |
病因 | 铊 |
治疗 |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医学专科 | 急诊医学 |
ICD-10 | T60.4 |
ICD-9-CM | 985.8 |
DiseasesDB | 13009 |
eMedicine | 821465 |
接触途径与分类
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含铊合金多具有特殊性质,是生产耐蚀容器、低温温度计、超导材料的原料,一些铊化合物对红外线敏感,是光电子工业重要原料。铊化合物还可以用来制备杀虫剂、脱发剂(醋酸铊)等。
因此日常接触摄入是导致铊中毒的重要因素。铊化合物可以经由皮肤吸收,或通过遍布体表的毛囊、呼吸道粘膜等部位吸收[1]。有病例显示,暴露于含铊粉尘中2小时,便可能导致急性铊中毒。
此外,由于矿山开采等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饮用水污染,也有可能导致居民通过饮食摄入含铊化合物,产生急性或慢性铊中毒。
大多数铊盐无色无味,溶解性良好,因此误食以及投毒也是铊中毒患者接触铊化合物的途径之一。
根据接触史和病程发展,铊中毒可以分为急性铊中毒和慢性铊中毒,急性铊中毒是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铊所引起的中毒反应,接触途径多为口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慢性铊中毒一般由长期职业性接触导致,症状与急性铊中毒类似,但病程较长,临床表现较为缓和。
症状与诊断
如前所述,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但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因此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症状[1]
脱发和皮肤损伤
脱发是铊中毒的典型症状,所有铊中毒患者都会在中毒反应发生后脱发,不仅头发脱落,胡须、腋毛和阴毛也会脱落,但是眉毛通常不会脱落。据报道,脱发症状一般发生在急性铊中毒后1至3周,最短者4天内即出现脱发。铊中毒导致的脱发,头发会成束脱落,产生斑秃。这种脱发通常是可逆的,毛发一般会在铊中毒治愈后4周左右开始再生,3个月完全恢复,但有报道称,严重的铊中毒可以导致永久性脱发。
因该症状,乙酸亚铊在1920至1930年间曾被当作脱发药物以便于治疗头部皮癣,但因副作用过大而被禁用。[1]
神经系统症状
铊能够引起周围神经炎,患者在中毒后12小时到1周时间内开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随即从足端部开始产生疼痛感,并随着病程进展向上蔓延,轻触患者皮肤即产生难忍的灼痛感。随后,患者将产生运动障碍,感觉下肢无力,最终发展成肌肉萎缩。
铊还会影响视神经,导致球后视神经炎以及视神经萎缩以及黄斑区光反射消失。铊还会造成眼肌麻痹,上眼睑下垂,此外,由于铊的作用,患者通常晶状体会出现白色浑浊。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铊中毒患者视力下降乃至完全丧失光感。
铊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影响,患者会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焦虑不安乃至人格改变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癔病样表现,有伤人或者自伤行为出现。
消化系统症状
经口服接触摄入铊化合物的患者会较早地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腹痛。此外患者还常会出现便秘,随着病程的发展,后期转为腹泻;一些患者可见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一些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炎。
诊断
依靠特征症状可以诊断铊中毒。
脱发、周围神经炎引起的下肢麻木和疼痛敏感,以及恶心、呕吐腹部隐痛等症状同时出现,是认定铊中毒的重要线索。此外,铊中毒患者的指甲上还会出现白色横纹,称为米氏线,这是确诊铊中毒的重要依据。
询问患者的病史也是诊断铊中毒的重要依据,有铊接触史,或有可能接触到铊,且具有铊中毒特征症状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了铊中毒。
对血液、尿液、毛发等生物样本的检测是最终确诊铊中毒的依据。其中尿液的检测最为重要,由于铊在体内几乎完全经肾代谢,故而尿液中铊的浓度直接反映了患者与铊接触的状况和中毒状况,尿铊浓度超过0.015mmol/L便可以确诊铊中毒。毛发则不易检出,因铊与巯基间的键结相对较弱。[1]
致毒机理
铊的毒性反应机理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细节仍然不为人知。目前已经了解到的铊致毒机理包括:
治疗
对于铊中毒至今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是金属络合剂、含硫化合物、利尿药等。对铊中毒基本的治疗原则是脱离接触,阻断吸收,加速排泄。
急性铊中毒的患者,需要尽快移出污染场所,用清水清洗受到污染的皮肤,经口服接触的患者需催吐,并用1%碘化钠溶液洗胃,而后饮用大量牛奶一帮助消化道内的铊尽快排出。
对于慢性铊中毒患者,首先需要询问患者接触史,找到铊污染源,尽快移除铊源,解除患者与铊的接触。
普鲁士蓝(六氰合高铁酸铁钾)、二巯基丙酸钠、双硫腙、硫代硫酸钠等药物可以与体内的铊发生络合,含硫化合物则会与之发生共价结合,结合后的铊能够更快速地经肾排出体外,因而上述药物是目前治疗铊中毒的首选药物。这些药物一般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通常与利尿药同时使用,以提高排铊的效率。此外,口服氯化钾溶液也可以加速铊的排泄。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协助排铊。
中毒案例
因铊在体内之半衰期长,依剂量可从1日至1个月不等。故可借由少量多次下毒的方式达到致死剂量。
- 1960年11月,喀麦隆独立领导人费利克斯·罗兰·穆米埃被法国特工用铊暗杀。
- 1994-1995年北京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事件,至今仍未破案。
- 199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王小龙因琐事怨恨好友江某,两次向其投放铊。给江某投毒之前,王小龙为试验毒性,在室友陆某的水杯里也投入铊。陆某、江某入院后,王畏罪自首。经301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救治,二人脱离危险。[2]
- 2006年11月,前KGB成员、俄罗斯总统普京反对者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英国被人下毒[3]。初期有人怀疑他铊中毒,之后这种可能被排除,并被证实为钋中毒。
- 2007年6月上旬,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工程系3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后出现胃疼、双下肢剧疼难忍、不能站立行走等症状,被诊断为重金属铊中毒。经调查后发现是被同班同学一起吃饭时报复投毒。[4]。
- 2010年12月,旅美华裔女化学家李天乐数次从公司申请铊用于谋杀前夫王晓业,王晓业于2011年1月去世。李天乐随后被判处终身监禁,62年不得假释
- 2012年4月,在安庆一公司上班的潘某突然发病,随后出现脱发、无法行走的症状。当年8月,潘某的病情又一次加重,出现高烧不退直至昏迷,后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铊中毒。[5]
- 2014年6月,中华民国新北市新店区慈济医院爆发铊中毒事件,2名医生1名护理人员陆续发生罕见的铊中毒,警方怀疑有人投放铊毒,曾到王姓护理师住处及医院搜查无果。[6]
- 2020年12月,游族网络公司董事长暨总经理、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林奇因与下属高管许垚纠纷,被人在茶叶中下铊毒。游族网络公司2020年12月25日在深交所公告,公司收到林奇家属通知,林奇救治无效于当日逝世[7]。
虚构案例
参见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1.5 Harkup, Kathryn. 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2023: 280–299. ISBN 9786263103986.
- ^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 我经历的4起铊中毒. 健康时报. 2007-07-02 [2013-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 Probe into ex-KGB agent poisoning. bbc. 2006-11-19 [2013-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8).
- ^ 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70620/100293.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矿业大学3名学生铊中毒续:同学承认投毒
- ^ http://news.hefei.cc/2013/0527/021971294.shtml[永久失效链接] 安庆一女子网购铊化合物 对丈夫前妻实施投毒
- ^ 台北慈濟3醫護同時「鉈」中毒 2休養1離職.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3).
- ^ 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去世 知情者透露:其同事投毒. 成都商报. [2020-12-27].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 GBZ64-2002》
- 高金燕,陈红兵,余迎利 《铊—人体的毒害元素》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5年第22卷第四期
- 李汉帆 《铊类化合物及其中毒》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15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