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
李景隆(14世纪—1423年),小名九江,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袭父爵封曹国公。靖难之役时,为建文帝大将,屡屡败于燕王朱棣。朱棣攻抵南京时,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投降,燕军遂攻入南京。建文帝在战火中失踪,燕王朱棣即位。永乐二年(1404年),被削爵圈禁,永乐末年去世。
李景隆 | |
---|---|
大明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左柱国 | |
爵位 | 曹国公 → 庶人 |
籍贯 | 泗州盱眙县 |
族裔 | 汉族 |
原名 | 九江 |
出生 | 不详 |
逝世 | 1424年前 京师 |
亲属 | 父亲:李文忠 母亲:岐阳王夫人 弟弟:李增枝 女儿:朱济熿妃 |
著作 | |
监修《明太祖实录》[1] |
生平
洪武年间
少年喜读兵书,通典故。身材高大,眉目清秀,顾盼伟然。每次朝会时,进退举止雍容华贵,朱元璋多次瞩目于他。洪武十九年(1386年)继承爵位,次年随军参加进攻纳哈出[2]。此后,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与西番进行马匹贸易。之后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3]。
建文年间
建文帝即位后,李景隆备受信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朱橚全家押回南京[4]。靖难之役时,耿炳文前部十三万人在初期战事中不敌燕王朱棣,黄子澄举荐李景隆接任大将军,增兵至五十万人,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5]。建文帝赐给他通天犀带,亲自为他推轮,在长江边为他饯行,命他便宜行事。但以后续战事结果来看,李景隆只是尊贵公子,对军事并不了解。且傲慢自大,当时众多老将怏怏不乐,不肯为他效力。李景隆到达德州,集合军队进驻河间[6]。朱棣听说朝廷以五十万倾国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过望,说赵括之失必然重演,燕军必胜[7]。并提出李景隆之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8]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府[9],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之后再前往大宁,命燕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10]。听说燕王朱棣率精锐征大宁,李景隆引军攻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几乎要攻下时,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停止。功败垂成[11]。南军因天寒地冻,战斗力骤降,攻势自此受阻[12]。等到朱棣收服宁王和朵颜三卫,回师救援,与李景隆展开郑村坝之战。燕军左右冲击,连破其七营,李景隆大败[13]。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14]。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城下的敌军,获得其物资[15]。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16]。此战中央军丧师十馀万。次年正月,朱棣进攻大同,李景隆率军出紫荆关前往救援,无功而返。建文帝顾虑李景隆权势不足,派遣人赐予加盖玉玺的书文,赐予黄钺、弓矢。当使者渡江时,因疾风暴雨导致船只损毁,所赐物品全部失去,于是改制再赐[17]。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约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合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正当中央军即将得胜时,一股旋风刮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中央军顿时大乱。朱棣抓住机会,绕到李景隆后方放火,中央军大败。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辎重全部扔下,投降十万馀人。李景隆将玺书斧钺全都放弃,撤回德州[18][19]。燕军再克德州。李景隆退守济南。九月,以盛庸代李景隆。李景隆兵败还京,黄子澄愤怒,在朝廷上抓住李景隆,请求将他处死以谢天下[20]。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师自瓜洲渡江,建文帝更加慌乱,方孝孺请求诛杀李景隆,建文帝不听。之后,派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前往燕军,割地请和。十三日,燕军直逼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21]。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永乐年间
朱棣即位后,封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每有大事,李景隆仍然班列众臣之首主持议论,靖难功臣都愤愤不平。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揭发李景隆建文年间在府邸收受贿赂之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明成祖下诏不予追究。之后,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群臣,当廷弹劾李景隆及其弟李增枝谋逆有证,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再次弹劾。明成祖下诏削去勋号,停止朝见,以公爵身份返回府邸,奉曹国长公主祀。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又说:“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守门人跪地通报姓名,如同君臣之礼一般,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明成祖于是褫夺其爵位,与弟李增枝、妻儿等数十名家人一起被软禁家中,被抄家。李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直到永乐末年逝世[22]。
李景隆之子李佑,孙李萼,俱不仕。曾孙李璿,南京锦衣卫指挥使,临淮伯[24]。
李景隆家族 | ||||||||||||||||||||||||||||||||||||||||||||||||||||||||||||||||||||||||||||||||||||||||||||||||||||||||||||||||||||||||||||||||||||||||||||||||||||||||||||||||||||||||||||||||||||||||||||||||||||||||||||||||||||||||||||||||||||||||||
---|---|---|---|---|---|---|---|---|---|---|---|---|---|---|---|---|---|---|---|---|---|---|---|---|---|---|---|---|---|---|---|---|---|---|---|---|---|---|---|---|---|---|---|---|---|---|---|---|---|---|---|---|---|---|---|---|---|---|---|---|---|---|---|---|---|---|---|---|---|---|---|---|---|---|---|---|---|---|---|---|---|---|---|---|---|---|---|---|---|---|---|---|---|---|---|---|---|---|---|---|---|---|---|---|---|---|---|---|---|---|---|---|---|---|---|---|---|---|---|---|---|---|---|---|---|---|---|---|---|---|---|---|---|---|---|---|---|---|---|---|---|---|---|---|---|---|---|---|---|---|---|---|---|---|---|---|---|---|---|---|---|---|---|---|---|---|---|---|---|---|---|---|---|---|---|---|---|---|---|---|---|---|---|---|---|---|---|---|---|---|---|---|---|---|---|---|---|---|---|---|---|---|---|---|---|---|---|---|---|---|---|---|---|---|---|---|---|---|---|---|---|---|---|---|---|---|---|---|---|---|---|---|---|---|
|
参考文献
- ^ 《明通鉴》(卷13):“己未,诏重修《太祖实录》,命曹国公李景隆监修,尚书茹瑺副之,侍读解缙为总裁。”
- ^ 《明史》(卷129):“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帅南雄侯赵庸等以步骑二十万征之。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等皆从。”
- ^ 《明史》(卷126):“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 ^ 《明鉴纲目》(卷1):“乃命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为名,猝至开封,围王宫,执之以归。”
- ^ 《明史》(卷141):“时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分道北伐,至真定为燕所败。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
- ^ 《明史》(卷126):“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尝被命执周王橚。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景隆驰至德州,会兵进营河间。”
- ^ 《明太宗实录》(卷4):“上语诸将曰:“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汉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为用,不过能将十万,九江何等才而能将五十万?赵括之败可待矣。””
- ^ 《明太宗实录》(卷4):“上笑曰:“兵法有五败,景隆皆蹈之。为将政令不脩,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皲瘃,甚者堕指,又士无赢粮,马无宿槁,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三也;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五也。九江五败悉备,保无能为。然吾在此,必不敢至,今须往援永平,彼知我出,必来攻城,回师击之,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
- ^ 《明太宗实录》(卷4):“九月戊辰朔,永平守将郭亮驰报:江阴侯吴高、都督耿𤩽等以辽东兵围城。”
- ^ 《明太宗实录》(卷4):“丙戌,上率师援永平,诸将请曰:“必守卢沟桥,扼李景隆之冲,使不得径至地城下。”上曰:“天寒冰涸,随处可度,守一桥何足拒敌?舍之不守,以骄敌心,使深入受困于坚城之下,此兵法所谓利而诱之者也。”壬辰,吴高等闻上至,仓卒尽弃辎重,走山海。上遣轻骑追之,斩首数千级,俘降亦数千人,尽散遣之。上议攻大宁,……乙未,师行。上谕世子严守备,敌至,慎毋与战。”
- ^ 《明鉴纲目》(卷2):“燕世子高炽坚守,夜遣勇士缒城出斫营,营中惊扰,骤退。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克。景隆忌能功,令止之。”
- ^ 《明通鉴》(卷12):“景隆日夕戒严,不恤士卒,皆植戟立雪中,冻死者相踵。于是北平之守益坚。”
- ^ 《明通鉴》(卷12):“辛未,战于郑村坝,连破其七营,遂逼景隆。燕将张玉等列阵而进,乘胜抵城下,城中兵亦鼓噪而出,内外夹攻,景隆师溃,宵遁。”
- ^ 《明太宗实录》(卷5):“是夜,景隆尽弃其辎重,拔众南遁,遂获马二万馀匹。诸将请追之,上叹曰:“杀伤多矣,降皆释之,遁者不须追也。况天气冱寒,饥冻而死者亦不少,宜抑止锋锐,勿过伤生。”诸将乃止。”
- ^ 《明太宗实录》(卷5):“时敌兵违九门者尚未知景隆遁,犹固守不退。癸酉,上率兵攻之,破其四营,其馀望风奔遁,所获兵资器仗不可胜计。”
- ^ 《明通鉴》(卷12):“翌日,九垒犹固守,燕兵次第破其四垒。馀众闻景隆已走,遂弃兵粮,晨夜南奔。景隆退还德州。”
- ^ 《明史》(卷126):“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乃更制以赐。”
- ^ 《明通鉴》(卷12):"比日晡,瞿能复引众搏战,大呼灭燕,斩馘数百。越隽侯俞通渊、陆凉卫指挥滕聚,引众赴之。会旋风起,折大将旗,南军阵动,王乃以劲骑绕其后,乘风纵火。能父子及通渊、聚皆死,安与朱能亦败,官军大乱,奔声如雷。郭英等溃而西,景隆溃而南,弃其器械辎重殆尽。燕师追至月样桥,降十馀万人。景隆走德州。"
- ^ 《明史》(卷118):“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 ^ 《明史》(卷126):“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会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于真定,合军六十万,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
- ^ 《明史》(卷126):“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 ^ 《明史》(卷126):“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 ^ 《明太祖实录》(卷256):“册曹国公李景隆女为平阳王济熿妃。”
- ^ 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君璿墓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