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14世紀—1423年),小名九江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襲父爵封曹國公。靖難之役時,為建文帝大將,屢屢敗於燕王朱棣朱棣攻抵南京時,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金川門投降,燕軍遂攻入南京。建文帝在戰火中失蹤,燕王朱棣即位永樂二年(1404年),被削爵圈禁,永樂末年去世。

李景隆
李景隆像
李景隆像
大明太子太傅光祿大夫左柱國
爵位曹國公 → 庶人
籍貫泗州盱眙縣
族裔漢族
原名九江
出生不詳
逝世1424年前
京師
親屬父親:李文忠
母親:岐陽王夫人
弟弟:李增枝
女兒:朱濟熿
著作
監修《明太祖實錄[1]

生平

洪武年間

少年喜讀兵書,通典故。身材高大,眉目清秀,顧盼偉然。每次朝會時,進退舉止雍容華貴,朱元璋多次矚目於他。洪武十九年(1386年)繼承爵位,次年隨軍參加進攻納哈出[2]。此後,多次赴湖廣陝西河南練兵,與西番進行馬匹貿易。之後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3]

建文年間

 
建文二年四月以前的形勢

建文帝即位後,李景隆備受信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朱橚全家押回南京[4]靖難之役時,耿炳文前部十三萬人在初期戰事中不敵燕王朱棣黃子澄舉薦李景隆接任大將軍,增兵至五十萬人,齊泰極力反對但無效[5]。建文帝賜給他通天犀帶,親自為他推輪,在長江邊為他餞行,命他便宜行事。但以後續戰事結果來看,李景隆只是尊貴公子,對軍事並不了解。且傲慢自大,當時眾多老將怏怏不樂,不肯為他效力。李景隆到達德州,集合軍隊進駐河間[6]。朱棣聽說朝廷以五十萬傾國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過望,說趙括之失必然重演,燕軍必勝[7]。並提出李景隆之五敗:「軍紀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嚴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無嬴糧,馬無宿藁,不量險易而深入,三也;寡謀而驕,色厲而餒,智勇俱無,四也;剛愎自用,不聽忠直,專喜佞諛,部曲離心,五也。」[8]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陰侯吳高遼東兵攻打永平府[9],朱棣趁李景隆躊躇不決之際,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之後再前往大寧,命燕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10]。聽說燕王朱棣率精銳徵大寧,李景隆引軍攻北平。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幾乎要攻下時,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停止。功敗垂成[11]。南軍因天寒地凍,戰鬥力驟降,攻勢自此受阻[12]。等到朱棣收服寧王朵顏三衛,回師救援,與李景隆展開鄭村壩之戰。燕軍左右衝擊,連破其七營,李景隆大敗[13]。當夜,李景隆見戰事不利,令鄭村壩所有軍隊輕裝撤退。數十萬人的輜重全部留給了燕軍[14]。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沒有通知圍攻北平城的軍隊,於是燕軍輕易擊潰城下的敵軍,獲得其物資[15]。李景隆率軍撤回德州,鄭村壩之戰結束[16]。此戰中央軍喪師十餘萬。次年正月,朱棣進攻大同,李景隆率軍出紫荊關前往救援,無功而返。建文帝顧慮李景隆權勢不足,派遣人賜予加蓋玉璽的書文,賜予黃鉞、弓矢。當使者渡江時,因疾風暴雨導致船隻損毀,所賜物品全部失去,於是改制再賜[17]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約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合軍60萬人自德州分兵兩路,大舉北伐,兩軍會戰於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境內),正當中央軍即將得勝時,一股旋風颳起,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中央軍頓時大亂。朱棣抓住機會,繞到李景隆後方放火,中央軍大敗。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輜重全部扔下,投降十萬餘人。李景隆將璽書斧鉞全都放棄,撤回德州[18][19]。燕軍再克德州。李景隆退守濟南。九月,以盛庸代李景隆。李景隆兵敗還京,黃子澄憤怒,在朝廷上抓住李景隆,請求將他處死以謝天下[20]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師自瓜洲渡江,建文帝更加慌亂,方孝孺請求誅殺李景隆,建文帝不聽。之後,派李景隆及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前往燕軍,割地請和。十三日,燕軍直逼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金川門降燕[21]。此時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史稱「金川門之變」。

永樂年間

朱棣即位後,封李景隆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朝廷每有大事,李景隆仍然班列眾臣之首主持議論,靖難功臣都憤憤不平。永樂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揭發李景隆建文年間在府邸收受賄賂之事,刑部尚書鄭賜等也彈劾李景隆包藏禍心,蓄養亡命之徒,圖謀不軌,明成祖下詔不予追究。之後,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與文武群臣,當廷彈劾李景隆及其弟李增枝謀逆有證,六科給事中張信等再次彈劾。明成祖下詔削去勛號,停止朝見,以公爵身份返回府邸,奉曹國長公主祀。不久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又說:「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守門人跪地通報姓名,如同君臣之禮一般,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莊田,蓄養數百奴僕,意懷叵測。」明成祖於是褫奪其爵位,與弟李增枝、妻兒等數十名家人一起被軟禁家中,被抄家。李景隆絕食十日不死,直到永樂末年逝世[22]

景隆女嫁昭德王朱濟熿(後為平陽王、晉王)為正妃[23]

李景隆之子李佑,孫李萼,俱不仕。曾孫李璿,南京錦衣衛指揮使,臨淮伯[24]

李景隆家族
 
 
 
 
 
 
 
 
 
 
 
 
 
 
 
 
 
 
祖父:(追封)隴西恭獻王李貞
 
 
 
 
 
 
 
 
 
 
 
 
 
 
父:(追封)岐陽武靖王李文忠
 
 
 
 
 
 
 
 
 
 
 
 
 
 
 
 
 
外高祖父:
(追尊)熙祖裕皇帝朱初一
 
 
 
 
 
 
 
外曾祖父:(追尊)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外高祖母:(追尊)裕皇后王氏
 
 
 
 
 
 
 
祖母:(追封)曹國公主朱佛女
 
 
 
 
 
 
 
 
 
 
 
 
 
 
外高祖父:(追封)楊王陳氏
 
 
 
 
 
 
 
外曾祖母:(追尊)淳皇后陳氏
 
 
 
 
 
 
 
 
 
 
 
外高祖母:(追封)楊王夫人
 
 
 
 
 
 
 
(已革)曹國公李景隆
 
 
 
 
 
 
 
 
 
 
 
 
 
 
 
 
 
 
 
 
母:岐陽王夫人
 
 
 
 
 
 
 
 
 
 
 
 
 
 
 
 

參考文獻

  1. ^ 明通鑑》(卷13):「己未,詔重修《太祖實録》,命曹國公李景隆監修,尚書茹瑺副之,侍讀解縉為總裁。」
  2. ^ 明史》(卷129):「二十年命勝為征虜大將軍,穎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為左右副將軍,帥南雄侯趙庸等以步騎二十萬征之。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景隆、申國公鄧鎮等皆從。」
  3. ^ 明史》(卷126):「景隆,小字九江。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十九年襲爵,屢出練軍湖廣、陝西、河南,市馬西番。進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4. ^ 明鑑綱目》(卷1):「乃命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為名,猝至開封,圍王宮,執之以歸。」
  5. ^ 明史》(卷141):「時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帥師分道北伐,至真定為燕所敗。子澄薦曹國公李景隆代將,泰極言不可。子澄不聽,卒命景隆將。」
  6. ^ 明史》(卷126):「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見親任,嘗被命執周王橚。及燕兵起,長興侯耿炳文討燕失利,齊泰、黃子澄等共薦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為大將軍,將兵五十萬北伐。賜通天犀帶,帝親為推輪,餞之江滸,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貴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諸宿將多怏怏不為用。景隆馳至德州,會兵進營河間。」
  7. ^ 明太宗實錄》(卷4):「上語諸將曰:「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輙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
  8. ^ 明太宗實錄》(卷4):「上笑曰:「兵法有五敗,景隆皆蹈之。為將政令不脩,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皸瘃,甚者墮指,又士無贏糧,馬無宿槁,二也;不量險易,深入趨利,三也;貪而不治,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四也;部曲喧嘩,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五也。九江五敗悉備,保無能為。然吾在此,必不敢至,今須往援永平,彼知我出,必來攻城,回師擊之,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
  9. ^ 明太宗實錄》(卷4):「九月戊辰朔,永平守將郭亮馳報: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等以遼東兵圍城。」
  10. ^ 明太宗實錄》(卷4):「丙戌,上率師援永平,諸將請曰:「必守盧溝橋,扼李景隆之沖,使不得徑至地城下。」上曰:「天寒冰涸,隨處可度,守一橋何足拒敵?舍之不守,以驕敵心,使深入受困於堅城之下,此兵法所謂利而誘之者也。」壬辰,吳高等聞上至,倉卒盡棄輜重,走山海。上遣輕騎追之,斬首數千級,俘降亦數千人,盡散遣之。上議攻大寧,……乙未,師行。上諭世子嚴守備,敵至,慎毋與戰。」
  11. ^ 明鑑綱目》(卷2):「燕世子高熾堅守,夜遣勇士縋城出斫營,營中驚擾,驟退。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克。景隆忌能功,令止之。」
  12. ^ 明通鑑》(卷12):「景隆日夕戒嚴,不恤士卒,皆植戟立雪中,凍死者相踵。於是北平之守益堅。」
  13. ^ 明通鑑》(卷12):「辛未,戰於鄭村壩,連破其七營,遂逼景隆。燕將張玉等列陣而進,乘勝抵城下,城中兵亦鼓譟而出,內外夾攻,景隆師潰,宵遁。」
  14. ^ 明太宗實錄》(卷5):「是夜,景隆盡棄其輜重,拔眾南遁,遂獲馬二萬餘匹。諸將請追之,上歎曰:「殺傷多矣,降皆釋之,遁者不須追也。況天氣冱寒,饑凍而死者亦不少,宜抑止鋒銳,勿過傷生。」諸將乃止。」
  15. ^ 明太宗實錄》(卷5):「時敵兵違九門者尚未知景隆遁,猶固守不退。癸酉,上率兵攻之,破其四營,其餘望風奔遁,所獲兵資器仗不可勝計。」
  16. ^ 明通鑑》(卷12):「翌日,九壘猶固守,燕兵次第破其四壘。餘眾聞景隆已走,遂棄兵糧,晨夜南奔。景隆退還德州。」
  17. ^ 明史》(卷126):「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戰,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趨大寧。景隆聞之,進圍北平。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師破大寧,還軍擊景隆。景隆屢大敗,奔德州,諸軍皆潰。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軍出紫荊關往救,無功而還。帝慮景隆權尚輕,遣中官齎璽書賜黃鉞弓矢,專征伐。方渡江,風雨舟壞,賜物盡失,乃更制以賜。」
  18. ^ 明通鑑》(卷12):"比日晡,瞿能復引眾搏戰,大呼滅燕,斬馘數百。越雋侯俞通淵、陸涼衛指揮滕聚,引眾赴之。會旋風起,折大將旗,南軍陣動,王乃以勁騎繞其後,乘風縱火。能父子及通淵、聚皆死,安與朱能亦敗,官軍大亂,奔聲如雷。郭英等潰而西,景隆潰而南,棄其器械輜重殆盡。燕師追至月樣橋,降十餘萬人。景隆走德州。"
  19. ^ 明史》(卷118):「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
  20. ^ 明史》(卷126):「四月,景隆大誓師於德州,會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於真定,合軍六十萬,進營白溝河。與燕軍連戰,複大敗,璽書斧鉞皆委棄,走德州,複走濟南。斯役也,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南軍遂不支,帝始詔景隆還。黃子澄慚憤,執景隆於朝班,請誅之以謝天下。」
  21. ^ 明史》(卷126):「燕師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複請誅景隆。帝皆不問。使景隆及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如燕軍,割地請和。燕兵屯金川門,景隆與谷王橞開門迎降。」
  22. ^ 明史》(卷126):「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猶以班首主議,諸功臣咸不平。永樂二年,周王發其建文時至邸受賂事,刑部尚書鄭賜等亦劾景隆包藏禍心,蓄養亡命,謀為不軌。詔勿問。已,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與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謀有狀,六科給事中張信等複劾之。詔削勳號,絕朝請,以公歸第,奉長公主祀。亡何,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複言:「景隆在家,坐受閽人伏謁如君臣禮,大不道;增枝多立莊田,蓄僮僕無慮千百,意叵測。」於是奪景隆爵,並增枝及妻子數十人錮私第,沒其財產。景隆嘗絕食旬日不死,至永樂末乃卒。」
  23. ^ 明太祖實錄》(卷256):「冊曹國公李景隆女為平陽王濟熿妃。」
  24. ^ 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君璿墓志.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