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者伯夷
满者伯夷(Majapahit,爪哇语:ꦩꦗꦥꦲꦶꦠ꧀;国际音标:[madʒapaɪt],也称为Wilwatikta[c],爪哇语:ꦮꦶꦭ꧀ꦮꦠꦶꦏ꧀ꦠ; 国际音标:[wɪlwatɪkta]),或译门遮把逸[4]:13,是个以今日印尼爪哇岛为中心的东南亚印度教-佛教海上帝国。[5]这个朝代始于1293年,大约于1527年结束。哈亚姆·乌鲁克在位期间(1350年到1389年)是帝国的鼎盛时期,当时征服的领域遍及东南亚。哈亚姆·乌鲁克能达此成就,也归功于巴迪(相当于宰相)加查·马达的辅佐。根据普拉班扎在1365年撰写的《爪哇史颂》,满者伯夷是个拥有98个进贡国的帝国,西从苏门答腊岛起,往东延伸到新几内亚;[6](p. 87)[7]包括今日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南部、东帝汶,菲律宾西南部(尤其是苏禄群岛),但满者伯夷的实际势力范围仍是历史学家间争论的主题。[8][9]满者伯夷与其海外附庸国的关系及对它们的影响力,以及是否可称为帝国,仍会激起讨论。[10]
满者伯夷帝国 | |||||||||
---|---|---|---|---|---|---|---|---|---|
1293年—1527年 | |||||||||
首都 | |||||||||
常用语言 | |||||||||
宗教 | |||||||||
政府 | 君主专制 | ||||||||
摩诃罗阇 | |||||||||
• 1293年–1309年 | 罗登·韦查耶 | ||||||||
• 1309年–1328年 | 查雅纳迦拉 | ||||||||
• 1328年–1350年 | 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 | ||||||||
• 1350年–1389年 | 哈亚姆·乌鲁克 | ||||||||
• 1389年–1429年 | 威克拉玛瓦达那 | ||||||||
• 1429年–1447年 | 苏希达 | ||||||||
• 1447年–1451年 | 克达维惹亚 | ||||||||
• 1451年–1453年 | 拉札萨瓦哈纳 | ||||||||
• 1456年–1466年 | 格里沙瓦哈纳 | ||||||||
• 1466年–1474年 | 苏拉普拉哈纳 | ||||||||
• 1474年–1498年 | 吉林卓瓦哈纳 | ||||||||
历史 | |||||||||
• 加冕/登基 | 1293年11月10日[2] | ||||||||
• 为淡目苏丹国灭亡 | 1527年 | ||||||||
货币 | |||||||||
|
满者伯夷是此地区最后一个主要的印度教-佛教帝国,也被认为是印尼和东南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强大的帝国。有时它的领域被视为是现代印尼疆界的先例。[11](p. 19)[12]其产生的影响则超越现代印尼领土以外,已成为许多研究工作的主题。[13][14]
词源
满者伯夷源于爪哇语,意思是“苦涩的玛札(maja)”。德国东方研究学者贝特霍尔德·劳费尔认为maja来自一种爪哇语,名为木橘树的果实。[15]该名称最初指的是满者伯夷起源地多乌兰及其周边地区,该地区与王朝建国者罗登·韦查耶在多乌兰林地所建的村庄有关。据说是清理多乌兰林地的工人看到一些木橘树,吃了树上苦涩的果实,而让这个村庄得到这个名称。[2]在爪哇,常有采用当地存在最显眼或最丰富的树木或水果种类来作为地区、村庄或是定居点的名称的做法。在古代爪哇,以王国首都的名字来指代整个王国也甚为常见。满者伯夷(有时也拼写为Mojopait)也有其他名称:如Wilwatikta(梵文翻译),但当地人有时将他们的国家称为Bhumi Jawa(爪哇王国),或是Mandala Jawa(爪哇统治圈)。
史学史
满者伯夷所遗留的实体遗迹很少,[16]且其历史中有些细节相当抽象。[11](p. 18)但爪哇岛上的人未完全遗忘满者伯夷,因为在18世纪有众多名为Babad Tanah Jawi(爪哇语义为“爪哇历史”)的编年史手稿(目的在推广伊斯兰教)中均会含糊提到Mojopait。满者伯夷确实有遗迹存在:可追溯到满者伯夷时期的主要遗址都集中在王都多乌兰周围。在1811年至1816年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曾短暂统治荷属东印度,有关多乌兰考古遗址的文字首次由英国副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发表。他在报告中说当地存在“寺庙废墟......在乡间蔓延许多英里”,并将多乌兰遗址称为“爪哇的荣耀”。[17]
到20世纪初,荷兰殖民政府的历史学家开始研究古代爪哇和巴厘岛文学,以探索当地的过往历史。当时有两个主要来源:约在公元1600年以古爪哇语撰写的《国王之书》手稿,和在14世纪同样以古爪哇语撰写的《爪哇史颂》。[18]国王之书的重点在撰写信诃沙里的建国者肯·阿列克,但有包括一些关于满者伯夷形成的叙述片段。《爪哇史颂》是部以古老的爪哇卡卡威英诗体撰写的史诗,撰写于哈亚姆·乌鲁克统治的黄金时期,之后有用叙述的方式记录一些事件。[11](p. 18)荷兰人在1894年对龙目岛上的两个王朝进行军事行动(参见荷兰东印度对龙目及卡朗阿森的军事干预) ,并在占领的王宫中取得《爪哇史颂》手稿,另外也取得一些卡维文和中文的铭文。
这些古爪哇语的资料包含一些诗意的神话元素,而印度出生的荷兰博物学家Cornelis Christiaan Berg认为整个记录不是对过去的记录,而是一种可以决定未来的超自然方式。[d][8]多数学者不接受这种观点,因其中所记载与中国文字资料相对应,不可能两者存有类似的意图。在统治者名单和国家结构的细节也无捏造的迹象。[11](p. 18)
在中国,关于满者伯夷的史料主要来自元朝及明朝的编年史。中国对满者伯夷的记载,主要来自明朝奉皇帝之命率领船队在1405年至1432年间下西洋的郑和,在他访问当地时所撰写的报告。跟随郑和的翻译马欢详细描述满者伯夷及王室居住的所在。[20]这些报告被汇集收录在《瀛涯胜览》,为当时关于满者伯夷时期的爪哇文化、习俗以及各种社会和经济方面提供宝贵的洞察。[21]
位于多乌兰的考古区已成为研究满者伯夷历史的中心。航拍和卫星图像显示满者伯夷首都具有广泛的运河网络。[22]在2011年4月发掘出的一些工艺品,显示满者伯夷首都比以前所知的范围更大。[23]
历史
国家形成
信诃沙里在1290年击败位于苏门答腊的末罗瑜,[24]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王国。元朝皇帝忽必烈派遣使者要求进贡。信诃沙里国王科塔尼伽拉拒绝,并侮辱元朝使者作为回应。忽必烈因此于1293年派出1,000艘船进军爪哇。
蒙古入侵
与此同时,信诃沙里的附庸国谏义里的阿迪帕蒂(Adipati,约相当于公爵)贾亚卡旺发动叛变,杀死科塔尼伽拉。由于马都拉的摄政王艾莉亚·维拉拉贾(Arya Wiraraja)提供协助,贾亚卡旺赦免科塔尼伽拉的女婿罗登·韦查耶,并让他取得多乌兰的林地。罗登·韦查耶在那里开辟广大的土地,建立一个新的定居点。这个村庄被命名为Majapahit,取自当地种有苦涩味道水果的名字(maja是水果的名字,pahit的意思是苦的)。忽必烈的军队军抵达时,韦查耶与元军结盟,一起对付贾亚卡旺。
韦查耶在击败贾亚卡旺之后,对曾为盟友的元军发动海上突袭,由于元军身处异地,而当时他们处于利用季风返回中国的最后期限(否则必须额外再等6个月),只得在慌乱中撤离。[25]
开国君王
1293年,罗登·韦查耶在一个据点建立满者伯夷的首都。[26]:200–201满者伯夷王国诞生的确切日期是他的加冕日,即塞迦纪年1215年卡提卡月15日,相当于公元1293年11月10日。[2]他在加冕典礼上取得正式Kertarajasa Jayawardhana的奉号。 罗登·韦查耶将科塔尼伽拉的四个女儿全部娶为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和王妃为Tribhuwaneswari,王妃的三位姐妹为Prajnaparamita、Narendraduhita和加亚特里·拉贾帕特尼(四姊妹中的幺女) 。他还娶一位名为达拉佩塔克的末罗瑜公主为妻。
建国后,罗登·韦查耶面临挑战。一些他最信任的人之中,包括Ranggalawe、Sora和Nambi曾发动叛变,均未成功。推测是有位大臣摩诃帕提·哈拉尤达(Mahapati Halayudha)阴谋击败他在朝廷中的其他竞争者,而鼓动他们反抗国王,以便自己独得国王青睐以争取高位。然而,在最后一个反叛者库蒂(Kuti)被杀后,哈拉尤达的诡计终于曝露,因此他遭到逮捕入狱,然后判处死刑。[25]韦查耶本人于1309年过世。
贾亚涅加拉
罗登·韦查耶死后,由其独子贾亚涅加拉(由末罗瑜公主达拉佩塔克所生)继位。 在位时期既艰难且混乱,他困于父亲之前战友所发动的多次叛乱。其中包括1314年贾札·毕鲁(Gajah Biru)的叛乱和1319年的库蒂(Kuti)叛乱。库蒂叛乱是最危险的一次,在库蒂攻打首都期间,他靠加查·马达及其率领的Bhayangkara御林军协助下,终能成功逃离,[26]:233安全地躲在巴丹德(Badander)村。而加查·马达潜回首都评估情况。在得知库蒂并未得到满者伯夷的百姓或贵族的支持后,加查·马达组织抵抗部队,击溃库蒂叛军。
库蒂叛乱弥平后,贾亚涅加拉重返首都。而加查·马达因其忠诚和卓越服务而被赋予高级职位,而展开他宫廷政治的生涯。[27]
根据传统说法,贾亚涅加拉因其败德行为而声名不佳。其令人嫌恶的行为之一是他想娶同父异母的姐妹吉塔加(Gitarja)和拉贾德维(Rajadewi)为妻。由于爪哇传统极为憎恶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间通婚,皇家众臣强烈反对。尚不清楚为何贾亚涅加拉有此愿望,或许是他想阻止竞争对手娶他他同父异母的姐妹,以确保自己的王位,但在满者伯夷宫廷的后期,堂兄妹之间的婚姻习俗相当常见。在《国王之书》中,贾亚涅加拉被称为Kala Gemet(“小混混”)。大约在14世纪初贾亚涅加拉在位时,名为鄂多立克的义大利方济各会修士曾访问过满者伯夷宫廷。他提到爪哇人口众多,拥有大量的丁子香、肉豆蔻和许多其他辛香料。他还提到爪哇国王拥有7个附庸国,并曾与“国泰(中国)可汗”打了几场战争。[28]
在1328年,贾亚涅加拉在一次外科手术时遭到御医坦卡(Tanca)谋杀。 加查·马达在混乱和愤怒的情况之下立即将坦卡杀死。但弑君背后的动机却没人清楚。根据《国王之书》的说法是因为坦卡之妻遭到国王性虐待而导致的报复。但根据巴厘岛君王之书的记载是加查·马达为国家去除暴君而拟定的策略。[29]传说中提到贾亚涅加拉是不道德、残忍和滥权的国王,经常会勾引和虐待女性,甚至是自己下属的妻子。[30]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保护两位公主(加亚特里·拉贾帕特尼的女儿吉塔加和拉贾德维),免受国王的摧残。[29]由于贾亚涅加拉没有儿子,所以没继承人。
黄金时代
女王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
贾亚涅加拉过世后,加亚特里·拉贾帕特尼成为宫廷中最受尊敬的女族长,理应掌理国事。但她已脱离俗世,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加亚特里·拉贾帕特尼任命她女儿蒂亚·姬塔佳(Dyah Gitarja)为满者伯夷的女王(正式封号为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由加查·马达辅佐。 特里布婆那在1336年任命加查·马达为宰相。加查·马达在就职典礼时发表一篇帕拉帕誓言,揭示他扩大满者伯夷王国领土和建立帝国的计划。[12]
在特里布婆那统治期间,满者伯夷王国持续扩大,声名鹊起。根据能干及积极的加查·马达的倡议,满者伯夷派出舰队把邻近的巴厘岛征服。[26]:234根据在巴里岛发现的塔巴纳·阿雅编年纪手稿,在1342年,由加查·马达为首,将军阿雅·达玛及巨港摄政王为辅的满者伯夷军队登陆巴厘岛。经过7个月的战斗,而击败巴厘岛国王,于1343年占领首都贝都鲁(Bedulu)。征服巴厘岛后,满者伯夷把当地的统治权分配给阿雅·达玛及其弟弟们 - Arya Kenceng、Arya Kutawandira、Arya Sentong和Arya Belog,以Arya Kenceng为首统治巴厘岛,尊满者伯夷为宗主国,他成为巴厘岛塔巴南(Tabanan)和巴东(Badung)王朝的始祖。这场战役所建立的附庸王朝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统治巴厘岛王国。 特里布婆那统治满者伯夷,直到她母亲在1350年过世,她将王位交给儿子哈亚姆·乌鲁克。
哈亚姆·乌鲁克和加查·马达的征服与统治
哈亚姆·乌鲁克(也被称为Rajasanagara),于1350年-1389年间在位。其间满者伯夷的国力在加查·马达襄助下达到顶峰。加查·马达在1313年-1364年间,率领满者伯夷征服广大领土而成为区域大国。[26]:234根据《爪哇史颂》第13章和14章提起在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民答那峨岛、苏禄群岛、吕宋岛和米沙鄢群岛的部分都纳入满者伯夷的势力范围。 Hikayat Raja Pasai是部苏门答腊北端苏木都剌国的编年史(据信在14世纪编撰),其中描述满者伯夷的海军在1350海军入侵当地。[31]兵力包括由400艘三桅帆船幢和不可胜数的马朗邦和克鲁鲁斯小型战舰。[32]在此时期的扩张已达满者伯夷所能影响的最大范围,让其成为印尼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国。在亚洲文明中,这个帝国被认为是个商业贸易帝国。
1355年[33]哈亚姆·乌鲁克发起第三次入侵在今日加里曼丹马安亚人的南萨鲁奈王国。参战者Ampu Jatmika在当地建立一印度教王国Negara Dipa(班贾尔苏丹国前身),是满伯夷的纳贡国。这场远征幸存下来的爪哇族、达雅族、马都拉族和布吉人士兵、水手、铁匠留在当地的亚文泰、阿拉比奥和Nafara定居。[33]这些入侵行动在马安亚人诗歌中被记载为Nansarunai Usak Jawa。[34][35]
满者伯夷帝国的扩张手段除采用军事远征外,也包含外交和联盟。哈亚姆·乌鲁克可能出于政治原因,决定迎娶邻国巽他王国的公主Citra Rashmi为妻。[36]巽他族将此提议视为联盟协议。 巽他国王和其随从在1357年带领其女儿到满者伯夷,预备将其嫁给哈亚姆·乌鲁克。[26]:239然而加查·马达将此事件视为要求巽他族屈从于满者伯夷霸权的机会。巽他王室与满者伯夷军队最终在布巴特广场(Bupat square)发生冲突。虽然巽他王室勇敢抵抗,仍然不敌,几乎全部遭到歼灭。[37]传说中那位伤心欲绝的公主为捍卫国家的荣誉而自杀。[38]这场布巴特广场之战成为以爪哇文字撰写《巽他诗篇》的主题,在普良安的故事和国王之书中也有提及,但在《爪哇史颂》中却未留下只言片语。
《爪哇史颂》于1365年撰写,描述一个复杂的宫廷,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具有高雅的品味,有复杂的宗教仪式。作者把满者伯夷描述为幅员从新几内亚和摩鹿加群岛延伸到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巨大统治圈的中心。印尼许多地方的当地传说以或多或少的传奇形式保留住14世纪满者伯夷权力的记录。满者伯夷的直接统治并未超越东爪哇和巴厘岛之外,但任何在以外岛屿对其霸主地位产生的挑战,会引发强有力的回应。[39](p. 106)
1370年代,在巨港的一位马来统治者为重振末罗瑜,派使者前往新建立的明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请求依据几世纪前三佛齐般的做法而恢复朝贡体系。哈亚姆·乌鲁克得知此事,立即派使者前往南京,说服明朝,让他们知道末罗瑜是满者伯夷的附庸,而非一独立之国。[9]随后满者伯夷在加查·马达死后没几年的1377年,[e]派出海军攻击巨港,作为惩罚,[11](p. 19)让这企图继承三佛齐地位的计画落空。
满者伯夷帝国的性质及其势力范围有待商榷。它可能对包括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和印尼东部在内的一些附庸国拥有有限或仅为名义上的影响,但《爪哇史颂》则声称满者伯夷能控制这些国家。[42]由于当时有地理和经济上的限制,这些外围国家最有可能是透过贸易来维系,而贸易是由满者伯夷王室所垄断。[11](p. 19) 《爪哇史颂》还声称满者伯夷与占婆、柬埔寨、暹罗、缅甸南部和越南有关系,甚至派出使团到中国。[11](p. 19)虽然满者伯夷摧毁邻近的王国,并将将势力扩展到其他岛屿,但其重点似乎是控制和取得群岛间贸易更大的份额。
大约在满者伯夷建立之时,穆斯林商人和传教者也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在满者伯夷的都城多乌兰有个托拉亚墓地(Tralaya cemetry),遗留数块穆斯林墓碑,时间可追溯到14世纪(公元1368年及公元1376年)。该地点离开王国宫廷不远,显示当时穆斯林与朝廷的关系密切。[43]:6
衰落
哈亚姆·乌鲁克在1389年过世后,满者伯夷国势因为继承问题所产生的冲突而进入衰落期。[26]:241继位者为王储库苏马瓦尔达尼公主(Kusumawardhani),她嫁给一位亲戚 - 威克拉玛瓦达那王子。哈亚姆·乌鲁克还有一位与前妻所生的儿子,王储维拉布米(Wirabhumi),他也声称有权继位。
哈亚姆·乌鲁克过世之时,满者伯夷已失去对苏门答腊北部海岸和马来半岛附庸国的控制能力,根据中国的消息来源,马来半岛成为阿瑜陀耶王国的一个附属国,马六甲苏丹国崛起后得到明朝的支持。[44]
14世纪,有个马来族建立的新加坡王国,满者伯夷海军称之为淡马锡,视为一个叛乱的殖民地。这个小王国受到300艘幢帆船和200,000人围攻大约1个月,而最终在1398年沦陷,遭到洗劫,[45][46][47][48][49]:69[50][51]这个小王国末代国君拜里米苏拉逃往马来半岛西海岸,于公元1400年建立马六甲苏丹国。
雷格战争
一场被称为雷格战争的王位继承之战被推断在1405年至1406年之际发生。[11](p. 18)这场战争是由威克拉玛瓦达那领导的西方宫廷和由维拉布米领导的东方宫廷之间的王位争夺战。 威克拉玛瓦达那获胜,维拉布米被捕后遭到斩首。但这场内战耗尽国家财政资源,削弱满者伯夷对其外围附庸和殖民地的控制力。[52]
威克拉玛瓦达那和郑和下西洋
威克拉玛瓦达那在位期间,由郑和(为中国的穆斯林[26]:241–242)奉皇帝之命率领一系列舰队远航至爪哇数次(在1405年至1433年之间)。这些中国舰队访问过许多亚洲港口(包括满者伯夷港口),最远曾到非洲。据说郑和曾拜访过满者伯夷的朝廷。
这类大规模的远航不仅是种海上探险,也是种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展示。当时中国明朝推翻蒙古人元朝不久,渴望在世界上建立霸权,而将亚洲的地缘政治平衡改变。[53]中国人透过支持泰国人对抗衰落中的高棉帝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洋沿岸其他地方支持和建立盟军派系,干预南海地区的政治。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中国支持新成立的马六甲苏丹国,作为对手以抗衡满者伯夷影响力。[53]
之前,满者伯夷透过遏制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马来政体,在马六甲海峡发挥影响力,如同早年的三佛齐一样的做法。信奉印度教的满者伯夷是当时东南亚海域最强大的海上强权,反对中国扩大其势力范围。明朝对马六甲的支持,以及马六甲苏丹国和郑和的宝船传播伊斯兰教,把满者伯夷在苏门答腊的海上影响力削弱,导致爪哇岛北部皈依伊斯兰教者日益增多,并脱离满者伯夷而独立,仅留下印德拉吉里(Indragiri)、占碑和巨港(这些是原来三佛齐的部分土地)等附庸,[f]紧邻西部有帕贾禄永王国和北部的独立穆斯林王国。
郑和下西洋对于满者伯夷的史学来说极为重要,因为郑和的翻译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对于满者伯夷有详细的描述,[20]它对爪哇那个时期的文化、习俗以及各种社会和经济方面提供宝贵的纪录。[21]
中国人持续提供系统性的支援给马六甲苏丹国,该国苏丹至少亲自前往中国觐见明朝皇帝一次。马六甲积极鼓励当地人皈依伊斯兰教,而明朝舰队则积极在爪哇北部沿海建立华人及马来族穆斯林社区,从而形成与爪哇印度教徒的敌对势力。到1430年,中国舰队在爪哇北部港口如三宝垄、淡目、图班和泗水建立华人回民、阿拉伯人和马来人社区;因此伊斯兰教开始在爪哇北部海岸站稳脚步。马六甲苏丹国在明朝的保护下繁荣昌盛,而满者伯夷则被稳步击退。[53]
女王苏希达
威克拉玛瓦达那在1429年过世,由女儿苏希达[26]:242继位,在位期间为1429年到1447年。苏希达是威克拉玛瓦达那的第二个小孩,母亲是威克拉玛瓦达那的嫔妃,而此嫔妃是维拉布米的女儿。1427年,她嫁给未来的吉兰丹国王依斯干达沙阿(Iskandar Shah,或称凯马斯·吉瓦(Kemas Jiwa))。两人生下一名女儿,一起住在爪哇。吉兰丹由依斯干达沙阿的兄弟苏丹萨迪克穆罕默德沙阿(Sultan Sadik Muhammad Shah)统治,而此代理苏丹在1429年过世,迫使凯马斯吉瓦返回并以依斯干达沙阿的身份登上王位,他在那里将吉兰丹宣布为为满者伯夷二世王国。[54]
苏希达是满者伯夷史上第二位女性统治者,前一任是她的曾祖母特里布婆那。有件特别在东爪哇广泛流传的英雄故事达马尔乌兰让她的名声中永垂不朽,传说中涉及一位名叫Prabu Kenya的女性国君,并且如传说中所述,在苏希达统治期间满者伯夷曾与布兰邦甘王国发生过一场战争。[55]
苏希达在1447年过世,由她的兄弟克达维惹亚(Kertawijaya)继位。[26]:242克达维惹亚在1451年过世,由Bhre Pamotan继位(正式封号为拉札萨瓦哈纳(Rajasawardhana)),拉札萨瓦哈纳于1453年去世。之后三年王维空虚,可能当时发生过继位危机。 克达维惹亚的儿子苏拉普拉哈纳(Suraprabhawa)于1456年掌权,于1466年去世,而由吉林卓瓦哈纳(Girindrawardhana)继位。
分裂
1468年,一位名为克尔塔布米(Kertabhumi)的王子起而反抗Singhawikramawardhana(即苏拉普拉哈纳),自封为满者伯夷国王。被废黜的苏拉普拉哈纳撤到Brantas河上游,将王国的首都再向内陆迁至达哈(Daha,即谏义里,前谏义里国首都),满者伯夷因此一分为二,由在多乌兰的克尔塔布米(Bhre Kertabumi)和谏义里的苏拉普拉哈纳所领导。苏拉普拉哈纳在1474年交由儿子吉林卓哇德哈那(也称为拉纳维贾亚)继位。
在满者伯夷朝廷分裂的这段时期,两者均无法控制已摇摇欲坠的帝国西部。15世纪中叶,崛起的马六甲苏丹国开始有效控制马六甲海峡,并将影响力扩大到苏门答腊。在这些事件中,根据马来纪年,德拉吉里(Indragiri)和Siantan两地被送给马六甲苏丹国,作为满者伯夷公主嫁给马六甲苏丹的嫁妆,[56]而进一步削弱满者伯夷对群岛西部的影响。克尔塔布米透过与穆斯林商人结盟,以淡目为中心,给予他们在爪哇北部海岸的贸易权,并要求他们效忠满者伯夷,以稳定局势。这一政策提升满者伯夷的国库和权力,但削弱印度教-佛教作为当地主要宗教的地位,因为伊斯兰教的传教扩散更快,尤其是在爪哇的沿海公国之间。印度教-佛教徒的不满,为日后吉林卓哇德哈那击败克尔塔布米铺好道路。
满者伯夷帝国结束的日期推断是在1478年(传统上采用编年史中苏达玛·威苏塔之战(又称父子之战)的描述来推断,对应的是塞迦纪年1400年,[g]而世纪末通常被认为是王朝或宫廷更迭的时期,也有推断为1527年。[57]:361478年是父子之战发生之年,当时乌达拉(Udara)将军(后来成为副摄政王)领导的拉纳维贾亚军队突破多乌兰的防御,并在宫殿中杀死克尔塔布米,[58][59]但这并非满者伯夷的整体灭亡。
淡目苏丹国由Sunan Ngudung率军支援克尔塔布米,但他在战斗中阵亡,改由苏南·库都斯接手取代,虽然成功将拉纳维贾亚军队击退,但来不及拯救克尔塔布米。 Trailokyapuri(Jiyu)和Petak铭文中提起此一事件,拉纳维贾亚声称他击败克尔塔布米,统一满者伯夷。[60]拉纳维贾亚的统治时间从1474年起到1498年为止,他的正式封号为吉林卓哇德哈那,乌达拉为副摄政王。此一事件导致日后淡目苏丹国和谏义里王国之间的战争,因为淡目苏丹国统治者是克尔塔布米的后裔。[61]:154–155
淡目国入侵和满者伯夷灭亡
吉林卓哇德哈那在1498年遭到乌达拉的罢黜。罢黜发生后,淡目国和谏义里国间的战争停止,因为淡目国苏丹拉登帕塔(中文名靳文)照他父亲以前的做法,暂时不理乌达拉,一些消息称是因为乌达拉同意成为淡目国的附庸,甚至还迎娶拉登帕塔的小女儿为妻。
与此同时,在西部的马六甲苏丹国于1511年被葡萄牙人占领。而乌达拉认为当时是消灭淡目苏丹国的机会,淡目国和谏义里国之间的微妙平衡因而终止,乌达拉寻求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帮助,淡目国在继任领导人阿迪帕蒂尤努斯( Adipati Yunus)领导下同时进攻马六甲和谏义里国而将此联盟破坏。[h]
淡目国在1527年攻克谏义里国首都达哈,将其灭亡,[57]:54–55穆斯林新兴力量最终在16世纪初期击败满者伯夷王国的残馀势力;[64] 谏义里国陷落后,大量朝臣、工匠、教士和皇室成员向东迁移到巴厘岛。以避免早年因支持拉纳维贾亚杀死克尔塔布米,而受到淡目国的报复。
由于苏丹拉登帕塔号称为克尔塔布米之子,而让淡目国被认为是满者伯夷的合法继承人,另一个支持的论点是因为淡目国从前是满者伯夷的附庸,而其统治地区也在东爪哇,就在前满者伯夷王国的附近。
淡目苏丹国成为地区霸主,也是在爪哇的第一个伊斯兰苏丹国。满者伯夷覆亡之后,在爪哇的印度教王国仅有在东部边缘的岩望、帕纳鲁坎和布兰邦甘王国,[65](p. 7)以及在爪哇西部的巽他王国。印度教社区开始撤退到东爪哇的山脉和邻近的巴厘岛。腾格尔山脉中也有一小块印度教社区(参见腾格尔族)。
军事
满者伯夷的兵源来自两处,即prajurit(职业军人)和从农民征召而来的战士。 骑兵数量有限, 战象主要用于运输,或作为贵族和高级将领的坐骑。[66]:101
火药技术在蒙古人入侵爪哇(公元1293年)时传入当地。 加查·马达把火药技术用于海军舰队[67]:57 。满者伯夷能生产称为且特帮的青铜前膛炮。
由于印尼群岛与西印度拥有密切的海上关系,公元1460年后有新型火药武器透过阿拉伯人中介进入群岛,让满者伯夷发展出青铜造后膛装载火药的回旋炮(当地称为meriam),由海军使用。[68]:241[69]:162
-
在信诃沙里的禅邸中,雕像身上的盔甲。
-
在东爪哇省发掘出手持盔甲的神像(约10-11世纪)
-
各式爪哇格里斯短剑及矛类武器。
海上探索和导航
同样也在满者伯夷时代,印尼群岛人对外探索达到非凡的成就。义大利旅行家路德维科·迪·瓦尔泽马 (生1470年,卒1517年) 在其著作 《路德维科·迪·瓦尔泽马游记》(Itinerario de Ludouico de Varthema Bolognese)中指出,南爪哇人航行到“极远的南方土地”,直到一岛屿,那里白天只持续四个小时, “比世界上任何一处皆冷”。现代研究推断此处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以南至少900海里(1,666公里)处。[70]:248–251当葡萄牙人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征服马六甲时,从一名爪哇引水人取得一张海图,其中已将美洲部分包括在内。[71]
爪哇与其他南岛民族一样,拥有可靠的导航系统,航行中会利用各种自然标志,并使用非常独特天文学,称为“天文航海”的航海术。公元1293年,满者伯夷国王罗登·韦查耶曾献给元朝入侵者一份地图和人口记录,显示当地统治者已将将地图制作作为管理常务。[72]:53欧洲人纪录中的爪哇族海图充满经线与纬线、恒向线,直达路线,让葡萄牙人认为爪哇的海图是1500年代初期世上最优秀者。[70][73]
文化、艺术和建筑
文化
满者伯夷首都多乌兰规模恢弘,以其盛大的年度庆祝活动而闻名。佛教、湿婆教和毗湿奴派盛行:国王被视为这三种神祇的化身。《爪哇史颂》没提到伊斯兰教,但此时必有穆斯林朝臣存在。[11](p. 19)
第一个由欧洲人撰写有关满者伯夷的为义大利方济各会修士鄂多立克的旅行日志。在他撰写的《鄂多立克东游录》中,描写他于1318年至1330年间由教宗委命前往亚洲传播福音,曾造访过当今印尼的几个地方: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婆罗洲的马辰。他在1318年从义大利北部帕多瓦出发,穿越黑海进入波斯,然后到达加尔各答、金奈(原名马德拉斯)和斯里兰卡。然后他前往尼科巴群岛和苏门答腊岛,再前往爪哇岛和马辰。
回义大利时,他采取陆路的方式,经过越南、中国及丝路,在1330年回到欧洲。在他的东游录中,当时的爪哇是由信仰印度教-佛教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鄂多立克提到他访问过爪哇,但未说出确切的地点。他说爪哇国王统治其他7位国王(附庸)。[i]他还提到在这个岛上有很多丁子香、荜澄茄、肉豆蔻和许多其他香料。他提到爪哇国王有座宏伟而豪华的宫殿。楼梯和宫殿内部都铺上金与银,甚至屋顶也镀金。他还记录蒙古皇帝曾多次攻打爪哇,但总以失败收场,残馀军队遣返回大陆。[j]该记录中提到的爪哇王国是满者伯夷,而他访问的时间介于1318年和1330年之间,当时的统治者为贾亚涅加拉。
马欢在《瀛涯胜览》中描述满者伯夷时期爪哇的文化、习俗、各种社会和经济区情况。[21]1413年,郑和第4次下西洋,满者伯夷国王威克拉玛瓦达那在位,马欢随同访问爪哇。他描述他到满者伯夷首府的旅程,他们首先抵达图班港口,他看到在那里有大量来自中国广东和和漳州的移民。
然后他向东航行到繁荣的新贸易城镇Ko-erh-hsi(格里希克)和Su-pa-erh-ya(泗水),然后乘小船经由河流向西南内陆航行,到达河港Chang -ku(漳沽)。.[21]继续经由陆路向西南前进,他到达Man-che-po-I(满者伯夷)的王宫。这里居住大约200或300个家庭,有七八位领袖侍奉国王。当地气候如夏天般炎热。[20]国王戴有金叶和花朵之王冠,有时亦不戴任何头饰;赤膊上身,未穿长袍,下身系著两条绣花丝绸。使用额外的丝绳绕在腰部作为腰带,腰带上插有一柄或两柄短刃(称为pu-la-t'ou、belati,即为克里斯短剑),打赤脚。国王出巡时会骑大象或坐牛车。[20]
平民男性不戴头饰,女人们将头发编成髻,用发钗固定。人们上身穿衣,下身用织物缠著,[k]男性3岁以上到长者会在腰带上配戴pu-la-t'ou。这种匕首由钢制成,上有绘制复杂图案。刀柄由黄金、犀牛角或象牙制成,上刻有人或妖魔之像,雕刻精美,制作精巧。[20][21]
满者伯夷人,无论男女,均注重头部,不得任意触碰,重者会遭杀害。[l]该国人不用床铺或椅子,吃饭时不使用汤匙或筷子。男人和女人喜欢将槟榔裹在涂有贝壳粉槟榔叶后嚼食,。[21]当地人吃米饭,以槟榔,而非以茶招待客人。[20]
当地人包含有来自西方的穆斯林商人(阿拉伯和穆斯林印度人,但主要是来自苏门答腊的穆斯林国家)、中国人(自称是唐朝人的后裔)和粗俗的当地人。国王每年举行比武大会。[20](p. 45)关于结婚仪式;新郎到女方家拜访,然后完婚。三天后,新郎送新娘回家,男方家会敲锣打鼓,吹由椰壳做的管乐器(senterewe),敲竹筒鼓,和放烟火。[21]由手持短刀和盾牌的男子在前、后和周围护送。新娘披头散发,赤脚。身上包著绣花丝绸,脖子上戴著镶有金珠的项链,手腕上戴著装饰有金、银和其他宝石的手镯。家人、朋友和邻居用槟榔叶、槟榔、芦苇和鲜花架设一艘装饰船,来欢迎这对新人。仪式在几天后结束。[20]
关于埋葬仪式,有子女遵照遗嘱把尸体留在海滩或空地上,任野狗啃食,所馀遗骸则投入水中(爪哇语:Larung)。上层阶级的寡妇、妃子或女仆有跳入火中自焚殉葬(娑提 (习俗))的习俗。[20][21]
马欢曾描述当地在月圆之夜会举行类似今日印尼哇扬皮影偶戏的娱乐活动。 [20][21]
1512年曾来群岛访问的葡萄牙外交官托梅·皮雷斯,在1513年3月至6月访问爪哇岛,也把晚期的满者伯夷繁华文化有详细的描述。[61]:xxv。
文学
满者伯夷文学是爪哇印度教-佛教学术传统的延续,而有众多卡卡温(四行诗)诗歌作品,卡卡温则是自9世纪马打兰王国时代以来依据梵文文学所发展,依序延续到谏义里国和信诃沙里,以至于满者伯夷。早期爪哇著名的文学作品,如谏义里国11世纪印度教饱学者勘哇撰写的 《Arjunawiwaha》(关于阿周那的故事)、12世纪Dharmaja撰写的《Smaradahana》(关于印度教爱之神失踪及重现的故事)、12世纪赛达(Sedah)撰写的《印度之战》、Panuluh撰写的Hariwangsa(毗湿奴族谱) 以及流行的盘吉王子故事,在满者伯夷时代持续被Rakawi(印度教佛教诗人或学者)改写及传唱。在满者伯夷时期产生的著名文学作品有普腊班扎撰写的《爪哇史颂》、由唐鲁拉撰写的《卡卡温·苏塔索玛》(这首韵律诗是印尼国家座右铭《存异求同》(Bhinneka Tunggal Ika)概念的起源)和堂图·帕格拉兰(描述爪哇岛的起源神话)。 如丝莉·堂中和达玛乌兰等流行故事也源自满者伯夷时期。这些古老的爪哇卡卡温由Rakawi(诗人)撰写和创作,以崇敬国王,而这些国王被当作众神的化身。[74]
马欢在《瀛涯胜览》中也叙述满者伯夷所用的书写系统。当地人使用锁俚(印度南方)字母。不用纸和笔,他们用煮过的茭苇叶(kajang)或棕榈叶,先用锋利的刀于其上刻写,然后涂上颜料,制作成贝叶经。当地人拥有发达的语言系统和语法。这个国家的人们说话的方式优美和柔和。[20]
艺术
满者伯夷的艺术和建筑受到印度波罗王朝风格的影响。[75]满者伯夷艺术是自11世纪谏义里国和信诃沙里时期发展的东爪哇艺术、风格和美学发展的延续。与早期的古典中爪哇风格(夏连特拉王国艺术,约8至10世纪)的自然主义、轻松和流畅的人物不同,这种东爪哇风格表现出较僵硬的姿势,风格化并呈现类似哇扬皮影偶戏中的人物,例如在东爪哇寺庙内的浅浮雕。这种风格后来被保留在巴厘岛艺术中,尤其是在其卡马桑风格的古典绘画和巴厘岛哇扬皮影偶戏中。
满者伯夷艺术中的印度教神像和佛教神像也是其先前的信诃沙里艺术的延续。与中爪哇艺术(约9世纪)较印度化的轻松、三屈风格相比,东爪哇时期的雕像往往较为僵硬和采用人物正面的姿势。满者伯夷神像的僵硬姿势,大概与雕像具有作为逝去满者伯夷君主的神化写照的功能。雕饰方面富丽堂皇,尤其是雕像背后的铭碑上刻有精美的荷花及花卉图案。这类满者伯夷雕像的例子有辛平(Simping)禅邸中哈利哈拉 (毗湿奴和湿婆合体)雕像,被认为是罗登·韦查耶国王的神化造型,雪山神女(Parwati)雕像被认为是苏希达女王的神化造型写照,以及在东爪哇图隆阿贡县发现的苏希达女王雕像。
以黏土为原料的陶器和砖头是满者伯夷艺术和建筑的流行特色。满者伯夷陶俑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在多乌兰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赤陶工艺品。包括人类和动物像、水罐、器皿、容器、扑满、浅浮雕、建筑装饰品、屋顶顶峰、地砖、以及管道和屋瓦。
最有趣的发现之一是满者伯夷的扑满。在多乌兰的发掘物中,有几个野猪形状的扑满。爪哇语和印尼语中的celengan(意思是“储蓄”和“存钱罐”)可能源于此。这个字源于celen,意思是“野猪”,后缀“-an”表示它的相似物。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个这样的扑满,在发掘出时已呈破片,而后重新拼凑成形。也有不同形状的赤陶扑满,例如管状或盒状,都带有置入硬币的狭缝。另一个重要的赤陶文物是一男子的头像,人们普遍认为它就是加查·马达,但无法确定。
建筑
马欢在《瀛涯胜览》中描述满者伯夷的城市:大多数城市或郊区并没城墙。他描述满者伯夷的王宫,四周有三丈多高(约30英尺7英寸或9.32米)的红砖墙,长200多步(340码或310米),有二重城门,宫殿守卫森严,十分干净。王宫是两层建筑,每层高3或4丈(9.32-12.42米或30.6-40.7英尺)。地上铺有木板,上面有藤条或芦苇(可能是棕榈叶)制成的垫子,人们盘腿而坐。屋顶铺有硬木(爪哇语:sirap)做成的屋瓦。[20]
平民的房屋以水椰叶作为屋顶。每家都有个砖砌的储藏间,离地约3、4尺(48.9英寸或124厘米),用来存放器物,人则住在这储藏间之上。
满者伯夷寺庙建筑遵循东爪哇风格,与早期的中爪哇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东爪哇寺庙风格也可追溯到谏义里时期(约11世纪)。满者伯夷神庙的形状往往修长而高耸,屋顶以阶梯式的多层构成,边缘平滑向上弯曲,营造出比实际高度为高的透视错觉。寺庙的顶峰通常是立方体(多数为印度教寺庙),有时是圆顶圆柱结构(佛教寺庙)。虽然有些满者伯夷时期的寺庙使用安山岩或砂岩作为建材,但流行的建材是红砖。
印尼古典时代的寺庙曾使用砖块作建材,但真正掌握砖块工艺的是14世纪和15世纪时的满者伯夷工匠。[76]利用藤蔓汁和棕榈糖当作砖块间的填充黏结物,他们所建的寺庙具有优秀的几何强度。这类寺庙的例子有多乌兰的布拉胡(Brahu)神庙、喜多阿卓县的帕里神庙、庞越的札奔神庙和谏义里附近的苏拉瓦纳神庙。 在《爪哇史颂》中,札奔神庙被称为Bajrajinaparamitapura,虽然现在已有部分屋顶和尖塔发生毁损,但仍为保存最完好的满者伯夷时期寺庙之一。另一个保存较为良好的例子是在帕苏栾县附近的古农·甘瑟神庙。
一些寺庙的历史可追溯到更早期,但在满者伯夷时期进行过翻新和扩建,例如东爪哇最大的寺庙群皮纳塔兰神庙可追溯到谏义里时期。这座寺庙被确定为《爪哇史颂》中提起的帕拉(Palah )神庙,据报导,哈亚姆·乌鲁克国王在到东爪哇巡视时曾到这座寺庙参观。另一座著名的东爪哇风格寺庙是位于泗水南方不远的爪夷神庙(印度教佛教混合神庙),哈亚姆·乌鲁克也曾来此参观过,这座寺庙在《爪哇史颂》中被称为Jajawa,用作哈亚姆·乌鲁克曾祖父 科塔尼伽拉的祭殿。
有些典型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在满者伯夷时代发展起来的;如高而细长,有屋顶的红砖门,俗称kori agung或是帕杜拉克萨,还有称为禅邸·班塔的剖开式大门。 有座位于多乌兰惹班附近名为林晋·拉旺的剖开式大门,是最古老和最大的幸存禅邸·班塔之一。 禅邸·班塔成为典型的满者伯夷神庙结构,它分成三部分:基部、建筑本体和高耸的屋顶,均匀地分成左右两个对称结构,中心有供人们穿过的通道。这种大门并未安装门扇,无真正的防御功能,只是通道因此而缩小。典型的满者伯夷建筑风格对后期的爪哇和巴厘岛建筑发生深远的影响。当前盛行满者伯夷风格的盘朵陂亭台、禅邸·班塔剖开式大门和帕杜拉克萨红砖门都是满者伯夷时代的美学遗传给爪哇和巴厘岛的建筑风格。[77]
满者伯夷接近覆亡的后期,其艺术和建筑又展现出南岛民族巨石建筑元素的复兴迹象,例如在拉武火山西坡的苏库神庙和且托神庙,它们与以往满者伯夷神庙所展现出典型的印度教高耸结构不同,这些神庙呈现的是阶梯金字塔形式,与中美洲金字塔十分相似。这种金字塔结构称为Punden Berundak(阶梯式土墩)是印度尼西亚史前时代,在印度教-佛教文化传入之前常见的巨石结构。
经济
中国元朝时汪大渊约在公元1339年撰写的《岛夷志略》(原名岛夷志)提到爪哇当时的财富和繁荣:
爪哇即古阇婆国。门遮把逸山系官场所居,宫室壮丽,地广人稠,实甲东洋诸番。.....其田膏沃,地乎衍,谷米富饶,倍于他国。民不为盗,道不拾遗。谚云“太平阇婆”者此也。俗朴,男子椎髻,裹打布。(爪哇土地肥沃,土壤平整,水源充足,盛产谷物和稻谷,是其他国家的两倍。人民不偷,路不拾遗。一般说的:“繁盛爪哇”指的就是此国。当地男女缠头,穿长衣。)”[78](p. 124)
同样马欢也在《瀛涯胜览》中报导爪哇的经济和市场。水稻一年两获,谷粒小。畜养有各式禽畜,种植各式蔬菜和水果。[20]
税金和罚款以现金支付。自8世纪后期以来,爪哇经济已部分货币化,使用金币和银币。1990年在中爪哇发现的9世纪马打兰王国时期的窝能柏尧藏宝,显示古代爪哇金币是种子形状,类似玉米,而银币则类似钮扣。大约在公元1300年,在满者伯夷首位国王统治时,该国的本土造币完全被进口的中国铜币所取代。 2008年11月,在喜多阿卓县平民的后院曾挖出约10,388枚中国古钱币,重量约为40公斤。在东爪哇的印尼古代文物保护局 (Indonesian Ancient Relics Conservation Bureau,BP3) 鉴定这些钱币的年代可追朔到满者伯夷时期。[79]为何会使用外国钱币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由于爪哇经济日益复杂,小面额的货币适合市场交易,而金银币显然不适合。[39](p. 107) 这些方孔钱是圆形,铜质,中间有孔。便于用线或绳串连。由于有进口的中国铜币,让满者伯夷发明有缝,可存钱的扑满,最流行的是野猪形状的celengan(存钱罐)。
一些关于当地经济规模的资讯可从铭文中收集到。1358年的苍古(Canggu)铭文提到该国(属于爪哇的统治圈)有78个渡口。[39](p. 107)满者伯夷铭文中提到大量的职业,从金银匠到酒商和屠夫。虽然这些职业中有许多在早期就已存在,但在满者伯夷时代,依靠非农业活动为生的人似乎比以前更多。
满者伯夷的繁荣可能来自两个因素。首先,爪哇东北部低地适合种植水稻,在满者伯夷的鼎盛时期,曾进行过许多水利灌溉工程,其中有些曾得到政府资助。其次,满者伯夷在北海岸的港口可能是群岛西部前来取得摩鹿加群岛香料的重要据点,这些航运为满者伯夷提供重要的收入来源。[39](p. 107)
《爪哇史颂》指出Wilwatikta(满者伯夷的同义词)统治者的名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商人,包括印度人、高棉族、暹罗人和中国人等。《瀛涯胜览》提到在后期,大量来自西方(阿拉伯和印度,但主要为来自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穆斯林国家)的中国商人和穆斯林商人在满者伯夷的港口城市定居,例如图班、格里希克县和Hujung Galuh(泗水)。满者伯夷会对一些外国人征收特别税,这些外国人可能是在爪哇取得半永久居留权,并从事贸易以外的事业。满者伯夷和明朝、大越和占婆(两者为今日的越南)、柬埔寨、阿瑜陀耶王国、八都马(于今日缅甸)和南印度的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有贸易联系。[80]
在满者伯夷时代,几乎所有的亚洲商品均可在爪哇找到。这是因为满者伯夷帝国使用各类型的船舶,特别是幢这种当代大型帆船,可航行到遥远的各处港口。[81]:267–293在1413年访问爪哇的马欢说,爪哇贸易货物的种类,以及提供的服务比东南亚其他港口更多、更完善。[81]:241
行政管理
哈亚姆·乌鲁克统治时期已为满者伯夷制定良好的官僚结构。这些拟定的等级和结构在整个满者伯夷期间基本上维持不变。[82]国王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是印度教中的转轮王,是宇宙统治者,是地球上神的化身。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威和合法性。
官僚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国王由国家官员的辅佐,这些官员中也有国王的近亲。王室的命令或诏书通常从国王传达给高级官员,再依序往下布达给其下属。满者伯夷朝廷的官员有:
- Rakryan Mahamantri Katrini,这个职位通常由国王继承人所用
- Rakryan Mantri ri Pakira-kiran,部会首长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国家日常管理
- Dharmmadhyaksa,负责国家法律以及宗教法律的官员
- Dharmma-upapatti,负责宗教事务的官员
在Rakryan Mantri ri Pakira-kirani的部会首长中,有个最重要和地位最高的部长,名为Rakryan Mapatih(或称Patih Hamangkubhumi)。这个职位类似于宰相,与国王一起决定国家政策,包括发动战争或谋和。在Dharmmadhyaksa法律官员中,有位Dharmmadhyaksa ring Kasewan(湿婆教最高祭司)和一位Dharmmadhyaksa ring Kasogatan(佛教首席僧侣),两者都是该项宗教信仰法的权威。
还有一个顾问委员会,由王室中长老组成,称为Bhattara Saptaprabhu。这个委员会有7位有影响力的长老,他们大多数与国王有直接亲戚关系。他们是Bhres(公爵或女公爵),地区国王,负责统治满者伯夷的省。这个委员会透过开会,提供建议,并经常用来审判朝廷中的某个重要案件。他们办理案件的例子有暂时把加查·马达停职,因为他需对有悲剧性的布巴特广场之战事件负责。委员会还判处一位名为Raden Gajah (Narapati) 的人处决,因为他在雷格战争中将维拉布米斩首。[83](p. 481)
领土分级
满者伯夷领域内土地分级如下:
- 地天(Bhumi):王国,由国王统治
- Nagara:省,由rajya(总督)或natha(领主)或bhre(王子或公爵)统治
- Watek:县(摄政),由Wiyasa管理,
- Kuwu:区,由lurah管理,
- Wanua:村庄,由thani管理,
- Kabuyutan:小村庄或圣所。
在王国形成期间,满者伯夷的领域仅包括爪哇东部和中部的较小的附庸王国(省)。该地区由名为Paduka Bhattara的省级国王统治,其头衔为Bhre。这个头衔是国王之下的最高职位,类似于公爵或女公爵。通常这类位置仅由国王的近亲担任。他们管理其省份,负责征税,每年向首都进贡,并负责自己边界的防御。
哈亚姆·乌鲁克在位期间(1350-1389年),满者伯夷有12个省,均由国王的近亲担任管理者:
省 | 头衔 | 统治者 | 和国王关系 |
---|---|---|---|
固里班 (或称重迦罗,今日的喜多阿卓县) | 固里班女公爵 | 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 | 太后 |
达哈 (前谏义里王国首都) | 达哈女公爵 | Rajadewi Maharajasa | 叔母(或舅母),亦为国王岳母 |
图玛波 (前信诃沙里首都) | 图玛波公爵 | Kertawardhana | 国王父亲 |
文科(Wengker) (今日波诺罗戈县) | 文科公爵 | Wijayarajasa | 叔父(或舅父),也是国王的岳父 |
玛塔横(Matahun) (今日波卓尼格勒县) | 玛塔横公爵 | Rajasawardhana | 拉生(Lasem)女公爵(国王表姐妹)的丈夫 |
维拉布米(Wirabhumi) (布兰邦甘王国) | 维拉胡米公爵 | 维拉胡米公爵(真名不详)[m] | 儿子 |
帕古汉(Paguhan) | 帕古汉公爵 | Singhawardhana | 姻亲兄弟 |
卡巴兰(Kabalan) | 卡巴兰公爵 | Kusumawardhani[n] | 女儿 |
帕瓦努安(Pawanuan) | 帕瓦努安公爵 | Surawardhani | 甥 |
拉生 (中爪哇省海边城镇) | 拉生女公爵 | Rajasaduhita Indudewi | 国王表姐妹 |
帕江(Pajang)(今日索罗) | 帕江女公爵 | Rajasaduhita Iswari | 姊妹 |
马打兰王国 (今日日惹) | 马打兰公爵 | Wikramawardhana[n] | 侄 |
领土划分
满者伯夷在加查·马达担任宰相期间,曾因把一些海外附庸国纳入其势力范围,而让国家形成海上帝国的规模,满者伯夷的整体领土概念因而扩大:
在满者伯夷撤退到内陆的达哈,以及和多乌兰的战争期间,淡目苏丹国已是爪哇沿海土地和整个爪哇的霸主,他们从满者伯夷手中夺下苏门答腊的占碑和巨港地区。.
- Negara Agung,即大国,是核心王国部分,是满者伯夷在进入帝国阶段之前形成的传统或初始地区。包括首都多乌兰及其周边地区、附近的河谷以及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甚至延伸到喜多阿卓县和今日的泗水河口地区。
- Mancanegara,围绕Negara Agung周边的地区,传统上指的是满者伯夷在东爪哇和中爪哇的省份。也包括在苏门答腊的末罗瑜、帕贾禄永王国、楠榜和巨港。
- Nusantara,这些并非爪哇文化地区,属于殖民地,他们必须每年缴纳贡品。当地保有原有政体,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但有任何对满者伯夷监管的挑战都会引起严厉的回应。包括马来半岛、婆罗洲、小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和摩鹿加群岛的附庸王国和殖民地。
《爪哇史颂》提到群岛中的附庸国即有80多处。[9]
所谓满者伯夷宗主权的真实性质仍是个研究课题,甚至也引发争议。 《爪哇史颂》把满者伯夷描述为一个由从苏门答腊延伸到新几内亚的98个附属国组成的巨大统治圈中心。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说法仅是表达满者伯夷在此范围内可施展有限度的影响,甚至只是种地理知识的陈述。[6](p. 87)
虽说如此,哈亚姆·乌鲁克终其一生让爪哇人在海外具有可观的威望和影响力方面应是无庸置疑。[9]或是满者伯夷的舰队定期访问群岛中多处,让当地臣服,或是由于满者伯夷宫廷的辉煌即可吸引各地统治者进贡,而无需透过武力的手段。[6](p. 87)
所有上述满者伯夷的Negara Agung、Mancanegara和Nusantara,都包含在满者伯夷帝国的势力范围内。
《爪哇史颂》中也提到外国或是海外领土,有Syangka(暹罗)、Ayodyapura (阿瑜陀耶王国)、RajapuraDharmmanagari(那空是贪玛叻)、Marutma(八都马)、Rajapura(暹罗南部的叻武里)、Singhanagari(暹罗的信武里)、占婆和Kamboja(柬埔寨)。《爪哇史颂》将这些领土均称为保护国。[85]:35–36
《爪哇史颂》称几个印度地方为商人和学者的来源地,而曾称阿拉伯人为永久的盟友。[86]:234[81]:141–142
关于满者伯夷是否算得上一个帝国,实际上取决于“帝国”的定义和概念。满者伯夷并无对其海外属地进行直接管理,也没保持永久的军事占领,也没有将其政治和文化规范强加于这些广大地区;因此它不足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但如果说帝国可随意施展军事力量、受属国正式承认霸权、定期向首都进贡,那么满者伯夷与其他群岛国家的关系完全可被认为是种帝国关系;因此满者伯夷可被当作是个帝国。[10]
在后期,满者伯夷对其海外属地的控制开始减弱。根据Waringin Pitu铭文(1447年),其中提到满者伯夷的核心领域由14个省份组成,由称号为Bhre(公爵) 的统治者管理。[87]铭文中所列的省份是:
但此铭文并没有提到满者伯夷在此时期在其他地区的附庸。
与区域大国的关系
约自10世纪起,属于马来族的三佛齐(位于苏门答腊岛)和属于爪哇族的马打兰王国(位于爪哇岛)之间即开始为本身的经济利益而发生军事冲突。[88]
满者伯夷的前身,信诃沙里的最后后一位国王科塔尼伽拉曾发起巴末罗瑜远征,(1275年-1293年) ,将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马来政体纳入爪哇势力范围内,满者伯夷即继承这种称霸印尼群岛的的概念。
满者伯夷王国形成后,到第三位统治者女王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及其儿子哈亚姆·乌鲁克在位时,当地有丰富的稻米生产、众多的人力、良好社会组织以及熟练的造船、航海和军事技术。这些优势被加查·马达利用,扩大王国的影响力,而后建立一个海上帝国。
满者伯夷将自己视为印尼群岛中一个巨大统治圈的中心。在哈亚姆·乌鲁克在位的最后几年里,满者伯夷失去一些海外属地的控制。而从前受到满者伯夷统治的几个政体开始繁荣和崛起,例如文莱和马六甲。15世纪马六甲的崛起尤其重要,因为它代表满者伯夷最终未能控制马六甲海峡。
满者伯夷真正的对手是强大的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满者伯夷海岸,将满者伯夷的威望和权力削弱。而另一方面则积极支持马六甲,让其崛起。[53]
然而满者伯夷的终极忧患其实就在身旁,位于中爪哇岛北部海岸的淡目苏丹国。满者伯夷因为淡目苏丹国崛起,尤其是在爪哇岛北部海岸港口中穆斯林商人社区的繁荣和崛起,导致其印度教-佛教王权的威望衰落,几代之后,这个曾经繁荣强大的帝国终遭到灭亡的命运。[89]
遗产
满者伯夷是东南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39](p. 107)满者伯夷社会在商业和艺术活动方面具有高度的复杂程度。其首都拥有庞大的都会人口,而让文学和艺术能蓬勃发展。[39](p. 107)爪哇地区许多当地传说和民间故事都提到满者伯夷王国。爪哇之外,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小巽他群岛、汶莱巴里岛及松巴哇岛也提到这个帝国。
几个爪哇传说在满者伯夷时期起源或流行,如盘吉王子、丝莉·堂中的故事和达玛乌兰的史诗,都是爪哇和巴厘岛文学中的流行故事。特别是潘吉故事从东爪哇传播,成为整个地区文学和舞剧的灵感来源,远传至马来半岛、柬埔寨和暹罗,在那里他被称为Kurepan的Raden Inao或是Enau(泰语:อิเหนา) 。[90]
满者伯夷对印尼的艺术和建筑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帝国在14世纪左右的扩张促成爪哇文化在整个群岛中的传播,这可看作是爪哇化的一种形式。满者伯夷采用赤陶和红砖的建筑风格对后期爪哇和巴厘岛的建筑影响很大。 [77]
当今巴厘岛生动、丰富和充满喜庆意味的文化被认为是满者伯夷的遗产之一。从某些方面而言,巴厘岛王国是满者伯夷的继承者。 [91]大量的满者伯夷时期手稿,如《爪哇史颂》、《卡卡温·苏塔索玛》、《国王之书》和《堂图·怕格拉兰》被保存在巴厘岛和龙目岛的王国图书馆,提供了解满者伯夷的资料以及宝贵的历史记录。满者伯夷的印度教-爪哇文化塑造出巴厘岛的文化,有流行的说法: “没有满者伯夷,就没有巴厘岛”。但巴厘岛也具有保护和保存古代印度教爪哇文明最后一个据点的名声。
对后来几个世纪的印尼人而言,满者伯夷是往日曾有过的伟大的象征。 淡目苏丹国、帕江苏丹国和马打兰苏丹国都声称和满者伯夷国王有血缘关系。[11](p. 40)
巴厘岛深受满者伯夷影响,巴厘岛人自认为是王国的真正继承人。[76]
现代印尼民族主义者,包括20世纪上半期倡导印度尼西亚民族复兴的那些人也援引满者伯夷帝国。[8]印尼的开国元勋中,尤其是苏卡诺和穆罕默德·亚明,围绕满者伯夷构建出一个历史架构,主张这个古代统一的王国,正是现代印尼的前身。[92]这个存留在印尼伟大帝国的记忆,有时被视为是当前共和国政治范例的先驱。[11](p. 19)许多现代印尼国家标志均源自满者伯夷的印度教-佛教元素。印尼国家座右铭《存异求同》概念的起源(Bhinneka Tunggal Ika)即引用自满者伯夷时期诗人唐鲁拉所撰写的《卡卡温·苏塔索玛》。 [93]
印尼电信公司拥有的通信卫星系列,以加查·马达的著名帕拉帕誓言Sumpah Palapa中的Palapa命名,加查·马达发誓只要尚未成功统一Nusantara(印尼群岛),他就不会品尝任何香料。
Pura Kawitan Majapahit (名为“首座满者伯夷神庙”)于1995年在多乌兰建成,目的在向激励这个国家的帝国致敬。满者伯夷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印度尼西亚国家的前身。 [94]
印尼政府于2008年下半年赞助对被认为是满者伯夷王宫遗址的大规模勘探。其间也为发掘技术,及可能产生的破坏引发过争议。[95]
统治者名单
满者伯夷的统治者由信诃沙里王朝延续而来,首位满者伯夷国王为13世纪后期的肯·阿列克(封号斯里·兰加·拉贾萨),他是拉贾萨王朝的创始人。
在位期间 | 统治者 | 首都 | 相关资讯 |
---|---|---|---|
1293年–1309年 | 罗登·韦查耶,封号Kretarajasa Jayawardhana[26]:201 | 多乌兰 | 击败元朝忽必略派遣来此的远征军。
在塞迦纪元1215年卡提卡月15日(公元1293年11月10日)登上大位。 统治图班的公爵Ranggalawe在公元1295年发动叛变,遭到弭平,公爵被杀。 |
1309年–1328年 | Kalagemet,封号查雅纳迦拉[26]:233–234 | 多乌兰 | 公爵Nambi发动叛变,被杀 (1316年).
库提(Kuti)发动叛变,为加查· 马达弭平(1319年). 遭御医坦卡(Tanca)谋杀 (1328年) |
1328年–1350年 | 女王(正式封号为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26]:234 | 多乌兰 | Sadeng和Keta发动叛变,遭弭平 (1331年).
征服巴厘岛 (1342年–1343年). 征服苏木都剌国 (1349年–1350年). |
1350年–1389年 | 哈亚姆·乌鲁克, 封号Sri Rajasanagara,[26]:239 | 多乌兰 | 发生布巴特广场之战事件 (1357年).
《爪哇史颂》描述其统治时期为黄金时代 (1365年). 攻击巨港以惩罚其叛变(1377年). |
1389年–1429年 | 威克拉玛瓦达那[26]:241封号Bhra Hyang Wisesa Aji Wikrama | 多乌兰 | 入侵新加坡王国 (1398年).
雷格战争(内战) (1405年–1406年), 威克拉玛瓦达那获胜,维拉布米被斩首。 入侵西苏门答腊帕加鲁永王国(1409年). |
1429年–1447年 | 女王苏希达[26]:242 | 多乌兰 | |
1447年–1451年 | 克达维惹亚[26]:242 | 多乌兰 | |
1451年–1453年 | 拉札萨瓦哈纳[26]:242 | 多乌兰 | |
1453年–1456年 | 空位时代 | ||
1456年–1466年 | 格里沙瓦哈纳[26]:242 | 多乌兰 | |
1466年–1474年 | Suraprabhawa,[26]:242 | 多乌兰,后迁都到谏义里的达哈 | 克尔塔布米 占领达哈 (1468年) |
1474年–1498年 | 吉林卓瓦哈纳 | 达哈 | 苏达玛·威苏塔之战(又称父子之战)(1478年),在达哈的吉林卓哇德哈那击败并杀死克尔塔布米,占领多乌兰 |
相关流行文化
满者伯夷帝国被誉为“群岛的黄金时代”,激发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将来仍有人会继续)以这个时代为基础而创作。这种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可由以下几个例子看出:
- 满者伯夷的黄昏(Sandyakalaning Majapahit ,1933年),剧本,一部发生在帝国衰落期间的历史浪漫故事,作者为萨努西·巴奈。
- Panji Koming(自1979年开始刊载),由Dwi Koendoro(已于2019年过世)每周在雅加达日报罗盘报周日版上发表,描述一位名为Panji Koming的普通满者伯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故事背景放在满者伯夷时代,但这部漫画是对现代印尼社会的诙谐讽刺和批评。印尼从政治、社会、文化和当前的角度来看,被描述为满者伯夷的“转世”。现任印尼总统经常被描绘成满者伯夷的君主或宰相。
- Saur Sepuh (1987年-1991年),由Niki Kosasih制作的广播剧和电影。此为1980年代后期流行的广播剧节目,以15世纪的爪哇岛为基础。其中有叙述苏达玛· 威苏塔之战(吉林卓哇德哈那击败并杀死克尔塔布米)。内战部分也被制作成一部名为“Saur Sepuh”的故事影片。
- 根据S Tidjab的故事而制作的历史广播剧及电影Tutur Tinular。 Tutur Tinular是一部以满者伯夷时代为背景的武侠史诗虚构故事。
- Wali Songo(瓦利松戈),这部电影讲述九位穆斯林圣徒(“wali”)将伊斯兰教传播到爪哇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满者伯夷末期和淡目苏丹国形成之际。它描述腐朽的满者伯夷帝国,皇室成员相互争夺权力,而平民受苦。
- Senopati Pamungkas(1986年将陆续发表的故事集为一书出版,曾连续出版几次),是部武侠史诗小说,发生在信诃沙里晚期和满者伯夷形成的时期。这部小说描述王国形成的传奇、皇室阴谋和浪漫故事。
- 满者伯夷帝国(Imperium Majapahit),由Jan Mintaraga(生1941年,卒1999年)绘制的漫画系列。这个系列讲述满者伯夷从形成到衰落的历史。
- Puteri Gunung Ledang (2004年),一部根据马来传说(金山公主 (马来西亚传说))改编的马来西亚史诗电影。这部电影讲述满者伯夷公主Gusti Putri Retno Dumilah和马六甲海军统帅汉都亚之间的爱情故事。
- 加查·马达,由Langit Kresna Hariadi(生1959年,卒2022年) 撰写的五部曲,描绘加查·马达从库蒂叛乱到布巴特广场之战的虚构情节。
- Dyah Pitaloka (2007年),由Hermawan Aksan撰写的小说,虚构以巴特广场之战为背景,虚构巽他公主Dyah Pitaloka Citraresmi的生活故事。这部小说受到《巽他诗篇》的启发,并采用相同的背景。
- Jung Jawa (2009年),Rendra Fatrisna Kurniawan撰写的短篇小说选集,想像中努桑塔拉人(最初的意思为满者伯夷帝国时代被征服的领土)的生活,由Babel Publishing出版。
- 电子游戏《文明帝国V:美丽新世界》(2013年),加查·马达在《文明帝国V》第二次扩展中以伟大文明领袖姿态出现。他是印度尼西亚文明的领袖,印度尼西亚帝国的标志是满者伯夷国徽,游戏中的帝国称为“印度尼西亚帝国”。
- 之后在《文明帝国VI》(2016年)中,一个可下载的电子游戏版本中把特里布婆那·毗阇耶顿迦提毗作为印度尼西亚文明的领导者,印度尼西亚帝国的标志是满者伯夷国徽的简化版本。印尼文明的独特代表物是帆船"幢"。
- 在《世纪帝国II:帝王世纪》,加查·马达被详细描述他在巴特广场之战后的崛起和陨落。他还在《世纪帝国II:决定版》中出现。
参见
注释
- ^ Red and white is the royal color of Majapahit. How the color was used by Majapahit is still disputed, see the related article for explanation.
- ^ Surya Majapahit (the Sun of Majapahit) is the emblem commonly found in Majapahit ruins. It served as the symbol of the Majapahit empire.
- ^ Some Javanese court literatures uses this Old Javanese name, which bears the same meaning as "Majapahit", for example in Nagarakretagama canto 1 stanza 2 and Kidung Harsawijaya. It is sometimes also written backwards as Tiktawilwa, for example in Nagarakretagama canto 18 stanza 4. However it is still more widely known by its Javanese name, as recorded in the hikayats of Aceh, Banjar, Malay, Palembang, etc.
- ^ [19] cited in[11](pp. 18 and 311)
- ^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sources, the event took place in 1376 or 1377, according to the Javanese about 1361. See[40]
- ^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Ming, only these areas in Sumatra were still mentioned as under Javanese / Majapahit supremacy at the time. Read[44]
- ^ The year is marked among Javanese today with candrasengkala "sirna ilang kertaning bumi" (the wealth of earth disappeared and diminished) (sirna = 0, ilang = 0, kerta = 4, bumi = 1).
- ^ V.[62](p. 50) Another paper noted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attacks Demak (led by Adipati Yunus) to Majapahit (Girindrawardhana period) are a backlash against Girindrawardhana who had defeated Adipati Yunus' grandfather Prabu Bhre Kertabumi (Prabu Brawijaya V).[63](p. 451)
- ^ Pordenone mentioned that the King of Java ruled over "seven crowned kings", possibly refer to Bhattara Saptaprabhu or seven Bhattara or Bhres (Dukes/Duchess), which is seven influential elders that rules over seven nagara or regional kingdoms, corresponds to Majapahit provinces in East and Central Java; i.e. Kahuripan, Daha, Tumapel, Wengker, Lasem, Pajang, and Mataram.
- ^ The Javanese victory on repelling the Mongol forc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ajapahit seems to be popular news being retold in Java over generations.
- ^ In the same fashion as traditional costumes of how Balinese wore unstitched sarong around their waist or how Javanese wore kain batik around their waist
- ^ One's head is considered sacred since it is where the soul resides, beliefs and customs still practised in modern Indonesia.
- ^ Bhre Wirabhumi is actually the title: the Duke of Wirabhumi (Blambangan), the real name is unknown. He is referred to as Bhre Wirabhumi in Pararaton. He married Nagawardhani, the king's niece.
- ^ 14.0 14.1 Kusumawardhani (king's daughter) married Wikramawardhana (king's nephew), the couple became joint-heirs.
参考文献
- ^ Hall, D. G. E. Problems of Indonesian Historiography. Pacific Affairs. 1965, 38 (3/4): 353–359. JSTOR 2754037. doi:10.2307/2754037.
- ^ 2.0 2.1 2.2 Mahandis Y. Thamrin. 10 November, Hari Berdirinya Majapahit. National Geographic Indonesia. September 2012 [2015-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印度尼西亚语).
- ^ Ooi, Keat Gin (编).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3 vols).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4 [2022-12-24]. ISBN 978-1576077702. OCLC 646857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8).
- ^ 刘强. 婆羅洲一瞥. 新加坡: 南洋学会. 1966 (中文(繁体)及中文(新加坡)).
- ^ Majapahit empire, historical kingdom, Indonesia. www.britannica.com. [202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英语).
- ^ 6.0 6.1 6.2 Cribb, Robert. Historical Atlas of Indonesia.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6780578.
- ^ Majapahit Overseas Empire, Digital Atlas of Indonesian History
- ^ 8.0 8.1 8.2 Wood, Michael. The Borderlands of Southeast Asia Chapter 2: Archaeology, National Histories, and National Borders in Southeast Asia (PDF): 36. [2015-0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05).
- ^ 9.0 9.1 9.2 9.3 Indonesia, The Majapahit Era. Britannica.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4).
- ^ 10.0 10.1 Sastrawan, Wayan Jarrah. Was Majapahit really an empire?. New Mandala. 2020-01-09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澳大利亚英语).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Ricklefs, Merle Calvin.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300 2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cmillans. 1993. ISBN 9780804721950.
- ^ 12.0 12.1 Sita W. Dewi. Tracing the glory of Majapahit. The Jakarta Post. 2013-04-09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 ^ Prapantja, Rakawi, trans. by Theodore Gauthier Pigeaud, Java in the 14th Century, A Study in Cultural History: The Negara-Kertagama by Rakawi Prapanca of Majapahit, 1365 AD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2), vol. 4, p. 29. 34
- ^ G.J. Resink, Indonesia's History Between the Myths: Essays in Leg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Theory (The Hague: W. van Hoeve, 1968), p. 21.
- ^ The Brunei Museum Journal, Volume 4, Issue 1 – Page 192
- ^ Taylor, Jean Gelman. Indonesia: Peoples and Histories .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9. ISBN 0-300-10518-5.
- ^ Bullough, Nigel. Mujiyono PH , 编. Historic East Java: Remains in Stone, Indonesian 50th independence day commemorative edition. Jakarta: ADLine Communications. 1995: 102.
- ^ Johns, Anthony H. The Role of Structural Organisation and Myth in Javanese Historiograph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November 1964, 24 (1): 91–99. JSTOR 2050416. S2CID 163139226. doi:10.2307/2050416.
- ^ C. C. Berg. Het rijk van de vijfvoudige Buddha (Verhandelingen der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Afd. Letterkunde, vol. 69, no. 1) Amsterdam: N.V. Noord-Hollandsche Uitgevers Maatschappij, 1962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Ma Huan. Ying-yai Sheng-lan (瀛涯胜览) The Overall Survey of the Ocean's Shores. Hakluyt Society. translated by J.V.G Mil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1433]. ISBN 9780521010320 (中文).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Ma Huan; JVG Mills. Ying-yai Sheng-lan, The Overall Survey of the Ocean's Shores (PDF). Washington.edu: 86–97 (Country of Chao–Wa). 1970 [2015-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23). Alt URL
- ^ Mahandis Yoanata Thamrin. Menyusuri Majapahit dengan Panduan Peta National Geographic Indonesia. National Geographic Indonesia.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印度尼西亚语).
- ^ Harsaputra, Indra. Majapahit capital may be larger than previously believed. The Jakarta Post. 2011-01-07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 ^ Spuler, Bertold; F.R.C Bagley. The Muslim world: a historical survey, Part 4. Brill Archive. 1981: 252. ISBN 9789004061965.
- ^ 25.0 25.1 Slamet Muljana. Menuju Puncak kemegahan: Sejarah Kerajaan Majapahit. PT LKiS Pelangi Aksara. 2005. ISBN 9789798451355.
-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Cœdès, George.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68 [2022-12-24]. ISBN 97808248036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 ^ Ya'cob Billiocta. Misteri pemberontakan Ra Kuti hingga wajah asli sang Gajah Mada. Merdeka.com. 2015-04-22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印度尼西亚语).
- ^ 28.0 28.1 Suarez, Thomas. Early Mapping of Southeast Asia: The Epic Story of Seafarers, Adventurers, and Cartographers Who First Mapped the Reg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uttle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4629-0696-3 (英语).
- ^ 29.0 29.1 Raditya, Iswara. Gajah Mada dan Kontroversi Dalang Pembunuhan Raja Majapahit. tirto.id. [201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印度尼西亚语).
- ^ Bahari. Goda Istri Orang, Raja Jayanegara Dibunuh Tabib (Bagian-2). Sindo. 2015-09-12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9) (印度尼西亚语).
- ^ Iswara N Raditya. Kejamnya Sultan Samudera Pasai dan Serbuan Majapahit. Tirto.id. 21 June 2017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3) (印度尼西亚语).
- ^ Hill (June 1960). "Hikayat Raja-Raja Pasai".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33: p. 98 and 157: "Then he directed them to make ready all the equipment and munitions of war needed for an attack on the land of Pasai – about four hundred of the largest junks, and also many barges (malangbang) and galleys." See also Nugroho (2011). p. 270 and 286, quoting Hikayat Raja-Raja Pasai, 3: 98: "Sa-telah itu, maka di-suroh baginda musta'idkan segala kelengkapan dan segala alat senjata peperangan akan mendatangi negeri Pasai itu, sa-kira-kira empat ratus jong yang besar-besar dan lain daripada itu banyak lagi daripada malangbang dan kelulus." (After that, he is tasked by His Majesty to ready all the equipment and all weapons of war to come to that country of Pasai, about four hundred large jongs and other than that much more of malangbang and kelulus.)
- ^ 33.0 33.1 Nansarunai Ditaklukkan dengan Tiga Misi Militer Majapahit. jejakrekam.com. 2018-02-24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印度尼西亚语).
- ^ Ukur, Fridolin. Tanya Jawab Tentang Suku Dayak: 46. 1977.
- ^ Ahsan, Ivan Aulia. Jejak Panjang Nan Sarunai, Kerajaan Purba di Kalimantan. tirto.id. 2018-01-09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印度尼西亚语).
- ^ Munoz, Paul Michel. Early Kingdoms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and the Malay Peninsula. Singapore: Editions Didier Millet. 2006: 279. ISBN 981-4155-67-5.
- ^ Soekmono, Roden. Pengantar Sejarah Kebudayaan Indonesia 2 2nd. Kanisius. 2002. ISBN 9789794132906.
- ^ Y. Achadiati S.; Soeroso M. P. Sejarah Peradaban Manusia: Zaman Majapahit.. Jakarta: PT Gita Karya. 1988: 13.
-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John Miksic (编). Ancient History. Indonesian Heritage Series 1. Archipelago Press / Editions Didier Millet. 1999. ISBN 9813018267.
- ^ Krom, N. J. Hindoe-Javaansche Geschiedenis (Hindu-Javanese History) 2nd. The Hague. 1931: 412.
- ^ Cannon | Indonesia (Java) | Majapahit period (1296–1520).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2017-08-06].
- ^ Cribb, Robert, Historical Atlas of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 ^ Manguin, Pierre-Yves; Nicholl, Robert. The Introduction of Islam into Champa.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85, 58 (1): 1–28.
- ^ 44.0 44.1 Groeneveldt, Willem Pieter (1876). "Notes on the Malay Archipelago and Malacca, Compiled from Chinese Sources". Batavia: W. Bruining.
- ^ Tsang & Perera 2011,第120页
- ^ Sabrizain
- ^ Abshire 2011,第19&24页
- ^ Nugroho (2011), p. 271, 399–400, quoting Sejarah Melayu, 10.4: 77: "... maka bagindapun segera menyuruh berlengkap tiga ratus buah jung, lain dari pada itu kelulus, pelang, jongkong, tiada terbilang lagi." (then His Majesty immediately ordered to equip three hundred jong, other than that kelulus, pelang, jongkong in uncountable numbers.)
- ^ A. Samad, Ahmad, Sulalatus Salatin (Sejarah Melayu),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1979, ISBN 983-62-56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Setelah Betara Majapahit mendengar bunyi surat bendahari Singapura itu, maka baginda pun segera menyuruhkan berlengkap tiga ratus jong, lain daripada banting dan jongkong, kelulos, tiada berbilang lagi; dua keti rakyat Jawa yang pergi itu.
- ^ Kheng, Cheah Boon; Ismail, Abdul Rahman Haji, eds. (1998). Sejarah Melayu The Malay Annals MS RAFFLES No. 18 Edisi Rumi Baru/New Romanised Edition. Academic Art & Printing Services Sdn. Bhd. pp. 118-119: "Setelah Betara Majapahit mendengar bunyi surat bendahari raja Singapura itu, maka baginda pun segera menyuruh berlengkap tiga ratus buah jong, lain daripada itu kelulus, pilang, jongkong, tiada terbilang lagi banyaknya; maka dua keti rakyat Jawa yang pergi itu; maka segala rakyat Jawa pun pergilah. Setelah datang ke Singapura, maka berparanglah dengan orang Singapura."
- ^ Leyden, John (1821). Malay Annals: Translated from the Malay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 p. 86: "The bitara immediately fitted out 300 junks together with the vessels calúlús, pelang, and jongkong in numbers beyond calculation, and embarked on board of them two Cati of Javans (200,000). Then having set sail, they arrived at Singhapura, and immediately engaged in battle."
- ^ Victor M. Fic. From Majapahit and Sukuh to Megawati Sukarnoputri. Abhinav. 2014-01-02: 104 [2022-04-08]. ISBN 9788170174042.
- ^ 53.0 53.1 53.2 53.3 Sanjeev Sanyal. History of Indian Ocean shows how old rivalries can trigger rise of new forces. Times of India. 2016-08-06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 ^ Jawa dan Melayu dalam sejarah. Malaysiakini. 2018-08-02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印度尼西亚语).
- ^ Claire Holt. Art in Indonesia: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276.
- ^ Leyden, John (1821), Malay Annals (translated from the Malay language),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
- ^ 57.0 57.1 Ricklefs, Merle Calvin.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200 Fourth Edition (E-Book version) 4th.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ISBN 9780230546851.
- ^ Pararaton, p. 40, "... bhre Kertabhumi ... bhre prabhu sang mokta ring kadaton i saka sunyanora-yuganing-wong, 1400".
- ^ See also: Hasan Djafar, Girindrawardhana, 1978, p. 50.
- ^ Poesponegoro & Notosusanto (1990), pp. 448–451.
- ^ 61.0 61.1 前文有一个或多个句子包含现时处于公有领域的内容:Cortesão, Armando. The Suma oriental of Tomé Pires : an account of the East, from the Red Sea to Japan, written in Malacca and India in 1512-1515 ; and, the book of Francisco Rodrigues, rutter of a voyage in the Red Sea, nautical rules, almanack and maps, written and drawn in the East before 1515 volume I.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944. ISBN 9784000085052.
- ^ M. B. Rahimsyah. Legenda dan Sejarah Lengkap Walisongo. (Amanah, Surabaya, tth)
- ^ Marwati Djoenoed Poesponegoro dan Nugroho Notosusanto. 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Jilid II. Cetakan V. (PN. Balai Pustaka, Jakarta, 1984)
- ^ Hefner, R. W. Ritu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non-Islamic Java. American Ethnologist. 1983, 10 (4): 665–683. doi:10.1525/ae.1983.10.4.02a00030 .
- ^ Poesponegoro, Marwati Djoened; Notosusanto, Nugroho (2019) [2008]. 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Edisi Pemutakhiran Jilid 3: Zaman Pertumbuhan dan Perkembangan Kerajaan Islam di Indonesia. Jakarta: Balai Pustaka.
- ^ Jákl, Jiří.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War and Warfare in Old Javanese Kakawin Poetry (PhD论文).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14.
- ^ Pramono, Djoko. Budaya Bahari. Gramedia Pustaka Utama. 2005. ISBN 9789792213768.
- ^ Manguin, Pierre-Yves. L'Artillerie legere nousantarienne: A propos de six canons conserves dans des collections portugaises. Arts Asiatiques. 1976, 32: 233–268. S2CID 191565174. doi:10.3406/arasi.1976.1103.
- ^ Wade, Geoff. Anthony Reid and the Study of the Southeast Asian Past.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 [2022-12-24]. ISBN 978-981-4311-9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4).
- ^ 70.0 70.1 Jones, John Winter. The travels of Ludovico di Varthema in Egypt, Syria, Arabia Deserta and Arabia Felix, in Persia, India, and Ethiopia, A.D. 1503 to 1508. Hakluyt Society. 1863.
- ^ Carta IX, 1 April 1512. In Pato, Raymundo Antonio de Bulhão (1884). Cartas de Affonso de Albuquerque, Seguidas de Documentos que as Elucidam tomo I (pp. 29–65). Lisboa: Typographia da Academia Real das Sciencas.
- ^ Suarez, Thomas (2012). Early Mapping of Southeast Asia: The Epic Story of Seafarers, Adventurers, and Cartographers Who First Mapped the Reg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uttle Publishing.
- ^ Majapahit-era Technologies. Nusantara Review. 2018-10-02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4) (美国英语).
- ^ Ann R. Kinney; Marijke J. Klokke; Lydia Kieven. Worshiping Siva and Buddha: The Temple Art of East Jav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ISBN 9780824827793.
- ^ Encyclopedia of world art by Bernard Samuel Myers p.35-36
- ^ 76.0 76.1 Schoppert, P.; Damais, S. Didier Millet , 编. Java Style. Paris: Periplus Editions. 1997: 33–34. ISBN 962-593-232-1.
- ^ 77.0 77.1 Made Wijaya. Majapahit Style Vol.1. Wijaya Words - a division of Yayasan Beringin Berapi. 2014. ISBN 9786027136700.[失效链接]
- ^ Groeneveldt, Willem Pieter. Supplementary Jottings to the "Notes on the Malay Archipelago and Malacca Compiled from Chinese Sources" by W. P. Groeneveldt. T'oung Pao. 1896, 7: 113–134. doi:10.1163/156853296X00131.
- ^ Uang Kuno Temuan Rohimin Peninggalan Majapahit.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 ^ Poesponegoro & Notosusanto (1990), page 220.
- ^ 81.0 81.1 81.2 Nugroho, Irawan Djoko. Majapahit Peradaban Maritim. Suluh Nuswantara Bakti. 2011. ISBN 978-602-9346-00-8.
- ^ Poesponegoro & Notosusanto (1990), page 451–456.
- ^ Marwati Djoened Poesponegoro; Soejono (R. P.); Richard Z. Leirissa. 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Zaman Kuno – Volume 2 dari 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PT Balai Pustaka. 2008. ISBN 9789794074084 (印度尼西亚语).[失效链接]
- ^ [Bronze statues from Nganjuk] OD-3577 | Digital Collections. digitalcollections.universiteitleiden.nl. [2020-03-15].
- ^ Pigeaud, Theodoor Gautier Thomas. Java in the 14th Century: A Study in Cultural History, Volume IV: Commentaries and Recapitulations 3rd (revised).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2. ISBN 978-94-017-7133-7.
- ^ Nugroho, Irawan Djoko. Meluruskan Sejarah Majapahit. Ragam Media. 2009.
- ^ Nastiti, Titi Surti. Prasasti Majapahit, in the site www.Majapahit-Kingdom.co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12-22. from Direktorat Jenderal Sejarah dan Purbakala. Friday, 2008-06-22.
- ^ Liow, Joseph Chinyong. The Politics of Indonesia-Malaysia Relations: One Kin, Two Nations. Psychology Press. 2005: 37. ISBN 978-0-415-34132-5 (英语).
- ^ Acharya, Amitav; Buzan, Barry. Non-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erspectives On and Beyond Asia. Routledge. 2009-12-22. ISBN 978-1-135-17403-3 (英语).
- ^ Holt 1967,第274页.
- ^ Lonely Planet: History of Bali.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 ^ Mahandis Y. Thamrin. Nusantara Bukanlah Wilayah Majapahit?. National Geographic Indonesia. 2013-10-11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印度尼西亚语).
- ^ Bhinneka Tunggal Ika, masterpiece of Mpu Tantular, Antara (in Indonesian). [201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8).
- ^ Preuss, Shane. Pura Kawitan Majapahit: Tribute to an empire that inspires a nation. The Jakarta Post. [202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4) (英语).
- ^ Situs Majapahit Dirusak Pemerintah.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2).
书目
- 《鄂多立克东游录》 何高济译 中华书局 ISBN 7-101-03556-6/K
- The Travels of Friar Odoric, trans. Sir Henry Yule,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Grand Rapids, Michigan, and Cambridge, UK,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