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崇德

一貫道傳教單位

发一崇德一贯道的一支组线,属于发一组。发一崇德由陈鸿珍前人创建,为发一组十一条支线中较大四者之一,亦是发展中最具规模的一条支线。其发迹于云林道场。[1]:10

发一崇德道务中心:光慧文教馆
发一崇德桃园道场成立大会(2019年)

发展

 
台中市雾峰区金陵山崇德园内的“发一崇德祠堂”,供奉发一崇德办道以来已故历代先贤、仙灵神位

发一崇德隶属于发一组,因此,说明其发展历史,将由发一组历史开始谈起。

发一组早期的发展

发一组可以追溯到韩雨霖老前人(又名韩恩荣)1939年其经营的天津大德隆染织厂内,开设的一贯道道坛“同兴坛”,因距离一贯道师尊张天然在天津的“天真总坛”甚近,所以逐渐成为天津地区道务推展核心。[2]:57-581940年,发一崇德创建前人陈鸿珍在天津明德坛入道,后来多在同兴坛办道[2]:59。1947年初,韩恩荣在同兴坛神职人员的聚会上提起到台传道事宜,刘振奎前人、陈鸿珍前人等人率先前往台湾,次年韩恩荣亦前往台湾[2]:72。1947、48年间,约有20馀名神职人员来台[2]:73

初到台湾的发一组人员由韩雨霖领导,在台北市东门市场经营“同德商行”维生并居住在该店内。韩、陈等人初至台湾时,屡遭阻碍。1949年6月,来自云林县斗六的李清贺在斗六车站旁买了一幢建筑经营“青年照相馆”,在其内设立发一组在台首间佛堂,后因“官考”[a]而先后迁至太和旅社、斗六崇修堂[1]:52-53

云林发迹

 
发一崇德云林道场六和区的庙宇佛堂三宝宫

斗六崇修堂原本是鸾堂,堂主林书昭改信一贯道后,主动提供该堂作为传道基地。[1]:63陈鸿珍整合鸾堂信仰,由其带领亲手栽培的亲信赖毓秀(赖阿秀)、刘静修(刘阿秋)、何束系林丽珠四名点传师扩展传道版图。[1]韩恩荣归空后,韩左右因相信陈鸿珍获得天命,而加入发一崇德,壮大其声势。续留发一组的支线由陈鸿珍领导,发一崇德因而成为发一组旗下最大支线;陈鸿珍归空后,则各自发展。[2]:45

发一崇德组线历经陈鸿珍、韩万年改革,仿企业制度化经营,组线规模庞大。[1]:93-99台湾其他组线因并无开沙之仪式,该教经典《暂定佛规》又规定仅祖师得任命点传师此神职人员,只能等待一位点传师逝世,方能由该组线领导人任命他人递补。不过,发一崇德组线相信自己隶下佛堂开沙时,主神明明上帝示意陈、韩二人承接韩父韩恩荣(20世纪中后期发一组主要领导人)自师母孙素贞处取得之“天命”(授予道徒点传师神职的权力)[3][1]:73-74,因此由韩万年等领导阶层任命点传师(道内称“放命”),规模逐年庞大,现已成为台湾一贯道人数数一数二的组线[1]:10。1999年,位于南投县草屯镇的全球道务中心暨世界总坛光慧文教馆落成启用。

组织制度

发一崇德组线早期透过陈鸿珍与各点传师间一条线式联系,辅以神圣性质的三才开沙,领导平顺。1980年因台北道场三才公开证称其仙佛附身为假,陈鸿珍及三才、仙佛批训之真实性遭到道内知识分子很大质疑,陈鸿珍于是展开改革,将发一崇德制度化,建立“忠义字班十组”制度(义字班负责学界道务,忠字班负责道场各区道务,各公共佛堂下设十组以综理道内庶务)。另外,陈鸿珍也设立“三界一元制”,社会界主一般道务,学界主大专院校道务,青少年界主国高中道务之发展。[1]:93-99

“忠义字班十组”与“三界一元”制关系为:一般信徒归入“社会界”、大专院校学生入“学界”、中学生入“青少年界”,统一接受当地分区道场“忠义十字班”单线管理,为该组线制度化之特色。[4]

崇德发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慧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慧书局)也隶属于一贯道发一崇德单位[5]

学界与伙食团

1967年,一群台中逢甲理工学院(今逢甲大学)的学生入道,陈鸿珍相信知识分子入道将对传教有所帮助,对大专学生特别关照,并以逢甲理工学院学生,成立“伙食团”。[6]:9继而,台湾大专院校,陆续设置学生社团(通常称为“崇德青年社”)。发一崇德在“学界”的深耕,使所有信奉一贯道的大专青年,几乎十之八、九都集中在这一支线。[6]:13

发一崇德组线配合政府举行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在活动中任用“学界”道徒采行“带动唱”,意欲带给社会一贯道阳光、年轻之感觉,后成为该组线办理活动之一大特色。[4]

慈善、文教事业

一贯道发一崇德单位设立慈善基金会,提倡“心灵的环保”、素食养生等观念,并设养老院、育幼院等慈善机构。该单位亦普设文化教育基金会,推广中国传统道德、“国学”,办理读经班。[5]

文化教育基金会方面,最早成立者为1985年成立的财团法人崇德文化教育基金会,以韩雨霖为董事长,其后陆续成立崇仁、光慧、崇义、崇礼等文化教育基金会。这些基金会颁发奖学金予大专院校学生(“学界”信徒),也会举办夏令营。上述基金会曾经获得中华民国教育部推行社教有功团体奖。[5]

慈善方面,韩雨霖1990年创办的“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信义慈善事业基金会”,以及光明仁爱之家信义育幼院,在其逝后均由陈鸿珍继任董事长,实质纳入发一崇德单位之下。后为配合陈鸿珍其他“五大文教基金会”(维基百科编注:即上面段落叙述的崇德、崇仁等),改称“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发一崇德慈善事业基金会”。[5]

点传师

 
左为韩万年,右为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

韩万年是韩恩荣之子,1948年随其父赴台传道。2011年,无极老母降坛指示“发一组受命者是儿万年”,韩万年依此成为发一组第三代领导人[3]。此处所谓“受命者”是领有“天命”的意思,领有“天命”的人被发一组认为是最高领导者,代理无极老母行使权力。[1]:73-74

赖毓秀(赖阿秀)、刘静修(刘阿秋)、何束系、林丽珠四名点传师均为云林县斗六市人,今日分别领导发一崇德云林道场六和区、彰兴区、祥和区、嘉南区道务。[1]:66何束系宫是引渡林佳桃的点传师,林佳桃一派佛堂。[1]:73

脚注

一贯道者:其意甚深,其理至妙;简而言之,“一”即是无极之真,先天之妙,至神至明,亦名之曰“理”。“贯”即贯彻一切之意,由无贯有,由始贯终之无极至 理。因此理贯彻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各具此理,故曰“一贯”。所谓“道”者,路也。亦即理也。万事万物莫不有是路,亦莫不有是理。合乎理者,即合乎道。违 于理者,必背乎道。故一贯道者,合而言之,则是贯彻天地万物万事万类之无极真理。亦即是贯通天地古今中外,普救众生之光明大道。行于大道,则能返还至善。 行于邪途,则必沦堕重劫。总之,天地万物,未有出乎一贯之道者。故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也?


道统源流

一贯道的道统源流,可以说是渊远流长。如果以道的本体上而言,实无法以语言文字思虑来探测祂的源流,诚如朱子《中庸章句注》所说:“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 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然而在道的迹用上来说,特别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可以有善巧方便循流溯源地说明。

一贯道的道统源流,可权分为:一、接续性的道统源流,是指伏羲圣人以降,直至明末清初以前,天时因缘尚未成熟,此时的

“一贯道”,即是历代圣神乘愿应运传 承的性理心法,日渐开阐“一贯道”的无尽宝藏。二、开创性的道统源流,是指清顺治年间,天时因缘已趋成熟,黄德辉祖师在江西庐山领受天命,续为一贯道东方 后第九代祖,开创“先天道”,这就是现在“一贯道”正式以传道团体应运普渡收圆的起源。直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清虚祖师承命为十六代祖师,正式将道门称为“一贯道”,这就是现今“一贯道”名称的由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路中一祖师承命为十七代祖师,视为白阳初祖。

民国十九年(1930年),张天然师尊、孙慧明师母,禀承上天之明命,为十八代祖师,是为白阳二祖,办理末后一著,普渡收圆大事,道传世界各国。

师尊师母虽已成道归天,但是天命性理真传仍然继续普传于世间,并由各组线道场代表明师的点传师,续开万八年的天命薪传,普令一切众生圆成还乡觉路,合德同心成就弥勒家园,世界大同。

参考来源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董坤耀. 台灣一貫道發一崇德雲林道場發展史. 国立中正大学. 2010 [2019-01-29]. 
  2. ^ 2.0 2.1 2.2 2.3 2.4 林荣泽. 發一探源──天津一貫道「同興壇」研究 (PDF). 一贯道研究 (一贯道崇德学院). 2015-08, 4 [2019-01-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20) (中文(台湾)). 
  3. ^ 3.0 3.1 施春兆. 明本宮「天命道統真傳」活動報導. 一贯道崇德学院. [2019-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4. ^ 4.0 4.1 张绍城. 老水還潮──一貫道發一崇德在尼泊爾傳道之社會文化研究.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2006: 33 [2020-10-24]. 
  5. ^ 5.0 5.1 5.2 5.3 罗凉萍. 一貫道「發一崇德」慈善文教事業之社會功能研究. 问天. 2018-01, 1 (第一期): 136–147. 
  6. ^ 6.0 6.1 罗凉萍. 一貫道「發一崇德」發展之探究. [202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外部链接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标签或{{efn}}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