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原名《经义存亡考》,中国经学文献的目录。由清代朱彝尊所撰、卢见曾所编。于1695年至1699年间成书,1705年开始发行。

《经义考》是朱彝尊辞官之后,仿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的作品[1],统考历代之见解来整理古今经学文献,著录了自先秦迄至清初八千四百多种的经学著述。

朱彝尊生前仅刊行了一百六十七卷,乾隆十八年(1753年),卢见曾在寓居淮南的朱彝尊之孙朱稻孙处见到《经义考》未刻之原稿,决定捐资补纂,增加“凡例”。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由祁门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主事补刻《经义考》一百三十卷,前后合计二百九十七卷,再加上卷二百八十六《宣讲》《立学》、卷二百九十九〈家学〉、卷三百〈自序〉三卷,全书共有三百卷,最后改名为《经义考》,分“存”、“佚”、“阙”、“未见”四门。

《经义考》把经学文献分类为:《》、《》、《》、《周礼》、《仪礼》、《礼记》、通礼、《》、《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等凡二十六类,末附家学、自序两篇。所收录的经书都列出撰人姓名、书名、卷(篇)数,并且注明存、阙、佚、未见和伪书,另有《尚书》之《洪范五行传》、《大戴礼记》之《夏小正》是原属某经又自成卷帙的经籍。最后的是“按语”,是朱尊自己的考订。《四库全书总目》评“上下二千年间,元元本本,使传经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详赡矣。”

清代翁方纲依据《经义考》撰有《经义考补正》12卷,罗振玉有《经义考目录附校记》9卷,而沈廷芳则撰有《续经义考》。章学诚打算续写《经义考》,后得河南巡抚毕沅的协助开始编纂《史籍考》,惜咸丰年间书稿毁于战火。

注释

  1. ^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三《寄礼部韩尚书书》有云: “见近日谭经者,局守一家之言,先儒遗编,失传者十九,因仿鄱阳马氏《经籍考》而推广之,自迄今,各疏其大略。”

参考书目

  • 张宗友:《〈经义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