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经济
西关经济,历史上的广州城,分东关、南关、西关和北门。东关、北门是广州城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经济难能发达;南关则面临珠江,亦欠发达。惟西关地势低平,濒临珠江,河叉交错,田园广布。古代西关是广州城对外交通的枢纽。到了近代,更成为中西文化撞击交融的窗口。
农业
古时西关是一大片平原,地势低平,湖沼星罗,河道纵横,一片水乡泽国,利于农业的发展。
《广东新语》载:“广州西郊,自浮丘以至西场,自龙津桥以至蚬涌(即十八甫),周围二十馀地,多是池塘,故曰半塘(今称泮塘或泮溪)”。
在新石器时代,古越先民利用西关地利条件,过著采集和渔猎生活。
汉代到宋元时期,农业经济有很大发展。宋代,大力发展“桃、梅、莲、菱”之属的郊区农业经济,泮塘“五秀”即为代表。
人们利用这里的地理优势筑基开塘,基上栽荔枝、龙眼,塘有菜塘和藕塘,菜塘夏秋栽种蕹菜(即通菜),冬春种植西洋菜。藕塘则栽种品种优良的莲藕、慈菇、马蹄(荸荠)、茭白、菱角,质量上乘,味道香甜爽口,又是五种“瘦物”,当时人称为“泮塘五瘦”,后来经过文人起雅名为“泮塘五秀”。
商业
西关河道纵横利于商业的发展。因靠近珠江主航道,西关商贸发达,从明初至清代一直是商业、进出口贸易的繁盛区,亦是旧广州的商贸中心和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往的重要口岸。
明朝,广州的对外交通及对外贸易颇为繁盛,在今十八甫路怀远驿就建有专门接待外国贡使和商人居住的驿馆。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撤消海禁后,二十四年(1685年)设置粤、浙、闽和江等四个海关,二十五年(1686年)在今文化公园一带形成了专营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关闭了福建等地海关,广州成为中国沿海唯一的合法对外通商口岸,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经营权。
岭南诗人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描写十三行的繁荣盛况:“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广州的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特权被取消。
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民众焚烧外国商人居住的夷馆,十三行也在大火中被毁,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外贸易特权的历史。不久,沙面成了租界,外商聚集。
清代以后,广州的城市建设随著商业中心的的西移,重点发展的地区转为城外西关。
现今,西关商业依然颇为发达。
上下九商业步行街
主条目:上下九商业步行街
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随著开凿大观河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九个“甫”,即沿西濠和大观河而兴建的街圩。值得一提的是,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原来并不称“路”,而是称“甫”。
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全长1200多米,全路段店铺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较为出名的为荔湾广场),于1995年经国家商业部批准成为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九路北侧多是金铺,南侧是花纱棉布庄,与光复南路、杨巷路的布庄相呼应;下九路的北段大部分是鞋店,较为著名的鞋店有22家;南侧是绸缎店,有16家。第十甫则以食肆居多。海内外游客日客流量达60万次。
这条步行街与北京路步行街有不同的特点。北京路上名牌专卖店较多,书店颇多,时代气甚浓厚。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则是大众化传统的商品较多,价格较为便宜。茶楼酒家和饮食较多。
清平市场
清平市场坐落在珠江河畔,位于清平路、梯云路一带,历史上这片地带富拥成行连市的鸡栏、鱼栏、菜栏。
1979年3月正式开张,是一个农副产品市场和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达11200平方米,设置1200多个售货台。
全场经营有肉禽蛋菜、野味海鲜、中草药材、干果海味、花鸟鱼虫等600多个品种。
其中,中药材市场在1996年7月经国务院“一部三局”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
清平市场接待过来自美、英、法、日等4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记者和旅游者,被时人称之为“没有围墙的超级市场”。
西关古玩市场
位于上下九广场以北,即龙津西路泮溪酒家旁,以长寿路为界,以南为华林玉器街,以北为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即旧时的玉器坊。
道路
甫
甫(粤语:pou2;国语/普通话:fǔ),是西关的地名用字。
西关有十八甫(一说十九甫)。
上西关有第一津至第八甫,下西关有第九甫至十八甫。
由西濠金字湾西侧第一津开始,向南成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转西至下西关是九、十、十一甫,再转东向南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转向西为十七、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第一津至第八甫南北走向,今为光复北路、光复中路。第九甫至第十一甫东西走向,现为上九路、下九路、恩宁路。
沿大观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开河后是繁荣地区,为明末广州出现柳波涌的航道,货船衔尾而进出。十四甫码头当时为繁荣地带,有青云桥沟通第八甫。万历年间逐渐淤塞,仍留十四甫码头,作为货船运终点,在西濠十四甫水脚地名至今仍存,而甫名渐没。
十五甫、十六甫原址在今光复南路、桨栏路一带,清道光壬午(1822年),两甫被火烧毁,两甫商民集资改在上西关涌(今宝华路南段)重建。并改名为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等,以示不同于昔日的甫址。昔日十五甫、十六甫是在十四甫濠边向南转街道上,根据同治《南海县志》附图,即由濠边十四甫转南为十五甫、十六甫,连十七甫。今天十五甫的故址为装帽街北地,在《南海县志》地图上这是条直街,而现在曲曲折折已不像当时的街道。当日的十六甫也并非全部烧毁,其中的浆栏街如今仍还属于十六甫。
旧时洋人称十八甫做Howqua Street(浩官街),因为伍浩官乃当时行主,同洋人做生意,而他又住在十八甫。
第一津
第二甫
第三甫
第四甫
第五甫
第六甫
第七甫、第八甫
福安里往南
第七甫:福安里到荣业里
第八甫:荣业里到安良里
第九甫
第八甫向西至文昌路口,即由西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第九甫以吉星里(今德星路、长寿路)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
第十甫
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十六甫大街)
十一甫
十六甫新街至下西关涌
十二甫
下西关涌南折往东至联桂坊
十三甫
十四甫
十八甫北路口至西濠边为东西向
十五甫
沿西濠南下,即濠边至装帽街,南北走
十六甫
装帽街至鬼驿市(今扬巷路口)
十七甫
鬼驿市至富善东街
十八甫
十九甫
现存有“甫”字之街道名
- 第一津街
- 第十甫路
- 十八甫北路
- 十八甫路
- 十八甫南路
- 十八甫西路
- 十一甫新街
- 十二甫西街
- 十三甫
- 十五甫正街
- 十五甫一巷
- 十五甫三巷
- 十六甫大街
- 十六甫北街
- 十七甫北街
- 十九甫
- 三甫水脚
- 六甫水脚
- 七甫水脚
- 八甫水脚
- 十四甫水脚
约
“约”是广东地名用字,是一条里弄(粤语中一般称“巷”)或街道中某一段的意思。
- 今中山路这条横贯广州市老城区东西的道路在清代时以“惠爱”为名,分为十约,西门口一段为惠爱首约,海珠路以东至大东门一段为惠爱二约至十约。 1919年开筑道路,定名为惠爱东路、惠爱东路、惠爱西路(今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和中山六路)。
再有其他例子如:
- 荔溪东约大街
- 荔溪南约大街
- 荔溪南约二巷
- 荔溪南约新街
- 西村首约村外街(已清拆)
- 西村首约大街(已清拆)
- 西村二约大街(已清拆)
- 西村三约大街(已清拆)
- 西村四约大街
- 西村五约大街
- 西村六约大街
- 西村六约村尾街
长寿路、德星路、龙津路及宝华路
清代,西关长寿里、吉星里(今长寿路、德星路)一带专营苏杭杂货批发,计有针线脂粉绫绸绢织之类。后来,为了产销便利省却长途物流,商家在上西关设厂,就地生产就地营销。龙津东路一带遂成了丝织手工业作坊的世界,时人将织造作坊称作“机房”。 龙津东路因为织机派生了两条特别街巷,经纶大街和麻纱巷。如今,这两条街巷已成了织机史证。
织机蓬勃之时,新兴资本洋行买办纷纷进驻西关。他们就在下西关涌郊外择地建房。很快,郊野成了商贾聚居之所,美名曰“宝华区”,又名“宝华坊”。宝华坊由交叉街道系统组成,为宝华路之前身。迄今为止,以“宝华”为名之街道仍有12条之多。
清康熙年间,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首潘氏[3]自福建迁入“宝华坊”。潘氏《族谱》载:“由闽同安县徙粤……居太平宝华坊。”
20世纪30年代,宝华区辟出一条南北走向之宝华路。
恩宁路
主条目:恩宁路
恩宁路原为十一甫,于1931年扩建成路,后曾名恩宁东路、恩宁中巷、恩宁北路和恩宁市。恩宁路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东起宝华路,西北至多宝路与龙津西路相连,长1115米,宽18米,是广州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两侧内街有连片的西关大屋、竹筒屋,著名的有泰华楼、八和会馆、李小龙故居、詹天佑故居、金声电影院、宝庆大押、銮舆堂等。
八和会馆
主条目:八和会馆
八和会馆是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粤剧艺人所建立粤剧仝人的行会组织,约始创于1889年[4] [5],原址位于广州黄沙,此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均设有分馆,其会员称为八和子弟,目前人数逾7000人[6]。现位于恩宁路177号。
銮舆堂
銮舆堂位于恩宁路永庆二巷1号。前身为德和堂,是八和会馆下的粤剧武打行,成立于清光绪年间。
光复路
光复路原为第三甫、第四甫和第五甫,于1931年改建成马路,以“光复”为名以纪念辛亥革命光复河山。
耀华大街
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全长110米,属逢源街耀华社区,是保存较完整的西关传统民居较为集中的地区,被广州市政府划定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荔湾路
主条目:荔湾路
南起华贵路,北至东风西路。1950年扩建成马路,因在荔溪首约之东,故名荔湾东,1966年改称荔湾北路,1981年改现名。目前每年均在中山路至西华路一段举办荔湾区迎春花市。
长寿路
主条目:长寿路 (广州)
呈东西走向,东起人民中路,西至宝华路,全路分东、西两段,由人民中路至康王南路为长寿东路,往西为长寿西路。于1931年扩建,扩建时将第七甫的部分与长寿里开辟成马路,又因附近有长寿寺而得名。
逢源路
主条目:逢源路
工业
西村工业区
从清朝末年开始,西村的地位发生巨变,成为广州的重要工业基地。
1842年开始办军工企业,1905年兴办了广州自来水厂。20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粤时期,为了振兴民族工商业,建设的省营士敏土厂、硫酸厂、电解厂、肥田料厂、饮料厂以及新的电力厂均在广州市西村,西村正式规划为广东省营第一工业区,集中了不少留洋结业的工程技术笔管理人才,发展化学工业,使西村成为广州的重要工业开发区,西村再一次充当了20世纪前后南粤民族工业萌芽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地区。
省营广东饮料厂
民国23年(1934年)建于西村增埗,是华南第一家啤酒厂,以生产啤酒、汽水为主。该厂主要设备从捷克购进,是现广州珠江啤酒厂的前身。
民国23年(1934年)建于西村泥城,全部设备从德国柏林西门子发电厂购进,包括两台1.50万千瓦汽轮机、两台发电机和两台70吨/时的锅炉,民国26年(1937年)12月1日安装及试机完毕,发电供西关一带用户,是现广州发电厂的前身。
西村硫酸厂
民国21年(1932年)兴建于西村,引进美国设备,用接触法生产98%浓硫酸,日产量可达15吨。民国23年建设的电解化工厂,设备也购自美国,生产烧碱、漂粉和盐酸,该厂后并入西村硫酸厂。民国25年又建设肥田料厂,部分厂房已建成并安装机器。均在日军侵华期间连续遭受轰炸而被毁。
西村工业区现状
现已辟为增埗公园(为免费公园),园内除有工业遗址(烟囱等并未清拆)外,还有民国时期富人之别墅以及介绍西村历史之小型博物馆。可乘4号、274号、478号公共汽车至西增路站,往珠江啤酒厂方向直行,至富力桃园大桥时转右进入福州路即可到达。
西关水塔
位于长寿路长寿大街内,是广州建造最早的水塔,与沙面水塔、东山水塔和越秀山水塔(观音山水塔)同为民国时期广州所使用的四个水塔。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次年建成供水。水塔是增埗水厂附设工程之一,由钢板焊接而成,造价94087两白银。塔身高6.71米,内径12.2米,距地面约42.1米,容量约782立方米。后来由于自来水业不断发展,水塔容积较小,调节水量不大,且维修费用多,于1976年拆除。
沙面水塔
位于沙面肇和路49号(现沙面游泳场旁)。水塔容量为十万加仑(约合454吨),建于民国初年。当时沙面属英法租界,且面临珠江边,各户井水充裕,后因英租界化验井水不干净,遂向沙面各户集资由英国工务局筹建一小型沙面水厂(在沙面水塔脚),采用珠江水,水尾喉位置约莫为现沙面绿瓦亭码头。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拆除。
注释
- ^ 因第一甫古时能通往兰湖(今流花湖一带),故称“津”不称“甫”(津,渡口也)。西关有歇后语曰“第一津——冇谱(甫)。”
- ^ 十九甫有争议。广州人一般只说“西关十八甫”而非“西关十九甫”。十九甫乃一横甫,疑是后人追加之称呼。
- ^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为潘(振承)、卢(观垣)、伍(秉鉴)、叶(上林)四大家族,其中又以潘氏居首。
- ^ 广东八和会馆举行建立118周年庆典活动. 佛山电台. 200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中文(中国大陆)).
- ^ 廣東“八和會館”綻新花. [201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 ^ 羊城晚報:荔灣擬建特色粵劇廣場 納入八和會館擴建計劃. 2004年7月16日 [2016年5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3月3日)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