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猪笼草

风铃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campanulata)是印度尼西亚热食虫植物[2]种加词campanulata”来源于拉丁文campānulātus”,意为“钟形的”。

风铃猪笼草
人工种植的风铃猪笼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 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 Nepenthes
种:
风铃猪笼草 N. campanulata
二名法
Nepenthes campanulata

1983年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毁了风铃猪笼草原唯一已知的原生地。

植物学史

19[1][3]

风铃猪笼草最初的模式标本无花序,直至1997年重新发现后才得到补充。

存放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风铃猪笼草的等模标本。其来源于现已绝迹的岩花山分布地

形态特征

风铃猪笼草的攀援茎短小,呈圆柱形,长20至50厘米[1],直径可达4毫米。茎至一定长度后便停止生长,转而由基部生出侧芽继续生长。[2]

风铃猪笼草的叶片革质无柄,呈匙形披针形,可长达12厘米[4],宽至2厘米。叶尖圆并略呈盾形叶基抱茎中脉的两侧各有2至3条纵脉羽状脉不明显。笼蔓短而硬,长度很少超过4厘米。[5]

与其他的猪笼草不同,风铃猪笼草的捕虫笼只有一种形态。其形状为钟形,黄绿色,可高达10厘米[4],直径约为5.5厘米。捕虫笼通常无笼翼,其缩小为一对隆起。仅捕虫笼内表面下部的四分之一覆盖着消化腺。笼口呈圆形且水平。非常的窄,具细小的唇齿笼盖呈椭圆形,无附属物。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分叉,可长达1毫米。风铃猪笼草完全无被毛。[5]

风铃猪笼草沿地面匍匐生长。成年植株通常具多个生长点,形成丛状。[6]

相关物种

在仓田重夫对风铃猪笼草的描述中,他认为风铃猪笼草可能与苏门答腊特有的无刺猪笼草N. inermis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1]但其他的分类学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7]这两个物种之间不仅存在地理隔离,并且它们的生境也不同;风铃猪笼草为石灰岩岩壁上,而无刺猪笼草通常附生于海拔1500米至2600米的树林中。[5][8]

注释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Kurata, S. 1973. Nepenthes from Borneo, Singapore and Sumatra. The Gardens' Bulletin Singapore 26(2): 227–232.
  2. ^ 2.0 2.1 夏洛特. 食蟲植物觀賞&栽培圖鑑. 台北: 商周出版. 2007: 54. ISBN 978-986-124-850-9. 
  3. ^ Phillipps, A. & A. Lamb 1996. Pitcher-Plants of Borneo.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4. ^ 4.0 4.1 Lee, C.C. 2006. Species profile: Nepenthes campanulat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ldBorneo.
  5. ^ 5.0 5.1 5.2 Clarke, C.M. 1997. Nepenthes of Borneo.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6. ^ Clarke, C.M. & C.C. Lee 2004. Pitcher Plants of Sarawak.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7. ^ Nerz, J. 1994. Nepenthes-discus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rnivorous Plant Mailing List.
  8. ^ Clarke, C.M. 2001. 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