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旧城孔子庙崇圣祠

凤山旧城孔子庙崇圣祠,是位于台湾高雄市左营区圣西里、莲池潭畔、旧城国小内的凤山旧城孔庙残留建筑,被视作祭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崇圣祠,列为高雄市定古迹二次大战后的高雄市首次祭孔典礼(1947年8月28日),即是在崇圣祠举行[1]

凤山旧城孔子庙崇圣祠
凤山旧城孔子庙崇圣祠 地图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左营区圣西里旧城国小内
坐标22°41′02″N 120°17′33″E / 22.683832°N 120.292514°E / 22.683832; 120.292514
建成时间 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官方名称凤山旧城孔子庙崇圣祠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孔庙
详细登录资料

沿革历史

早期文献纪录

凤山县旧城的孔庙位于凤山县旧城北门[2],据清治末期廪生卢德嘉汇纂的《凤山县采访册》记载当时孔庙规制未备,旧时建筑朝东南南,创建略嫌草率[3]。而关于建庙年代,根据高拱干台湾府志》(1696年)[注 1]李丕煜凤山县志》(1719年)[注 2]等书记载,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凤山首任知县杨芳声创建[4][3][1]。然而此一说法与其他文献有所冲突,例如蒋毓英《台湾府志》(1685年)便记载杨芳声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于府城附近的土墼埕将现有房屋修改成文庙(孔庙)[注 3],而台湾道周昌〈详请开科考试文〉(1686年)也提到当时台、诸、凤三县都只是用简单房屋供奉牌位权充文庙,未正式创建,故学者谢贵文认为文庙应不可能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时就已建于兴隆庄[1]。谢贵文又根据《凤山县志》他处提到可能是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兴建[注 4]以及高拱干《台湾府志》提到凤山学田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购置等记载,认为杨芳声在兴隆庄建孔庙应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事[1]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台风侵袭、虫蛀,几乎倾圯[3]。该年,凤山知县宋永清[注 5]修建文庙,除增设祭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启圣祠,完备孔庙格局[注 6],还在孔庙旁兴建义学[2][5][1]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凤山知县李丕煜大规模重修,有大成殿、启圣祠、东西两庑和棂星门,《凤山县志》形容“规制悉周、壮丽巨观”[3]雍正二年(1724年),启圣祠重新订名为“崇圣祠”[6]。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吕锺琇进行大规模修建,次年(1746年)完工[1]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吴士元再度重修,工程涵盖大成殿、大成门、崇圣祠等[1]。这次重修之后,《重修凤山县志》描述孔庙格局为“中为大成殿、东西庑,前为大成门,又前为棂星门,两旁为义路、礼门坊。殿后为崇圣祠”“(明伦)堂前左为福德祠,右为斋宿所。馀仪门、头门各如制”[1]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南路会首庄大田占领县城,庙身遭到破坏[6]同治四年(1865年),训导衔陈天奎重建崇圣祠[5][1]。直到后来训导叶滋东募款下,于光绪元年到三年(1875年-1877年)期间再次进行重修[1]。除了陈天奎已修建的崇圣祠未动之外,修建范围包括明伦堂、朱子祠等等设施,并在崇圣祠右边新建奎楼[1]。光绪时期,孔庙与附属建筑最多达九十二栋[7][8]

残留建筑之谜

进入日治时期后,旧城公学校(今旧城国小)于明治卅三年(1900年)建校[9][10],庙地被改为公学校用地[2][11][1]。根据伊能嘉矩的访查,当时大成殿尚在,并仍挂有御匾,公学校主要是使用后殿上课[1]大正三年(1914年)因为要新建校舍,拆除东西两庑与大成门[1]。大正六年(1917年)以蚁害受损严重为由,大成殿、礼门、义路等建物遭到拆除,神位移到台南文昌阁[1]。大成殿所在之地后来变成旧城国小操场[12]

高雄大空袭期间,凤山旧城孔庙摧毁殆尽,仅存一栋建筑[3][6]。其屋架造型为三通五瓜式,柱基保存古老的珠形[2]。当时该建筑被认为崇圣祠,不过祭孔仪式需于大成殿举行,遂加匾作为权宜之计,并修建露台、螭陞[5]。由左营区民选第三届区长王贵人在1952年在前横梁上悬“大成殿”木匾[6]。当年教师节高雄市政府在此举行祭孔典礼,称为“左营旧城孔庙”,市长谢挣强主持[13]。战后到高雄左营孔子庙于1976年建成前,高雄市祭孔典礼仍在此建物举行,之后相关的文物都移往新庙[14]。旧城国小里区属圣西里[15],校方每年都向新生介绍此庙历史[14]。1982年12月30日,市政府委托校方以新台币二百五十一万元发包给斌发营造公司作修护,由许仲川建筑师事务所负责[6]

1983年1月4日,《民生报》记者韩乃镇写专文质疑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文献会将此建物认定为崇圣祠,他依《大清会典》对文庙方位的规定,及乾隆时规定崇圣祠为绿瓦、及其实际建筑无门、无门槛,也无五个主神位与“崇圣祠”匾作证据,推测应该是西庑[6]。他后又写文主张若是《凤山县志》所写的“规制悉周”,这建物地基到康熙年间开凿的莲池潭为一百一十公尺,在此短距离中,崇圣祠前有大成殿、有广场、有大成门、棂星门,必然延伸到水里[3]。同日,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文献会执行秘书金祥卿表示,该会将重新考证左营旧孔子庙现存遗迹的正确名称[7]。2月5日,文献委员会执行秘书发表一篇专文,并依《凤山县采访册》所形容的,绘制了一张左营旧孔庙平面图,文内重点在于现存建筑即崇圣祠[5]李干朗表示此建筑物确认为崇圣祠,是因早期的孔庙财力不足,规模多因陋就简,后日即使修建其格局多受当时旧制的限制,兴建愈晚的孔庙在建制上才愈完备[12]。另外金祥卿〈左营旧孔庙现存建物正名考〉(1983年)一文中也以罗盘定位,指出该建物的坐向是“坐北向南而稍偏东”[1]

翻修完后状况

 
由左至右依次为潮军义勇祠碑、重修学宫碑、卧碑、功德碑、南协游府丁公去思碑、新建明伦堂碑、审断牛埔界址严禁侵占番地碑、奉旨旌表忠义碑、谕封孔子五代王爵并合祀碑、凤山县孔子庙下马碑。于2018年3月7日被列为“古物”类文化资产。

1983年1月8日,这被称为“崇圣祠”的建物动工修复[8]。次月初,文建会主任委员陈奇禄率领国家古迹评鉴小组参观,当时就有学者专家批评这项工程进行得过于“野蛮”[16]。因修护有争议,地方长老议论说要是拿二百五十一万元来兴建一个图书分馆以崇扬文教,要比修复一个出洋相似的建筑物要好得多[8]。该年6月翻修完成[17]

1984年此建物因修护不当从一级古迹降为二级[17],后又降为三级[4][11]。原先整修完时古石碑还剩十一方,后仅存九方[17]。市长苏南成将散落石碑在祠后建成碑林[4]。其中孔子庙下马碑年代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18],无满文[19],为这些旧碑中刻字最为清晰者[2]。一旁竖立以许水德为名的“重修左营旧孔庙宗圣祠碑”[17],他为旧城国小第卅六届毕业[10]

建筑旁有一棵印度紫檀老树,民政局曾花约四十万元为老树断根,以免破坏建筑,2000年2月25日再次断根[11]

传说故事

 
孔子神位

校方人员认为,校长曾被孔子托梦说明自己仍留在旧庙里,未到新庙。当初牌位移往新庙时,没有举行请神仪式,因此校方相信神灵还留在旧庙里,而学校发生多次事故却无事,更加深相信传说。如赛洛马台风来袭时,孔庙已十分破旧,旁边较新的幼稚园倒坍,但孔庙无事;一次学生发生推挤,一名学生被压在下方没受伤,不久之后,另一所学校也发生相似的事,却死一名学生;学校的游戏设施浪船拖倒一名学生也没事,另一所学校相同情况,学生却死亡;另一所学校同时购买同一家店的便当,那所学校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旧城国小平安。[14]

注释

  1. ^ 原文:“凤山县学,在县治兴隆庄。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杨芳声建。”
  2. ^ 原文:“凤山之学,则自康熙二十三年始。知县杨芳声建焉,在兴隆庄。”(卷二‧规制志)
  3. ^ 原文:“凤山县学,未建。康熙二十四年,知县杨芳声就伪遗房屋修改文庙,崇奉先圣先贤牌位,春、秋祭祀,在土墼埕。”
  4. ^ 原文:“凤山,二十五年设学,乃有释奠之祭。庙在县治之兴隆庄。”(卷三‧祀典志)
  5. ^ “奉文归治”后首位实际到兴隆庄上任的知县。
  6. ^ 大成殿、两庑、棂星门等设施[1]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谢贵文. 《借問舊城眾神明 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晨星. 2020-07: 224–233. ISBN 978-986-5416-55-3. 
  2. ^ 2.0 2.1 2.2 2.3 2.4 300年古蹟崇聖祠 石碑林罕為人知. 《人间福报》. 2006-08-30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韩乃镇. 大成殿?崇聖祠? 修孔廟須先正名!. 《民生报》. 1983-02-11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梁静于. 一級古蹟,曾因修得太徹底遭降級......港都舊孔廟 古蹟中有古蹟. 《联合晚报》. 1994-10-02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池潭畔舊孔廟 復建工程失據 兩項爭議不解 將成歷史公案. 《民生报》. 1983-02-10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6.3 6.4 6.5 韩乃镇. 「大成殿」不是「大成殿」? 左營舊孔廟復建.遺蹟疑點有待考證. 《民生报》. 1983-01-04 (中文(台湾)). 
  7. ^ 7.0 7.1 疑點太多要「正名」 左營孔廟遺跡將重新考證. 《民生报》. 1983-01-05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韩乃镇. 身份雖不明 仍然破土動工 巨資復建孔廟值得嗎?. 《民生报》. 1983-01-09 (中文(台湾)). 
  9. ^ 谢梅芬. 封存瓶中信 舊城國小昨落瓶. 《联合报》. 2000-02-26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陈宏铭. 舊城國小走過一世紀百年榕樹更茁壯 師生千人大會餐. 《中国时报》. 2000-03-06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11.2 谢梅芬. 老樹又入侵古蹟 市府再斬根. 《联合报》. 2000-02-26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依現址形制看左營孔廟 李乾朗說 那不是大成殿. 《民生报》. 1983-02-11 (中文(台湾)). 
  13. ^ 今日孔誕教教節 各地祀聖尊師 分別舉行祭典大會. 《联合报》. 1952-09-28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14.2 修瑞莹. 舊城故事 孔子在這裡!. 《联合晚报》. 1996-01-07 (中文(台湾)). 
  15. ^ 洪定宏. 〈南部〉高市最大里與最小里 人口差百倍. 《自由时报》. 2010-10-11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8) (中文(台湾)). 
  16. ^ 韩乃镇. 古蹟現代化.喜氣中獨缺古意. 《民生报》. 1983-06-25 (中文(台湾)). 
  17. ^ 17.0 17.1 17.2 17.3 韩乃镇. 有話直說祇見新碑笑.不見舊碑哭 左營孔廟翻修.「煥然一新」. 《民生报》. 1985-04-02 (中文(台湾)). 
  18. ^ 陈璧琳. 古碑文特展 解開城市「密碼」. 《中国时报》. 2008-05-24 (中文(台湾)). 
  19. ^ 杜宪昌. 孔子思想能通天 孔廟告訴你!. 《人间福报》. 2016-09-28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