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美国三军航空器命名系统
1962年美国三军航空器命名系统(英语:1962 United States Tri-Service aircraft designation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在1962年9月18日为了美国军用航空器所提出的统一化命名系统。在此之前,美军的陆海空三军各自使用不同的命名规则。
在1962年系统之下,几乎统一化美军所有军种航空器的命名规则,包括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与美国海岸警卫队。X系列实验机的命名编号是由航空器制造商或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指定[注 2][1]。1962年系统是以美国空军在1948年到1962年期间所使用的命名规则为基础而设立的,又1948年到1962年期间所使用的命名规则是以1924年到1948年期间的1924美国陆军航空勤务队航空器命名系统为基础。自从它被提出之后,曾多次被修改与更新,在1997年发布修订版本[2]。
命名系统
依照1962年系统来产生的命名格式如下所示:
(状态-选填)+(修饰代码-选填)+(基本任务)+(类型-非固定翼飞机必填)-(编号)+(系列)
范例:
(YEH-60B)=(Y-状态)+(不填-修饰代码)+(E-基本任务)+(H-类型)-(60-编号/第60个直升机设计)+(B-系列/第2个设计版本)
有三个代码是必填的,基本任务、编号与系列。非固定翼飞机一定要填入类型代码。美国空军称它为任务-编号-系列格式,美国海军称它为类型/型号/系列格式[注 3][注 4]。
状态
状态首字母表示目前载具正在进行非标准(即未执行作战飞行任务)的使用状态,通常是用来表示载具正在测试或实验中。
首字母 | 说明 | 范例 |
---|---|---|
G | 永久停飞(Grounded) 因为安全因素或经费不足而停止飞行。 |
GF-101B GF-13 |
J | 暂时测试 在测试完成之后进入服役阶段。 |
JB-26C JF-13 |
N | 永久测试 该载具的研发目的只是为了进行动作原理等项目的测试,而非真正用于作战。 |
N-9M NF-13 |
X | 实验阶段(eXperimental) 如有必要,在制作原型机之前进行实验测试。 |
XF-89 XF-13 |
Y | 原型机(取在 X 之后之意) 少量生产,为大量生产做准备。 |
YF-17 YF-22 YF-23 |
Z | 计画阶段 在开发之前的实作或设计。 |
ZF-13 |
载具
无人航空载具控制段不是载具,它是位在地面的遥控设备。MS-1A 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太空飞机名称,还没有完整的定义。
代码 | 类型 |
---|---|
没有 | 固定翼飞机 |
D (Drone) |
无人航空载具控制段 也就是位在地面的遥控设备。 |
G (Glider) |
军用滑翔机 |
H (Helicopter) |
直升机 |
Q | 无人航空载具 |
S (Space Shuttle) |
太空飞机 |
V (Vertical) |
垂直起降、短程起降 |
Z (Zeppelin) |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 例如飞艇、气球、热气球、真空飞船。 |
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代码表示载具的主要用途与基本能力。
A-10雷霆二式攻击机是美国空军目前唯一以 A 代码来命名的军用航空器。A-6入侵者式攻击机曾经是美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战场前线以 A 代码命名的战机,还有美国海军为了进行测试依照复仇女神计画而对外提供出租的A-29也是仅存一种以 A 代码严格命名的固定翼飞机[注 7][3]。至于 F/A-18,原本只是研发人员把战斗机 F-18 和攻击机 A-18 这两个项目放在一起的缩写,后来两者合并之后就顺势变成正式称呼了。
代码 | 说明 | 范例 |
---|---|---|
A (Attacker) |
攻击机、战术空对地任务 | A-10 |
B (Bomber) |
轰炸机、战略空对地任务 | B-52 |
C (Cargo) |
货机 | C-5 |
E (Electronic warfare) |
电子作战 | E-2 |
F (Fighter) |
战斗机 | F-22 |
K (Tank) |
空中加油 | KC-135 |
L (Laser)[注 9] |
雷射载具 | YAL-1 |
O (Observer) |
观察、前线航空管制 | O-2 |
P (Patrol) |
海洋巡逻 | P-3 |
R (Reconnaissance) |
侦察 | R-1(因保密原因改名U-2)[4] |
S (antiSubmarine) |
反潜作战 | S-2 |
T (Trainer) |
教练机 | T-7 |
U (Utility) |
通用机 | U-28(美军军用版PC-12) |
X (eXperimental) |
高新技术试验机 | X-38 |
修饰代码
在载具依照基本任务需求被生产之后,再依照特别的任务需求,用修饰代码来表示。所以基本任务和修饰代码有许多是相同的。
代码 | 说明 | 范例 |
---|---|---|
A (Attacker) |
攻击机、军事战术空对地任务 | AH-64 |
C (Cargo) |
货机 | CH-47 |
D (Drone) |
无人靶机拖曳 | |
E (Electronic warfare) |
电子作战 | EA-6 |
F (Fighter) |
战斗机 | FB-22 |
H (Hospital) |
搜救、医疗后送 | HH-60 |
K (tanKer) |
空中加油 | KC-46 |
L | 极地或极冷气候 | LC-130 |
M (Multipurpose) |
多重任务 | MH-6 |
O (Observer) |
观察 | OH-58 |
P (Patrol) |
海洋巡逻 | |
Q | 无人靶机 | QF-4 |
R (Reconnaissance) |
侦察 | RAH-66 |
S (antiSubmarine) |
反潜作战 | SH-60 |
T (Trainer) |
教练机 | TH-67 |
U (Utility) |
通用机 | UH-1 |
V (VIP) |
人员运输 | VH-60 |
W (Weather) |
天气侦察 | WC-130 |
其他命名
自1962年系统被提出之后,有几个军用航空器不是依照1962年系统来命名的,或是跳过编号。
非1962年系统
取用其他航空器编号来命名是最普遍的变更作法,反而不使用下一个可用的编号(例如 171、767、71)。还有,从原先存在的名称再进行变更代码的顺序,或是使用自定义名称的缩写当作代码来命名(例如 SR)。自从美国国防部有决定性的命名同意权,正式名称与修正后的命名皆为非1962年系统。
- 原先与C-7 Caribou发生命名冲突,两者没有关联性,然后在2004年8月重新被命名为EO-5C[6]。
- F/A-18,以及曾被短暂使用的 F/A-16 与 F/A-22。
- 起初美国海军曾计画要有两种黄蜂式战机,F-18 战斗机与 A-18 轻型攻击机。研发期间 F/A-18 是两者的速记方式。当美国海军决定改为只研发一种具有两者功能的战机时,只能无条件接受 F/A 的命名格式。以命名系统的角度而言,AF-18(基本战斗、附加攻击)或 FA-18(基本攻击、附加战斗)皆可。
- 除了 F 代码之外,系列编号 35 是以X-35验证机为基础来命名,而不使用 F 系列的下一个可用的编号 24 号。
- 以命名系统的角度而言,BF-111 或是使用较低的轰炸机系列编号比较能够符合命名系统,但是编号 111 保留了 F-111 的特性与属性,F-111 是使用1962年以前的命名系统。
- 它的命名者使用1962年以前命名系统的轰炸机系列来命名的,1962年以前命名系统随著XB-70战神侍婢式轰炸机而结束。在测试后期,B-70 曾经被提议做为侦察与攻击用途,以 RS-70 来命名,以侦察与攻击的首字母缩略字当做命名代码[注 11]。美国空军决定持续以 RS-71 的命名来代替A-12侦察机。当时的美国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倾向使用 SR 命名,也就是战略侦察的首字母缩略字,而且想把它改名为 SR-71[注 12]。林登·约翰逊在1964年2月29日公布 RS-71 之前,经过李梅的强力游说之下把演讲稿正本改为 SR-71。因为当时记者收到的演讲稿副本没有更新,仍然还是 RS-71,记者误以为林登·约翰逊把命名代码的顺序念错[9]。
- 跳过一堆 C 系列编号而使用波音的型号,完全符合基本任务代码与修饰代码的格式,但是此一型号名称仅限用在贩售给国外的空军使用,美国空军不使用这个名称。美国空军已经订购以波音767为基础的空中加油机KC-46,也就是说,它的编号排在空中客车A330衍生的KC-45的后面而且符合预期,它跳过了编号 42 到 44 号[11]。
跳过编号
在很多的任务与载具系列因为十三恐惧症而跳过编号13。有些编号跳过不使用是因为它们曾经被指定命名新载具的建造计画,但是新载具从未建造[12]。
任务或载具系列 | 跳过编号 | 下一个可用的编号 |
---|---|---|
A | 8、11 | 13 或 14 |
B | 3 | |
C | 16、30、34、36、39、42–44 | 47 |
D(地面设备) | 3 | |
E | 12 | |
F | F-19战斗机、24–34 | 24 或 36[注 14] |
G | 16 | |
H | 42、49、69 | 74 |
K | N/A(K 系列被取消) | |
L | 2 | |
O | 6 | |
P | 1、6 | 9 |
Q | 12、13 | 19 |
R | 2 | |
S(反潜作战) | 1 | 4 |
S(太空飞机) | 可能是 2 | |
T | 4、5、50 | 54 |
U | 12、14、15 | 29 |
V | 14、17、19、21 | 25 |
X | 23、39、52[注 15] | 56 |
Z | 5 |
流行文化
由于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以致许多的科幻动漫画与游戏中,也沿用了这套军机识别规则。例如超时空要塞、战斗妖精雪风与空战奇兵等,但是由于故事的需要,其使用规则有多所更改。以超时空要塞为例,其军机命名规则是将航空器种类移至主要任务之前,但目前状态仍置于最先之位置。
范例如下所示:
- Y:原型机
- V:可变形/垂直起降
- F:战斗机
- 1:第1型
- V:可变形/垂直起降
- F:战斗机
- 1:第1型
- Y:原型机
- F:战斗机
- 19:第19型
- V:可变形/垂直起降
- F:战斗机
- 19:第19型
在超时空要塞中,其VF所指为可变形战斗机。若依照现实生活中之规则,由于V乃是附加任务中的人员运输,所以可变形战斗机将会变成人员输送战斗机[注 16]。
参见
注释
- ^ F-110幽灵,英语:F-110 Spectre
- ^ X系列,英语:X-series
- ^ 任务-编号-系列,英语:MDS,Mission-Design-Series
- ^ 类型/型号/系列,英语:T/M/S,Type/Model/Series
- ^ 状态首字母,英语:Status prefix
- ^ 载具类型,英语:Vehicle type
- ^ 复仇女神计画,英语:Imminent Fury
- ^ 基本任务,英语:Basic mission
- ^ L原先为联络机的编号,然而因为直升机的出现以及观察机性能的提升,因此联络机最终被两者取代,并将L改成雷射载具
- ^ 修饰代码,英语:Modified mission
- ^ 侦察/攻击,英语:Reconnaissance/Strike
- ^ 战略侦察,英语:Strategic Reconnaissance
- ^ 战术的,英语:Tactical;侦察,英语:Reconnaissance
- ^ 由美国国防部决定下一个系列是否要用 24 或 36 来命名。
- ^ X-23 与 X-39 计画是存在的,但是两者从未被正式使用。跳过 X-52 是避免与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混淆。
- ^ 此外,尽管官方始终以YF称呼于Macross Plus中登场的两架YVF。然而,若省略代表航空器类型的V而使用这种称呼,则这两架飞机即应是自设计伊始便为不可变形/垂直起降的传统起降飞机,与其基本设计及使用目的并不符合。这一点,是设定当时为制作单位所忽略的。
参考资料
- ^ 1.0 1.1 DoD 4120.15-L, 'Model Designation of Military Aerospace Vehicles' (便携式文档格式).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12 May 2004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22).
- ^ Designating and Naming Defense Military Aerospace Vehic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S. DoD, 14 March 2005.
- ^ http://www.navytimes.com/article/20090313/NEWS/903130325/Navy-eyes-Super-Tucano-for-SpecOps-work
- ^ Pedlow and Welzenbach 1992, pp. 59–62
- ^ "Stealth and Beyond: Air Stealth (TV-series)". The History Channel, 2006. Retrieved 19 March 2008.
- ^ De Havilland RC-7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signation-systems.net.
- ^ Patricia Trenner, "A Short (Very Short) History of the F-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ir & Space Magazine, 1 January 2008.
- ^ MiG-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S
- ^ Non-Standard DOD Aircraft Design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signation-systems.net
- ^ Jenkins, Dennis R. Lockheed U-2 Dragon Lady, pp. 60–61. North Branch, MN: Specialty Press, 1998. ISBN 978-1-58007-009-6.
- ^ "USAF selects Boeing for KC-X contr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light International
- ^ Parsch, Andreas. "Missing" USAF/DOD Aircraft Design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signation-systems.net
- ^ 一喜, 田中 (编). This is Animation Special マクロスプラス. 东京: 小学馆. 1995-03-01: 76–78. ISBN 4091015816.
外部链接
- 美国三军航空器的命名定义 - GlobalAircraft.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S. Military Aviation on Designation-Systems.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Andreas Parsch—a reference source with details, examples and history
- Non-standard designations page on Designation-Systems.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signation Systems FAQ on hazegray.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Emmanuel Gustin
- U.S. Military Aircraft Designations 1911-2004 on driko.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Andrew Chorney
- U.S. Military Aircraft and Weapon Designations by Derek O. Brid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