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樂大戲院
36°4′23.3″N 120°18′47.5″E / 36.073139°N 120.313194°E 華樂大戲院,或稱華樂戲院,初名「中國劇院」(德語:Chinesisches Theater),是原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212號的一處戲院,建於1904-1905年間,為德占時期地產公司祥福洋行所建,是青島開埠後的第一座戲院[1],1953年拆除。
華樂大戲院 | |
---|---|
概要 | |
地點 | 中國青島市市南區 |
地址 | 中山路212號 |
竣工日 | 1904-1905年間 |
翻新 | 1910年代 |
拆除日 | 1953年 |
設計與建造 | |
開發商 | 祥福洋行 |
歷史
1902年,德國人阿爾弗雷德·希姆森(Alfred Siemssen)創辦的祥福洋行地產公司購得了大鮑島華人區山東街(Schantungstraße,今中山路北段)最北端西側的K4街區,並於1905年以前建設了三座建築,其中1號樓與3號樓為兩棟二層臨街商業建築,中間的2號樓則為一座劇院。據《膠澳租借地發展備忘錄》,劇院建於1904年10月至1905年10月的備忘錄年度[2],而據青島市檔案館的德占時期檔案,劇院建於1903年[3]。1906年,祥福洋行將劇院出租給經營戲院的高密人宋瑞鳳,戲院最初僅有200個坐席,主要上演膠東地區的柳腔、茂腔。1913年,祥福洋行更新了該街區的排水系統。[4]
1914年11月日軍占領青島後,日軍將祥福洋行的地產沒收拍賣,戲院歸日本陸軍青島守備軍軍政署管理,停止演出。1916年,日本人鹽川練吉承租該戲院,在日本人河谷美雄、板井辰震等人資助下經營[3](一說戲院為日本食品店「滋養軒」所得[5]),改名「樂樂座」(日語:楽々座〔樂々座〕?),並對戲院進行改造,主要上演日本傳統戲劇能劇、狂言、歌舞伎、文樂及無聲電影[4]。「樂樂座」最初僅接待日本人,後因營業不佳開始接待中國觀眾。1920年3月,鹽川練吉等人從軍方手中買下此處產業,並成立股份公司,鹽川任經理。1926年鹽川退出公司,河谷美雄接任經理,戲院產權歸屬青島興業株式會社[3]。1930年初轉交中國人經營[3][6],改名為「青島大戲院」,不久改稱「國民大戲院」。另有資料稱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此前在樂樂座當服務員的前戲院經理宋瑞鳳,與王培信、石振東等將戲院從日本人手中租下,改名為「青島大戲院」,1929年秋,戲院易手,改名「國民大戲院」[4][5]。1935年改名「中和戲院」[3][6][4][5]。此時戲院以上演京劇連台本戲為主,有19本《呼延慶》、28本《狸貓換太子》、20本《西遊記》、18本《封神榜》等,一般一本演一星期,以此吸引觀眾長期觀看[6]。戲院票價低廉,是當時市民的重要娛樂場所[5]。
1945年抗戰結束後,前新新大舞台經營者、國民參政會青島市參政員張樂古有意將戲院收入囊中,遂由其弟張曉古、其青幫徒弟劉延志、王培信出面以20萬法幣(另有資料稱為宋瑞風、王培信、劉延志三人出資240萬法幣[3])將戲院從中央信託局買下,1946年2月2日改名「華樂大戲院」[1],劉延志為經理[5]。京劇演員周麟昆經國民政府方面支持,成立「麟祥社」,把持青島京劇界。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青島漂泊時,曾由周麟昆幫助在華樂戲院等處演出,生活得以相對安定。後來成為著名京劇演員的宋玉慶,當時是麟祥社最小的成員,其童年在華樂戲院度過。民國時期曾在華樂戲院演出的京劇名家還有戴綺霞、黃桂秋、童芷苓、雲燕銘等[5]。
1949年6月青島解放時,張曉古、劉延志、周麟昆已去台灣,張樂古也於1950年被處決。青島市人民政府核實華樂戲院的產權情況時,王培信、宋瑞鳳謊稱張曉古的三分之一戲院股份是由宋瑞鳳出資,因此三分之二的股份在大陸,不應作為敵產處理,青島市房產局敵產接管委員會經過核實仍於1950年秋將其依法接管。麟祥社因周麟昆赴台而解散,華樂戲院及原麟祥社的一些京劇演員經山東省軍區文工團指導協助,成立「前進京劇團」繼續演出,華樂戲院拆除後轉赴即墨縣,後因團內多老弱病者、入不敷出而解散[5]。1952年春,華樂戲院歸屬青島市人民政府文教局領導[3]。同年,京劇名家言少朋率「新華旅行劇團」在此演出[7]。
1953年,華樂戲院因年久失修而拆除。房管部門原計劃原址重建戲院,但城建部門要求依據規劃從街邊退後3米重建,但如此會導致原本不大的戲院面積更小,最終經磋商放棄重建戲院,改於1957年建造青島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產品展覽推銷服務部(即今青島工藝美術公司大樓)[5]。同一地塊的原K4街區祥福洋行1號樓已於1940年代拆除建設日資松茂屋旅館,3號樓保存至今[4]。
建築特色
華樂大戲院建成之初,外牆採用淺色粉刷,門廊由6根多立克柱撐起,上方為鏤空欄杆檐口,門廊內一層為一排拱門,二層為豎窗。後來日本經營者根據其審美將其改造,廊柱改為愛奧尼柱,立面頂部增加三角山牆等[4]。
戲院內部為傳統戲院結構,有二層觀眾席,1950年樓下有觀眾座席500個,樓上有座席200個[1][3]。另有說法稱觀眾席有750個[6],或稱樓上樓下共有座位800多個,最多時觀眾座者站者合計可達1600人[5]。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三篇 机构社团 文化设施,第二章 文化设施. 《青岛市志·文化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8. ISBN 7-5011-4158-4.
- ^ 青島市檔案館編. 《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 北京: 中國檔案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166-920-9.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時桂山. 青岛最早的剧场——华乐大戏院. 山東省文化廳史志辦公室 青島市文化局史志辦公室 (編). 《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 第10辑 青岛市《文化志》资料专辑》. 濟南. 1986: 170–173.
- ^ 4.0 4.1 4.2 4.3 4.4 4.5 A. E. 希姆森、H. S. 希姆森、H. A. 施塔克. 《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回忆录》.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199. ISBN 9787555246930.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石振寰 王逸. 华乐戏院五十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青島市市北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市北文史资料 第一辑》. 青島. 1989: 154–159.
- ^ 6.0 6.1 6.2 6.3 魯海. 《青岛与戏剧》.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4: 189–190. ISBN 978-7-5552-0738-2.
- ^ 呂銘康. 华乐戏院:青岛最早的剧场. 半島都市報.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