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大戏院
36°4′23.3″N 120°18′47.5″E / 36.073139°N 120.313194°E 华乐大戏院,或称华乐戏院,初名“中国剧院”(德语:Chinesisches Theater),是原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212号的一处戏院,建于1904-1905年间,为德占时期地产公司祥福洋行所建,是青岛开埠后的第一座戏院[1],1953年拆除。
华乐大戏院 | |
---|---|
概要 | |
地点 | 中国青岛市市南区 |
地址 | 中山路212号 |
竣工日 | 1904-1905年间 |
翻新 | 1910年代 |
拆除日 | 1953年 |
设计与建造 | |
开发商 | 祥福洋行 |
历史
1902年,德国人阿尔弗雷德·希姆森(Alfred Siemssen)创办的祥福洋行地产公司购得了大鲍岛华人区山东街(Schantungstraße,今中山路北段)最北端西侧的K4街区,并于1905年以前建设了三座建筑,其中1号楼与3号楼为两栋二层临街商业建筑,中间的2号楼则为一座剧院。据《胶澳租借地发展备忘录》,剧院建于1904年10月至1905年10月的备忘录年度[2],而据青岛市档案馆的德占时期档案,剧院建于1903年[3]。1906年,祥福洋行将剧院出租给经营戏院的高密人宋瑞凤,戏院最初仅有200个坐席,主要上演胶东地区的柳腔、茂腔。1913年,祥福洋行更新了该街区的排水系统。[4]
1914年11月日军占领青岛后,日军将祥福洋行的地产没收拍卖,戏院归日本陆军青岛守备军军政署管理,停止演出。1916年,日本人盐川练吉承租该戏院,在日本人河谷美雄、板井辰震等人资助下经营[3](一说戏院为日本食品店“滋养轩”所得[5]),改名“乐乐座”(日语:楽々座〔樂々座〕?),并对戏院进行改造,主要上演日本传统戏剧能剧、狂言、歌舞伎、文乐及无声电影[4]。“乐乐座”最初仅接待日本人,后因营业不佳开始接待中国观众。1920年3月,盐川练吉等人从军方手中买下此处产业,并成立股份公司,盐川任经理。1926年盐川退出公司,河谷美雄接任经理,戏院产权归属青岛兴业株式会社[3]。1930年初转交中国人经营[3][6],改名为“青岛大戏院”,不久改称“国民大戏院”。另有资料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此前在乐乐座当服务员的前戏院经理宋瑞凤,与王培信、石振东等将戏院从日本人手中租下,改名为“青岛大戏院”,1929年秋,戏院易手,改名“国民大戏院”[4][5]。1935年改名“中和戏院”[3][6][4][5]。此时戏院以上演京剧连台本戏为主,有19本《呼延庆》、28本《狸猫换太子》、20本《西游记》、18本《封神榜》等,一般一本演一星期,以此吸引观众长期观看[6]。戏院票价低廉,是当时市民的重要娱乐场所[5]。
1945年抗战结束后,前新新大舞台经营者、国民参政会青岛市参政员张乐古有意将戏院收入囊中,遂由其弟张晓古、其青帮徒弟刘延志、王培信出面以20万法币(另有资料称为宋瑞风、王培信、刘延志三人出资240万法币[3])将戏院从中央信托局买下,1946年2月2日改名“华乐大戏院”[1],刘延志为经理[5]。京剧演员周麟昆经国民政府方面支持,成立“麟祥社”,把持青岛京剧界。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青岛漂泊时,曾由周麟昆帮助在华乐戏院等处演出,生活得以相对安定。后来成为著名京剧演员的宋玉庆,当时是麟祥社最小的成员,其童年在华乐戏院度过。民国时期曾在华乐戏院演出的京剧名家还有戴绮霞、黄桂秋、童芷苓、云燕铭等[5]。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张晓古、刘延志、周麟昆已去台湾,张乐古也于1950年被处决。青岛市人民政府核实华乐戏院的产权情况时,王培信、宋瑞凤谎称张晓古的三分之一戏院股份是由宋瑞凤出资,因此三分之二的股份在大陆,不应作为敌产处理,青岛市房产局敌产接管委员会经过核实仍于1950年秋将其依法接管。麟祥社因周麟昆赴台而解散,华乐戏院及原麟祥社的一些京剧演员经山东省军区文工团指导协助,成立“前进京剧团”继续演出,华乐戏院拆除后转赴即墨县,后因团内多老弱病者、入不敷出而解散[5]。1952年春,华乐戏院归属青岛市人民政府文教局领导[3]。同年,京剧名家言少朋率“新华旅行剧团”在此演出[7]。
1953年,华乐戏院因年久失修而拆除。房管部门原计划原址重建戏院,但城建部门要求依据规划从街边退后3米重建,但如此会导致原本不大的戏院面积更小,最终经磋商放弃重建戏院,改于1957年建造青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产品展览推销服务部(即今青岛工艺美术公司大楼)[5]。同一地块的原K4街区祥福洋行1号楼已于1940年代拆除建设日资松茂屋旅馆,3号楼保存至今[4]。
建筑特色
华乐大戏院建成之初,外墙采用浅色粉刷,门廊由6根多立克柱撑起,上方为镂空栏杆檐口,门廊内一层为一排拱门,二层为竖窗。后来日本经营者根据其审美将其改造,廊柱改为爱奥尼柱,立面顶部增加三角山墙等[4]。
戏院内部为传统戏院结构,有二层观众席,1950年楼下有观众座席500个,楼上有座席200个[1][3]。另有说法称观众席有750个[6],或称楼上楼下共有座位800多个,最多时观众座者站者合计可达1600人[5]。
图集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三篇 机构社团 文化设施,第二章 文化设施. 《青岛市志·文化志》.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8. ISBN 7-5011-4158-4.
- ^ 青岛市档案馆编. 《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166-920-9.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时桂山. 青岛最早的剧场——华乐大戏院. 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 青岛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 (编). 《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 第10辑 青岛市《文化志》资料专辑》. 济南. 1986: 170–173.
- ^ 4.0 4.1 4.2 4.3 4.4 4.5 A. E. 希姆森、H. S. 希姆森、H. A. 施塔克. 《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回忆录》.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6: 199. ISBN 9787555246930.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石振寰 王逸. 华乐戏院五十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市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编). 《市北文史资料 第一辑》. 青岛. 1989: 154–159.
- ^ 6.0 6.1 6.2 6.3 鲁海. 《青岛与戏剧》.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4: 189–190. ISBN 978-7-5552-0738-2.
- ^ 吕铭康. 华乐戏院:青岛最早的剧场. 半岛都市报.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