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 (隋朝)
中国历史上的地名,治所在今合肥
廬州,中國隋朝起設置的一個州,唐朝為上州,宋朝為望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建制始於隋開皇初年(約581年)改合州為廬州,終於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廬州改建制為廬州路,歷時近700年,轄境大致為今天合肥市區全境、肥東縣全境、肥西縣全境、舒城縣全境、長豐縣南部,而廬江縣全境、巢湖市全境、無為縣全境、六安市區全境、霍山縣全境、英山縣全境、霍邱縣南部、金寨縣部分地區亦時有併入。
廬州 | |||||||||||
---|---|---|---|---|---|---|---|---|---|---|---|
隋、唐、楊吳、南唐、後周、宋的州 | |||||||||||
581年—1276年 | |||||||||||
坐標:31°50′N 117°18′E / 31.83°N 117.3°E | |||||||||||
首府 | 合肥縣 | ||||||||||
歷史 | |||||||||||
歷史 | |||||||||||
• 成立 | 581年 | ||||||||||
• 廢除 | 1276年 | ||||||||||
貨幣 | 開皇五銖、開元通寶、宋通元寶等 | ||||||||||
分區 | |||||||||||
• 類型 | 縣 | ||||||||||
• 單元 | 合肥、慎 (梁)、廬江、舒城、襄安 (巢)、無為、開化、霍山、淠水 | ||||||||||
| |||||||||||
今屬於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沿革
隋
大業八年,領七縣:合肥縣、開化縣、霍山縣、慎縣、廬江縣、襄安縣、淠水縣。[1]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3年 | ||||
州 | 廬州 | 霍州 | 郡 | 廬江郡 | |||
郡 | 汝陰郡 | 廬江郡 | 南梁郡 | 岳安郡 | 北沛郡 | 縣 | 合肥縣 襄安縣 廬江縣 慎縣 霍山縣 開化縣 淠水縣 |
縣 | 汝陰縣 | 廬江縣 | 慎縣 | 岳安縣 開化縣 |
新蔡縣 |
唐
武德七年,廢巢州及開城、扶陽二縣,改襄安為巢縣,屬廬州[2]
開元二十三年,分合肥、廬江二縣,取古龍舒縣之名,置舒城縣。[2]
開元末年,領五縣:合肥縣、慎縣、巢縣、廬江縣、舒城縣。[1]
唐朝廬州轄縣 | |
---|---|
618年 | 合肥縣、慎縣、襄安縣、廬江縣、霍山縣[3]、淠水縣 |
619年 | 合肥縣、慎縣、襄安縣、廬江縣、霍山縣(廢除淠水縣) |
620年 | 合肥縣、慎縣、廬江縣、霍山縣(襄安縣改屬巢州) |
621年 | 合肥縣、慎縣、廬江縣(霍山縣改屬霍州) |
625年 | 合肥縣、慎縣、廬江縣(襄安縣來屬,改為巢縣) |
626年 | 合肥縣、慎縣、廬江縣、巢縣(新設舒城縣[4]) |
宋
慶元元年,因夏水毀城,王知新因命整治,並暗渠,浚長壕,修瓮城,視舊加倍。壁壘崇堅,樓櫓相望,稱雄淮右。[7]
嘉定四年,夏水毀城,帥李大東將新城、古城悉加修築,數月而就,並疏三壕,合雞鳴山水入於市河,金湯益固,比險方漢雲。古城凡九十三處,羊馬牆八百八十四丈,水埧九處九十二丈,臥牛一十五處五百二十六丈。又增修古城一帶女頭,與內城相為雄長雲。[7]
廢置
戶口
隋
大業五年,戶四萬一千六百三十二。[8]
唐
貞觀十三年,領縣四,戶五千三百五十八,口二萬七千五百一十三。[2]
天寶十三年,戶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三,口二十萬五千三百九十六。[2][9]
宋
元豐三年,主戶六萬一百三十六,客戶三萬三百五十二。[5]
崇寧元年,戶八萬三千五十六,口一十七萬八千三百五十九。[6]
州格等升遷
唐
乾元元年,升上州。[2]
宋
建炎二年,置淮南西路安撫使司。[6]
乾道二年,置安撫使司於和州。[6]
乾道五年,復舊制。[6]
刺史
- 唐朝廬州刺史
- 方亮(武德年間)
- 段高(武德、貞觀年間)
- 杜某(636年)
- 盧寶胤(664年)
- 韓儉(唐高宗時)
- 鄭欽言(唐高宗時)
- 樊季節(唐高宗時)
- 畢憬(武周時)
- 李千里(武周時)
- 韋岳(武周時)
- 沈成福(武周時)
- 李迥秀(704年)
- 朱敬則(706年)
- 高嶧(唐中宗、唐睿宗時)
- |王濟(開元初年)
- 樊季節(開元年間)
- 薛縉(開元年間)
- 王師乾(開元年間)
- 源光乘(開元年間)
- 索敬節(開元年間)
- 鄭杳(開元年間)
- 竹承構(735年)
- 敬誠(739年)
- 廬江郡太守(742年—757年)
- 趙良弼(760年)
- 徐浩)(761年)
- 張萬福(唐代宗初年)
- 賈深(768年)
- 裴諝(大曆年間)
- 孫會(大曆年間)
- 李崿(貞元初年)
- 杜收(貞元年間)
- 竇彧(貞元年間)
- 羅珦(796年—802年)
- 路應(802年)
- 裴靖(803年)
- 韋覃(貞元年間)
- 王仲舒(811年,未任)
- 薛丹(元和年間)
- 殷祜(元和末年)
- 張屺(821年)
- 李翱(825年—827年)
- 路某(827年—829年)
- 李群(834年—835年)
- 羅立言(835年)
- 孫公乂(843年—846年)
- 盧搏(851年—852年)
- 溫璋(855年)
- 盧潘(859年)
- 馮韜(大中年間)
- 敬湘(862年)
- 盧鉟(869年)
- 張搏(875年)
- 鄭綮(乾符末年)
- 薛沆(中和初年)
- 許勍(中和年間)
- 郎幼復(882年)
- 楊行密(883年—887年)
- 蔡儔(888年—893年)
- 劉威(894年—906年)
- 康儒(903年,未任)
- 張崇(907年)
- 楊吳廬州刺史
- 南唐廬州刺史
- 周本(937年—938年)
- 李章(938年—940年)
- 馬仁裕(940年—942年)
- 周鄴(942年—948年)
- 馬希瞻(943年—945年,遙領)
- 王崇文(949年—954年)
- 孫漢威(954年—958年)
- 後周廬州刺史
- 趙贊(958年—960年)
- 北宋知廬州
- 趙贊(960年)
- 宋偓(960年—963年)
- 馮瓚(963年—964年)
- 陳思讓(964年—969年)
- 尹崇珂(973年)
- 邢琪(975年—977年、983年—987年)
- 魏震(988年—989年)
- 趙安易(990年)
- 趙鎔(992年)
- 劉蒙叟(992年)
- 刁衎(996年—998年)
- 宋太初(1002年—1007年)
- 劉琮(1014年—1015年)
- 陳堯佐(1015年—1017年)
- 高紳
- 刁湛(1018年—1019年)
- 馬亮(1020年)
- 劉筠(1021年—1022年)
- 馬亮(1022年—1027年)
- 劉筠(1028年—1030年)
- 梁頠
- 陳堯佐(1033年)
- 趙賀
- 徐越(1036年)
- 楊日嚴(1036年—1038年)
- 張億(1039年)
- 王質(1039年)
- 李柬之(1041年—1045年)
- 唐詢(1046年)
- 林濰(1046年—1048年)
- 陳希亮(1049年)
- 呂公孺
- 劉緯(1051年)
- 張昷之(1052年)
- 包拯(1053年)
- 趙良規(1055年)
- 李端願(1057年)
- 張子憲(1058年)
- 馮京(1059年)
- 吳及(1060年)
- 李端願(1062年)
- 張田(1064年)
- 傅俞堯(1066年—1070年)
- 孫覺(1073年)
- 劉定(1074年—1075年)
- 陳繹(1077年)
- 韓宗道(1078年—1080年)
- 沈紳
- 李良輔(1083年)
- 何正臣(1084年)
- 吳居厚(1085年)
- 楊汲(1086年)
- 穆珣(1088年)
- 史宗范
- 蹇周輔
- 朱服(1091年)
- 劉定(1092年)
- 陳軒(1093年—1094年)
- 章衡(1094年)
- 王欽臣(1094年)
- 王子京(1096年—1097年)
- 劉定(1099年)
- 朱服(1100年)
- 陳師錫(1102年)
- 龔原(1102年)
- 蹇周輔(1102年)
- 林顏(1104年)
- 羅畸
- 周燾
- 李圖南(1112年)
- 蔣猷(1113年)
- 吳伯厚(1114年)
- 翟汝文(1119年)
- 劉僴(1123年—1125年)
- 王孝迪(1125年—1126年)
注釋
- ^ 1.0 1.1 譚其驤. 第五册(隋唐五代)·唐时期·淮南道. 《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6. ISBN 7-5031-0384-1.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劉, 昫. 《旧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地理三》.
- ^ 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青山鄉
- ^ 今安徽省舒城縣
- ^ 5.0 5.1 5.2 王, 存. 《元丰九域志·卷第五·淮南路·西路》.
- ^ 6.0 6.1 6.2 6.3 6.4 6.5 6.6 脫脫(ᠲᠣᠭᠲᠠᠭᠠ). 《宋史·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淮南路》.
- ^ 7.0 7.1 7.2 7.3 徐, 松. 《宋会要辑稿·方域九·诸城修改移并》.
- ^ 魏, 徵. 《隋书·卷三一·志第二六·庐江郡》.
- ^ 歐陽, 修. 《新唐书·卷第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
參考資料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