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贛江畔。屢毀屢建,今日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

南昌滕王閣主樓
南昌滕王閣正面
南昌滕王閣正面
南昌滕王閣近面
南昌滕王閣側面
南昌滕王閣側面
滕王閣前的紀念鼎

歷史

滕王閣座落於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始建於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記載,李元嬰於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於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1]。20多年後,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竣工後,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於此的王勃就是於此時寫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並由此令滕王閣名揚四海。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讚道:「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清代詩人尚鎔《憶滕王閣》詩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樓臺收。山水與樓臺,又須文字留。」

後來歷經,滕王閣歷次興廢,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唐代五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建築規制也多有變化。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此閣,王勃寫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貞元六年(790年)和元和十五年(820年),御史中丞洪都觀察使王仲舒兩次重修,韓愈為之作《重修滕王閣記》。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干於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2]。宋朝大觀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閣,丞相范致虛為之作《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崇三十有八尺,廣舊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為廡,夾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壓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閣記》稱宋閣「其基城為閣……大抵非唐屋矣」

元代滕王閣幾經戰亂而破敗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3]。元統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兒游登滕王閣,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4]。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在滕王閣上大宴文武群臣,正統初年,江西布政使吳潤重建,改閣名「迎恩館」。景泰三年(1452年),都御史韓雍巡撫江西,重建之,「堂高逾二十尺,而樓又逾其半,宏深富麗,……」;成化二年(1466年),布政使翁世資重建「西江第一樓」,同年十月落成,工部尚書謝一夔作《重修滕王閣記》。正德十四年(1519年)滕王閣亦毀於寧王朱宸濠兵亂。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陳洪謨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書羅欽順撰《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凡七間,高四十有二尺,視舊有加。」;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巡撫王佐重修。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一次毀於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晉、大中丞王佐發起募資重建,再由王在晉撰《重建滕王閣碑記》,捐款人「皆得列名於右」。崇禎六年(1633年)江西巡撫解石帆捐款重修滕王閣,由鄒維璉撰《重造滕王閣記》。

清代順治五年(1648年)清軍圍攻南昌,滕王閣付之一炬,十一年(1654年),由巡撫蔡士英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閣毀於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閣又遭火焚,由中丞宋犖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閣又大火,江西巡撫張志棟重建滕王閣落成,立即飛奏朝廷,康熙大喜,親書董其昌之《滕王閣序》以贈。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又被大火燒毀,惟「御碑亭」倖存,巡撫郎廷極隨即重建。雍正九年(1731年)閣毀於火,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總督趙宏恩、巡撫俞兆岳重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江西巡撫何裕成重建;嘉慶年間,滕王閣年久失修,江西巡撫秦承恩、江西巡撫先福先後重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閣遭火毀,不久修復;道光二十八年,閣又遭火毀,江西巡撫傅繩勛重建。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鎮安慶,賴漢英、胡以晃率軍進攻南昌,圍城三月,清軍方面由安徽巡撫江忠源穩守南昌,把總李光寬被太平軍亂槍轟斃,滕王閣燒成一片灰燼。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西巡撫劉坤一主持集資重建。光緒末年(1908年),閣又遭火焚,於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此時清廷內外交困,民窮財盡,修閣規模大不如前[5]。1926年滕王閣再度毀於軍閥混戰,贛軍師長岳思寅下令火燒南昌城外,大火延燒三日,街巷盡成焦土。1927年縱火者張風歧、岳思寅等被處以死刑。此後50多年一直沒有重修。

現況

 
毛澤東為南昌滕王閣手書的對聯

現在的滕王閣是1982年按照梁思成繪制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6],於1989年10月8日建成。成為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新樓為仿宋朝木結構樣式,淨高57.5米,共九層,採用宋朝樓閣「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層皆有迴廊可俯瞰贛江景色。樓體為鋼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迴廊連接着「壓江」、「挹翠」兩個輔亭。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

滕王閣主體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高台閣座,高12米。主樓入口處為毛澤東書「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不鏽鋼楹聯。西大廳內有銅製1:25的滕王閣模型。二樓有一副長卷丙烯壁畫《人傑圖──江西歷代名圖卷》,描繪了歷史上自先秦至清朝末年的八十位江西籍名人如陶淵明徐孺子曾鞏歐陽修王安石湯顯祖等。畫高2.55米,長43.9米。

三樓內廳有丙烯壁畫《臨川夢》,表現的是湯顯祖戲劇《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的意境。四樓的壁畫則為《地靈圖》。

五樓正中有一個天井,再往上的是最高層的歌舞樓台「九重天」,有一仿古戲台「凌霄」,每天進行古裝歌舞表演。戲台兩側陳列有楚國曾侯乙墓樂器的複製品,有編鐘、編磬、建鼓、雙鳳虎座鼓、二十五弦古琴等。

而在主樓下的一片範圍內,建有一個小型蘇州式園林「俯暢園」,內有盆景陳列館以及餐廳、飯店設施。

在市政規劃中,滕王閣周邊的榕門路上的建築都必須與滕王閣本體風格一致,現在這裡是南昌市古玩文房四寶店鋪集中的地方。

若搭乘公共交通前往滕王閣,宜於萬壽宮站下車,而非在滕王閣站下車,因前者距滕王閣步行距離較近。

題詠

  • 滕王閣(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 滕王閣(宋•蘇轍)  

客從筠溪來,攲仄困一葉。
忽逢章貢餘,滉蕩天水接。
風霜出洲渚,草木見毫末。
勢奔西山浮,聲動古城嶪。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闔。
心驚魚龍會,目送鳬雁滅。
遙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闊。
史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確論精到骨。
餘思屬湖山,登臨寄遺堞。
驕王應笑滕,狂客亦憐勃。
萬錢罄一飯,千金賣豐碣。
豪風相淩蕩,俳語終倉猝。
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短篇竟蕪陋,絕景費彈壓。
但當倒罌瓶,一醉付江月。

參考文獻

  1. ^ 舊唐書》卷六十四《滕王元嬰傳》記載:「永徽中元嬰頗驕縱逸游,動作失度」,「建閣之意,蓋欲逞其游觀宴集之娛」。《輿地名勝記》亦載「閣成而滕王之封適至, 因此名之」。
  2. ^ 韋愨《重建滕王閣記》
  3. ^ 姚遂《新修滕王閣記》中載:「省臣見今風雨凌震,榱角腐落,曰:不治將傾,乃請皇太后出隆福宮千緡,始為重屋。」
  4. ^ 虞集《重建滕王閣記》中記載新閣「崇為尺四十有四,深而崇之度而廣倍之。材石堅緻,位置周密,檐宇虛敞,丹刻華麗,有加於昔焉」。
  5. ^ 辛際周《滕閣月坐潭》,1941年《江西文物》期刊)
  6. ^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2-11-03/china1351933728d4177150.html.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28°41′2.76″N 115°52′32.88″E / 28.6841000°N 115.8758000°E / 28.6841000; 115.87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