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歷代沿革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本列表所列的是廣義的潮州在歷史各個時期的地理範圍、行政區劃沿革情況。
(注意:廣義的潮州並非指現今的潮州市本身,具體請參考潮州市條目中的相關解釋)
秦至吳
秦至吳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備註 |
---|---|---|---|---|
前214年 | 秦始皇三十三年 | 南海郡 | 揭陽戍 | 是年定南越以為桂林、南海、象等三郡,置南海尉典之。 置揭陽戍。 |
前196年 | 漢太祖十一年 | 南越國 | 揭陽縣 | 漢遣陸賈封趙佗為南越王。縣令史定元鼎六年降漢。 |
前111年 | 元鼎六年 | 交阯刺史部 南海郡 |
揭陽縣 | 平南越,揭陽縣令史定元鼎六年降漢。置南海郡,開縣六:番禺、博羅、中宿、龍川、四會、揭陽。 |
公元4年 | 新莽元始四年 | 交州 | 南海亭 | 改交趾部為交州,揭陽縣改南海亭 |
25年始 | 東漢 | 交州南海郡 | 揭陽縣 | |
213年 | 東漢建安十八年 | 荊州南海郡 | 揭陽縣 | 是年省交州,以其郡屬荊州。 |
226年 | 吳黃武五年 | 廣州南海郡 | 揭陽縣 | 分交州南海蒼梧鬱林置廣州,俄復舊 |
264年 | 吳永安七年 | 廣州南海郡 | 赤烏五年(242年)曾夏據縣境抗吳歷十餘年。 永安七年復置廣州。 |
晉至隋
東晉至隋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
331年 | 東晉咸和六年 | 廣州 | 東官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 | 是年分南海立東官郡。 |
413年 | 東晉義熙九年 | 廣州 | 義安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 | 分東官郡立義安郡。諸縣惟海陽立於晉初,余均舊東官郡地,與義安郡同時置為縣。 |
420年始 | 宋 | 廣州 | 義安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 | 泰始四年(268年)綏安縣省。 |
479年始 | 齊 | 廣州 | 義安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 | 綏安為郡治。程鄉以程旼得名。 |
523年 | 梁普通四年 | 東揚州 | 義安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 | 是年屬東揚州 |
梁 | 瀛州 | 義安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 | 梁置東揚州,後改曰瀛州。瀛州領郡四:義安郡、高要郡、樂昌郡、陽春郡。梁武帝瀛州時治義安郡綏安。領郡六:義安、東官、梁化、海昌、樂昌、新會。又梁末陳初,瀛州統郡三:義安、梁化、東官。 | |
557年-559年 | 陳永定年間 | 義安郡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 | 永定中廢瀛州。陳太建時瀛州治海陽。 | |
590年 | 隋開皇十年 | 循州 | 義安縣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 | 開皇三年罷諸郡,九年平陳,十年罷義安郡,省海陽縣,仍於郡廨置義安縣,以屬循州。省程鄉。 |
591年 | 隋開皇十一年 | 潮州 | 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 | 是年於義安縣立潮州,以潮水往復為名。潮州名始此,改郡為州此為首次。是年復程鄉。 | |
607年 | 隋大業三年 | 揚州 | 義安郡 | 海陽、海寧、潮陽、萬川、程鄉 | 是年罷州為義安郡。是年改義招為萬川。省綏安入龍溪。 |
唐至元
唐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
621年 | 武德四年 | 廣州總管府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復潮州。唐武德元年改郡為州,其時潮州尚未歸府,故遲至四年始改州。 是年省萬川併入海陽,唐初省海寧併入潮陽。 |
622年 | 武德五年 | 循州總管府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改龍川郡為循州總管府,管循潮二州。 |
628年 | 貞觀二年 | 廣州中都督府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省循州都督,以循潮二州隸廣府 |
629年 | 貞觀三年 | 江南道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潮州遙隸江南道 |
636年 | 貞觀十年 | 嶺南道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潮州隸嶺南道 |
650年 | 永徽元年 | 嶺南道 | 潮州 | 海陽、程鄉 | 潮陽併入海陽 |
686年 | 垂拱二年 | 嶺南道 | 潮州 | 海陽、程鄉 | 嶺南總管陳元光請建漳州於泉潮二州間綏安舊地 |
711年 | 景雲二年 | 福州都督府 | 潮州 | 海陽、程鄉 | 是年置福州都督府督福、泉、建、漳、潮五州,尋罷。 |
712年—713年 | 先天年間 | 福州都督府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復潮陽 |
733年 | 開元二十一年 | 福建經略使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置福建經略使領福建漳潮泉五州,治福州。 |
734年 | 開元二十二年 | 嶺南經略使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漳潮二州隸嶺南經略使 |
742年 | 天寶元年 | 福建經略使 | 潮陽郡 | 海陽、潮陽、程鄉 | 漳潮二州復隸福建經略使,是年州改郡制 |
751年 | 天寶十年 | 嶺南經略使 | 潮陽郡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漳潮二州隸嶺南經略使, |
756年 | 至德元年 | 嶺南節度使 | 潮陽郡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升五府經略討擊使為嶺南節度使,領廣韶循潮等二十二州,治廣州。 |
758年 | 乾元元年 | 嶺南節度使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復潮州 |
862年 | 咸通三年 | 嶺南東道節度使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嶺南分東、西道 |
895年 | 乾寧二年 | 清海軍節度使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賜嶺南東道名清海軍 |
917年-971年 | (南漢年間) | 潮州 | 海陽、潮陽 | 唐末五代初潮州屬閩之王潮,繼盧光睦、譚全播取其地後,劉岩擊走光睦始兼有潮。至劉晟時,升程鄉為敬州。 | |
宋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971年 | 開寶四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潮陽 | 宋初沿南漢之舊,敬州不隸潮。 開寶四年敬州改名梅州,隸廣南東路。 |
1073年 | 熙寧六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潮陽、程鄉 | 是年,廢梅州仍置程鄉,隸潮州 |
1082年 | 元豐五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潮陽 | 是年復梅州,程鄉隸梅州 |
1121年 | 宣和三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潮陽、揭陽 | 是年新置揭陽 |
1132年 | 紹興二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 | 是年省揭陽、潮陽併入海陽 |
1136年 | 紹興六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程鄉 | 是年廢梅州,程鄉又隸潮 |
1138年 | 紹興八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程鄉、潮陽、揭陽 | 是年復潮陽、揭陽二縣 |
1144年 | 紹興十四年 | 廣南東路 | 潮州 | 海陽、潮陽、揭陽 | 是年復梅州 |
元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1279年 | 至元十六年 |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廣東道宣慰使司 |
潮州路 | 海陽、潮陽、揭陽 |
至元十五年歸附,十六年改為總管府。 |
1286年 | 至元二十三年 | 同上 | 潮州路 | 海陽、潮陽、揭陽 | 又領錄事司一,至元二十二年始立 |
1295年 | 元貞元年 | 同上 | 潮州路 | 海陽、潮陽、揭陽、梅州 | 梅州領程鄉,是年以梅州隸潮州路總管府 |
1317年 | 延祐四年 | 同上 | 潮州路 | 海陽、潮陽、揭陽 | 是年十月改梅州隸廣東道宣尉司 |
明
明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
1369年 | 洪武二年 | 廣東等處行中書省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 | 是年改府。梅州廢,程鄉隸潮。 |
1376年 | 洪武九年 |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 | 是年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 |
1398年 | 洪武三十一年 | 廣東布政使司按察司 嶺東分巡道(駐潮州)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 | |
1403年-1424年 | 永樂年間 | 廣東布政使司按察司 嶺東分巡道(駐潮州) 嶺東分守道(駐潮州)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 | |
1477年 | 成化十三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 | 新置饒平 |
1505年 | 弘治十八年 | 廣東布政使司按察司 嶺東分巡道加兵備銜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 | 嶺東分巡道駐長樂(今五華) |
1524年 | 嘉靖三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 | 新置惠來 |
1526年 | 嘉靖五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 | 新置大埔 |
1562年 | 嘉靖四十一年 | 廣東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駐長樂) 伸威分巡道(駐惠州)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 | |
1563年 | 嘉靖四十二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安 | 新置澄海、普安二縣 |
1564年 | 嘉靖四十三年 | 廣東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 伸威分巡道海防兵備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安、平遠 | 增設伸威道。新置平遠縣。 |
1576年 | 萬曆四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安、平遠 | 是年設南澳鎮 |
1577年 | 萬曆五年 | 廣東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駐惠州) 海防兵備道 |
潮州府 | 同上 | 伸威道裁,分巡道由海防道兼 |
1582年 | 萬曆十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 | 是年普安改普寧 |
1634年 | 崇禎七年 | (同上)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 | 是年新置鎮平縣,鎮平本平遠縣石窟巡檢司,至是改為縣,析程鄉舊龜漿、松源二圖益之。 |
清
清 | |||||
公元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
1647年 | 順治四年 | 廣東總督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 海防分巡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 | 是年置廣東總督布政使司 |
1663年 | 康熙二年 | 廣東總督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 | 海防分巡道裁 |
1666年 | 康熙五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普寧、平遠、鎮平 | 康熙三年,廣東、廣西合併為一。自康熙三年遷界至五年,澄海全縣畢裁。 |
1667年 | 康熙六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 潮州府 | (同上) | 分守道裁 |
1669年 | 康熙八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 | 澄海展復 |
1670年 | 康熙九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嶺東分守道 |
潮州府 | (同上) | 嶺東分守道復設 |
1683年 | 康熙二十二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惠潮分巡道(駐潮州) |
潮州府 | (同上) | 惠潮分巡道初設,嶺東分守道裁 |
1730年 | 雍正八年 | 廣東總督布政使司 惠潮分巡道加兵備銜 |
潮州府 | (同上) | 是年廣東自為總督 |
1732年 | 雍正十年 | 廣東總督布政使司 惠潮分巡道加兵備銜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 | 是年析饒平屬隆澳、深澳,詔安屬雲澳置南澳廳。 |
1733年 | 雍正十一年 | 廣東總督布政使司 惠潮嘉分巡兵備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 | 是年析程鄉、平遠、鎮平三縣置嘉應州。 |
1738年 | 乾隆三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惠潮嘉分巡兵備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 | 是年新置豐順縣 |
1858年 | 咸豐八年 | 兩廣總督布政使司 惠潮嘉分巡兵備道 |
潮州府 | 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 | 辟潮州為通商口岸,同治紀元改以汕頭為商埠,隸澄海。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 | ||||
年代 | 隸屬 | 沿革 | 置縣 | 備註 |
---|---|---|---|---|
1912年 民國元年 |
廣東都督府 | 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南澳 | 廢惠潮嘉道。光復初廢府未設道,置潮州安撫使。四月改為潮州軍務督辦,尋改潮梅鎮守使(駐汕頭)。七月改南澳廳為縣。 | |
1914年 民國三年 |
廣東巡按使署 | 潮循道 | 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南澳、惠陽、梅縣、興寧、陸豐、海豐、博羅、河源、五華、紫金、蕉嶺、和平、連平、龍川、新豐 | 是年六月行道制,全省分六道,設潮循道尹,駐汕頭。海陽改名潮安。 |
1916年 民國五年 |
廣東省省長公署 | 潮循道 | 同上 | 七月六日立省長公署。 |
1920年 民國九年 |
廣東省省長公署 | 同上 | 潮循道裁 | |
1921年 民國十年 |
廣東省省長公署 | 同上 | 設汕頭市政廳,與澄海分治。 | |
1925年 民國十四年 |
廣東省政府 | 東江行政委員公署 | 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南澳、惠陽、梅縣、興寧、陸豐、海豐、博羅、河源、五華、紫金、蕉嶺、和平、連平、龍川、新豐 | 七月三日省長公署改省政府。是年設東江行政委員公署(駐汕頭),未一年廢。 |
1928年 民國十七年 |
廣東省政府 | 東江善後委員公署 | 同上 | 公署十八年六月罷。公署駐汕頭。 |
1929年 民國十八年 |
廣東省政府 | 同上 | 改汕頭市政廳為市政府。 | |
1932年 民國二十一年 |
廣東省政府 | 東區綏靖委員公署 | 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南澳、惠陽、梅縣、興寧、陸豐、海豐、博羅、河源、五花、紫金、蕉嶺、和平、連平、龍川、新豐、汕頭市 | 公署二十一年春設,兼掌軍事行政。初設潮安後遷汕頭,民國二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廢。 |
1935年 民國二十四年 |
廣東省政府 | 同上 | 同上 | 南山移墾委員會改為南山管理局 |
1936年 民國二十五年 |
廣東省政府 | 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 潮安、潮陽、揭陽、澄海、饒平、惠來、普寧、豐順、南澳、汕頭市、南山管理局 | 大埔改屬第六區。公署駐潮安。 |
1947年 民國三十六年 |
廣東省政府 | 第六區 | 潮安、潮陽、揭陽、澄海、南澳、饒平、惠來、普寧、大埔、豐順、南山管理局、東沙群島。改汕頭市為省轄市。 | 第109次廣東省務會議通過,惟迄未實行。 |
1949年 民國三十八年 |
廣東省政府 | 第七區 第八區 |
第七區:普寧、惠來、潮陽、陸豐、南山 第八區:潮安、豐順、澄海、饒平、揭陽、汕頭、南澳 |
潮汕分七、八兩區。第七區專署設潮陽,第八區專署設潮安。大埔劃入第九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起始時間 | 沿革 | 備註 |
---|---|---|
1953年 | 潮州市(省轄市) | |
1958年 | 潮州市(縣級市) | |
1958年11月 | 潮安縣 | 撤銷潮州市併入潮安縣 |
1979年 | 潮州市(縣級市) | 恢復潮州市 |
1983年 | 潮州市(縣級市) | 撤銷潮安縣併入潮州市 |
1989年1月 | 潮州市(省轄市) | |
1990年 | 潮州市(副地級市) | |
1991年12月 | 潮州市(地級市) | 新恢復的潮安縣、新設立的湘橋區、楓溪區和原汕頭市管轄的饒平縣一同併入 |
參考書目
- 饒宗頤。《潮州志》。民國38年(1949)。
- 周碩勛。《潮州府志》。清光緒19年(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