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螺科
鸚鵡螺科(學名:Nautilidae)是頭足綱鸚鵡螺目下的一個科級分類,其下物種通稱鸚鵡螺,是現存唯一具有完整貝殼的頭足類,也是著名的海洋軟體動物之一。鸚鵡螺的共同特徵是擁有的大量觸手、使用針孔成像眼、壽命很長。
鸚鵡螺科 化石時期:三疊紀卡尼期-現今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綱: | 頭足綱 Cephalopoda |
目: | 鸚鵡螺目 Nautilida |
總科: | 鸚鵡螺總科 Nautilaceae |
科: | 鸚鵡螺科 Nautilidae Blainville, 1825 |
屬 | |
見正文 | |
異名 | |
|
目前鸚鵡螺的種群數量較為稀少,雖然不至於滅絕,但其生活環境需要特殊的水壓,難以人工繁殖,所以整個鸚鵡螺科(包括鸚鵡螺屬和異鸚鵡螺屬的所有物種)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二 [2]中,其在地球上的生存權益會受到國際法的保護。
研究歷史
鸚鵡螺生活於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廣闊熱帶海域,在深海中尤為常見,北可至日本南方、南可至大堡礁、西可至安達曼海、東可至斐濟等地區均有其生存,鸚鵡螺的殼因為美麗的外觀經常成為沿海國家販售的裝飾品和紀念物,很多海洋原住民部落也以此為圖騰,目前世界鸚鵡螺的主要產地是新喀里多尼亞,此國還以鸚鵡螺做為其國徽。
鸚鵡螺科的物種們在地球上已經歷了數億年的漫長演變,其直系祖先是奧陶紀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而現代定義上的鸚鵡螺是在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在地球上的。儘管如此鸚鵡螺能靠著平均20年之久的長壽,以及少而精的繁殖策略挺過了地球上所有的大滅絕事件,但現在牠們的外形、習性、生態等依然和遠古祖先相差無幾,其存活時間甚至比大多數已滅絕的古生物(例如恐龍)還要長久得多,故被稱為「活化石」,因此鸚鵡螺在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中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體型特徵
鸚鵡螺外形色彩絢麗,體型華美,觀賞性極強。牠的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
鸚鵡螺外殼切面呈現優美的等角螺線,而等角螺線本身又與黃金分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使鸚鵡螺在亮麗的外表之外又增加了許多大自然的神秘色彩。
鸚鵡螺外形與普通頭足綱動物類似,有顯著的頭部和觸鬚。但鸚鵡螺的觸鬚明顯偏多,最多可達90根。鸚鵡螺的觸鬚沒有吸盤,因此抓握能力比不上章魚、墨魚和魷魚這些遠親,但相互之間並無功能上的本質區別,而且可以收回。鸚鵡螺的齒舌很大,並有9顆牙齒,兩對鰓。
現在存活的頭足綱動物中,僅有鸚鵡螺具有貝殼,其他頭足綱動物均無貝殼;船蛸這類的章魚雖然也有殼,但那只有母船蛸在產卵時會產生白色系的外殼以保護卵,而且外殼與肉體可分離,產卵後便不再有外殼,然而鸚鵡螺的肉體與貝殼是不會分離的。
鸚鵡螺的貝殼最大可為26.8公分,但成年鸚鵡螺一般都不超過20公分。深臍鸚鵡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鸚鵡螺家族中體形最小的屬種,一般只有16公分。
鸚鵡螺的殼被多個橫斷的隔板分隔成三十餘個獨立的殼室,除動物體所在的最後一個大殼室外,都充滿氣體(多為氮氣),當動物體不斷成長,房室也周期性向外側推進,在外套膜後方則分泌碳酸鈣與有機物質,建構起一個嶄新的隔板。各殼室之間有一個貫穿的細管,用以輸送氣體進到各殼室之中,通過氣體的調節,操縱身體浮沉與移行。鸚鵡螺這種特殊的身體結構也為人類建造潛艇提供了靈感,許多國家的潛艇也以「鸚鵡螺」命名。
生活習性
鸚鵡螺為暖水性動物,生活適宜水溫為19-20℃,一般生活在50到300公尺深的海洋中,通常夜間活躍,多以底棲的小蟹、小蝦等甲殼類動物幼體為食,日間則躲在珊瑚礁淺海的岩縫中,以觸手握在岩石上歇息,當動物死亡後,身軀軟體脫殼而沉沒,其空殼則隨洋流漂移,研究其漂移路線對洋流的分析有一定意義。
鸚鵡螺雌雄異體,卵生,雌鸚鵡螺每年產卵一次,一般將卵產於淺水岩石上,孵化期12個月,新出殼的小鸚鵡螺體長約3公分。
鸚鵡螺壽命約二十年,是頭足綱動物中壽命較長的動物。
下級分類
本科包括以下屬:[3]
- 異鸚鵡螺屬 Allonautilus Ward & Saunders, 1997
- Anaspyr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5
- Angelinoceras Hyatt, 1894
- Augustoceras Flower, 1946
- Barnesoceras Flower, 1964
- Bathmoceras Barrande, 1868
- Belmonticeras Rulleau, 2008
- Byronoceras Foerste & Savage, 1927
- †俏麗鸚鵡螺屬 Carinonautilus Spengler, 1910
- †新生角石屬 Cenoceras Hyatt, 1884
- Cooperoceras Miller, 1945
- Curtoceras Ulrich, Foerste, Miller & Flower, 1942
- †環角石屬 Cycloceras M'Coy, 1844
- Cyptendoceras Ulrich & Foerste, 1935
- Cyrtocera Goldfuss, 1832
- †弓角石屬 Cyrtoceras Conrad, 1838
- Cyrtogomphoceras Foerste, 1924
- Dawsonoceras Hyatt, 1884
- Deiroceras Hyatt, 1884
- Discosorus Hall, 1852
- Euciphoceras Schultz, 1977
- †擴厚角石屬 Eutrephoceras Hyatt, 1894
- Gorby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5
- †疊盤角石屬 Gyroceras de Koninck, 1844
- Halloceras Hyatt, 1884
- Kummelonautilus Matsumoto, Miyauchi, Kanie, Miyata & Ueda, 1984
- Lechritrochoceras Foerste, 1926
- Levisoceras Foerste, 1925
- Ligeiceras Barroso-Barcenilla, 2011
- Metacoceras Hyatt, 1884
- Murrayoceras Foerste, 1926
- Nautilopsis Conrad, 1847
- 鸚鵡螺屬 Nautilus Linnaeus, 1758
- Neorth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6
- Obinautilus Kobayashi, 1954
- Oelandoceras Foerste, 1932
- Orthonyby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5
- Paracymatoceras Spath, 1927
- Parakionoceras Foerste, 1928
- †前環角石屬 Protocycloceras Hyatt, 1900
- †擬新生角石屬 Pseudocenoceras Spath, 1927
- Richardsonoceras Foerste, 1932
- Robsonoceras Ulrich & Foerste, 1933
- Sactoceras Hyatt, 1884
- Stenzeloceras Whetstone & Teichert, 1978
- †條紋鸚鵡螺屬 Strionautilus Shimanskiy, 1951
- †條紋鸚鵡螺屬 Strionautilus Shimanskiy, 1951
- Subvagin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6
- Treptoceras Flower, 1942
- Vaginoceras Hyatt, 1884
名稱和形象的使用
鸚鵡螺:在虛空派畫作中代表完美
參考文獻
- ^ Ward, Peter D.; Saunders, W. Bruce. Allonautilus: A New Genus of Living Nautiloid Cephalopod and Its Bearing on Phylogeny of the Nautilid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7, 71 (6): 1054–1064 [2018-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1).
- ^ Checklist of CITES species. [202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4).
- ^ Nautilidae. GBIF.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