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教
齋教,持齋宗,是日本對台灣民間信仰中龍華教、先天教、金幢教三教的統稱,將其視為一個宗教中的三個流派。此三教源於明代中葉的秘密宗教羅教,逐漸發展成各個不同派別。清代陸續傳入台灣,彼此教義大同小異,但有獨立的組織,互不統屬。臺灣日治時期因余清芳藉齋教眾勢力發動西來庵事件,後遭日本政府監管。二次大戰後,齋教已有顯著「空門化」的傾向,漸漸消融於佛教信仰之中[1]。
起源
中國秘密宗教與羅教
明代成化、正德之際,有北直隸軍戶羅清開始宣揚羅教。[2][3]羅氏是山東萊州即墨人,早年皈依佛教,透過多年自身修行參悟,結合佛教禪宗、淨土宗等教義開辦羅教思想,替普遍不識字的民眾開闢一種不必入寺修行、且能過俗世生活的修道方法,在民間中下階層大受歡迎,廣為流傳。[4]羅教結社在明代發展甚迅,清代到達興盛,影響力更是遍布大江南北,由以閩浙、兩江地區為甚,然則卻沒有統一的結社組織,故各地教義與儀式方式皆有些許出入。[3]又因為羅教的傳播,接連影響到其他民間宗教,教眾分別佛教、儒教、道教教義吸收有所差異,遂又各成派系,每個派系各自有其體系與經典。[5][1]
齋教與佛教
日治時期,1919年(大正八年)台灣總督府推行「舊慣調查」[6],由於龍華派、金幢派與先天道教眾皆有持齋茹素的特徵,當局將三派統稱為「齋教」,後才有齋教之名傳開。[7]當時總督府視齋教三派為佛教旁支。因而齋教亦有「在家佛教」別稱,但實際上齋教思想摻雜「儒釋道」,兼容民間信仰,不論教義或根源等,都和傳統正信佛教信仰截然有別。[1][7]
一般齋教教徒在家修行,主持教儀,茹素,不剃髮出家,不穿僧衣[7],民眾習稱其神職人員男性為菜公、女性為菜姑[1],舉行法會儀式或聚會的建築物稱作「齋堂」[8],而不稱「寺」或「巖」,堂號多作橫書,而不若廟宇的聖旨牌以直式書寫[1],亦是其歧異之處。
1915年(大正四年),余清芳在臺南西來庵以齋教為號召,鳩眾兩千人武裝抗日,此即西來庵事件。台灣總督府繼而對台灣民間信仰展開全面普查,始知當時齋教發展遠較佛教蓬勃,繼而打壓齋教,齋教教眾被納入日本佛教宗派,如曹洞宗或臨濟宗,此一轉變對台灣宗教信仰發展影響極鉅。[6][7]
三大教派
齋教主要分為龍華、金幢、先天三派,原本三派是獨立傳入台灣,彼此無顯著關係,可視為三支獨立的宗教,因此現代學者在做宗教分類時,也傾向分開探討。
龍華派(老官齋)
龍華派係羅教別名之一,同樣奉羅清為祖師。因持齋的教徒互相尊稱為「老官」,故一般稱為「老官齋」。[1]
金幢派
金幢派始祖為明代王佐塘,王氏為直隸省永平府順聖縣人,早年曾入龍華派,法號普明,傳承自羅清門下,教徒尊稱為「太虛老祖」。金幢派在崇禎年間經董應亮發揚光大,後有再傳弟子蔡文舉。蔡氏原為魚商,棄商修行於福建莆田創辦「樹德堂」,門徒有十人各建齋堂,謂之「蔡公十大房頭」,世稱「蔡阿公派」。另有一支派由翁永峰開創,翁氏本為蔡文舉門下陳謙的弟子,由於對教中經典《慈悲懸華寶懺》詮釋不同,故另立「翁公派」。[9][1]
先天道
清朝官方檔案中又記載為「青蓮教」、「金丹道」、「齋匪」等。先天道以瑤池金母為信仰核心,據教內典籍《祖派源流》記載,譜系上溯至達摩祖師為初祖,下至六祖惠能,七祖南嶽懷讓、馬祖道一,八祖羅蔚群,至黃德輝康熙年間創辦先天道,以九祖自居。[10]
發展沿革
清朝時期
齋教隨漢人移民傳播來臺,然清廷視齋教為「邪教」,為避免檢舉及官方取締,清代台灣齋教傳布皆由教友私下宣教,形式低調不彰。[1][6]
日治時期
初期(1895年至1914年)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傳統宗教先採取寬鬆的態度,是故齋教組織、傳教方式仍延續清朝舊慣,維持隱密的性質。不過因應日本佛教積極傳入,台灣齋教人士對此有所反思,自行提出「宗教改革」,其中代表人物為先天道的黃玉階。黃氏在1908年-1910年(明治41年至43年)間擬定「本島人宗教會規則草案」,草案中彰顯聯合齋教及其他民間宗教的企圖,影響甚廣。1912年(大正元年),以台南為中心的齋派三教合組「愛國佛教會臺南齋心社宗教聯合會」,簡稱「齋心社」,並約定每年舉辦聚會,此為齋教三派首次為宗教聯合付諸的行動。[6]
中期(1915年至1937年)
1915年(大正四年),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以齋教信仰鳩眾,發動武力抗日,後遭日軍弭平,此即「西來庵事件」。[11]西來庵事件不僅是臺灣總督府對待民間宗教態度的分界,也是台灣齋教信仰由盛轉衰的關鍵。[6]
1920年(大正九年),台灣齋教組織為求自保,成立「臺灣佛教龍華會」,強調齋教三派皆根源於佛教,且願意納入日本佛教信仰體系,革除舊習,建立所謂「純粹宗風」。台灣佛教龍華會在嘉義建立「天龍堂」總部,迅速於各地成立二十二個支部,邀請日本僧侶擔任顧問,不少齋堂自請納入日本佛教曹洞宗、臨濟宗管理,自此之後,齋教逐漸轉向「空門化」,其中以龍華派最為顯著。[6][12]
末期(1937年至1945年)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帝國對台政策漸趨高壓。[13]1936年(昭和十年)總督府推動「寺廟整理運動」,不少齋堂不是被整肅、便是被併入佛教[1],爾後的「皇民化運動」,更強迫台灣百姓放棄傳統信仰、改信神道教,參拜神社[13],齋教再度受到打擊。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正信佛教僧侶(北方僧團)陸續來台佈道。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也帶來不少中國佛教僧團,台灣佛教界遂由中國佛教會接掌[1],不少沙門對齋教的信仰形式多所批判,認為神佛不分,斥《五部六冊》為偽經,乃附佛外道不足取。[14]迫於時勢潮流,齋堂或自主轉型成佛堂,不少神職人員菜公、菜姑也選擇落髮出家。[1][6]時至今日,齋教傳統漸失,並與佛教的界線漸趨模糊,「空門化」現象已十分普遍。[1]齋堂除了轉型為佛寺,也有變成其他宗教,比如鸞堂、一貫道道場或是慈惠堂的情況。[15]
教派列表
下列列表參考張崑振著《台灣的老齋堂》一書所製,故列表中教派之內容,皆是以台灣地區的習慣為準[1]:
三大教派列表
派別 | 龍華派 | 金幢教 | 先天道 |
---|---|---|---|
別名 | 羅教、老官齋、無為教 | 金童教、金堂教 | 先天教、青蓮教 |
始祖 | 羅清 | 王佐塘(太虛老爺) | 黃德輝(九祖) |
創建年代 | 明.正德年間 | 明.萬曆年間 | 清.康熙年間 |
支派 |
|
|
|
開台始祖 |
|
李昌晉主彰化縣以北 黃昌成主嘉義縣以南 二人同為李道生門生,屬萬全堂派。[10] | |
傳入台灣年代 | 乾隆年間 |
|
咸豐年間 |
主要神祇 | 觀音佛祖、三官大帝、彌勒古佛 三公祖師(羅因、殷繼南、姚文宇) |
無生老母、三官大帝、彌勒古佛、媽祖 開宗祖師(王佐塘、董應亮,翁公派又奉翁永峰) |
觀音古佛、瑤池金母[10]、佛教禪宗 |
代表經典 | 《羅祖五部六冊》[16]、《龍華科儀》、《湯公堂規》 | 《慈悲懸華寶懺》、《茶懺》 | 《禮本》、《願懺》、《功過格》、 《玉皇心印經》、《破邪宗旨》、《八字覺源》 |
教派特色 | |||
教階[6] | 分為九級,由高至低依序: 空空、太空、清虛、四句、大引、小引、三乘、大乘、小乘 |
分為三級,由高至低依序: 天恩、證恩、引恩 |
分為三級,由高至低依序: 首領師、護法、眾生 |
齋堂命名 | 齋堂名稱從母堂中,抽出一個字做為子堂命名依據。 |
|
無特別規範 |
代表齋堂 |
|
|
|
齋堂特色 |
|
|
|
名人 |
三大派儀式列表
派別 | 龍華派 | 金幢教 | 先天道 |
---|---|---|---|
日常儀式 | 每日早晚課 | 每日敬茶 | 每月朔望日、逢三日、逢九日 |
皈依儀式 | 引進師→ 過功場法會(七日)→ 領「普」字法號 |
三官廳內舉辦,可與佛誕法會一併舉行 | 早齋→全齋→領道(需引薦人) 考核時期長 |
消災法會 | 三至五日 | ||
神佛誕法會 |
|
|
|
普渡法會 | 農曆七月 | ||
特殊備註 | 特殊儀式
|
特殊供品
|
相關條目
相關文獻
- 王見川著,《臺灣的齋教與鸞堂》,南天書局,1996年
- 張崑振著,《台灣的老齋堂》,遠足文化,2003年
- 林美容著,《台灣的齋堂與巖仔:佛教的視角》,台灣書局,2012年
- 徐壽編,《臺灣全臺寺廟齋堂名蹟寶鑑》
- 李添春編纂,《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年。
-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文化,2000年。
- 江燦騰、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新文豐,1994年。
- 王見川,〈日治時期「齋教」聯合組織:臺灣佛教龍華會〉
參考資料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張, 崑振. 《台灣的老齋堂》. 台北縣: 遠足. 2005. ISBN 986763005X (中文(臺灣)).
- ^ 歐大年(Daniel Overmyer). 《寶卷——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宗教經卷導論》. 馬睿(譯).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2. ISBN 7511710999.
- ^ 3.0 3.1 中村元等. 《中國佛教發展史》. 余萬居(譯). 台北市: 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2: 674–677. ISBN 9576650402 (中文(臺灣)).
- ^ 陳玉女. 〈晚明羅教和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以《五部六冊》和《嘉興藏》刊刻為例〉. 《成大歷史學報》. 2011, (40): 93-127 [2018-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8).
- ^ 酒井忠夫. 《中國善書研究》.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 ISBN 7214063190 (中文(簡體)).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顏, 尚文; 潘, 是輝; 王, 俊昌. 《嘉義縣志.卷九.宗教志(五)民間教派》 (PDF). 嘉義縣: 嘉義縣政府. 2009: 586–603 [2018-08-21]. ISBN 978986020809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28)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7.3 王見川. 齋教.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0-29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0) (中文(臺灣)).
- ^ 8.0 8.1 8.2 8.3 8.4 王見川. 齋堂.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0-29 [2018-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中文(臺灣)).
- ^ 9.0 9.1 9.2 9.3 王見川. 金幢派.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0-29 [2018-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中文(臺灣)).
- ^ 10.0 10.1 10.2 10.3 王見川. 先天派.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0-29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0) (中文(臺灣)).
- ^ 吳密察. 噍吧哖事件.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中文(臺灣)).
- ^ 王見川. 台灣佛教龍華會.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0-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中文(臺灣)).
- ^ 13.0 13.1 蔡錦堂. 皇民化運動.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中文(臺灣)).
- ^ 陳兵. 〈論附佛外道〉.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1).
- ^ 林美容. 齋堂空門化的軌跡:嘉義縣齋堂的事例. 臺灣文獻. 2023, 74 (1): 181–229.
- ^ 蔣竹山. 〈羅祖五部六冊〉.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中文(臺灣)).
- ^ 史, 明. 《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 台北市: 前衛. 2016. ISBN 978957801788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