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生產生活用具

客家先民在南遷開發贛南閩西粵東的過程中,將當時中原地區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帶到了南方,為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創造出新的生產生活工具。如今先進的現代化農田水利設施取代了客家人傳統的農業器具,這些原始落後的器具也漸漸被客家勞動人民所棄用並逐漸從民間消失,但這些器具依舊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1]:35

客家傳統家傳統生產工具

 

犁約出現於商朝。客家人的犁是翻土所用的一種農具,其下方裝有一塊略呈三角形的鐵器,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準備,種類眾多,主要用畜力(如牛)或人力牽引。[1]:35

 
內柵國民小學古物,各種耙

耙的用處是把犁過的田地里的大土塊弄碎或將弄平。在我國耙已有1500年以上的使用歷史,客家人的耙主要用於平整水田,一般由牛來牽引,為農家必備的主要大件農具之一。[1]:35

釘耙

釘耙又稱「鐵扎」,是一種木製長柄農具,一端有耙、鐵齒、木齒或竹齒,用來平整土地或鬆土等。釘耙有四齒耙、二齒耙之分。[1]:36

趟耙

用約一尺長的木板、鐵板做成的耙子,用於曬穀、挖溝和培土等。[1]:36

轆軸

轆軸又稱「蒲滾」,一般是水田經過犁、耙耕作後,用於平整田地表面的工具。主要用來將夏收稻稈回田時壓入田泥之中,以便日後的禾苗長在平整的水田裏,方便灌溉施肥。中間裝着六齒長條滾筒轉軸,兩端釘上鐵環拴上牛拖藤(繩),像犁耙一樣用牛軛系在牛脖子上,人驅使牛拉着在水田裏嘩啦啦地滾動向前,這一耕作過程叫做「打轆軸」。中間齒耙部分後來有改進使用制者。[1]:36[2]

 
永嘉書院的水車

龍骨水車

世界上最早的提水灌溉工具之一。使用人力或畜力,木製而成,主要由木鏈和刮板等部分組成,因為其節節木鏈似根根龍骨,故名「龍骨水車」。有許多種類,如使用人力的就分為手搖式和腳踏式。梅州有些地方還有手搖的輕便水車,施于田間水溝,稱「手搖拔車」。[1]:36

筒車

又名流水筒車、水轉筒車,是一種取水灌田的工具,發明於而盛於,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使用歷史,詩聖杜甫就有「連筒灌小園」的詩句。以水流作動力,可以自行提水轉動,無需人畜之力,立輪愈大,所產生的驅動力矩也愈大。如今這種古老的機械大多已被廢棄,完好的筒車在客家民間所剩無幾。[3][1]:36

 
筒車畫像

糞箕

用竹篾編而成的小容量裝載工具,主要用以裝盛肥料、擔載稻草和蔬菜等。大小不定,使用時常常是一根扁擔挑一對糞箕在肩上,是傳統農家必不可少的人力或牛力裝載工具,至今客家民間仍有普遍使用。[1]:36

 
帶有鐵齒滾筒的打穀桶

打穀桶

是打穀機發明前的主要脫粒工具,歷史悠久,是木製的圓形或橢圓形大桶,高約一米,正前方開有20-30厘米的缺口,桶內斜靠一個階梯狀格柵,使用時要將谷桶的四周用廉布或谷席圍好,防止脫粒的稻穀飛濺。人用雙手緊握成熟的稻杆底部並用力摔打在打穀桶內的格柵上即可達到脫粒效果。[4]在稻穀豐收的時節,同一片稻田中往往會好幾戶人家共用一個打穀桶。梅州山區至今仍有人使用這種工具。[5][1]:36

打穀機

又稱「脫粒機」,以人腳踩帶動輪軸轉動,輪軸上均勻地佈滿了彎曲的鐵絲,主要靠鐵絲與稻穀接觸的摩擦力來使穀粒從稻穗上脫落。這種脫粒方式比打穀桶更爲省力高效。現在客家農村已經改進技術,使用機器(如內燃機和電動機)作爲動力。舊時,從稻穀加工到大米有一個複雜的過程,客家人稱之爲「礱穀做米」。這個過程包括礱磨礱穀——風車放米——用碓舂米——拜箕和米篩篩米這四個步驟。[5][1]:36-37

礱磨

糧食加工工具,主要用於為穀物去皮,相當於傳統的老式碾米機。常見的礱磨是用黃土夯築而成,外面用竹篾製成筐圍攏,礱分兩層,上層是裝穀子的礱斗,下面是礱身,當手握住磨鈎,人用力推使礱斗旋轉,礱斗磨出來的穀殼和糙米便溜入礱斗的缺口下,裝在預先放好的大籮筐內。至今仍有一些客家農村使用其製作黃酒[1]:37

 
風車,台灣客家人稱之為打穀機

風車

一種能產生氣流)的機械,又名扇車或揚車,風車之名最早載於西漢成書的《急就篇》,主要作用是使穀殼與米粒徹底分離,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傳統農耕用具,幾乎家家皆有,至今仍在使用。多為木製,模樣古拙奇巧。四條木腿支撐着較大而重的主體,正面有兩個一大一小的泄口和一根彎彎的鐵條搖臂,後面是排風的出口,上面有隻大大的漏斗,機器內是一片片環狀的風頁,軸心連着搖臂。使用時將經過谷礱研磨而分離的穀米從漏鬥倒入風車中,勻勻搖動着風車搖臂,穀米穿過風道,飽滿結實的米粒落入出糧口,而較輕的穀殼雜物則隨風從風車後的排風口被吹出。這個過程稱為「放米」。[1]:37

 
西夏踏碓圖

即舂米器,用木頭、石頭製作而成的搗米器具,通過腳踏或水力驅動,使勾(也稱作碓錘)一起一落,將石臼中的谷舂成米或將米舂成粉。常用的有「手碓」和「腳踏碓」。還有經改進的以水車推動的碓,稱為水碓,它是集合水力、水車、轉動、夯砸和石臼等原理設計的糧食加工設備。客家人過年必備的甜粄(年糕)就是這樣夯打製作的,稱為「踏粄」。還有一種簡易舂米器,就是在一塊大石頭上打磨出一個凹槽,用一根木棍或是特製的木槌將穀物等搗碎。[1]:38

 
崑山片玉石磨

石磨

糧食加工用具,其工作原理和外形酷似礱磨,主要用處是把糧食磨碎。發明人為魯班,與北方的石磨相似。梅州地區客家人的石磨通常是由兩個圓形石盤做成下扇固定,下扇中間裝有一個短的鐵製立軸,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空套,兩扇相合以後,下扇固定,上扇繞軸轉動。兩扇相對的一面,留有一個空膛,稱「磨膛」,膛的外周製成一起一伏的磨齒。上部有「磨眼」,磨麵的時候,穀物通過磨眼流入磨膛,均勻地分佈在四周,被磨成粉末,從夾縫中流到磨槽內。許多農村現在還在使用石磨磨製米粉或磨黃豆豆腐[1]:38

拜箕

竹篾編制而成,圓形,密集無縫,主要用來篩選糧食,把糧食放在簸箕內上下顛簸振動,可揚去糠秕等雜物。也用來晾曬食品等。 [1]:39

米篩

竹篾或藤條編制而成,圓形,類似簸箕,不同的是有許多細密的小孔,其用處也是清篩選糧食,通過來回搖動,把細碎的東西從小孔里漏下去,較大粒的或成塊的則留在上面,常用於篩米或篩面等。[1]:39

餳箕

裝盛用具,用篾條或藤條編制而成,做工精細,其用處很多,類似量筒。使用風車清選糧食時,用餳箕裝上稻穀或稻米倒入風車的漏斗口中。至今仍有客家農村在使用。[1]:39

 
籮筐畫像

籮筐

用竹條或條編制的器具,或圓或方,或方底圓口,用來盛糧食、蔬菜等。製作精細,形狀多以圓底方口的為主,為梅州地區農村必備的農具之一。[1]:39

谷斗與米升

均為客家人的傳統測量儀器。谷斗木製而成,圓底鼓形,上下用鐵條箍牢,上方敞口,用來裝盛糧食,也用來稱量糧食,有「」的用途。[1]:39

米升由竹製成。舊時客家女子出嫁,梳妝枱上必須有一個米升,寓意婚後能過上豐衣足食、生活無憂的日子。[1]:39

穀倉

儲藏糧食用的倉庫。客家農村常見的穀倉都是木製而成的,倉門上常書「五穀豐登」並貼紅紙神符。古代客家人過年前有家家燒香迎接「五穀神」上穀倉的習俗,以示吉祥和表達美好的祈願。[1]:39

雞公車

獨輪車,又名羊角車,木製而成。相傳三國時諸葛亮為解決在「天梯石棧」上人背畜馱的運輸困難,研究製造了「木牛流馬」以代人力畜力,雞公車即是類似於木牛流馬的運輸工具。雞公車之得名,大概因為其形狀有點像雞公:一隻碩大的輪子高高聳起,像昂揚的雞冠;兩翼是結實的木架,堆放貨物;後面兩隻木柄,被推車人提起置於胯旁,人推起來像搖擺的雞尾。雞公車往往用於在寬不過一尺的田埂和小路上運輸貨物,是一種實用、便利的運輸工具。[1]:40

 
水牛和穿着蓑衣的農民

蓑衣

現已基本無人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輕便的雨衣。蓑衣有棕蓑衣和竹葉蓑衣兩種,皆為縫製。棕蓑衣用棕毛縫製,結實耐用,價格較為昂貴,被雨淋後會吸水變得稍厚重。竹葉蓑衣輕便,便宜,但不如前者耐用。[1]:40

笠麻

用竹篾編成,夾以寬大的箬竹葉,用以遮陽擋雨。笠麻分尖頭笠和圓頭笠兩種,按直徑尺寸大小和各地風俗流行可分為大埔笠、同古笠,九都笠和尖篤笠等,現在的農村市場還有賣,草帽、雨衣和雨傘這些新潮時尚的雨具多起來後,笠麻就少了很多了,只剩下農村上了年紀的勞動者在用。[1]:40

客家傳統生活用具

灶台

一般為兩個連體灶,一個專門炒菜做飯,另一個作他用。搭配鐵鍋、木製鍋蓋進行烹飪作業,灶台上方還可懸掛一些需要熏制的食品。

客家地區至今仍留存有祭拜灶神的習俗。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和東廚司命等。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晚上,人們用三牲(雞、豬、魚肉)、飴糖(麥芽糖)、清茶、水果和金紙等祭灶。蘊意:以麥芽糖塞住灶神之口,使其不講人間罪惡,祭祀之人口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焚香祀送,祭畢,即將奉祀經年的灶君舊紙馬畫像從灶上揭下,連同金紙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回歸天界。[1]:40

飯甑

一種客家人蒸飯和盛飯用的工具。飯甑呈上粗下細的圓桶形,左右有手把,由甑體、甑箅和甑蓋三部分組成,甑箅上有許多孔格,主要用於透氣,是飯甑吸收熱量的關鍵部位。一般是用乾燥杉木做成,所以蒸出來的飯有種獨特的幽香。如今,「飯甑飯」已經成為眾多客家美食中的重要一員。[1]:41

笊籬

又稱笊篼,是用較硬的竹篾編織成漏斗狀的網兜,另一端有手握的長柄,作為從稀粥中撈取乾飯的炊具。據記載,「黃帝命西陵氏養,制笊籬以撈蠶。」可見笊籬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先人用笊籬撈蠶蛹是創造發明,客家先祖將其改進用來「撈飯」,則是創造發明精神的弘揚。[1]:41

竹篾編制而成,接木製或竹製長柄,作上山抓柴之用。[1]:41

竹茶筒

 
竹筒飯

利用竹節製成,樣式簡單,方便攜帶,用來裝水盛飯等。過去客家人外出勞動或是行遠路時,常常帶在身邊,用來汲水,或是裝上大米用以製作「竹筒飯」。[1]:41

 
絲瓜絡

絲瓜絡

又叫「南瓜布」或「絮瓜布」,是農民家種的絲瓜老化後,曬乾、去皮後殘留下來的絲瓜纖維中醫中常作藥用。客家人用來洗鍋刷碗,不僅洗得乾淨,而且絲瓜絡本身能夠較快風乾,有效避免了細菌滋生,現在客家民間仍然廣受歡迎。[1]:41

檻隔、籮隔

即抬或禮品用的架子。木製為檻隔,竹編、柳編為籮隔。主要用來裝盛酒、豬、羊或雞鴨肉等,通常在婚禮或是祭祀喪禮時用,東西放在抬架內的主要目的 就是讓路人看見,頗有「炫富」之意,是禮物貴重與否的標誌,也是送禮者與受禮者間接性的身份象徵。[1]:41

床與梳妝枱

 
一種常見的雕花床

客家傳統床具,造型古樸,床沿有各式吉祥圖案的雕花,有些雕花還塗有顏色。客家女性使用的梳妝枱供化妝和理髮之用,多見於明清時期,現留存已不多。[1]:42

太師椅

是太師專用的桌椅,多見於明清時期,現在也有很多地區有人使用。[1]:42

火籠

竹製而成的籠,用於取暖。內有鐵皮做成的內膽,膽內裝木炭,上面有散熱孔,輕便,可提在手上,也可踏在腳下。[1]:42

石盆

石頭打制而成的盆子。有的客家地區祠堂里備有專門的石盆,女子出嫁前要到石盆內清洗乾淨,然後才能更衣出門。[1]:42

坐欄

木製或竹製,供尚未完全學會走路的小孩在內站、坐和學步,大人有事忙時,孩子在坐欄里自己玩耍,與相當於現代社會的童車相差無幾。[1]:42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李春南; 胡旭紅、劉德志、賴素瓊、吳慧娜. 客家文化读本. 梅州: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2013年8月15日. 
  2. ^ 文学网“辘轴”.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3. ^ 中国古代机械:筒车.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8). 
  4. ^ 生活中請叫我帥哥. 我们农村的三代打谷设备,见过这样打谷子的基本都上年纪. 新浪網. 2018年11月16日 [2019年8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8月22日). 
  5. ^ 5.0 5.1 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技能:收成类. 中國數字科技館.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